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3,字節跳動大撤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字節跳動大撤退

大廠都在做減法。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曾宇

文|BT商業科技

12月初,字節跳動被傳開啟新一輪期權回購計劃,擬以每股160美元的價格從投資者手中回購約50億美元期權,每股價格與11月那一輪員工期權回購相同。按照這個回購價換算,字節跳動的估值大約為2680億美元——遠高于近期風光無限的拼多多,是僅次于騰訊的中國第二大互聯網企業。而根據字節官方披露的部分財務數據,其利潤在去年便已超過騰訊、阿里。

無論是否以及何時上市,都沒人會否認字節跳動這些年的成功和所取得的行業地位。至于資本層面的操作和內部的一系列變動,可能只是字節跳動應對大環境變化、業績增長放緩等一系列挑戰的手段。

風波不斷的2023年,字節跳動也遇到過小挫折,不少業務徹底失敗,許多業務沒有取得與抖音匹配的市場地位,與阿里、騰訊、美團等競爭對手的鏖戰也尚未分出勝負。雖說亂世最易立新王,但登基之路從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字節跳動想接過騰訊、阿里的權柄成為中國互聯網霸主,還得接受更多考驗。

瘦身:游戲、VR大撤退,“延遲滿足”哲學失效

今年3月的字節跳動11周年年會上,CEO梁汝波做出了一番頗具危機意識的發言:

“我們之前憑借認知領先做出了一些突破,但最近一兩年領先不明顯了,不能很有信心地說我們做得比同行好。”

這一番話既是對高層的敲打,也揭示了梁汝波內心最深層次的擔憂。

從營收上看,字節跳動這一年的增長還是可喜的。The Information的報道指出,字節今年上半年總營收約為540億美元,遠高于騰訊同期的410億美元。只是增速和字節的巔峰時期和高層的預期有一定差距,根據字節官方披露的信息,其過去兩年的營收增速分別高達80%和38%,今年一季度約為34%。

有機構研報指出,對于主要服務于C端用戶的平臺型互聯網企業而言,30%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營收增長拐點:增速跌破30%,普遍被視為公司從高速增長期轉向平緩期的標志,再接下去可能就是瓶頸期了。如今字節跳動的營收增速已逼近這個拐點,也難怪梁汝波會擔憂。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本土市場,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消退難以避免。逼近增長拐點的互聯網企業要持續增長,要么出海(字節成功了);要么挖掘存量。不管怎樣,都必須改變思路,從“利潤換規模、擴張優先”轉向高質量增長進而可持續發展。

梁汝波在3月的發言已經定下了字節跳動這一年的工作基調:砍掉不必要的項目,削減成本、收攏資源,全力支持核心業務的增長。從結果來看,梁汝波言出必行。

對效益不佳的項目動刀,是大廠的家常便飯,2023年尤為頻繁。日子好過時,大廠可以接受一些創新、邊緣、探索業務存在,對資源粗放投入有容忍度;日子不好時,節衣縮食,只做必要的投入,才是主旋律。騰訊、阿里、京東、百度今年也叫停不少項目。只不過字節砍起項目來既狠且快,不顧張一鳴的“延遲滿足”哲學——這意味著對長期投入看不到回報的巨大耐心。

2月初,線上醫療問診平臺小荷健康被傳將關停APP,相關功能轉移到抖音。字節方面的回應是小荷團隊并未并入抖音,只是業務線向抖音靠攏、負責抖音醫療垂類內容運營工作。但不可否認的是,集團對小荷健康的支持力度不斷減弱,并在4月28日終止了所有病友群、官方企業微信賬號的運營。

來到年底,字節下手變得更決絕了。11月,作為字節在XR以及元宇宙領域的重要布局,PICO進行了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整,多部門大裁員,PICO 5的研發也被爆暫停;PICO巨震數周之后,字節游戲迎來一輪大裁員,已上線項目會在保證運營情況下尋求剝離,未上線項目除了少了創新、技術項目外均將關停。

微信截圖_20231215144845.png

(圖片來自PICO官網)

這些被字節放棄的項目,當初都曾被寄予厚望,在一些評論者來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流量、技術、創意都不缺的字節,至少做游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事與愿違。

字節朝夕光年制定了休閑游戲、中重度游戲、游戲出海三個主攻方向,過去幾年通過高價挖角競爭對手的研發人才加快研發進程,還接連收購/入股了沐瞳科技、有愛互娛等游戲企業。只可惜朝夕光年先是碰上版號寒冬,后又面臨監管收緊、用戶流失等多重挑戰,海量投入未能轉化成收益反倒成了枷鎖。

年底,網易《蛋仔派對》用戶破5億,紅火氣息日盛,成為2023年現象級手游,被驚醒的騰訊祭出《元夢之星》 迎戰。在以UGC社區為內核的派對類手游爆火時,字節的“派對島”顯得尤為可惜。

“派對島”是字節跳動2022年7月推出的實景化實時線上活動社區。2022年10月據財聯社報道“為降本增效,字節已砍掉社交App派對島的項目團隊,項目組成員回歸中臺原團隊。”雖然跟“蛋仔派對”游戲截然不同,但卻有著一樣的UGC內核。《蛋仔派對》大獲成功,離不開網易多年的UGC基因與社區運營能力(網易跟帖、 網易云音樂等),理論上來說字節更不缺對應基因與能力,奈何未能成就“派對島”。不知道看到網易與騰訊今天打得火熱的“排隊大戰”,剛剛宣布在游戲賽道戰略撤退的字節是否扼腕?

不過,瘦身卸下包袱后,字節也變得更加聚焦,正進一步加快行軍速度。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和高潛賽道,其毫不吝嗇投入,秉持“延遲滿足”理念,全速擴張。

狂攻:電商全面開花,本地生活宣戰美團

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字節跳動北京總部大樓上懸掛的巨大logo,從一開始并不是叫字節跳動,而是今日頭條?

隨著今日頭條-字節跳動-抖音集團多次升級,圖文應用退居移動互聯網二線,短視頻直播成為頂流。今天的字節以抖音與TikTok為雙圓心,在超級流量驅動下維持跳動:廣告仍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天花板已現;電商與本地生活(其實本質都是電商)沒有天花板,成了其主要跳動方向。

1、電商:抖音的兩項主線任務

今年1月,來自The Information的報道指出,抖音電商去年的GMV達到1.41萬億元,同比增長76%。雖然這個消息遭字節官方辟謠,但相關數字仍足以震懾業內同行。在海外,TikTok Shop加快擴張步伐,一邊正式登陸美國,一邊搶灘東南亞。

TikTok Shop在海外起步時間不算長,直播帶貨在全球都是創新模式,對Amazon們可“降維打擊”。根據彭博社的報道,TikTok電商今年的GMV目標大約為200億美元——這相當于去年的四倍。在成功落戶美國,并借收購Tokopedia重返印尼之后,TikTok Shop的前景看起來一片光明。

反觀國內市場,抖音電商面臨的競爭更激烈,阿里、京東在反擊,電商“新王”拼多多依然兇猛。抖音電商2023年有兩個主線任務:一是繼續發揮流量優勢,打通直播、貨架、搜索等不同場域的消費場景與流量“內循環”路徑;二是查漏補缺,做好商家服務、客服售后和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工作。

針對前一點,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在今年的生態大會上已經解釋得十分詳細。電商平臺最缺的就是流量,恰恰是抖音最不缺的。數據顯示,抖音電商日均直播場觀達到29億次,越來越多用戶習慣在直播間購物。抖音要做的,無非是讓用戶流動起來,從流量最大的直播場導向商城、搜索場,盤活全站。

至于后一個任務,都說抖音電商活得越來越像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這種像不僅是因其發力貨架和搜索場域、花很大力氣搭建商城,更因為其內在運作邏輯向綜合電商平臺靠攏——內容電商是流量驅動,興趣電商是算法驅動,綜合電商則是運營驅動。

今年5月,抖音電商據悉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的行業運營組和商家發展中心全部打散,重組成A、B兩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品牌商家和非品牌商家的招商、運營工作。A、B兩個工作組分別由抖音電商副總裁、運營負責人木青和當時剛從字節商業化部門調過來不久的趙睿負責,均直接向魏雯雯匯報。

重組過后,兩個工作組分工更明確,也不用擔心像從前的商家中心那樣過于關注品牌商家,忽視了對中小商家、個人小店的扶持。此外,工作組還能針對不同商家群體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更有針對性。比如中小商家需要運營、營銷曝光方面的幫助,品牌商家自主經營能力更強,只需把重心放在GMV上面。

過往很多人詬病抖音電商依賴流量,忽視底層結構。2023年A/B兩條主線任務,解決了抖音電商進一步壯大的根本問題。

微信截圖_20231215155411.png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官網)

2、本地生活:弱化到家、押注到店

本地生活與電商本質都屬于零售或者說消費業態,都是連接商家與用戶,靠訂單積累GMV的生意,如今,在即時零售風靡后,兩者間的界限正逐漸模糊。

抖音2023年曾在到店和到家兩個方向間糾結,經過幾番調整后逐步傾向前者。

作為到家業務的核心,抖音外賣這一年可謂命途多舛。6月,抖音生活服務辟謠了外賣業務全量上線的消息,隨后又被爆出放棄1000億元GMV目標,將主要目標改為嘗試用更多方式跑通業務流程,后來又把業務聚焦到60元以上套餐。

顯然,抖音外賣還沒做好和美團、餓了么正面競爭的準備。說到底,外賣不是流量業務,抖音缺乏末端配送能力,也缺乏“主動點外賣”這樣的貨架消費場景,強攻外賣只會費力不討好。相反,以團購為核心的到店業務可充分發揮直播間的流量聚集優勢,習慣“囤貨”的抖音用戶當然也能囤團購券。說白了,直播帶貨本質就是一種新型團購,抖音做到店優勢明顯。

從二季度開始,抖音本地生活和美團在到店場景的攻防戰就打到天昏地暗,且都學會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這一招:抖音瘋狂加大補貼力度,美團押寶直播業態,兩者互相偷師。

美團團購直播取得了一定成績,自7月在APP首頁上線固定直播入口、推出多場“神券節”直播以來,相關業務的營收、交易用戶數擺脫了今年上半年的下滑趨勢重拾增長,三季度本地商業傭金收入激增近30%至210億元。抖音的投入也沒有白費,入駐商家、GMV大漲,正慢慢蠶食美團到店業務的地盤。

只能說,本地生活的對決是一場馬拉松,贏得上半場的美團熬倒了多輪對手,也證明了自己打持久戰的實力。精細化運營、高質量增長,今天巨頭們心心念的發展理念美團早已具備,這是它的軟實力,字節跳動尚不具備。在新一輪本地生活大戰中,抖音可以搶走一些到店份額,但無法沖擊到家業務,這才是美團的核心。基于到家場景,美團正在發力即時零售再造一個本地版淘寶。這樣看,美團與抖音的勝負已定。

觀望:AI小步慢跑,對風口保持警惕

被電商、本地生活牽扯了大部分精力,營收增速下滑之際需要更嚴格控制成本和投入產出比,字節的戰線正在縮短,對追逐“風口”更加謹慎。

今年2月9日,字節AI實驗室否認開展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AI產品研發工作,并強調其工作主要是為PICO提供支持。但2月底字節被爆從搜索、智創兩個部門調集研發人員,由TikTok產品技術負責人朱文佳帶隊研發語言、圖像兩款大模型的消息。

此外,字節沒有像阿里、百度這兩個大模型積極分子一樣B、C兩開花,聲稱要用AI重做所有產品或者重構所有業務,而是有選擇性地把資源集中給對話類AI產品。8月,字節旗下首款AI對話產品“豆包”姍姍來遲,進行小范圍測試。多家媒體評測結果顯示,“豆包”的智能化水平在大模型C端助理類產品中不算突出,這也反映出字節對大模型的重視程度。

其實字節是一家不折不扣的AI公司——雖然它從來不強調這一點。作為千人千面的普及者,字節基于AI算法構建了一個超級內容生態,智能推薦技術全球領先。從結果來看,字節也是AI技術最大的受益公司。大模型技術是AI技術在深度學習后的新實現方式,字節不可能不重視,只是它更多是將技術內化在業務中,不高調示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大模型技術的刻意低調和克制,也與字節沒有高調的動機有關。當前,大模型高調者,要么是炒作股價的一些湊熱鬧型玩家,要么是有to B業務的玩家,想將大模型等AI技術賣給B端。然而字節業務集中在C端,B端業務雖然有火山引擎、飛書等,但跟阿里、騰訊的對應業務不在一個level,并沒有AI to B這樣的概念。

對業務做減法,面對風口謹慎觀望而不是高舉高打,是字節跳動從青春期步入成年期的一大征兆。砍掉了一些可能成為“新增長曲線”或者“五年十年后的未來”的新業務,讓字節變得不再那么“性感”。特別是對標其同體量的騰訊、阿里,以及未來有望趕超的Meta、Google等巨頭而言,字節最新的業務版圖顯得有些單調,但辯證地看,這也是一種“專注”。從拼多多超越阿里成為新王來看,“專注”是新時代大廠更需要擁有的寶貴品質,這一點,字節想得比誰都清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字節跳動

4k
  • 抖音:網傳“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加入新加坡國籍”為不實信息
  • 字節跳動放寬招聘年限限制,計劃擴大青年人才招聘量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界面财经号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界面财经号由界面新闻JMedia联盟升级而来,集结财经、商业领域优质原创微信公众号,分享、解读最新财经热点和商业新闻。

下載界面新聞

2023,字節跳動大撤退

大廠都在做減法。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曾宇

文|BT商業科技

12月初,字節跳動被傳開啟新一輪期權回購計劃,擬以每股160美元的價格從投資者手中回購約50億美元期權,每股價格與11月那一輪員工期權回購相同。按照這個回購價換算,字節跳動的估值大約為2680億美元——遠高于近期風光無限的拼多多,是僅次于騰訊的中國第二大互聯網企業。而根據字節官方披露的部分財務數據,其利潤在去年便已超過騰訊、阿里。

無論是否以及何時上市,都沒人會否認字節跳動這些年的成功和所取得的行業地位。至于資本層面的操作和內部的一系列變動,可能只是字節跳動應對大環境變化、業績增長放緩等一系列挑戰的手段。

風波不斷的2023年,字節跳動也遇到過小挫折,不少業務徹底失敗,許多業務沒有取得與抖音匹配的市場地位,與阿里、騰訊、美團等競爭對手的鏖戰也尚未分出勝負。雖說亂世最易立新王,但登基之路從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字節跳動想接過騰訊、阿里的權柄成為中國互聯網霸主,還得接受更多考驗。

瘦身:游戲、VR大撤退,“延遲滿足”哲學失效

今年3月的字節跳動11周年年會上,CEO梁汝波做出了一番頗具危機意識的發言:

“我們之前憑借認知領先做出了一些突破,但最近一兩年領先不明顯了,不能很有信心地說我們做得比同行好。”

這一番話既是對高層的敲打,也揭示了梁汝波內心最深層次的擔憂。

從營收上看,字節跳動這一年的增長還是可喜的。The Information的報道指出,字節今年上半年總營收約為540億美元,遠高于騰訊同期的410億美元。只是增速和字節的巔峰時期和高層的預期有一定差距,根據字節官方披露的信息,其過去兩年的營收增速分別高達80%和38%,今年一季度約為34%。

有機構研報指出,對于主要服務于C端用戶的平臺型互聯網企業而言,30%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營收增長拐點:增速跌破30%,普遍被視為公司從高速增長期轉向平緩期的標志,再接下去可能就是瓶頸期了。如今字節跳動的營收增速已逼近這個拐點,也難怪梁汝波會擔憂。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本土市場,移動互聯網流量紅利消退難以避免。逼近增長拐點的互聯網企業要持續增長,要么出海(字節成功了);要么挖掘存量。不管怎樣,都必須改變思路,從“利潤換規模、擴張優先”轉向高質量增長進而可持續發展。

梁汝波在3月的發言已經定下了字節跳動這一年的工作基調:砍掉不必要的項目,削減成本、收攏資源,全力支持核心業務的增長。從結果來看,梁汝波言出必行。

對效益不佳的項目動刀,是大廠的家常便飯,2023年尤為頻繁。日子好過時,大廠可以接受一些創新、邊緣、探索業務存在,對資源粗放投入有容忍度;日子不好時,節衣縮食,只做必要的投入,才是主旋律。騰訊、阿里、京東、百度今年也叫停不少項目。只不過字節砍起項目來既狠且快,不顧張一鳴的“延遲滿足”哲學——這意味著對長期投入看不到回報的巨大耐心。

2月初,線上醫療問診平臺小荷健康被傳將關停APP,相關功能轉移到抖音。字節方面的回應是小荷團隊并未并入抖音,只是業務線向抖音靠攏、負責抖音醫療垂類內容運營工作。但不可否認的是,集團對小荷健康的支持力度不斷減弱,并在4月28日終止了所有病友群、官方企業微信賬號的運營。

來到年底,字節下手變得更決絕了。11月,作為字節在XR以及元宇宙領域的重要布局,PICO進行了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整,多部門大裁員,PICO 5的研發也被爆暫停;PICO巨震數周之后,字節游戲迎來一輪大裁員,已上線項目會在保證運營情況下尋求剝離,未上線項目除了少了創新、技術項目外均將關停。

微信截圖_20231215144845.png

(圖片來自PICO官網)

這些被字節放棄的項目,當初都曾被寄予厚望,在一些評論者來看,要人有人要錢有錢,流量、技術、創意都不缺的字節,至少做游戲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然而,事與愿違。

字節朝夕光年制定了休閑游戲、中重度游戲、游戲出海三個主攻方向,過去幾年通過高價挖角競爭對手的研發人才加快研發進程,還接連收購/入股了沐瞳科技、有愛互娛等游戲企業。只可惜朝夕光年先是碰上版號寒冬,后又面臨監管收緊、用戶流失等多重挑戰,海量投入未能轉化成收益反倒成了枷鎖。

年底,網易《蛋仔派對》用戶破5億,紅火氣息日盛,成為2023年現象級手游,被驚醒的騰訊祭出《元夢之星》 迎戰。在以UGC社區為內核的派對類手游爆火時,字節的“派對島”顯得尤為可惜。

“派對島”是字節跳動2022年7月推出的實景化實時線上活動社區。2022年10月據財聯社報道“為降本增效,字節已砍掉社交App派對島的項目團隊,項目組成員回歸中臺原團隊。”雖然跟“蛋仔派對”游戲截然不同,但卻有著一樣的UGC內核。《蛋仔派對》大獲成功,離不開網易多年的UGC基因與社區運營能力(網易跟帖、 網易云音樂等),理論上來說字節更不缺對應基因與能力,奈何未能成就“派對島”。不知道看到網易與騰訊今天打得火熱的“排隊大戰”,剛剛宣布在游戲賽道戰略撤退的字節是否扼腕?

不過,瘦身卸下包袱后,字節也變得更加聚焦,正進一步加快行軍速度。在自己的優勢領域和高潛賽道,其毫不吝嗇投入,秉持“延遲滿足”理念,全速擴張。

狂攻:電商全面開花,本地生活宣戰美團

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字節跳動北京總部大樓上懸掛的巨大logo,從一開始并不是叫字節跳動,而是今日頭條?

隨著今日頭條-字節跳動-抖音集團多次升級,圖文應用退居移動互聯網二線,短視頻直播成為頂流。今天的字節以抖音與TikTok為雙圓心,在超級流量驅動下維持跳動:廣告仍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天花板已現;電商與本地生活(其實本質都是電商)沒有天花板,成了其主要跳動方向。

1、電商:抖音的兩項主線任務

今年1月,來自The Information的報道指出,抖音電商去年的GMV達到1.41萬億元,同比增長76%。雖然這個消息遭字節官方辟謠,但相關數字仍足以震懾業內同行。在海外,TikTok Shop加快擴張步伐,一邊正式登陸美國,一邊搶灘東南亞。

TikTok Shop在海外起步時間不算長,直播帶貨在全球都是創新模式,對Amazon們可“降維打擊”。根據彭博社的報道,TikTok電商今年的GMV目標大約為200億美元——這相當于去年的四倍。在成功落戶美國,并借收購Tokopedia重返印尼之后,TikTok Shop的前景看起來一片光明。

反觀國內市場,抖音電商面臨的競爭更激烈,阿里、京東在反擊,電商“新王”拼多多依然兇猛。抖音電商2023年有兩個主線任務:一是繼續發揮流量優勢,打通直播、貨架、搜索等不同場域的消費場景與流量“內循環”路徑;二是查漏補缺,做好商家服務、客服售后和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工作。

針對前一點,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在今年的生態大會上已經解釋得十分詳細。電商平臺最缺的就是流量,恰恰是抖音最不缺的。數據顯示,抖音電商日均直播場觀達到29億次,越來越多用戶習慣在直播間購物。抖音要做的,無非是讓用戶流動起來,從流量最大的直播場導向商城、搜索場,盤活全站。

至于后一個任務,都說抖音電商活得越來越像淘寶等傳統電商平臺,這種像不僅是因其發力貨架和搜索場域、花很大力氣搭建商城,更因為其內在運作邏輯向綜合電商平臺靠攏——內容電商是流量驅動,興趣電商是算法驅動,綜合電商則是運營驅動。

今年5月,抖音電商據悉進行了一輪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的行業運營組和商家發展中心全部打散,重組成A、B兩個工作組,分別負責品牌商家和非品牌商家的招商、運營工作。A、B兩個工作組分別由抖音電商副總裁、運營負責人木青和當時剛從字節商業化部門調過來不久的趙睿負責,均直接向魏雯雯匯報。

重組過后,兩個工作組分工更明確,也不用擔心像從前的商家中心那樣過于關注品牌商家,忽視了對中小商家、個人小店的扶持。此外,工作組還能針對不同商家群體的要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更有針對性。比如中小商家需要運營、營銷曝光方面的幫助,品牌商家自主經營能力更強,只需把重心放在GMV上面。

過往很多人詬病抖音電商依賴流量,忽視底層結構。2023年A/B兩條主線任務,解決了抖音電商進一步壯大的根本問題。

微信截圖_20231215155411.png

(圖片來自抖音電商官網)

2、本地生活:弱化到家、押注到店

本地生活與電商本質都屬于零售或者說消費業態,都是連接商家與用戶,靠訂單積累GMV的生意,如今,在即時零售風靡后,兩者間的界限正逐漸模糊。

抖音2023年曾在到店和到家兩個方向間糾結,經過幾番調整后逐步傾向前者。

作為到家業務的核心,抖音外賣這一年可謂命途多舛。6月,抖音生活服務辟謠了外賣業務全量上線的消息,隨后又被爆出放棄1000億元GMV目標,將主要目標改為嘗試用更多方式跑通業務流程,后來又把業務聚焦到60元以上套餐。

顯然,抖音外賣還沒做好和美團、餓了么正面競爭的準備。說到底,外賣不是流量業務,抖音缺乏末端配送能力,也缺乏“主動點外賣”這樣的貨架消費場景,強攻外賣只會費力不討好。相反,以團購為核心的到店業務可充分發揮直播間的流量聚集優勢,習慣“囤貨”的抖音用戶當然也能囤團購券。說白了,直播帶貨本質就是一種新型團購,抖音做到店優勢明顯。

從二季度開始,抖音本地生活和美團在到店場景的攻防戰就打到天昏地暗,且都學會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這一招:抖音瘋狂加大補貼力度,美團押寶直播業態,兩者互相偷師。

美團團購直播取得了一定成績,自7月在APP首頁上線固定直播入口、推出多場“神券節”直播以來,相關業務的營收、交易用戶數擺脫了今年上半年的下滑趨勢重拾增長,三季度本地商業傭金收入激增近30%至210億元。抖音的投入也沒有白費,入駐商家、GMV大漲,正慢慢蠶食美團到店業務的地盤。

只能說,本地生活的對決是一場馬拉松,贏得上半場的美團熬倒了多輪對手,也證明了自己打持久戰的實力。精細化運營、高質量增長,今天巨頭們心心念的發展理念美團早已具備,這是它的軟實力,字節跳動尚不具備。在新一輪本地生活大戰中,抖音可以搶走一些到店份額,但無法沖擊到家業務,這才是美團的核心。基于到家場景,美團正在發力即時零售再造一個本地版淘寶。這樣看,美團與抖音的勝負已定。

觀望:AI小步慢跑,對風口保持警惕

被電商、本地生活牽扯了大部分精力,營收增速下滑之際需要更嚴格控制成本和投入產出比,字節的戰線正在縮短,對追逐“風口”更加謹慎。

今年2月9日,字節AI實驗室否認開展類似ChatGPT的生成式AI產品研發工作,并強調其工作主要是為PICO提供支持。但2月底字節被爆從搜索、智創兩個部門調集研發人員,由TikTok產品技術負責人朱文佳帶隊研發語言、圖像兩款大模型的消息。

此外,字節沒有像阿里、百度這兩個大模型積極分子一樣B、C兩開花,聲稱要用AI重做所有產品或者重構所有業務,而是有選擇性地把資源集中給對話類AI產品。8月,字節旗下首款AI對話產品“豆包”姍姍來遲,進行小范圍測試。多家媒體評測結果顯示,“豆包”的智能化水平在大模型C端助理類產品中不算突出,這也反映出字節對大模型的重視程度。

其實字節是一家不折不扣的AI公司——雖然它從來不強調這一點。作為千人千面的普及者,字節基于AI算法構建了一個超級內容生態,智能推薦技術全球領先。從結果來看,字節也是AI技術最大的受益公司。大模型技術是AI技術在深度學習后的新實現方式,字節不可能不重視,只是它更多是將技術內化在業務中,不高調示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大模型技術的刻意低調和克制,也與字節沒有高調的動機有關。當前,大模型高調者,要么是炒作股價的一些湊熱鬧型玩家,要么是有to B業務的玩家,想將大模型等AI技術賣給B端。然而字節業務集中在C端,B端業務雖然有火山引擎、飛書等,但跟阿里、騰訊的對應業務不在一個level,并沒有AI to B這樣的概念。

對業務做減法,面對風口謹慎觀望而不是高舉高打,是字節跳動從青春期步入成年期的一大征兆。砍掉了一些可能成為“新增長曲線”或者“五年十年后的未來”的新業務,讓字節變得不再那么“性感”。特別是對標其同體量的騰訊、阿里,以及未來有望趕超的Meta、Google等巨頭而言,字節最新的業務版圖顯得有些單調,但辯證地看,這也是一種“專注”。從拼多多超越阿里成為新王來看,“專注”是新時代大廠更需要擁有的寶貴品質,這一點,字節想得比誰都清楚。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安县| 毕节市| 门源| 上虞市| 京山县| 宾川县| 克拉玛依市| 宜黄县| 红桥区| 光泽县| 平阴县| 龙口市| 洞口县| 沂南县| 建水县| 汝州市| 兰考县| 紫阳县| 绥德县| 林周县| 蛟河市| 建阳市| 洪洞县| 北京市| 大渡口区| 台前县| 巢湖市| 花莲市| 陇南市| 湘阴县| 沧源| 隆昌县| 林口县| 墨竹工卡县| 邯郸市| 古丈县| 运城市| 崇州市| 赤城县| 平远县| 突泉县|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