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taEye研究院
短劇,預計今年超三百億的市場,是文娛賽道近年最大的風口。
近來,短劇賽道迎來“特殊”玩家——游戲公司也開始做短劇了!
除了騰訊、字節、快手等互聯網平臺,還有一大批游戲公司也相繼入場淘金。
比如,游戲巨頭網易正在悄悄布局短劇。近日熱播短劇《萌寶來襲,爹地是大佬》就出自網易之手,該劇位列12月11日短劇熱力榜第二。
今年8月起,網易B站短劇官方賬號已陸續上線了9部短劇。
截至目前,都有哪些游戲公司布局短劇?哪些公司還在觀望?
游戲公司入局短劇,是玩票還是動真格?
一、游戲公司短劇布局大盤點:騰訊、字節、快手、網易、完美、天娛數科已入局
目前已經涉足短劇的游戲公司主要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騰訊、字節、快手等互聯網巨頭,他們不僅作為短劇發行平臺,同時也下場參與了一些短劇制作。
在發行平臺側,騰訊、字節和快手是短劇賽道的主要玩家。
騰訊、快手入局時間較早,早在2019年就入局微短劇賽道,字節也于2021年入局短劇行業。
根據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國內長短視頻平臺共上線微短劇481部,其中抖音212部,騰訊和快手各上線100和68部,三大平臺占據整個市場近8成份額。
基于短劇所發行的平臺,短劇可分為四類:短視頻平臺類、長視頻平臺類、小程序類、獨立APP類。
作為短劇發行平臺,騰訊主要依托騰訊視頻和微信小程序,抖音依托抖音、抖音小程序及短劇APP番茄短劇(原“紅果短劇”),快手依托快手APP、快手小程序及短劇APP喜番。
今年小程序短劇增速迅猛,成為增長最快的品類。其中,微信小程序是小程序短劇的主要承載平臺,抖音小程序也有部分承載。
今年來,抖快平臺短劇日活用戶飛速增長。快手財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快手短劇日活躍用戶達2.6億,累計播放量破億的短劇超過100部,2023年上半年快手星芒短劇共產生超 600億播放量。而截止到今年6月份,抖音短劇每天的活躍用戶大概在1.5億左右,破億短劇超過了400部。
三大平臺除了作為短劇發行平臺,也親自下場參與短劇制作。
比如,騰訊推出了《鄉村愛情之象牙山行善記》《沒有案件的派出所》《大媽的世界》《我的開掛人生》等微短劇,快手推出了《長公主在上》《千禧情緣》《我回到十七歲的理由》等短劇,抖音參與出品了《二十九》《不熟戀人》等短劇。總的來說,三大平臺出品的短劇口碑較好,質量上乘。
第二類是親自下場做短劇的游戲公司,包括網易、完美世界、天娛數科、鼎龍文化、姚記科技等。
根據DataEye短劇觀察不完全統計,網易、完美世界、天娛數科、姚記科技等游戲公司已經親自下場做短劇。
游戲巨頭網易,已悄悄入局短劇。網易旗下熱門短劇《萌寶來襲,爹地是大佬》近期投放量飆升,位列12月11日短劇熱力榜第2名。
△來源:ADX短劇版
DataEye短劇觀察發現,網易已在B站開設官方短劇賬號“杭州云悅讀”。今年8月起,該賬號陸續上線了《超級戰神之至尊龍帥》《禁愛成癮》《步步深陷》《和平王》《踹翻渣男后》《逆襲:我能看到彈幕提示》《無敵太子爺》《將天神尊》《萌寶來襲,爹地是大佬》等9部短劇,累計播放量達78.5萬。
△來源:B站
游戲、影視“雙棲”發展的完美世界也沒有落下。
從2022年底,完美世界就開始在抖音平臺試水微短劇,目前已推出五部微短劇,累計播放量超7億。其中,近期上線的《覺醒吧!戀愛腦》、《全職主夫培養計劃》分別位列抖音短劇最熱榜榜首及第三名。
△來源:抖音
完美世界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去年組建了專門的微短劇團隊,并積極尋找優秀的微短劇編劇、導演、演員們合作。
完美世界于12月5日在優酷上線的微短劇《當家小娘子》,目前位列優酷短劇熱度榜Top1。接下來,微短劇《這個反派我不干了》《皎月流火》也會在近期陸續上線。
與其他游戲公司相比,完美世界在影視行業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旗下擁有影視公司-完美世界影視。完美世界在長劇領域豐富的制作經驗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微短劇的制作水準和品質。
一直深耕虛擬數字人的天娛數科也在2022年涉足短劇業務,公司開發了以虛擬人“天妤”為主角的短劇《千壁尋蹤》,可以說獨創了“虛擬人+短劇”模式。
《千壁尋蹤》上線不到一年,全網播放量破4億,抖音播放量達2.2億,相關話題播放量超10億。據了解,《千壁尋蹤》第二季預計將于2024年上線。
棋牌游戲公司姚記科技也早早入局短劇業務——自建拍攝場景,做起了短劇場地租賃的生意。
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12月姚記科技旗下的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正式對外開放。該短視頻中心占地面積近250畝,包括10萬方的短視頻場景、10萬方的品牌直播館、5萬方的商業配套以及5萬方的達人公寓。
根據公司公告,2022年公司短視頻中心在報告期內開拓短劇拍攝業務,其中第三季度短劇劇組近二十個,已有多部口碑短劇誕生。
△來源:上海國際短視頻中心官網
ST股鼎龍文化已拍攝完成微短劇《有貓的迷宮》,相關劇集正處于后期制作或上線準備階段。該公司旗下擁有影視子公司夢幻星生園,和完美世界一樣,也是同時涉足游戲和影視業務。
還有一些游戲公司借助短劇為游戲造勢。比如,貪玩游戲在《原始傳奇》三周年慶典上發布由鐘麗緹主演的短劇《行會風云》,凱撒文化推出《格斗路人王》迷你網劇,為《戰斗法則》的上線鋪路造勢。
第三類是將短劇作為新的轉型方向的廣州游戲廠商,如本捷網絡、昶飛游戲(現更名為“紫菲游戲”)等。
這主要是因為,廣州游戲公司大多擅長買量,擁有豐富的素材制作、買量投流等發行經驗。目前短劇行業也嚴重依賴買量,廣州幫豐富的買量投流經驗基本可以直接復用于短劇行業。
今年來,本捷網絡、昶飛游戲等游戲公司紛紛將業務重心從游戲轉向短劇,開始嘗試短劇分銷、短劇投流等業務。其中,本捷網絡已經推出了“本捷劇場”小程序,上線了近20部短劇(如下圖)。
△來源:本捷劇場小程序
而昶飛游戲推出了兩款短劇APP——閃動星劇場和昶飛劇場。
△來源:昶飛劇場APP
△來源:昶飛劇場抖音小程序
公開資料顯示,昶飛游戲最近一次(2021年6月)發行的拳頭產品《少年寶蓮燈》已于今年5月停運,而《葫蘆娃》的續作《葫蘆娃2》目前仍未上線,可以說游戲業務營收短期內存在一定壓力。
據媒體“競核”報道,昶飛游戲在疫情期間進行過一輪裁員,公司目前還有百人規模的發行團隊,而過去兩年間游戲產品出現斷檔,所以將發行團隊拉去搞短劇來支撐公司營收也是情理之中的選擇。
二、潛在入局者:三七、吉比特、愷英、中手游、盛天網絡、貪玩相繼入場淘金
11月,在真人互動影像游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爆火后,短劇熱度再次被點燃。
三七、吉比特、中手游、愷英網絡、冰川網絡、盛天網絡、中青寶、貪玩游戲、益世界、廣州樂牛、易玩、詩悅、9377等一大批游戲公司,也對短劇賽道虎視眈眈。
11月中旬,中手游宣布旗下《仙劍奇俠傳》系列將授權給《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原班制作組INTINY工作室,共同打造基于《仙劍奇俠傳》IP的互動影像作品,暫定名:《天吶!我被仙劍包圍了!》。
愷英網絡在互動平臺表示,互動影游開發成本較低,容易在直播、短視頻等社交媒體上傳播,內部已有項目組對短劇和互動影游進行探索布局。
盛天網絡近期表示,一款基于戀愛主題短劇的真人互動類游戲12月將上線。
根據媒體競核報道,目前雷霆、中手游、易玩、詩悅、9377等華南廠商都想布局短劇。其中,雷霆、易玩等想要自建短劇平臺,來幫助自家游戲產品積累單價更低的用戶池;詩悅、中手游等則打算從劇情內容入手,為旗下產品/IP定制主題短劇。
Boss直聘招聘信息顯示,近期三七、吉比特、冰川網絡、中青寶、貪玩游戲、益世界、廣州樂牛等游戲公司均在招聘短劇相關的崗位。
從招聘信息來看,中青寶、冰川等公司重點招聘短劇投放崗,上述公司或許更側重短劇投流。
吉比特重點布局短劇出海。吉比特在boss直聘發布了海外短劇負責人、海外短劇商務(制片)、海外短劇責編、海外短劇剪輯師、高級海外短劇優化師等多個海外短劇崗位。
△來源:Boss直聘
三七互娛正在招聘短劇編輯/主編,要求其負責消化公司確定的游戲、小說或其他內容向IP,將其改編為短劇劇本。
△來源:Boss直聘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三七、吉比特、中手游、愷英、冰川、盛天網絡、中青寶、貪玩等一大批游戲公司的入局,短劇市場的競爭將會變得愈發激烈。
三、總結
(一)游戲公司布局短劇的原因及優勢:
第一, 市場層面,短劇行業高速增長。
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達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2027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超1000億元。近千億的市場空間,吸引大批游戲公司入場淘金。
第二, 產品層面,短劇內容相對簡單可快速做出,產品周期不長。同時游戲企業擅長內容,對于模板化的短劇是降維打擊。
比如,天娛數科出品的短劇《千壁尋蹤》,產品質量絲毫不亞于專業廠商。
第三, 營銷層面,一些游戲廠商擅長投流,天然適配短劇分銷這一環節,可以順滑轉型。
對于擅長買量的廣州游戲廠商來說,短劇是非常好的轉型方向。廣州幫豐富的買量投流經驗基本可以直接復用于短劇行業。
第四,企業經營層面,短劇和游戲可以相互聯動(“影游聯動”),比如凱撒文化,通過制作游戲相關短劇,借助短劇為游戲造勢。
(二)游戲公司布局短劇面臨的挑戰:
第一, 買量成本高企,分銷投流的利潤比較低。
目前短劇最大的成本是買量成本,其中小程序短劇買量成本占到總流水的80%-90%。
隨著越來越多的入局者進入,越來越同質化的內容,使得短劇行業愈發內卷。據了解,目前行業投放大盤平均ROI大約為1.1左右。
剔除投流成本、渠道費、分銷費等成本,留給短劇公司的利潤非常有限。
第二, 粗制濫造的短劇,窗口期正關閉,監管正在跟進。
近期,廣電總局和抖音、快手、微信均出臺針對微短劇的整治措施。據新腕兒聯合鞭牛士報道,12月12日抖音平臺再度禁投172部違規短劇,專項整治期間已有超過2000部違規短劇被禁投或下線。
短劇精品化是未來的大趨勢。游戲公司跟產業鏈完善的專業公司相比,優勢不大。
第三,跨界轉型可能帶來鎮痛,特別是現招人需要磨合,周期會比專業公司長。
短劇行業瞬息萬變,游戲公司如果磨合期歷時太久,可能錯失機會。
(三)行業研判:
第一,2024年短劇大概率是廣州中小發行廠商轉型的一大機會。
第二,游戲大廠特別是橫跨多個產業鏈環節的廠商,在精品短劇方面更有優勢,有望誕生現象級爆款,甚至捅破行業天花板。
第三,短劇會成為游戲企業內容營銷的一個可選項,短劇游戲聯動的嘗試目前需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