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如果文科都是服務業,那到底是服務了誰?| 編輯部聊天室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如果文科都是服務業,那到底是服務了誰?| 編輯部聊天室

“舔”這個詞激起一些人反感的原因恰在于,它是一種向上阿諛奉承以求換取資源的姿態,沒有服務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用利他主義的外殼掩蓋自己利己的內核,然后還要尋求一種道德上的自我認可感。

來源:視覺中國

第114期主持人 | 林子人

這應該不是我們第一次討論張雪峰,但這位風靡全網的“考研名師”靠出格言論一次次登上熱搜,讓人不得不注意。上周,一位網友在直播間咨詢填報志愿:孩子選文科可以去檔次更高的學校,但數學成績很好,選文科就把數理能力浪費了,向張雪峰請教意見。張雪峰力勸家長千萬別放孩子學文。他給出的理由是,就業行當檔次高比院校檔次高更重要:

“文科都是服務業,什么是服務業?總結成一個字就是‘舔’,就是‘爺我給你笑一個’,‘爺買一號鏈接嗎’。”

雖然此言一出迅速引發爭議,張雪峰也第一時間做出了道歉的姿態,但也有不少張雪峰的擁躉認為他“話糙理不糙”。無論如何,張雪峰的這一論斷折射出的社會心態值得深思。

首先是對文科的鄙夷。文科不如理工科有用是中國人的長期偏見,對這個問題我們此前已多有論述。但“文科都是服務業”的潛臺詞是“理工科不是服務業”,這種認知不僅極端,而且實際上也并不符合現代服務業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于2023年7月14日發布的《現代服務業統計分類》(國家統計局令第36號),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先進制造業設備維修服務這些乍看之下很“理工科”的細分領域,其實都屬于現代服務業。我們真的能斷定不學文科就能遠離服務業了嗎?

圖片來源:圖蟲

其次,“服務業就是‘舔’”的說法實際上也在根本上否定了職場中存在人格平等和專業主義,只有高低強弱之分、下位者伺候上位者。這再一次回到了我們之前聊天室討論到的,在談論職場時,我們經常強調的并非“專業”而是“生存”。

01 實用主義真的“實用”嗎?

董子琪:張雪峰最近好像越來越過火了,原先可能還有些值得參考的信息,現在聽取意見的人多了,反而嘩寵取寵的色彩更強。是不是因為傳播得范圍越廣,話語就得越簡明,隨后會縮減成一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標語?

還有一點思考是,“實用主義”這個詞聽起來是很好的,很經濟、樸素、符合老百姓過日子的心理,但未必真的“實用”。因為很多實用的理論都喜歡偷工減料,做判斷時把細節和具體情境都略去,就像張雪峰這句對文科的定義一樣,簡直不是實用,而是壟斷真理了。我想尤其要警惕那些“直達本質”的話,越是聽起來擲地有聲,越可能其中有詐。

今年讀王元化的《九十年代反思錄》有一些心得,他對于斬釘截鐵地批判“國民劣根性”都抱有保留的態度,這種“直達本質”的定義對他來講,恰恰是不符合實際的。對于理性主義的過分自信或許會使人陷入深淵,王元化說,承認人的精神的有限性,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品性,我們重視斷言和肯定,卻未能理解懷疑的意義。這段話或許也可以用于理解張雪峰言過其實的“實用”。

《九十年代反思錄》
王元化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9-7

林子人:實用主義者能理解現行體制,但絕不會挑戰它,他們所做的是適應現狀從中牟利。乍看之下,張雪峰是幫助普通家庭的孩子打破信息壁壘,給他們提供了某條捷徑。但現狀是會改變的呀。經濟環境和就業需求的改變速度太快了,熱門專業每隔幾年就會換一輪,追著熱點選專業而非真正出于興趣和特長選專業的人,在潮水退去后往往是最先被打擊到的。張雪峰各種信誓旦旦、斬釘截鐵的論斷,對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多少借鑒意義,真的很難講。

02 人們是如何被吸納到服務業中去的?

孫楊(實習記者):張雪峰說人文相關行業的服務性質,讓我聯想到很早之前的一個脫口秀段子,“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討好型人格,但是沒有一個人在生活中感覺自己真的被討好了。”討好型人格也好,服務業也好,都是一種非常利他主義的工作態度。我一開始看到這條新聞,還誤以為這句話是因明貶暗褒又帶點自嘲的特點才流行起來的。

說回服務業,從廣義上說,工作本身也是為社會服務,作為一個個體與其他個體相互依賴,讓組織正常持續地運轉下去,其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關鍵問題在于,討好、服務的對象以及行為本身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多文科畢業生進入“服務業”,為什么這個社會也沒有怎么被服務到,為什么不幸的事情常常發生、不公的現象層出不窮?

潘文捷:看來張雪峰剛走紅的時候還挺保守,只是讓學生別報新聞,現在終于把戰火引到整個文科。沒記錯的話,服務業的定義就是區別于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的第三產業。教科書上都說中國應該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因為它是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以看到“服務業”還覺得挺正向的。但沒想到他說的服務業是要“舔”,那么可能其實張雪峰的意思是文科都是為甲方提供專業技能、情感勞動等服務的卑微“乙方”?如果是那樣的話,不論是工科還是計算機,也有很多做乙方的吧。而且,海底撈的服務和“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屬不屬于同一種意義上的服務業呢?“為人民服務”是要跪舔人民嗎?

董子琪:不知道你們看沒看到過相反的言論。文科生都是當領導的,理工科都是打工的。記得張雪峰原先將專業分為兩種,一種是適合考公的,另一種不適合。文科里的一些專業就屬于前面這種有“仕途”的。現在怎么又不一樣了? 按照這樣的觀念,以后大學專業分成考公、考研和其他就可以了吧?

林子人:服務業(第三產業)是如今發達國家吸納就業人口的主要行業和帶動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也是我們國家產業升級的方向所在。拋卻張雪峰的偏見之詞不談,越來越多人在從事服務業(且這被視作正確的經濟發展方向)這件事本身其實是可以被嚴肅批判的——人們是如何被吸納到服務業中去的?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在《規則的悖論》中提出,當下是一個資本主義金融化和“全方位官僚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利潤不是來自商業或工業,而是來自金融,即來自他人的債務;部分利潤被用來遴選部分專業階層,培養從事文書工作的公司官僚骨干,造成了格雷伯所說的“狗屁工作”的膨脹。根據他的觀點,戰略愿景協調員、人力資源顧問、法律分析師這些崗位都屬于此類,而這些崗位恰恰屬于服務業。

《規則的悖論:想象背后的技術、愚笨與權力誘惑》
[美]大衛·格雷伯 著 倪謙謙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3-4

格雷伯在書中舉了一個具體案例:2013年他拜訪了馬賽城郊一座當時正被工人占領的工廠,工人解釋稱,勞資沖突的根本原因是,100多名工人中最有經驗者改善了生產流程,提高了產量和利潤,但工廠沒有用增加的利潤給工人漲薪或雇傭更多工人,而是聘請了更多中層管理人員,他們所做的就是制定考核目標,撰寫計劃和報告,并最終決定將整個業務轉移到海外以“降低生產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服務業中許多崗位的存在必要性確實存疑。

潘文捷:子人提到格雷伯我悟了。這里的“服務”應該指的是為1%的人提供服務的崗位吧?因為格雷伯提到過,服務崗位增長不是出于經濟需要,而是為了滿足管理封建主義,是鞏固1%的人的利益的崗位——也就是所謂的“狗屁工作”了。

03 專業的人際交往工作就只是服務與被服務嗎?

潘文捷:“舔”這個詞經常看見,不僅是在職場里,也在戀愛關系中。比如說男生總說自己是“舔狗”,又沸羊羊了,意思是我都這樣放棄我的尊嚴了,你也沒有給我一點好處。“舔”的終極目的是拿下甚至是逆襲,大概相當于爽文前面先虐一下,后續才能爽到飛起。我也看到一些男生發社交媒體說,舔狗舔到最后應有盡有,現在你還不是乖乖給我做飯帶娃洗衣服。

孫楊: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有一個“弱關系理論”認為,其實在關系太密切的圈子里,人們的信息資源重合度高,反而是連接比較弱的圈子能夠通過節點實現利益交換。我覺得“舔”這個詞激起一些人反感的原因恰在于,它是一種向上阿諛奉承以求換取資源的姿態,沒有服務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用利他主義的外殼掩蓋利己的內核,然后還要尋求一種道德上的自我認可感。真正超越形式主義、去幫助到其他人的工作,才能算真正的服務業。當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大部分的工作因為勞動過于分化細化,或者因為短期更迭速度比較快,而制造了很多“沒有面目的人”,身處其中的人是沒有辦法意識到這樣工作的意義具體是什么樣的,進而產生了很多虛無的感覺,自嘲為一種“舔”。

徐魯青:子人說理科也有很多服務業,舉目望去,我怎么覺得萬事萬物都是服務業,好絕望。一個迷惑是,到底最終被服務到的有多少人,是哪些人?第二,我們為什么需要這么多服務?很像一個死循環,上班的時候服務別人,下班后花工資被別人服務,才能繼續在第二天上班服務別人。“狗屁工作”里最貼合服務業的應該是“馬屁精”這個分類,存在目的是為了讓一些人感到比其他人的地位更高,世界上這樣的崗位真的很多,比如接待員、門衛、行政助理等等。

《毫無意義的工作》
[美]大衛·格雷伯 著 呂宇珺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7

人們劃分服務業的方式可能是工作中情緒勞動占比多少,以及情緒勞動對成果評估有多重要。比如張雪峰認為的小鎮做題家的好選擇——碼農,雖然說到頭也是服務老板需求,但對情緒投入的要求沒有那么高,把技術問題處理好,不發瘋,就可以了。和文科相關的行業的確會更重人際溝通,以及過程中的情緒傳遞,但問題在于,我們職場里人格平等和專業主義就是沒什么存留空間,所以人際關系里人不是甲就是乙,不是賣笑就是買笑,明明也是專業的人際交往工作就也只是服務與被服務。

尹清露:文捷說的沒錯,前幾天聽柏邦妮的播客提到一個觀點,“舔”說白了就是一種預期管理,我“舔”你是為了日后得到同等的價值交換,所以才有“舔到最后一無所有”的怨念。而這類交換都是肉眼可見并且需要快速反饋的——戀人的付出會轉化為金錢和陪伴;誰也沒耐心放長線釣大魚,飛快地“舔”完發現這只美羊羊不為所動,那就換下一只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置換到張雪峰的發言上,我想,之所以要強調“文科是服務業”也有這層原因,無論是法律、金融業還是像我們一樣的傳媒業,我們的產出通常直接快速地作用于對方,我們的情感勞動、甲乙方的關系也是明顯可見的。可是,理工科就不算是“服務業”了嗎?科研人員不是也有一個政府要服務嗎?只不過中間的過程更幽微和間接罷了,誰又能幸免于這場游戲呢?

說實話,這就是一個恃強凌弱的社會的普遍心態,懷抱服務意識、不斷“舔”價值更高的人,如此才能讓自己過上稍微富足一點的生活。也或許正因為我缺乏這種意識,反而在看到張雪峰的發言時感到違和吧,因為我從一開始就被這套話語驅逐出境,也因此過不上張雪峰提倡的那種生活。按照他的看法,像我們這樣寫文章,進而影響到一部分人的觀念或帶去一點希望,這些無法被量化的價值也是毫無意義的,只能消弭于有關“服務”的聒噪討論中了吧。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如果文科都是服務業,那到底是服務了誰?| 編輯部聊天室

“舔”這個詞激起一些人反感的原因恰在于,它是一種向上阿諛奉承以求換取資源的姿態,沒有服務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用利他主義的外殼掩蓋自己利己的內核,然后還要尋求一種道德上的自我認可感。

來源:視覺中國

第114期主持人 | 林子人

這應該不是我們第一次討論張雪峰,但這位風靡全網的“考研名師”靠出格言論一次次登上熱搜,讓人不得不注意。上周,一位網友在直播間咨詢填報志愿:孩子選文科可以去檔次更高的學校,但數學成績很好,選文科就把數理能力浪費了,向張雪峰請教意見。張雪峰力勸家長千萬別放孩子學文。他給出的理由是,就業行當檔次高比院校檔次高更重要:

“文科都是服務業,什么是服務業?總結成一個字就是‘舔’,就是‘爺我給你笑一個’,‘爺買一號鏈接嗎’。”

雖然此言一出迅速引發爭議,張雪峰也第一時間做出了道歉的姿態,但也有不少張雪峰的擁躉認為他“話糙理不糙”。無論如何,張雪峰的這一論斷折射出的社會心態值得深思。

首先是對文科的鄙夷。文科不如理工科有用是中國人的長期偏見,對這個問題我們此前已多有論述。但“文科都是服務業”的潛臺詞是“理工科不是服務業”,這種認知不僅極端,而且實際上也并不符合現代服務業的實際情況。根據國家統計局于2023年7月14日發布的《現代服務業統計分類》(國家統計局令第36號),軟件開發、集成電路設計、自然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先進制造業設備維修服務這些乍看之下很“理工科”的細分領域,其實都屬于現代服務業。我們真的能斷定不學文科就能遠離服務業了嗎?

圖片來源:圖蟲

其次,“服務業就是‘舔’”的說法實際上也在根本上否定了職場中存在人格平等和專業主義,只有高低強弱之分、下位者伺候上位者。這再一次回到了我們之前聊天室討論到的,在談論職場時,我們經常強調的并非“專業”而是“生存”。

01 實用主義真的“實用”嗎?

董子琪:張雪峰最近好像越來越過火了,原先可能還有些值得參考的信息,現在聽取意見的人多了,反而嘩寵取寵的色彩更強。是不是因為傳播得范圍越廣,話語就得越簡明,隨后會縮減成一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標語?

還有一點思考是,“實用主義”這個詞聽起來是很好的,很經濟、樸素、符合老百姓過日子的心理,但未必真的“實用”。因為很多實用的理論都喜歡偷工減料,做判斷時把細節和具體情境都略去,就像張雪峰這句對文科的定義一樣,簡直不是實用,而是壟斷真理了。我想尤其要警惕那些“直達本質”的話,越是聽起來擲地有聲,越可能其中有詐。

今年讀王元化的《九十年代反思錄》有一些心得,他對于斬釘截鐵地批判“國民劣根性”都抱有保留的態度,這種“直達本質”的定義對他來講,恰恰是不符合實際的。對于理性主義的過分自信或許會使人陷入深淵,王元化說,承認人的精神的有限性,對中國人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品性,我們重視斷言和肯定,卻未能理解懷疑的意義。這段話或許也可以用于理解張雪峰言過其實的“實用”。

《九十年代反思錄》
王元化 著
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9-7

林子人:實用主義者能理解現行體制,但絕不會挑戰它,他們所做的是適應現狀從中牟利。乍看之下,張雪峰是幫助普通家庭的孩子打破信息壁壘,給他們提供了某條捷徑。但現狀是會改變的呀。經濟環境和就業需求的改變速度太快了,熱門專業每隔幾年就會換一輪,追著熱點選專業而非真正出于興趣和特長選專業的人,在潮水退去后往往是最先被打擊到的。張雪峰各種信誓旦旦、斬釘截鐵的論斷,對普通家庭的孩子有多少借鑒意義,真的很難講。

02 人們是如何被吸納到服務業中去的?

孫楊(實習記者):張雪峰說人文相關行業的服務性質,讓我聯想到很早之前的一個脫口秀段子,“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討好型人格,但是沒有一個人在生活中感覺自己真的被討好了。”討好型人格也好,服務業也好,都是一種非常利他主義的工作態度。我一開始看到這條新聞,還誤以為這句話是因明貶暗褒又帶點自嘲的特點才流行起來的。

說回服務業,從廣義上說,工作本身也是為社會服務,作為一個個體與其他個體相互依賴,讓組織正常持續地運轉下去,其實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關鍵問題在于,討好、服務的對象以及行為本身的目的是什么。那么多文科畢業生進入“服務業”,為什么這個社會也沒有怎么被服務到,為什么不幸的事情常常發生、不公的現象層出不窮?

潘文捷:看來張雪峰剛走紅的時候還挺保守,只是讓學生別報新聞,現在終于把戰火引到整個文科。沒記錯的話,服務業的定義就是區別于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的第三產業。教科書上都說中國應該要大力發展服務業,因為它是知識密集型產業,所以看到“服務業”還覺得挺正向的。但沒想到他說的服務業是要“舔”,那么可能其實張雪峰的意思是文科都是為甲方提供專業技能、情感勞動等服務的卑微“乙方”?如果是那樣的話,不論是工科還是計算機,也有很多做乙方的吧。而且,海底撈的服務和“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屬不屬于同一種意義上的服務業呢?“為人民服務”是要跪舔人民嗎?

董子琪:不知道你們看沒看到過相反的言論。文科生都是當領導的,理工科都是打工的。記得張雪峰原先將專業分為兩種,一種是適合考公的,另一種不適合。文科里的一些專業就屬于前面這種有“仕途”的。現在怎么又不一樣了? 按照這樣的觀念,以后大學專業分成考公、考研和其他就可以了吧?

林子人:服務業(第三產業)是如今發達國家吸納就業人口的主要行業和帶動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也是我們國家產業升級的方向所在。拋卻張雪峰的偏見之詞不談,越來越多人在從事服務業(且這被視作正確的經濟發展方向)這件事本身其實是可以被嚴肅批判的——人們是如何被吸納到服務業中去的?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在《規則的悖論》中提出,當下是一個資本主義金融化和“全方位官僚化”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利潤不是來自商業或工業,而是來自金融,即來自他人的債務;部分利潤被用來遴選部分專業階層,培養從事文書工作的公司官僚骨干,造成了格雷伯所說的“狗屁工作”的膨脹。根據他的觀點,戰略愿景協調員、人力資源顧問、法律分析師這些崗位都屬于此類,而這些崗位恰恰屬于服務業。

《規則的悖論:想象背后的技術、愚笨與權力誘惑》
[美]大衛·格雷伯 著 倪謙謙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3-4

格雷伯在書中舉了一個具體案例:2013年他拜訪了馬賽城郊一座當時正被工人占領的工廠,工人解釋稱,勞資沖突的根本原因是,100多名工人中最有經驗者改善了生產流程,提高了產量和利潤,但工廠沒有用增加的利潤給工人漲薪或雇傭更多工人,而是聘請了更多中層管理人員,他們所做的就是制定考核目標,撰寫計劃和報告,并最終決定將整個業務轉移到海外以“降低生產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服務業中許多崗位的存在必要性確實存疑。

潘文捷:子人提到格雷伯我悟了。這里的“服務”應該指的是為1%的人提供服務的崗位吧?因為格雷伯提到過,服務崗位增長不是出于經濟需要,而是為了滿足管理封建主義,是鞏固1%的人的利益的崗位——也就是所謂的“狗屁工作”了。

03 專業的人際交往工作就只是服務與被服務嗎?

潘文捷:“舔”這個詞經常看見,不僅是在職場里,也在戀愛關系中。比如說男生總說自己是“舔狗”,又沸羊羊了,意思是我都這樣放棄我的尊嚴了,你也沒有給我一點好處。“舔”的終極目的是拿下甚至是逆襲,大概相當于爽文前面先虐一下,后續才能爽到飛起。我也看到一些男生發社交媒體說,舔狗舔到最后應有盡有,現在你還不是乖乖給我做飯帶娃洗衣服。

孫楊: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有一個“弱關系理論”認為,其實在關系太密切的圈子里,人們的信息資源重合度高,反而是連接比較弱的圈子能夠通過節點實現利益交換。我覺得“舔”這個詞激起一些人反感的原因恰在于,它是一種向上阿諛奉承以求換取資源的姿態,沒有服務到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用利他主義的外殼掩蓋利己的內核,然后還要尋求一種道德上的自我認可感。真正超越形式主義、去幫助到其他人的工作,才能算真正的服務業。當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大部分的工作因為勞動過于分化細化,或者因為短期更迭速度比較快,而制造了很多“沒有面目的人”,身處其中的人是沒有辦法意識到這樣工作的意義具體是什么樣的,進而產生了很多虛無的感覺,自嘲為一種“舔”。

徐魯青:子人說理科也有很多服務業,舉目望去,我怎么覺得萬事萬物都是服務業,好絕望。一個迷惑是,到底最終被服務到的有多少人,是哪些人?第二,我們為什么需要這么多服務?很像一個死循環,上班的時候服務別人,下班后花工資被別人服務,才能繼續在第二天上班服務別人。“狗屁工作”里最貼合服務業的應該是“馬屁精”這個分類,存在目的是為了讓一些人感到比其他人的地位更高,世界上這樣的崗位真的很多,比如接待員、門衛、行政助理等等。

《毫無意義的工作》
[美]大衛·格雷伯 著 呂宇珺 譯
中信出版集團 2022-7

人們劃分服務業的方式可能是工作中情緒勞動占比多少,以及情緒勞動對成果評估有多重要。比如張雪峰認為的小鎮做題家的好選擇——碼農,雖然說到頭也是服務老板需求,但對情緒投入的要求沒有那么高,把技術問題處理好,不發瘋,就可以了。和文科相關的行業的確會更重人際溝通,以及過程中的情緒傳遞,但問題在于,我們職場里人格平等和專業主義就是沒什么存留空間,所以人際關系里人不是甲就是乙,不是賣笑就是買笑,明明也是專業的人際交往工作就也只是服務與被服務。

尹清露:文捷說的沒錯,前幾天聽柏邦妮的播客提到一個觀點,“舔”說白了就是一種預期管理,我“舔”你是為了日后得到同等的價值交換,所以才有“舔到最后一無所有”的怨念。而這類交換都是肉眼可見并且需要快速反饋的——戀人的付出會轉化為金錢和陪伴;誰也沒耐心放長線釣大魚,飛快地“舔”完發現這只美羊羊不為所動,那就換下一只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置換到張雪峰的發言上,我想,之所以要強調“文科是服務業”也有這層原因,無論是法律、金融業還是像我們一樣的傳媒業,我們的產出通常直接快速地作用于對方,我們的情感勞動、甲乙方的關系也是明顯可見的。可是,理工科就不算是“服務業”了嗎?科研人員不是也有一個政府要服務嗎?只不過中間的過程更幽微和間接罷了,誰又能幸免于這場游戲呢?

說實話,這就是一個恃強凌弱的社會的普遍心態,懷抱服務意識、不斷“舔”價值更高的人,如此才能讓自己過上稍微富足一點的生活。也或許正因為我缺乏這種意識,反而在看到張雪峰的發言時感到違和吧,因為我從一開始就被這套話語驅逐出境,也因此過不上張雪峰提倡的那種生活。按照他的看法,像我們這樣寫文章,進而影響到一部分人的觀念或帶去一點希望,這些無法被量化的價值也是毫無意義的,只能消弭于有關“服務”的聒噪討論中了吧。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田县| 长治县| 连平县| 波密县| 昔阳县| 西丰县| 和硕县| 永济市| 汶上县| 徐汇区| 汝州市| 泸定县| 南江县| 五峰| 曲周县| 团风县| 江孜县| 永福县| 墨竹工卡县| 淄博市| 正蓝旗| 子长县| 福州市| 肃宁县| 阿合奇县| 兴国县| 天祝| 富源县| 双辽市| 阳山县| 天柱县| 古田县| 岳池县| 西丰县| 招远市| 湘潭市| 和平区| 万载县| 浦城县| 巴南区| 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