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Amyris“敗局”啟示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Amyris“敗局”啟示錄

Amyris入局名人美妝領域,不管是從時機還是策略來看,都是有些不合適的。

文|美覺BeautyNEXT

近日,以“角鯊浣”成分著名的美容品牌Biossance被證實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給了美容零售商THG,THG是擁有包括Cult Beauty和LookFantastic在內的在線零售商,同時自有Perricone MD、Espa等品牌。

將時間線拉回到今年8月,Biossance的母公司、曾經的合成生物領域“翹楚”Amyris,則在負債13億美元后,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了破產保護。

而早在破產之前,公司就關停掉了旗下四個品牌:護膚品牌Terasana,專注于Z世代的彩妝品牌EcoFabulous,高端護膚品牌Costa Brazil和清潔保健品牌Olika。同時,其還計劃出售旗下其他美妝、健康領域的消費品牌。

令人惋惜的背后,“天才們”的衰落卻總能給人帶來醍醐灌頂的提醒。Amyris“墮落”的故事則關乎三個主題:誘惑、激進和盲目。

01 曾是業界最看好的合成生物學公司

Amyris的故事起始于2003年的美國舊金山灣。

那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幾位科學家Jay Keasling、Vincent Martin、Jack Newman、Neil Renninger、Kinkead Reiling等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抗瘧藥物青蒿素及其他萜類化合物,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也就是后來的Amyris。

在這個技術團隊當中,Jay Keasling是當之無愧的核心領導。Jay Keasling在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小鎮長大,他的家族已經有五代人在玉米農場里長大。在密歇根大學化學工程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對基因工程解決重大問題的潛力著迷。后來,他繼續在斯坦福大學從事該領域的博士后研究,然后在28歲時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

Jay Keasling

正是在那里,他開展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將酵母和細菌轉化為可以生產類異戊二烯的微型工廠(類異戊二烯是一類用于生產橡膠、抗生素和氣味的化合物)。

后來,他和他的合作者通過將來自幾種不同生物體的DNA插入大腸桿菌和酵母中,開發了一種生產青蒿素合成前體的工藝。而青蒿素是少數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之一。這被認為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第一個真正的突破之一。

實際上,為了輔助研究,Keasling聯合多方力量創立了數個初創公司和實驗室,除Amyris外,還有LS9和研究利用纖維素原料生產廉價生物燃料的JBEI實驗室。

然而數十年之后,除了JBEI和其他聯邦政府資助的生物能源實驗,研究公司都已放棄了這個純粹的“生物燃料之夢”。而LS9專注于制造特種化學品,最終被可再生能源集團收購。Amyris也在轉戰消費品市場陷入不利局面后,于今年8月申請破產保護。

作為業界曾經最為看好的合成生物學公司,Amyris為何會在靠青蒿素賺得“盆滿缽滿”之后,轉戰當時并不成熟的生物燃料賽道?又為何作為技術研究公司,會在后面將大部分經歷放在香精、美容和清潔業務上?

一直以來,Amyris的發展道路一直圍繞著諸多疑問。而造成這些質疑的始作俑者就是在當時一直飽受爭議的“空降CEO”Amyris的前首席執行官John Melo。

John Melo

John Melo雄心勃勃,特別希望建立美容界第一家純凈和可持續發展的美容集團。

Amyris在2008年完成了青蒿素的研究,并將心技術授權給了法國制藥巨頭Sanofi之后,就開始嘗試將合成生物技術應用于開發生產生物燃料。然而這個方向轉變,除了是核心技術的自我逐夢,更是被認為是出身石油行業John Melo的“自我重復”。

當2014年年中油價開始從每桶100美元暴跌至50美元以下時,不證自明了這種方法的不可持續性。生物燃料業務的失敗后,Amyris將目光轉向附加值更高的香精、美妝、純凈業務。這個戰略的初衷,是管理層認為,合成生物技術最適用于那些更加高端、更加昂貴的分子,而不是大批量、低單位成本的商品。

2015年,Amyris推出了其首個消費美妝品牌——護膚品線Biossance,并靠獨家成分“角鯊浣”成功打入純凈美容行業。此后,Amyris開始通過一系列品牌收購和品牌孵化,大舉進軍面向C端的消費品市場。

然而,C端的盲目擴張和B端原料量產皆在疫情前后反映出了重大問題。破產消息傳出之前,Amyris首席執行官John Melo已經離職,公司同時裁員260人。

隨后,臨時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Han Kieftenbeld表示,此次重組完成后,Amyris將回歸合成生物原料供應商的身份?!癆myris將成為一家財務實力更強、業務模式更專注、盈利路徑更明確的公司?!?/p>

02 “既要又要還要”的業務模式

■ 用于“發酵”的合成生物技術

“這就像釀造啤酒一樣,但是這次酵母不是產出酒精,而是調味料、香料、藥物等這些產品?!眲撌既薐ay Keasling曾這樣解釋自己的研究初衷。但如果要酵母產出香料,就必須經過大量的基因改造,這個過程被稱為合成生物學。

有技術人士向BeautyNEXT解釋,從本質上講,合成生物學就是實現生物有機體可以像半導體一樣被編程。生物有機體的信息傳輸方式,是依靠DNA分子(A、C、G和T)和RNA分子(A、C、G和U),分別作為內部的源代碼和外部的通信干預,從而告訴細胞該做什么。

合成生物學是關于重組自然界中發現的A、C、G、T和U的序列,從而改變有機體使其在生化反應中產生人們所需要的分子。目前,所有合成生物學公司都依賴發酵作為這一過程的促進技術。

發酵需要一個可以承載其發生過程的有機體,需要一個可以使酶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底物,也需要一個生成物作為其反應過程的結果。Amyris所應用的發酵主要以酵母作為有機體,通常喂給酵母菌的“食物”是種植的甘蔗(糖分)。通過基因編輯對酵母進行重新編程,以生產出所需的分子作為其生成物。

但真正讓Amyris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遙遙領先,且可支持成分快速更新換代的,則是其超強的數據收集能力。

酵母的編程過程和代謝過程都是高度可迭代的。對于這個過程,Amyris開發了自己的編碼語言,稱為基因型規范語言(GSL)。他們構建了超過20條通路,定義了超過500個目標分子(從自然界的30萬個分子中篩選),分為15個化學類別。在2008年至2020年間,團隊已經從手動開發的20種設計擴展到擁有超過120000個代謝物(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和超過140000個反應的代謝計算圖譜。

簡言之,計算機代碼學支撐了Amyris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和量產??砍墒斓募夹g,Amyris目前大規模生產13種成分,有24種正在開發中,250種在他們的庫中。同時,其還提出了每年開發和商業化4-6種新成分的目標,并在三年內將它們擴大到5000萬~1億美元的年收入。

■ 以“角鯊浣”為代表的可持續美妝矩陣

Amyris的明星產品成分是一種叫Farnesene(法尼烯)的物質,通過酵母菌株發酵而來。通過簡單的轉換,法尼烯能夠合成一種叫做角鯊烯的成分,角鯊烯經去氫處理,能夠得到性質更加穩定的角鯊烷。

角鯊烯是一種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分子,它是一種油,通常用作保濕劑,也是Amyris痤瘡治療產品的關鍵成分。過去這種成分主要通過捕獲鯊魚肝臟的非環保手段,直到Amyris想出了如何通過微生物發酵以更經濟的方式生產它。

而這一發明創造,也正符合Amyris從2008年就開始打出的創新使命:加速美妝世界向可持續原料轉變。一直以來,公司發力可持續純凈原料成分,接連研發出了生產維生素E、角鯊烷、大麻素、紅沒藥醇、甜味劑等。

據悉,Amyris是全球唯一一家角鯊烷發酵來源,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實現量產的,一年大概有2000噸銷量。同時,這個成分也讓Amyris的首個美妝品牌Biossance名聲大噪。

有消息稱,Biossance甚至在2021年與女演員瑞茜·威瑟斯彭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全球大使協議。雖沒透露合作價格,但這位金像獎影后在剛剛的2023年福布斯排行榜中以4.4億美元的資產成為“世界最富有女演員”。據此推測,其代言費用不斐。

巔峰時期,Amyris曾有12個消費品牌,包括Biossance、Costa Brazil、JVN、Olika、Onda Beauty、Menolabs、Pipette、Purecane以及4U by Tia等,涉及的方向從美妝到食品飲料再到健康。

■ 想成為明星品牌的孵化器

在Biossance成功之后,該公司開始加倍投入C端業務。

孵化名人品牌是Amyris引人關注的一項業務,其旗下的名人品牌包括:

■ 女星Rosie Huntington-Whiteley的個人彩妝品牌Rose Inc;

■ 網紅美發師Jonathan Van Ness的個人護發品牌JVN Hair;

■ 女星Naomi Watts的更年期女性保健品牌Stripes,同時Naomi也是純凈美容品牌Onda Beauty(公司于2022年4月收購)的聯合創始人;

■ 美國設計師品牌Calvin Klein設計師Francisco Costa的個人護膚品牌Costa Brazil(收購得來);

■ 與Tia Mowry合作的紋理秀發系列4U by Tia。

0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資本游戲

作為最早上市的合成學公司,Amyris應該說從研究到量產再到轉型,都沒太有過“捉襟見肘”的時刻。但作為一家技術起家的公司,Amyris與這些投資機構的關系,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時代創造價值的關鍵是無形資產的開發。Amyris在這個價值點上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建立了一個“偉大的技術平臺”。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橫空出世”的獨創,讓它過早受到了資本的誘惑。

一旦和資本過度綁定,那么衡量公司的唯一重要指標就只是損益表了。

“Amyris后期所做的各種轉型策略,說到底,就是希望讓報表上的數字好看!”

公司成立之初作為一家非營利性公司的Amyris得到了蓋茨基金會長達五年、共4260萬美元的積極投資。

2006年10月,隨著清潔技術的蓬勃發展,三家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Khosla Ventures和TPG Ventures)看到了Amyris的發展潛力,向其注入了2000萬美元,并任命前BP高管John Melo為首席執行官。

2010年公司上市。在上市后的幾個月里,借助于投資者的樂觀預期和熱烈支持,Amyris股價一度飆升至33美元/股,在金融市場上賺足了噱頭。然而,投資者的瘋狂情緒很快被公司面臨的大規模生產困境給壓制住了。2012年,Amyris的股價已跌至2美元/股以下。

然而金融市場的慘敗,又讓Amyris的規?;a之路雪上加霜。于是公司開始靠出售一些技術轉讓來“維持體面”。

2017年5月,帝斯曼對公司進行了2500萬美元的初始股權投資,并收購了公司位于巴西發酵生產法尼烯的工廠。

2020年,Amyris又私募融資了2億美元,但此時公司的實際市場價值已經大打折扣了。由于當時公司的管理層無法恰當評估規?;a的難度,做出了很多不符合公司實際發展情況的錯誤承諾。

舉個例子,在2021年9月,為了維持通貨膨脹帶來的高股價,他們還在實驗室到產品推出的對外演講中重申了4億美元的營收目標。結果,同年11月,他們將年營收目標下調至3.3億~3.7億美元,幾乎降低了20%。不出所料,公司股票在第二天就下跌了40%,這番操作也大大減損了市場的信任度。

2022年,Amyris全年營收2.7億美元,同比2021年的3.4億下滑了21%。而2023年第一季度,更是虧損翻倍。

2023年,Amyris將自己主要的化妝品活性成分出售給了奇華頓。并于同年8月申請了破產保護(美國以外的實體未被納入該程序)。庭文件顯示,Amyris的債務總額為13億美元。

Amyris表示,已獲得現有貸款人Foris Ventures承諾提供的1.9億美元債務人持有資產("DIP")融資,以支持繼續開展日常運營工作。

04 是什么拖垮了Amvris?

■ 激進的擴張心態

有業內人士評價,“Amyris對市場的貢獻,實際上和特斯拉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兩者都展現了一種路徑,探尋如何讓嶄新的技術走出實驗室并達到量產,以消費者需求和優秀產品為中心的科技公司。其次,兩者的邏輯都是,從高單位成本、低產量細分市場開始,然后沿著成本曲線下降到更高產量、更低單位成本的細分市場。

雖然擁有完美理念,但Amyris的模式實際上還是藏有許多隱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解決“從實驗室到規?;a”的難題。而Amyris引以為傲的Lab-to-Market 技術平臺就是探討如何快速量產,并將新產品快速推向市場。

然而很多東西不是光靠“速度”就能解決的。Amyris完全忽略量產的難度,提出了每年開發和商業化4-6種新成分的目標,并大舉組建工廠。

這樣基于商業化的擴張心態,直接拖垮Amyris。

■ 資本陷阱帶來的“蝴蝶效應”

發展到后期,Amyris模式被詬病最多的一點就是“不聚焦”。

首先,Amyris不停地更換賽道。雖然技術公司本身的業務升級和轉型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規律。但要知道,從青蒿素研發到到轉戰合成染料和純凈美妝,再到最后申請破產,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相當于平均每兩三年的時間,公司就會轉變賽道和方針策略。

其次,Amyris對于賽道的選擇有紕漏。Amyris曾在其2021“品牌打造”計劃中表示,公司目標是占領80%的全球美妝和個人護理市場。

一個技術出身的團隊,在技術研究和量產還沒達到極致狀態,就一舉跳到了消費品行業,這個決策似乎在非專業的人看來都是草率的。

Amyris致力于控制從分子研發到規模生產,甚至包含B2C業務中營銷的整個價值鏈。而這背后,也是由于它太早與資本綁定,從而引發了此后的一系列“蝴蝶效應”。

■ 名人經濟不是“萬金油”

名人美妝的影響力無可厚非,但并不是“萬金油”,而Amyris入局名人美妝領域,不管是從時機還是策略來看,都是有些不合適的。

以Fenty Beauty和Kylie Cosmetics這類品牌的瘋狂發展期是在2015-2018年。但Amyris卻是在2021年才開始了這一塊的孵化。而由于疫情之后的經濟衰退,消費市場其實對于明星效應的需求是疲軟的。

其次,不同于卡戴珊家族和蕾哈娜本身的“網紅號召力”,Amyris合作的明星并不具備撐起一個品牌銷量的粉絲號召力。

最后,其品牌之間的定位大相徑庭,說明公司在推出新品牌的同時,并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組織和領導結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Amyris“敗局”啟示錄

Amyris入局名人美妝領域,不管是從時機還是策略來看,都是有些不合適的。

文|美覺BeautyNEXT

近日,以“角鯊浣”成分著名的美容品牌Biossance被證實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被出售給了美容零售商THG,THG是擁有包括Cult Beauty和LookFantastic在內的在線零售商,同時自有Perricone MD、Espa等品牌。

將時間線拉回到今年8月,Biossance的母公司、曾經的合成生物領域“翹楚”Amyris,則在負債13億美元后,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申請了破產保護。

而早在破產之前,公司就關停掉了旗下四個品牌:護膚品牌Terasana,專注于Z世代的彩妝品牌EcoFabulous,高端護膚品牌Costa Brazil和清潔保健品牌Olika。同時,其還計劃出售旗下其他美妝、健康領域的消費品牌。

令人惋惜的背后,“天才們”的衰落卻總能給人帶來醍醐灌頂的提醒。Amyris“墮落”的故事則關乎三個主題:誘惑、激進和盲目。

01 曾是業界最看好的合成生物學公司

Amyris的故事起始于2003年的美國舊金山灣。

那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幾位科學家Jay Keasling、Vincent Martin、Jack Newman、Neil Renninger、Kinkead Reiling等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抗瘧藥物青蒿素及其他萜類化合物,為此,他們成立了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也就是后來的Amyris。

在這個技術團隊當中,Jay Keasling是當之無愧的核心領導。Jay Keasling在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小鎮長大,他的家族已經有五代人在玉米農場里長大。在密歇根大學化學工程研究生學習期間,他對基因工程解決重大問題的潛力著迷。后來,他繼續在斯坦福大學從事該領域的博士后研究,然后在28歲時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授。

Jay Keasling

正是在那里,他開展了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開創性工作,將酵母和細菌轉化為可以生產類異戊二烯的微型工廠(類異戊二烯是一類用于生產橡膠、抗生素和氣味的化合物)。

后來,他和他的合作者通過將來自幾種不同生物體的DNA插入大腸桿菌和酵母中,開發了一種生產青蒿素合成前體的工藝。而青蒿素是少數有效治療瘧疾的藥物之一。這被認為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第一個真正的突破之一。

實際上,為了輔助研究,Keasling聯合多方力量創立了數個初創公司和實驗室,除Amyris外,還有LS9和研究利用纖維素原料生產廉價生物燃料的JBEI實驗室。

然而數十年之后,除了JBEI和其他聯邦政府資助的生物能源實驗,研究公司都已放棄了這個純粹的“生物燃料之夢”。而LS9專注于制造特種化學品,最終被可再生能源集團收購。Amyris也在轉戰消費品市場陷入不利局面后,于今年8月申請破產保護。

作為業界曾經最為看好的合成生物學公司,Amyris為何會在靠青蒿素賺得“盆滿缽滿”之后,轉戰當時并不成熟的生物燃料賽道?又為何作為技術研究公司,會在后面將大部分經歷放在香精、美容和清潔業務上?

一直以來,Amyris的發展道路一直圍繞著諸多疑問。而造成這些質疑的始作俑者就是在當時一直飽受爭議的“空降CEO”Amyris的前首席執行官John Melo。

John Melo

John Melo雄心勃勃,特別希望建立美容界第一家純凈和可持續發展的美容集團。

Amyris在2008年完成了青蒿素的研究,并將心技術授權給了法國制藥巨頭Sanofi之后,就開始嘗試將合成生物技術應用于開發生產生物燃料。然而這個方向轉變,除了是核心技術的自我逐夢,更是被認為是出身石油行業John Melo的“自我重復”。

當2014年年中油價開始從每桶100美元暴跌至50美元以下時,不證自明了這種方法的不可持續性。生物燃料業務的失敗后,Amyris將目光轉向附加值更高的香精、美妝、純凈業務。這個戰略的初衷,是管理層認為,合成生物技術最適用于那些更加高端、更加昂貴的分子,而不是大批量、低單位成本的商品。

2015年,Amyris推出了其首個消費美妝品牌——護膚品線Biossance,并靠獨家成分“角鯊浣”成功打入純凈美容行業。此后,Amyris開始通過一系列品牌收購和品牌孵化,大舉進軍面向C端的消費品市場。

然而,C端的盲目擴張和B端原料量產皆在疫情前后反映出了重大問題。破產消息傳出之前,Amyris首席執行官John Melo已經離職,公司同時裁員260人。

隨后,臨時首席執行官兼首席財務官Han Kieftenbeld表示,此次重組完成后,Amyris將回歸合成生物原料供應商的身份?!癆myris將成為一家財務實力更強、業務模式更專注、盈利路徑更明確的公司?!?/p>

02 “既要又要還要”的業務模式

■ 用于“發酵”的合成生物技術

“這就像釀造啤酒一樣,但是這次酵母不是產出酒精,而是調味料、香料、藥物等這些產品。”創始人Jay Keasling曾這樣解釋自己的研究初衷。但如果要酵母產出香料,就必須經過大量的基因改造,這個過程被稱為合成生物學。

有技術人士向BeautyNEXT解釋,從本質上講,合成生物學就是實現生物有機體可以像半導體一樣被編程。生物有機體的信息傳輸方式,是依靠DNA分子(A、C、G和T)和RNA分子(A、C、G和U),分別作為內部的源代碼和外部的通信干預,從而告訴細胞該做什么。

合成生物學是關于重組自然界中發現的A、C、G、T和U的序列,從而改變有機體使其在生化反應中產生人們所需要的分子。目前,所有合成生物學公司都依賴發酵作為這一過程的促進技術。

發酵需要一個可以承載其發生過程的有機體,需要一個可以使酶在其中發揮作用的底物,也需要一個生成物作為其反應過程的結果。Amyris所應用的發酵主要以酵母作為有機體,通常喂給酵母菌的“食物”是種植的甘蔗(糖分)。通過基因編輯對酵母進行重新編程,以生產出所需的分子作為其生成物。

但真正讓Amyris的合成生物學研究遙遙領先,且可支持成分快速更新換代的,則是其超強的數據收集能力。

酵母的編程過程和代謝過程都是高度可迭代的。對于這個過程,Amyris開發了自己的編碼語言,稱為基因型規范語言(GSL)。他們構建了超過20條通路,定義了超過500個目標分子(從自然界的30萬個分子中篩選),分為15個化學類別。在2008年至2020年間,團隊已經從手動開發的20種設計擴展到擁有超過120000個代謝物(代謝過程的中間產物)和超過140000個反應的代謝計算圖譜。

簡言之,計算機代碼學支撐了Amyris生物學領域的研究和量產??砍墒斓募夹g,Amyris目前大規模生產13種成分,有24種正在開發中,250種在他們的庫中。同時,其還提出了每年開發和商業化4-6種新成分的目標,并在三年內將它們擴大到5000萬~1億美元的年收入。

■ 以“角鯊浣”為代表的可持續美妝矩陣

Amyris的明星產品成分是一種叫Farnesene(法尼烯)的物質,通過酵母菌株發酵而來。通過簡單的轉換,法尼烯能夠合成一種叫做角鯊烯的成分,角鯊烯經去氫處理,能夠得到性質更加穩定的角鯊烷。

角鯊烯是一種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分子,它是一種油,通常用作保濕劑,也是Amyris痤瘡治療產品的關鍵成分。過去這種成分主要通過捕獲鯊魚肝臟的非環保手段,直到Amyris想出了如何通過微生物發酵以更經濟的方式生產它。

而這一發明創造,也正符合Amyris從2008年就開始打出的創新使命:加速美妝世界向可持續原料轉變。一直以來,公司發力可持續純凈原料成分,接連研發出了生產維生素E、角鯊烷、大麻素、紅沒藥醇、甜味劑等。

據悉,Amyris是全球唯一一家角鯊烷發酵來源,同時也是唯一一家實現量產的,一年大概有2000噸銷量。同時,這個成分也讓Amyris的首個美妝品牌Biossance名聲大噪。

有消息稱,Biossance甚至在2021年與女演員瑞茜·威瑟斯彭簽訂了為期五年的全球大使協議。雖沒透露合作價格,但這位金像獎影后在剛剛的2023年福布斯排行榜中以4.4億美元的資產成為“世界最富有女演員”。據此推測,其代言費用不斐。

巔峰時期,Amyris曾有12個消費品牌,包括Biossance、Costa Brazil、JVN、Olika、Onda Beauty、Menolabs、Pipette、Purecane以及4U by Tia等,涉及的方向從美妝到食品飲料再到健康。

■ 想成為明星品牌的孵化器

在Biossance成功之后,該公司開始加倍投入C端業務。

孵化名人品牌是Amyris引人關注的一項業務,其旗下的名人品牌包括:

■ 女星Rosie Huntington-Whiteley的個人彩妝品牌Rose Inc;

■ 網紅美發師Jonathan Van Ness的個人護發品牌JVN Hair;

■ 女星Naomi Watts的更年期女性保健品牌Stripes,同時Naomi也是純凈美容品牌Onda Beauty(公司于2022年4月收購)的聯合創始人;

■ 美國設計師品牌Calvin Klein設計師Francisco Costa的個人護膚品牌Costa Brazil(收購得來);

■ 與Tia Mowry合作的紋理秀發系列4U by Tia。

03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資本游戲

作為最早上市的合成學公司,Amyris應該說從研究到量產再到轉型,都沒太有過“捉襟見肘”的時刻。但作為一家技術起家的公司,Amyris與這些投資機構的關系,可以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時代創造價值的關鍵是無形資產的開發。Amyris在這個價值點上是非常成功的,因為它建立了一個“偉大的技術平臺”。但也正是因為這種“橫空出世”的獨創,讓它過早受到了資本的誘惑。

一旦和資本過度綁定,那么衡量公司的唯一重要指標就只是損益表了。

“Amyris后期所做的各種轉型策略,說到底,就是希望讓報表上的數字好看!”

公司成立之初作為一家非營利性公司的Amyris得到了蓋茨基金會長達五年、共4260萬美元的積極投資。

2006年10月,隨著清潔技術的蓬勃發展,三家風險投資公司(Kleiner Perkins Caufield&Byers,Khosla Ventures和TPG Ventures)看到了Amyris的發展潛力,向其注入了2000萬美元,并任命前BP高管John Melo為首席執行官。

2010年公司上市。在上市后的幾個月里,借助于投資者的樂觀預期和熱烈支持,Amyris股價一度飆升至33美元/股,在金融市場上賺足了噱頭。然而,投資者的瘋狂情緒很快被公司面臨的大規模生產困境給壓制住了。2012年,Amyris的股價已跌至2美元/股以下。

然而金融市場的慘敗,又讓Amyris的規?;a之路雪上加霜。于是公司開始靠出售一些技術轉讓來“維持體面”。

2017年5月,帝斯曼對公司進行了2500萬美元的初始股權投資,并收購了公司位于巴西發酵生產法尼烯的工廠。

2020年,Amyris又私募融資了2億美元,但此時公司的實際市場價值已經大打折扣了。由于當時公司的管理層無法恰當評估規?;a的難度,做出了很多不符合公司實際發展情況的錯誤承諾。

舉個例子,在2021年9月,為了維持通貨膨脹帶來的高股價,他們還在實驗室到產品推出的對外演講中重申了4億美元的營收目標。結果,同年11月,他們將年營收目標下調至3.3億~3.7億美元,幾乎降低了20%。不出所料,公司股票在第二天就下跌了40%,這番操作也大大減損了市場的信任度。

2022年,Amyris全年營收2.7億美元,同比2021年的3.4億下滑了21%。而2023年第一季度,更是虧損翻倍。

2023年,Amyris將自己主要的化妝品活性成分出售給了奇華頓。并于同年8月申請了破產保護(美國以外的實體未被納入該程序)。庭文件顯示,Amyris的債務總額為13億美元。

Amyris表示,已獲得現有貸款人Foris Ventures承諾提供的1.9億美元債務人持有資產("DIP")融資,以支持繼續開展日常運營工作。

04 是什么拖垮了Amvris?

■ 激進的擴張心態

有業內人士評價,“Amyris對市場的貢獻,實際上和特斯拉有異曲同工之妙。”

首先,兩者都展現了一種路徑,探尋如何讓嶄新的技術走出實驗室并達到量產,以消費者需求和優秀產品為中心的科技公司。其次,兩者的邏輯都是,從高單位成本、低產量細分市場開始,然后沿著成本曲線下降到更高產量、更低單位成本的細分市場。

雖然擁有完美理念,但Amyris的模式實際上還是藏有許多隱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如何解決“從實驗室到規模化生產”的難題。而Amyris引以為傲的Lab-to-Market 技術平臺就是探討如何快速量產,并將新產品快速推向市場。

然而很多東西不是光靠“速度”就能解決的。Amyris完全忽略量產的難度,提出了每年開發和商業化4-6種新成分的目標,并大舉組建工廠。

這樣基于商業化的擴張心態,直接拖垮Amyris。

■ 資本陷阱帶來的“蝴蝶效應”

發展到后期,Amyris模式被詬病最多的一點就是“不聚焦”。

首先,Amyris不停地更換賽道。雖然技術公司本身的業務升級和轉型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規律。但要知道,從青蒿素研發到到轉戰合成染料和純凈美妝,再到最后申請破產,只用了不到十年時間。相當于平均每兩三年的時間,公司就會轉變賽道和方針策略。

其次,Amyris對于賽道的選擇有紕漏。Amyris曾在其2021“品牌打造”計劃中表示,公司目標是占領80%的全球美妝和個人護理市場。

一個技術出身的團隊,在技術研究和量產還沒達到極致狀態,就一舉跳到了消費品行業,這個決策似乎在非專業的人看來都是草率的。

Amyris致力于控制從分子研發到規模生產,甚至包含B2C業務中營銷的整個價值鏈。而這背后,也是由于它太早與資本綁定,從而引發了此后的一系列“蝴蝶效應”。

■ 名人經濟不是“萬金油”

名人美妝的影響力無可厚非,但并不是“萬金油”,而Amyris入局名人美妝領域,不管是從時機還是策略來看,都是有些不合適的。

以Fenty Beauty和Kylie Cosmetics這類品牌的瘋狂發展期是在2015-2018年。但Amyris卻是在2021年才開始了這一塊的孵化。而由于疫情之后的經濟衰退,消費市場其實對于明星效應的需求是疲軟的。

其次,不同于卡戴珊家族和蕾哈娜本身的“網紅號召力”,Amyris合作的明星并不具備撐起一個品牌銷量的粉絲號召力。

最后,其品牌之間的定位大相徑庭,說明公司在推出新品牌的同時,并沒有建立起相應的組織和領導結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灌南县| 枞阳县| 彭阳县| 武威市| 咸宁市| 项城市| 谢通门县| 云和县| 彰武县| 衡阳市| 甘德县| 扎鲁特旗| 平潭县| 建始县| 榆林市| 林口县| 汝州市| 东兴市| 丹寨县| 天津市| 丰县| 延津县| 武鸣县| 横山县| 南溪县| 若尔盖县| 拉孜县| 息烽县| 舞阳县| 金湖县| 宜兰县| 濮阳市| 稷山县| 柏乡县| 阿勒泰市| 专栏| 灵武市| 三门峡市| 广水市|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