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獨角金融 姚悅
編輯|付影
信達澳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信達澳亞”)又有基金延長募集時間。
近日,信澳鑫悅智選6個月持有A/C發布公告,宣布延長募集時間。這已經是信達澳亞年內第5只延長募集的基金,其中有一只還延長了兩次。
今年以來,隨著不少基金產品遭遇回撤,市場整體發新數量已在同步縮減。但信達澳亞新發動作未減反增——今年已發14只,比去年多4只。而且,新發基金除了5只出現延長募集,當前還有9只呈年內虧損。
同時,信達澳亞整體業績也難言盡如人意,年內虧損超過10%的基金多達32只。如此業績背后,還有“一哥”馮明遠連續卸任6只基金,“老將”曾國富管理的4只基金近1年虧幅均超20%。
圖源:天天基金APP
未來,誰能扛起信達澳亞的大旗,承接住基民的重托?
01 新成立14只基金,5只延長募集,9只年內虧損
最新宣布延長募集的信澳鑫悅智選6個月持有A/C,11月13日起開始募集,原定12月8日截止募集,現已宣布延長至12月25日。
此前,信澳科創創業智選A/C,9月22日起開始募集,原定9月22日截止募集,后延長至10月13日;信澳優勢產業A/C,5月4日起開始募集,原定5月17日截止募集,后延長至5月26日;信澳匯鑫兩年封閉式債券型,原定3月24日截止募集,后延長至4月11日。
甚至還有一只基金兩次延長募集時間。信澳新材料精選A/C,11月13日開始募集,原定11月24日截止募集,第一次延長至11月24日,后再次延長至12月1日。
至此,年內,信達澳亞已經有5只基金延長募集時間。
此前,就有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分析,“近幾年基金跌得太多,很多投資者被深套,加上虧損的時間也比較長,基民持有體驗感不佳,對基金的信任度也在下滑,購新意愿自然就更低了?!?/p>
事實上,隨著大量基金產品遭遇回撤,發新難已經成為行業共識。相應的,行業整體發新數量已在同步縮減。
據Wind數據,截至11月,全年共發行了1028只基金,同比下滑20.19%。尤其是今年前三季度,基金發行量更是近5年最低,僅有919只基金成立。
然而,信達澳亞并沒有跟隨整體市場節奏,發新數量不降反增——據Wind數據,年內,已經成立了14只新基金,9只集中在下半年發行。2022年、2021年,信達澳亞新發基金數量分別為10只、13只。
新發基金除了5只出現延長募集,據Wind數據(只算初始基金),當前還有9只呈年內虧損——信澳新材料精選A、信澳科創創業智選A、信澳匠心回報A、信澳頤遠養老目標2055五年持有、信澳星耀智選A、信澳鑫瑞6個月持有A、信澳通合穩健三個月持有A、信澳優勢產業A、信澳優享生活A。
其中,年內虧損最多的是信澳優享生活A,3月14日成立,規模11.17億元,由基金經理楊珂管理,成立以來虧損15.07%。重倉前三依次是同仁堂、山西汾酒、貴州茅臺。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按照證監會7月8日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即日起新注冊產品管理費率、托管費率分別不超過1.2%、0.2%。
但據Wind顯示,成立于今年9月22日的信澳匠心回報A/C,管理費率1.5%,托管費率0.25%。明顯高于證監會改革費率標準。
圖源:Wind金融終端
02 “老將”管理4只產品全虧
成立于2006年的信達澳亞,屬于老牌基金,其規模增長之路并不通暢。
歷經15年,其管理規模在2021年二季度末首次突破500億元,達511.06億元,當年最終以809.7億元收官。此后,在波動中,于2022年末達到巔峰的894.47億元。
今年以來,信達澳亞規模整體卻又呈下滑之勢。一季度812.25億元,較去年年末縮減82.22億元;二季度略有回升,到818.61億元;三季度回升幅度加大,到842.82億元,距去年年末差50多億元。
如果相較上半年,管理規模還算勉強“回血”,整體業績就很難說盡如人意。
據Wind數據,信達澳亞擁有63只基金,其中,年內虧損超過10%的有32只,占比過半。
在跌幅前十的基金中,“老將”曾國富在管4只基金均在列。曾國富管理的信澳中小盤、信澳產業升級、信澳成長精選A(共管)、信澳產業優選一年持有A,年內收益率分別為-25.51%、-25.39%、-24.28%,-23.06%。
圖源:Wind金融終端
曾國富是從業14年的5星老將,也是信達澳亞從業年限時間最長的基金經理。他曾先后在大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平安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國海富蘭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2006年9月加入信達澳亞,歷任高級分析師、研究總監、公募投資總部副總監、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等職。
2008年,曾國富開始擔任基金經理,管理了首只產品信澳精華A,該只基金2011年獲得了《證券時報》頒發的三年持續回報積極混合型明星基金獎。
曾國富在管基金配置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技術服務業,以及金融業等,前十大重倉股,包括紫光國微、沃格光電、吉比特、雙環傳動、鳴志電器、三七互娛、同花順等。
03 “一哥”馮明遠連續卸任6只基金
除了任職年限最久的“老將"曾國富業績全面大跌,任職年限僅次于曾,在管規模最大的馮明遠,也連續卸任6只基金。
11月底,信達澳亞公告稱,馮明遠卸任信澳星奕混合、信澳科技創新一年定開混合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
作為信達澳亞投研“一哥”,馮明遠曾一度管理了10只產品,但是從去年7月份開始,其陸續卸任信澳精華、信澳先進智造、信澳核心科技、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等4只基金,加上最近卸任的這兩只,馮明遠在管基金只剩下4只,管理規模不到17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還有基金大V因曾購買了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虧上熱搜”。
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成立于2020年10月,成立時基金經理是馮明遠。為了防止追漲殺跌,提高持有時間,擁有200萬粉絲的“喜歡玩基金的小瑜哥”(下稱“小瑜哥”)選擇了這只具有封閉期的產品。
2021年12月7日和8日,"小瑜哥”分兩次買入該基金,投入金額20W+。等到兩年封閉期結束,“小瑜哥”虧了42.78%,本金僅剩11W+,直到封閉期結束之后,選擇全部賣出。
“小瑜哥”表示,當時沖著明星基金經理馮明遠買的,沒想到中途馮明遠離任了。但因為有封閉期,“車門鎖死,跑都跑不了”,只能硬抗。這只基金創下了“小瑜哥”玩基金以來,單只基金的最大虧損。
馮明遠今年1月13日卸任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現由基金經理李淑彥、朱然共同管理,年內收益率-17.76%,同類排名2339/3511,近兩年收益率-43.53%,同類排名2116/2534。
馮明遠曾任平安證券綜合研究所研究員,2014年1月加入信達澳亞,歷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現任副總經理、聯席投資總監。
自2017年起擔任基金經理,至今從業年限有7年多。2019年-2021年時,其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產業分別實現年度收益率94.11%、59.88%、45.37%,業績排名同類第2、197、21。該基金規模從2018年末的7.98億元增至2021年末的174.77億元。
年初連續卸任多只產品,市場就有傳聞馮明遠將離職。不過,信達澳亞此前曾向多個媒體否認了這一說法,稱馮明遠的工作安排并無變動。隨著馮明遠加快卸任節奏后,市場又不時傳出其跳槽私募的消息。
目前,馮明遠在管產品有信澳新能源產業、信澳研究優選A、信澳領先智選、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A。不過,其所管產品業績表現不佳,年內均跌超10%。
馮明遠在任職期取得100%以上收益的4只基金,均成立于光伏、鋰電產業高景氣爆發的前期,馮明遠的持倉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等賽道,充分分享了相關行業上漲收益。當前,馮明遠重倉前三基金有璞泰來、立訊精密、兆易創新,依舊保持在原有押注賽道。
04 誰能扛起信達澳亞的大旗?
信達澳亞也在積極招兵買馬,廣納基金經理人才。據Wind顯示,信達澳亞近一年2名基金經理離任,新聘基金經理6名,新聘超過行業平均4.35名。
信達澳亞涌現出一些值得關注的中生代基金經理。
信達澳亞年內收益率為正的14只基金中,基金經理李博、徐聰管理基金位列前茅,宋東旭、楊彬、馬俊飛“出鏡率”較高。其中除了宋東旭任職近五年,其余幾位都任職一兩年左右。
圖源:Wind金融終端
在管基金年內收益率在信達澳亞一二位的李博,任職2.56年,管理的信澳新能源精選、信澳博見成長一年定開A,年內收益率分別為10.78%、9.25%。同類排名分別為,71/3511、9/3839。李博還有一只在管基金信澳星奕A。整體重倉前三的股票是賽力斯、拓普集團、小鵬汽車-W。
排名僅次于李博的徐聰,任職1.08年,在管的全部兩只基金年內收益率位列信達澳亞三四位,信澳核心科技A、信澳聚優智選A,年內分別收益7.43%、5.22%,同類排名分別為98/3511、664/3850。整體重倉前三的股票是賽意信息、啟明星辰、金山辦公。
此外,宋東旭有四只在管基金年內收益為正,不過都是兩人共同管理,年內收益率在1%至5%之間。
截至三季度末,信達澳亞的股票型和混合型產品資產規模約為478.71億元,馮明遠管理162.08億元,占比超過30%。馮明遠對整個公司權益投資的影響不可小覷。
同時,距離千億規模還差百余億元,年內半數基金虧損。不管馮明遠最終去留與否,信達澳亞都將面臨嚴峻考驗,而新生代能否異軍突起,交出一份滿意的答案?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