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熵 櫻木
編輯丨月見
站在2023年的伊始,良品鋪子也許很難想象,自己的潰敗會來的如此之快。
作為零食領域的龍頭,疫情三年良品鋪子的表現可謂韌性十足,不僅連續三年保持營收增長,擴張勢頭也絲毫沒有變慢,憑借著3000多家線下門店在行業內穩居頭部。
相反,良品鋪子的競爭對手們,卻似乎有著各自麻煩。線下門店大幅萎縮的三只松鼠,在2022年正在自建生產線艱難轉型;不斷被質疑創新不足,靠一款產品打天下的沃隆,上市幾經曲折,最后不得已放棄;來伊份找來了王一博代言,但拉升能力一般,門店數量不足良品鋪子的一半;另外溜溜梅、王小鹵雖都抱得單品爆款,但無論從商業豐富度,還是護城河深度來說,都暫時無法與良品鋪子相抗衡。良品鋪子似乎正如零食航空母艦一般,穩穩占據行業頭部。
但變化似乎發生在一瞬間,進入2023年,在疫后消費復蘇的黃金期,良品鋪子卻突然賣不動了。
在“報復性消費”的一季度,良品鋪子營收卻不樂觀,相較2022年下滑23%,而在隨后的二、三季度,這樣的趨勢不但沒有緩解,反而進一步加速,截至2023年三季度,良品鋪子業績同比下降16.6%,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33.43%。
巨大的業績滑坡,在二級市場不斷發酵,良品鋪子股價從年初時的40元附近,滑落至不足20元,直接腰斬。在大環境復蘇之時,業績卻突然滑落,在三季度與投資者交流之中,投資人直接發出了“第三季度為何業績如此差?”的質疑。
良品鋪子到底做錯了什么?讓公司從2022年的零食航母,突然進入到了創始人楊銀芬所言的“公司目前遇到了生死考驗,已經不僅是活得困難的問題,而是活不活得下去的問題?!钡木秤鲋心兀?/p>
從官方與創始人的聲明來看,良品鋪子將不斷下滑的業績歸因于一個“慢”字上,對環境感知變慢,對消費需求、用戶分化感受變慢,創始人楊銀芬直言內部滋生了一些大企業病,對消費者需求變化反應太慢。
而為了緩解“慢”的焦慮,良品鋪子決定開始提速,在半個月內先后大幅度降價、更換管理層以及從法律層面上訴趙一鳴等一些列動作。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良品鋪子已經創立17年了,17年累積,讓其在無論品牌還是消費者心智中都有著巨大的慣性,猛然間的掉頭,無疑是一把雙刃劍,而在高端和低價之間的平衡,更像是一場走鋼絲的旅程。
01、對手到底是誰?
在趙一鳴和零食很忙出現之前,零食的下沉市場以及相關概念在休閑零食賽道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衛龍作為數不多的主打下沉市場的零食品牌,在上市之前曾急于撕去下沉標簽,從蘋果式的設計,到低油低鹽的產品策略,衛龍處處想擺脫下沉標簽帶著辣條升級一把。
對于市場占比較大的堅果零食賽道而言,更是從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帶著消費升級的基因。
無論是打出“高端零食”品牌形象的良品鋪子,還是“零食電商第一股”的三只松鼠,亦或是打出健康概念“每日堅果”爆款的沃隆,賽道內強調的一直都是高端、精品、健康等標簽。
而在隨后的具體的策略中,各個品牌為了維護消費升級的形象,更是在高端的品牌心智上不斷加碼,“對自己好一點,吃良品鋪子”“高端零食選良品鋪子”“甄選全球優質堅果”“0脂,純天然”。各路概念頻出的同時,在產品端,品牌們也頻頻發力,良品鋪子曾專門為健身減脂人群打造專屬品類“良品飛揚”,洽洽更是聯合丸美推出瓜子臉面膜,試圖跨越品類進行營銷。
一個個更加健康、專業,垂直,以及更高端的品牌形象呼之欲出,而這些也正中中產的喜好。
終于,人們在接受高端化零食的同時,開始接受良品鋪子、三只松鼠等價格貴的心智。而正式由于較高的溢價,讓良品鋪子們在擴張的同時,收獲了近30%的毛利率,完整的商業閉環至此成型。而占領商業話語權的良品鋪子,也培養出了許多跟隨者。
但進入到2023年,這套故事卻突然講不下去了。而第一道裂縫就來自于良品鋪子的重心區域——電商。
根據回顧良品鋪子營收數據,電商營收的突然失勢是一個明顯的信號。進入2023年,良品鋪子營收占比超五成的電商渠道開始呈現出連續下滑,三個季度分別下降32.42%、40.92%、19.42%。
巨大的下滑,似乎是市場的一個信號。但良品鋪子的反應,似乎還是慢了。
面對這樣的情形,良品鋪子似乎還是把問題歸咎于環境的變化?!爱斍熬€上流量從增量時代轉向存量時代,各大平臺執行去中心化策略,頭部商家的獲客成本變得更高,加上線上平臺流量持續分化,新的平臺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使得線上市場競爭加劇?!绷计蜂佔酉嚓P負責人對新熵回應道。
但事實情況似乎更加具體,在抖音,如果點開趙一鳴或者零食很忙的直播間,就會發現兩者差異不小。在趙一鳴直播間,“百萬補跌一元購”是長期的營銷玩法,趙一鳴已經將類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式的打法玩的純熟,直播在線用戶人數長期維系在千人甚至萬人。而良品鋪子的直播間,更多的還是傳統的折扣帶貨模式,而從直播間人數和點贊數來看,直播間不如前者熱鬧。
而正如良品鋪子官方所言,新的平臺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但如果僅僅是環境或是風格的變化,良品鋪子的變革行動本應勢如破竹。但如今的良品鋪子像一位步伐沉重的老人,眼看著年輕人奔跑,能做的只是吃力跟隨。
同樣的例子還有良品鋪子的加盟業務,回顧過去三年,良品鋪子的擴張速度對比賽道的競爭對手,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畢竟三只松鼠的線下業務還在收縮,來伊份則還困在江浙滬,每年凈開店數約為400家的良品鋪子,似乎還保持著穩定性。
但如果對比的是零食企業的新興勢力,這樣的速度就顯得異常遲緩。以趙一鳴為例,在2022年10月還僅有500家加盟店的趙一鳴,在2023年2月門店數突破1000家,2023年8月,門店突破2000家,同樣搭上火箭的還有零食很忙,據紅網報道顯示,截止2023年10月,零食很忙全國門店總數突破4000家,短短四個月新增1000家門店。
同時,在營收方面,良品鋪子加盟渠道在2023年也經歷了連續三個單季度呈營收下滑,分別下降2.87%、7.15%、7.06%。
如果說電商渠道的失勢還能歸咎于流量玩法的變革,那么傳統線下渠道的失速,似乎把良品鋪子的問題,暴露得更加徹底。
“像是SHEIN卷死Zara一樣,速度更快、品類更多、更便宜的商業模型,它已經從“快時尚”(fast fashion)進化到“即時時尚”(real-time fashion)。而今天的零食新勢力,似乎借鑒了類似的打法,把零食賽道拖入了一個更加內卷的區間。”消費賽道觀察者李明認為,更加高效的零售模式以及供應鏈、空間設計、上新速度、價格、下沉市場等多角度的開發,都值得傳統零食品牌從頭再走一遍。
良品鋪子當然也看到了新模式和新環境的優勢,投資趙一鳴可能是良品鋪子在2023年最正確的決定之一。但如今從事件的演變來看,良品鋪子并未拿捏住自己的投資對象。從退股到加大對零食頑家的持股比例等動作來看,良品鋪子似乎有信心和趙一鳴等新興勢力對抗。
但從一套模式,到另一套模式的探索,除了公司方向的調整之外,更是一個系統性工程,良品鋪子似乎終于意識到,老的對手以及老的模式似乎已經成為歷史。而新對手,卻比以往的那些老伙伴們更加年輕,更加難纏。
02、推倒重來與漫長的苦日子
“公司花在品質上的每一分錢,都得能被消費者感知和認可?!痹谌碌牧计蜂佔拥膭幼髦校梢钥闯龉聚`行了創始人楊銀芬最新提出的“用戶可感知”,大幅度的降價,也讓用戶感受到了良品鋪子的誠意。
但客觀條件來看,價格戰之后,良品鋪子能做的動作似乎卻越來越局促,而行動的周期也在加長。
在2023年5月的投資者交流之中,良品鋪子明確表示“公司對門店做了進一步升級,推出了全新的六代店。六代門店的面積更大,產品品類更豐富,增加了咖啡、烘焙等高頻、剛需的產品線,并對現有產品進行質量升級,將產品的差異化做得更加明顯?!倍鶕〖t書博主顯示六代店裝修規模可達250平。
但時至今日,公司的加盟頁面依舊難尋六代店的蹤影。
類似的細節,其實在良品鋪子的運營發展中并不少見。比如趙一鳴曾表示,下沉市場消費者其實對產品日期、更新有非常高的要求。所以趙一鳴每個月上新100種,每年上新1000多款。良品鋪子上新速度也不慢,2022年全年上半年全渠道 400 個 SKU。但上新過快曾一度導致良品鋪子品控出現問題,“塑料月餅”事件曾將公司一度帶上熱搜。
空間設計,上新速度,良品鋪子似乎始終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但似乎卻難以改正。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也許現今良品鋪子放出的大招,只剩降價?
在虎嗅對創始人楊銀芬的訪談中,楊銀芬曾坦言,過去做管理的時候,喜歡通過“換人”解決問題,但他現在覺得,企業是個系統,換人解決不了長期的問題,得改變系統運行的要素、流程、文化氛圍等等。
內部管理方面,楊銀芬目前的策略是,先統一思想,通過反復宣講讓公司上下統一思路,然后設定目標、用事實說話,結果導向。“沒有特別好的方法,因為改變人是很難的,成年人只有自己痛了才會主動求變?!?/p>
良品鋪子的問題,似乎并非一朝一夕,在傳統邏輯中馳騁多年之后,現在要全面開始加大強度內卷、摳細節,似乎對于一個老品牌來說并不容易。推倒過去的模式,也需要更大的勇氣,品牌、渠道、供應鏈,良品鋪子還在糾結中前行。
而更加糾結的,也許不止是良品鋪子,在最新一季的投資者交流中,投資人似乎開始重新認識另一個良品鋪子,“良品鋪子的品牌定位是什么”“線上經營策略是什么”“公司未來產品策略是什么?”
一系列基礎問題,被重新提到臺前。大家開始重新審視這艘開了17年的零食航母。至于這艘航母未來是否能應對一個個更加年輕的對手,以及轉型后到底多久能達到現在對手的實力,一切還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