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Metaverse元宇宙 王秦州
2024年會成為工業元宇宙的元年嗎?
這個問題與2023年初XR領域所探討的議題相似?;仡櫲ツ?,Meta曾承諾元宇宙將推動沉浸式遠程通信走向主流。2022年10月,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指出:“當前,分布式團隊日益增多,但仍缺乏能讓人們在與同事共享的空間中感受到彼此陪伴的體驗。”然而,Meta并未在2023年實現這一愿景,反而轉向了MR和智能眼鏡。
盡管MR和智能眼鏡在某些企業和消費者場景中具有潛力,但元宇宙并未如扎克伯格所設想的那樣風靡全球。事實上,分析師們——包括XR愛好者和其他人都曾對Meta Horizon Worlds的部分內容進行了公開批評,主要原因是其圖形、貨幣化條款和用戶數量的不足。
2023年初,隨著Meta試圖將沉浸式世界引入更廣泛的用戶群體(而非僅限于Rec Room等專用服務的小眾用戶)的努力并未取得成功,XR和元宇宙市場呈現出曲折的發展態勢。元宇宙真的死亡了嗎?事實上,元宇宙甚至尚未起步。
元宇宙成為了市場營銷活動的受害者,導致市場對其認知模糊不清。2023年初,許多元宇宙供應商宣稱沉浸式世界將如何徹底改變世界運作和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實際上,元宇宙并非僅指一系列沉浸式世界。
元宇宙更確切地定義為提供多種沉浸式和空間應用的數字框架,這些應用有助于促進互聯互通和共享數字服務。例如,元宇宙平臺可以為用戶提供一系列遠程MR協作應用,以及允許工人在360度計算環境中通過耳機、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合作處理RT3D數字雙胞胎的服務。
在批評元宇宙的聲音之后,蘋果等公司避免在其MR設備上使用該術語,而Meta在Connect2023活動中也幾乎未提及Horizon服務。然而,元宇宙并未消亡,行業正在逐步完善它。如今,在2023年下半年,邁向新一年之際,工業元宇宙已成為新的熱門詞匯,指的是共享空間應用,不僅包括傳統的沉浸式世界,還有更簡單、易訪問的MR應用。
微軟、AWS和Meta等公司均在推動工業元宇宙進入2024年,領先的Meta代表紛紛敦促企業客戶采用沉浸式服務。Meta采用的正是微軟在2023年下半年逐漸揭示的工業元宇宙框架。然而,微軟在工業元宇宙領域的投資能否獲得回報?Meta和其他工業元宇宙供應商在2024年能否取得成功?
除蘋果的空間計算愿景外,XR市場正寄望于工業元宇宙的成功。如果這項技術失敗,可能導致XR市場的嚴重后果,從而為蘋果帶來巨大的領先優勢,因為該公司正積極推廣自己的共享沉浸式計算品牌。
那么,微軟是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的?這家公司如何從失敗的HoloLens2部門轉變為可能引領整個XR領域的重新命名路線圖?這一切始于去年。
從HoloLens2到工業元宇宙
隨著2022年底到2023年初Horizon Worlds元宇宙時代的落幕,2024年的工業元宇宙時代即將來臨,微軟等企業已開始積極布局。然而,今年年初,微軟的擴展現實(XR)之旅并非一帆風順。
2022年6月,有關HoloLens團隊內部不道德行為的報道導致微軟前HoloLens和MR主管Alex Kipman離職。隨后,管理和開發HoloLens項目的責任轉移至微軟的Windows & Devices部門,部分HoloLens工程師因此在事件中轉至Meta。
數月后,微軟MR副總裁Scott Evans證實,盡管公司內部出現動蕩,但微軟仍致力于沉浸式服務的發展。他表示,新款HoloLens正在研發中,并在技術成熟時發布。微軟強調,只有當性能有顯著提升時,才會推出新款頭戴設備。Evans當時表示:“沒有人愿意因為僅提高10%的能力而被淘汰。盡管現在尚未必要,但他們期望在適當時機推出繼任者?!?/p>
為確保下一代設備的成功,微軟正在研究客戶面臨的可以由HoloLens3解決的規格和挑戰,包括顯示、跟蹤、傳感器和電池壽命等方面。
在關閉Altspace VR元宇宙平臺后,微軟的沉浸式團隊進行了進一步重組。該公司于2017年收購該服務,并在2023年3月10日關閉。關閉該服務后,微軟將Altspace VR團隊重組至Mesh平臺,現為一款工業元宇宙產品,為創作者、合作伙伴和客戶提供“最廣泛的機會”。
在Kipman離職和Altspace VR關閉之際,盡管外界認為這是微軟XR發展的兩記重拳,尤其在該公司迅速采用genAI服務的情況下,但實際上,這兩件事共同標志著微軟XR發展中的一個關鍵節點。這兩起事件導致微軟對內部XR部門進行重組,進而確立了當前的工業元宇宙發展路線圖。
微軟在XR 和 AI 的融合上的探索
在2023年微軟Inspire活動上,微軟展示了其最新的創新成果,并暗示將推出工業元宇宙計劃作為其AI云合作伙伴計劃的一部分。這個計劃旨在與領先的技術公司合作,推動企業級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創新。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微軟現在將支持開發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和相關技術。
該合作關系旨在通過創新AI、云計算和元宇宙解決方案來提高企業終端用戶的生產力、彈性和可持續性。它還將提供一個“精選學習路徑”,為終端用戶提供資源以引入工作場所XR技術。
為了賦予員工工業元宇宙的愿景,微軟正在利用以下重點技術:
1. AI和ML,包括Microsoft Copilot和Azure OpenAI
2. 分析和數據,包括Azure Databricks、Synapse Analytics(2024)、Microsoft Fabric(2024)、Microsoft Purview和Power Platform
3. 混合現實,包括D365 Field Service、D365 Guides、D365 Remote Assist、HoloLens 2和Azure Maps
4. 通過Microsoft Azure HPC產品進行模擬
5. 從云到邊緣,包括Azure Arc、Azure Kubernetes Services、AAD、Defender for Cloud、Microsoft Sentinel和Azure IoT
最后,微軟將在其工業元宇宙生態系統中包含Azure Digital Twins。
微軟將其工業元宇宙路線圖作為AI云合作伙伴計劃的一部分推出,顯然是通過整合其深入的OpenAI投資來改善其沉浸式技術的舉措。
8月,微軟商業應用和平臺企業副總裁Lili Cheng撰寫了關于前線工人成功使用MR的關鍵,包括整合MR和AI來建立工業元宇宙——幫助優化前線運營。
這位微軟高管提到了集成技術如數字雙胞胎的重要性及其角色,這些技術可以通過AI進一步增強,他表示:
混合現實是AI的眼睛和耳朵。深入了解操作細節以便進行個性化、深度學習變得更加容易。當集成在一起時,混合現實和AI加速了員工培訓,縮短了步驟,并為用戶提供了完成任務所需的實踐知識。
自微軟工業元宇宙路線圖發布以來,該公司正在為2024年初推出多個深度集成AI的XR解決方案做準備。
2024年:工業元宇宙之年已來?
微軟的工業元宇宙解決方案悄然來臨,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微軟正努力擴展其路線圖,邁入新的一年并邁向Ignite2023。在Ignite2023的開幕式主題演講中,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闡述了AI與MR之間的關系,并強調了這些新興技術如何影響現實世界的企業應用。
納德拉表示:“當這兩種技術(AI/MR)結合在一起時,其力量令人驚嘆。目前,預覽版已部署在Siemens Energy、Chevron等公司,看到這種力量日益壯大,我堅信在未來幾年它會變得更加強大?!?/p>
此外,在Ignite2023上,微軟闡述了其工業元宇宙路線圖如何為企業提供現成的產品。該公司宣布將于2024年1月在其流行的Teams應用程序中引入新化身,同時推出一系列無代碼工具及集成Unity功能來驅動化身系統。這將使企業客戶能夠創建定制的沉浸式空間,如員工活動、培訓、參觀和產品展示,并根據業務需求進行定制。
XR項目經理可從Mesh平臺提供的預先構建的沉浸式環境中選擇,并利用無代碼/Unity工具定制空間,創建整個組織可以訪問和使用的模板。隨著2024年1月通用版本發布的臨近,微軟將公布更多關于Enterprise服務的Mesh詳細信息,包括附加功能,如揚聲器增強、參與者參與選項和交互。
此外,微軟還對Dynamics365平臺進行了更新,整合了AI、MR、IoT等尖端技術,為企業用戶提供了新的元宇宙功能,提供輔助現實服務,而非完全變革性的體驗。同時,該公司宣布從本月開始,使用Hololens和Dynamics365的前線工人可通過Microsoft Teams與Copilot通信訪問工作訂單信息。此外,Dynamics365 Field Service客戶現在可免費訪問Dynamics365 Guides和Dynamics365 Remote Assistance。
微軟在工業元宇宙領域的投資能取得成功嗎?
微軟正在押注工業元宇宙。其路線圖的實施成果或將揭示公司在該市場的投資前景。盡管微軟等大型企業能夠承擔沉浸式工作場所解決方案的虧損,但在經歷2023年初的挑戰之后,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微軟在1月首次推出XR服務時,期望能看到一定的應用成果。
然而,工業元宇宙并非微軟在XR領域的唯一投資。微軟仍在致力于為包括HP、Sanofi和SNC Lavalin在內的企業客戶提供HoloLens2的支持與設備。同時,微軟謹慎地支持MRTK和SDK以開發HoloLens2應用程序。
因此,盡管微軟在工業元宇宙的投注可能帶來重大積極影響或市場失利,但需要關注到的是該公司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市場中擁有穩固的支撐。此外,微軟與OpenAI的合作關系使其在新興技術領域保持競爭力。
本文參考:
Entering the Metaverse to Make Giant Leaps in Engineering
The UK is investigating the Microsoft and OpenAI partnership
Behind the Industrial Metaverse: Microsoft’s Big Gam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