作為國內領先的原創財經媒體,上海報業集團 | 界面新聞于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在上海中心大廈2樓大宴會廳3(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舉辦了2023【界面財經盛典】,華宸資本董事長華海波發表主題演講:產業發展與投資邏輯。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以下為華宸資本董事長華海波主旨演講實錄:
華海波:感謝界面,感謝上海報業給我們分享的機會,剛才兩位老師從宏觀層面對整個世界形勢和世界格局做了分析。我們是民營企業,那么從微觀視角對產業發展作些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所以今天我分享的主題就是“產業發展與投資邏輯”。
中國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模式,也就是傳統經濟模式比較簡單,基本上是房地產基建加其他產業,推動了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和繁榮。現在面臨經濟發展的新問題,我們國家層面開始布局新基建,其中重點發展的領域就是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格局呢?我們從內因和外因兩個角度分析。
內因角度,第一,中國經濟發展的周期現象。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定周期性,金融周期又附帶房地產周期,剛才姚老師也說了,房地產占中國國民經濟比重,占個人財富比重很大,金融周期又加大了這種杠桿的作用。當房地產行業發展停滯,或者說房地產下行趨勢的時候,金融杠桿就加大了這種負面作用。
第二,人口紅利,改革開放我們承接了全世界中低端的產品的生產、承擔了世界產業轉移,這種情況到2018年出現新的狀況,我們的人口增長,尤其是新人口帶動的增長,出現負增長的狀態。我們現在新生人口年增長基本上是八九百萬,整體出生率是一點幾的水平,這樣的出生率和歐洲、韓國、俄羅斯基本上是達到一個狀態。我們的經濟和社會面臨日本的發展狀態,高端拼不過歐美,低端拼不過新生的東南亞國家或者新生的國家,這些情況是促使我們自己改變發展模式的內因。
外因方面,胡老師剛剛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講解,全世界格局已經發展到2.0階段,很大因素是中國跟美國的GDP的比重也會呈現一個相對接近的過程,大家看到我們現在是世界第二大國家,但是整個中國GDP占美國的比重已經是歷史上最接近的一個狀態。如果說我們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來說,世界銀行給出我們的GDP已經是美國的1.25倍,已經超過了美國。同步看日本、印度跟美國相比,中國是一枝獨大的靠近美國。世界經濟的變革,近600年的歷史在第一和第二發生轉變的過程,基本上是通過戰爭方式或者變動方式,進行的第一和第二之間會有一些交替。當今我們面臨著美國的圍追堵截,主要是我們影響了美國的生意和產業發展,他也有反制措施,這是外部措施。可以說美國產業政策一直是很連貫的,有大的生產脈絡,像二戰之后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到八十年代的時候是怎么搞日本的,基本以同樣的方式搞我們,增加進口關稅,做市場不平衡的貿易禁運,和當今對中國的制裁措施基本是一樣的。拜登2022年的芯片與科技法案,基本上限制了華為、中興我們的科技產業的發展瓶頸,對中國的科技產業發展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基于內因和外因,意味著我們國家的發展,要發展科技附加值更高的,而且要自主發展,自主可控的兩個產業作為自己的主要產業,這也是我們發展數字經濟和新經濟的動因。美國有產業政策,中國有自己的戰略定力。我們有自己的5年發展計劃,我們到現在來說,已經進行到了十四五發展規劃,我們在十八大的時候,也就是2015年提出了中國智能制造2025,我們提前10年做了產業布局,美國發現這種產業布局跟美國優勢產業相重合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了貿易和科技上的封鎖。近些年我們做了很多產業布局和出臺了很多產業政策,包括二十大也提出中國在科技、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方面的構成和優勢。
在產業迭代過程中,我們主要進行的是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這也是基于中國傳統優勢行業發展的延續,比如說基于互聯網、物聯網做的一些產業布局。
整體上這是我們大的投資邏輯。在這個投資邏輯之下,我們把整個行業做了一個象限的分類,確定哪些是我們的優勢產業,哪些是根據自身的機會和投資周期而做的投資象限。比如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某些領域、生物醫藥等,這些都是我們自己發展優勢的產業。在具體構成里面又根據行業不同的毛利,進一步作象限分類,一橫一縱產生了現在產業的構成。
這個圖表做了一個匯總,一個產業里的進口和出口之間的比重可以看出我們的優勢產業,比如光伏產業我們基本上是賣全球的,基本上是全球在買我們的光伏產業。半導體領域我們又是買全球,因為我們自己這個行業的發展有一定周期,所以沒有辦法只能買全球。汽車產業在原來買全球的情況下到現在賣全球的轉變過程中。
比如半導體領域,我們在各個環節中都是欠缺的,按照2022年統計數據來看,我們在半導體自有化率占19%?,F在華為可以自己小批量生產,整個鏈條里我們跟傳統國家包括我們的臺灣地區、日韓,依然是學習消化過程。這是我們自己的匯總,包括劃片機、顯影設備、光刻機等。2019年之前或者2017年,我們2015年發布2025智能制造的時候,我們的芯片國有化率更低。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并購重組計劃,2014年做了一個收購,當時證監會說要對比全行業平均收購數據,我們當時找對標企業的時候,全市場只有一家做芯片設計的企業叫國民技術?,F在來說,我們通過科創板的推出,在半導體的設計領域里面,現在已經有了346家半導體的設計企業,過千億市值的也有十家左右,像中芯國際、韋爾股份等,這個行業通過我們十年蟄伏,現在已經有自己的初步的產業規模。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所有科技企業是以研發為主導型構成的。企業研發和政府研發在整個產業中起到推動作用。企業研發可以看到,美國是遙遙領先的,也說明科技產業一直有自己內延發展方向。好的科技企業基本在美國,美國也用了全球資本在發展自己的科技企業。
中國有大量的國有企業,中國很多政府的投資行為和研發行為也是通過國有企業促成的,這也是我們在企業研發里看似比美國不足,所以從全行業構成來說其實我們是超越美國的,研發投入方面我們做了很多積累。
產業構成來說,政府對行業的支撐有很多構成因素,比如說信貸優惠、人才補貼、政府補貼。政府產業政策中優惠力度不同,每個國家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美國更多元化一點,所以有各自產業政策支持、信貸優惠、政府產業基金等。在我們文化屬性和經濟結構構成非常相似的日韓包括臺灣地區,研發支持往往是通過政府產業基金方式投資促進產業構成。
切入到我們自己的主題,我們是做政府產業基金管理的,主要是投資科技類企業。我們選擇了行業投資方向的情況下,跟政府聯合一起做政府產業基金,這種投資模式我們有如下的投資閉環,第一,首先中國要求你要有私募牌照,比如華宸資本這樣的。第二選擇投資方向,比如我們就以智能制造2025為主要方向,引導一些產業企業總部和研發中心落地到我們管理的地方政府基金所在地。第三是聯合地方政府,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官本位國家,所有投資離不開政府主導型推動的,大部分的投資機構里面都有政府產業投資在里面做一些推動和主導型作用。同時,我們也會幫助投資企業申請地方政府產業政策,比如給房、給地、給政策的事情政府為主導。第四,我們投資一些新興領域,比如說智能制造、芯片半導體、生物醫藥等,我們是以上市為目的的,實現資本退出。第五,然后繼續聯合產業集團,在當地做產業布局,持續幫助企業做產業投資、重組并購、收購資產等工作。
股權投資基金,對整個社會來說匯總了6個“業”,對股東來說建業、對團隊來說事業、對基金來說建立一個基業、對地方來說完成相對高端的就業、對地方政府建成了產業、對整個社會來說完成了產業。尤其是我們跟地方政府合作,現在全國政府在做產業轉型,轉型最好的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確切的說以上海虹橋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輻射一小時經濟圈,行程了非常好的產業集群。上海跟北京不同,北京叫環北京貧窮圈,離北京越近越窮,全被北京吸進去了。但是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完全是產業釋放過程,完成形成了產業集群,這個產業集群過程中資本就起到了一定作用。我們經常會在北、上、深挖企業到長三角區域做投資和落地。這是我們自己的投資構成,我們基金也得到了清華跟復旦兩個高校的產學研支持,在當地做了投資落地的事情。
華宸資本現在主要管理嘉興地方政府的產業基金,嘉興是離上海最近的行政區域,平均二十幾分鐘能夠到嘉興。不僅是嘉興地區,整個浙江地區、江蘇地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區。政府有大的投資力度促進傳統企業轉型。華宸資本這些年也完成了十幾家公司的的上市,我們圍繞科技產業做的布局,不僅做股權投資,還做投資市場并購,希望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繼續得到大家的支持,與大家形成更多的互動。
謝謝!
盛典最終解釋權歸界面新聞所有
【界面財經盛典】組委會聯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關于梅賽德斯-奔馳】
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身為汽車的發明者,梅賽德斯-奔馳既是綠色創新的先行者,又是堅定的踐行者。梅賽德斯-奔馳將“可持續的發展之道”貫穿于汽車價值鏈的各個環節,以高度數字化的汽車生產環節實現最大的透明度,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向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穩步前行。同時,梅賽德斯-奔馳立足中國客戶數字化、生活化的用車需求,不斷迭代客戶體驗生態。梅賽德斯-奔馳純電EQS最高813公里CLTC純電續航,給你0焦慮的駕馭松弛感。獨特的弓形車身設計,輔以駕駛艙前置布局及無縫車身,成就創紀錄的0.20Cd超低風阻系數。與風為伴,馭電而行,當電動與豪華交匯,駕馭自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