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產業概述:新興的健康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
健康管理是一種新興的健康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一方面,健康管理可在促進健康素質、節約醫療資源的同時,實現產業經濟效益、并帶動相關健康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對于解決當前存在的醫療成本控制、慢性疾病和老齡化問題、滿足多樣化和高質量健康服務需求,建設健康中國具有巨大潛力與推動作用。
健康管理服務主要包括醫療服務、健康管理與促進、健康保險以及相關服務,涉及藥品、醫療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產品等支撐產業。
據《中國醫院協會2019年中國健康管理白皮書》預測,到2025年,我國健康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與此同時,基于政府對健康管理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視,不斷出臺扶持政策,將為健康管理服務市場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例如:在2019年11月19日,發布了《關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老年人護理服務保障的意見》,這也為健康管理服務市場提供了更為明確的發展方向和政策支持。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現存與“健康管理”相關企業62.3萬余家,其中,2023年1-11月新增注冊企業14.7萬余家,與2022年同期上漲58.9%;
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以8.4萬余家位列區域首位,北京以7萬余家相關企業位居第二,山東以5.3萬余家位列第三。
目前我國健康管理服務市場正處于爆發期,隨著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人們對健康的投資也會不斷增加,健康管理服務市場需求也會越來越大。
健康管理產業主要環節:涉及眾多產業 影響廣泛
健康管理在“大健康”理念的引領之下涉及多個產業、行業以及細分領域,從大家最為熟知的健康體檢,到大醫藥領域,再到健康保險以及健康管理職業教育均有涉及。
健康體檢:健康體檢市場規模逐漸擴大
我國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但伴隨經濟發展的除了環境的犧牲,還有健康觀念的缺失。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達到新的高度,整個社會的關注度轉向全民健康,包括了對生活環境的需求、運動健身的需求、慢性病管理的需求,也體現在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的需求。在宏觀層面,人口結構的變化、國家政策的演繹均為健康體檢創造了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的大環境;在微觀層面,企業的文化推行帶動的員工體檢福利、個人健康支付意愿以及商業保險的逐漸介入,成為體檢行業發展的多方動力。在此背景之下,我國健康體檢市場規模逐漸擴大。2022年,我國健康體檢市場規模為3084.8億元,同比增長了9.81%。
健康體檢行業作為一個針對健康保健的特殊階段,其屬性注定其市場是針對健康人群這一超大規模群體,同時伴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推動更多檢驗項目引入體檢行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以幾何形式擴張體檢行業的市場規模。傳統的體檢主要包括了內科檢查、外科檢查、耳鼻喉檢查、牙科檢查、血常規和尿常規檢查、心電圖、胸部X光線影像檢查、血脂和血糖檢查、以及肝腎功能檢查等基礎項目,其定價在200到400元之間。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上升,常規體檢項目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超聲、核磁共振、膠囊胃鏡系統、CT等高端設備相繼成為專業體檢機構的必備項目,推動體檢行業由1.0時代升級到2.0時代,進而晉升到體檢結合健康管理的3.0時代。
醫藥:逐漸向以人群健康維護和管理為核心發展
傳統的醫療模式主要以疾病治療為主,而健康管理服務更加注重預防和管理疾病。通過健康管理服務,可以提前對人群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和干預,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并進行預防。這樣一來,可以減少人們對醫療資源的過度依賴,讓醫療資源更為合理地分配和利用。
健康管理服務通常通過綜合評估個體的健康狀況,結合多項檢測指標,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這樣一來,能夠更好地了解人群的健康需求,提供更精準和有效的醫療服務。同時,健康管理服務強調了醫療和非醫療的雙向互動,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輔導等方式,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提高醫療效果和思者滿意度。
傳統的醫藥行業主要以藥物生產和銷售為主,而在健康管理服務的所推動下,醫藥行業逐漸向以人群健康維護和管理為核心發展。這也為醫藥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和商機,如推出個性化的保健品、開展健康咨詢服務等,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健康管理服務也催生了一批新興的醫藥企業和創新的業務模式,促進了醫藥行業的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健康保險服務:健康險和健康管理的發展彼此密不可分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相關政策的持續落地推進,國民的健康意識正穩步提升,各年齡層對于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的重視程度迅速升,健康需求呈現多樣化、細分化發展。民眾不再單一滿足于基礎的醫療保障,而是轉向更為個性化、全面化和持續化的健康管理服務。民眾對于健康險產品及健康管理類服務的消費意愿和付費能力也有所提升,2022年,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已上漲至2120元。隨著全民對健康消費的意愿越來越強,消費需求逐漸多元化發展,健康保險和健康管理市場也將涌現出更多的合作模式與發展機會,如創新型產品、定制化服務及多元化、多層次的保健方案等,以滿足不斷變化和增長的市場需求。
在成熟市場中,健康險和健康管理的發展彼此密不可分。健康險為個人和家庭提供保障,以應對意外醫病和醫療費用,降低醫療風險帶來的負擔。而健康管理在健康險的支付支撐下,得以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個性化的健康評估、疾病預防和康復計劃,促進個體的健康維護和提升,同時也減輕了健康險的索賠壓力。健康險與健康管理的融合,不僅為個體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可持續的健康保障,還在更大范圍內實現了整體醫療系統的效益。
未來,以商業健康保險驅動的健康管理服務將成為重要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之一。在此背景下,無論是健康保險公司還是健康管理機構,都應做好充分準備,以靈敏的市場洞察和持續的創新能力,應對市場變化并積極探素可以切實滿足民眾多樣化需求的“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模式,共同構建能夠真正推進全社會健康水平提升的、共贏可持續的融合服務生態體系。
健康管理職業教育:就業機會廣闊
傳統的醫療或健康教育系統是健康管理師的主要就業方向之一。各級社區醫院、防疫站、企業、學校和事業單位的衛生醫療機構以及老年人服務機構都需要健康管理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健康管理師可以在這些機構中從事健康咨詢、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和管理等工作,為人們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務。
最近發展起來的行業也為健康管理師提供了廣闊的就業機會。健康管理公司、健康咨詢中心、康體中心、養生中心和美容院等機構都需要健康管理師來進行健康評估、制定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計劃、提供健康咨詢和指導等服務。這些行業的快速發展為健康管理師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健康管理師還可以選擇自主創業。作為私人健康顧問、私人保健醫生或私人健康管理師,他們可以為個人客戶提供專業的健康管理服務。這種自主創業的方式可以給健康管理師更大的自由度和發展空間,同時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來為人們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
健康管理產業投融資:上海、北京以及廣東融資事件位居前列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健康管理服務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據市場調研機構統計,全球健康管理服務市場規模已經超過800億美元,而且還在持續增長。特別是隨著中國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健康管理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了眾多初創型企業、風險投資機構的加入。
從被投企業的地域分布來看,上海、北京以及廣東,分別以10起、9起以及7起,位居前列;除此之外,浙江、江蘇以及四川(二者并列),以6起以及4起位列其后。健康管理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中極具前景的新興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方式有著極大的提升以及推動作用,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健康管理意識更為強烈,也能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其中。
從融資事件的行業分布來看,醫療信息化、健康保健以及生物技術制藥位居前列,分別有13起以及9起。健康管理含義豐富,涉及大健康產業鏈的諸多環節,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產業潛力為創業者提供了創新創業的沃土。
從融資事件的輪次分布來看,A輪、天使輪、B輪以及戰略投資(二者并列),分別以10起、7起以及6起位居前列。
從融資事件的投資機構來看,啟明創投、毅達資本以及長嶺資本,“出手”次數居前;除上述機構外,貝泰妮、創新工場等知名產業機構,VC也有投資記錄。
健康管理產業專利分析:5年專利申請數量復合增長率達到12.4%
科技創新是推動醫療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是促進健康管理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專利作為一種記載科技信息的重要載體,可以在不同層面反映地區或企業在某一領域的技術發展水平,從而反映其在經濟競爭中的地位。
從健康管理專利的年度分布來看,近5年(2018-2022年)專利申請量穩步,快速增長,從2018年的930余項上升至2022年的1400余項,5年間專利申請數量復合增長率達到12.4%。在創新戰略引領之下,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的聯系愈加緊密。
從健康管理專利的類型分布來看,發明專利穩居“第一”,擁有4600余項專利申請;實用新型以2700余項位列第二,外觀設計以1700余項位列第三。從類型上可明顯看出,科技創新對產業發展有著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
天眼查研究院認為,健康,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可以無所顧忌的“溢價投資”產業。健康管理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相關產業將步入快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