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陽戈
隨著遞交撤回申請,浙江公司邦盛科技的IPO之旅,已然告終,一同遞交撤回申請的,還有其保薦人銀河證券、湘財證券。
邦盛科技也是“新湖系”的布局之一。

聘湘財證券當輔導機構
公開信息顯示,邦盛科技目標科創板,2023年6月19日獲得受理,7月份進入問詢,不過12月15日交易所宣布終止,原因是公司和保薦人都提交了撤回首發的申請。邦盛科技的原定計劃融資12.67億元,撤回時甚至都來不及進行問詢回復。
說明書顯示,邦盛科技是一家大數據基礎軟件開發及相關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大數據實時智能平臺的技術研究,自主研發了時序流數據實時計算技術、動態時序圖譜實時計算技術、三核融合實時智能決策技術、模型快速迭代人工智能技術、實時數據治理技術等核心技術,獨立開發了流立方平臺、圖立方平臺、PipeACE平臺、三核決策平臺、關聯圖譜平臺、機器學習平臺等涵蓋數據治理、計算分析、智能決策功能的大數據實時智能平臺軟件;同時,基于以上自主研發的可跨行業標準化使用的平臺軟件,公司已形成了面向智慧金融、網絡安全等領域多場景的應用解決方案及技術服務,幫助客戶實現高實時、高并發、高精細的大數據處理分析,完成高效的決策和預測,助力實現“熱數據”價值最大化。

邦盛科技大數據實時智能產品受到市場認可,客戶涵蓋6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的5家,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的11家,多家城商行、農商行、農信聯社,銀聯商務、銀聯電子等第三方支付公司,以及國泰君安證券、中信證券、新華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客戶。在網絡安全領域,邦盛科技客戶涵蓋鐵路12306票務平臺、星巴克、信用浙江、浙江工商等企業及政府單位等。在網絡安全事件流監控領域,公司已將相關產品應用到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鵬城實驗室網絡安全項目之中。此外,在交通運輸領域,公司完成過中國中車安全運營監控項目、港珠澳大橋安全運營監控項目;在信息通信領域,公司為中國移動反電信網絡詐騙提供實時智能技術支持,圍繞營銷協同和話務調度提供實時決策支撐,同時也在智能運維場景中幫助中國移動大幅提升故障定位分析效率、實現高效運維。

需要指出的是,邦盛科技和保薦方湘財證券還有關聯交易。
據說明書,邦盛科技2021年向湘財證券采購“咨詢服務”,2020年至2022年向湘財證券銷售“軟件及技術開發服務”。上述“咨詢服務”費用為“上市輔導費”,也正是2021年邦盛科技聘請銀河證券和湘財證券擔任公司的聯合輔導機構,為公司提供上市輔導服務。邦盛科技直言,湘財證券是公司金融領域客戶之一,報告期內其根據業務需要向公司采購了證券行情量化分析與監測系統、智能條件單系統、機器防御產品等產品,具有合理的商業背景。相關交易根據市場原則協商定價,交易價格公允。

尚未實現盈利
說起來,邦盛科技還處于尚未實現盈利的狀態。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邦盛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有1.01億元、1.96億元、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042.05萬元、-7911.12萬元、-8057.72萬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913.93萬元、-9795.01萬元、-9681.66萬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邦盛科技累計未彌補虧損為10168.83萬元。故,邦盛科技選擇了第二項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5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2億元,且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據悉,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為16560.81萬元,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9.24%。邦盛科技表示,結合公司的技術水平、成長前景和市場估值水平合理估計,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
未實現盈利,邦盛科技自有一番解釋:一是報告期內公司持續保持較高比例的研發投入;二是產業化初期市場推廣所需的營銷網絡建設、交付運維服務等人力物力投入持續增加;三是公司實施股權激勵計提了大額股份支付費用;四是公司營業收入尚未達到經濟規模,毛利率處于爬坡階段,經營毛利尚不足以覆蓋成本費用。
除此外,邦盛科技在報告期內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分別為-3995.43萬元、-3505.37萬元和-5035.61萬元。邦盛科技稱,由于報告期內公司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公司技術開發、產品拓展、營銷渠道建設等諸多方面均面臨較大的資金需求,而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實現盈利。報告期內,公司營運資金主要依賴于股東增資等外部融資。如果未來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下游行業客戶經營情況惡化、客戶回款速度放緩,可能導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在公司未能通過其他渠道籌集補充營運資金的情況下,將對公司的日常運營和經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可偏偏在此背景下,邦盛科技的應收賬款也在持續上升,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3082.02萬元、6376.46萬元和10535.39萬元,占各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51%、10.34%和17.11%,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56%、32.61%和39.02%,均呈上升趨勢。
隨著邦盛科技IPO的終止,已無法知曉公司2023年經營的細節。

“新湖系”的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新湖系”在邦盛科技中有布局。
在報告期期初,邦盛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是浙江新湖智腦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新湖智腦),持股比例達14.05%。天眼查顯示,新湖智腦成立于2017年,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是一家以從事金融業為主的企業。衢州新允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比例66.6567%,新湖中寶(600208.SH)持股衢州新允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92%的股權。

到了2020年12月10日,新湖智腦向杭州瀾進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杭州瀾進)、杭州嘉秀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杭州嘉秀)分別轉讓出資額450.7126萬元和345.8050萬元,轉讓價格為新湖智腦歷次出資邦盛科技的加權平均價格。而本次轉讓系同一實際控制人之間的轉讓。
根據說明書披露,杭州瀾進注冊資本20400萬元,設立日期為2020年9月11日,海南新湖智珍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比例99.99%,另上海禾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出資比例為0.01%。海南新湖智珍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也是由衢州新允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99.99%。杭州嘉秀成立于2020年9月18日,注冊資本15600萬元,由杭州智茵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出資99.99%。杭州智茵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同樣由衢州新允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99.99%。
發行前,杭州瀾進和杭州嘉秀合計持有邦盛科技13.71%的股權。

百度顯示,“新湖系”即新湖集團控股或者參股的上市公司。1994年,黃偉創立了新湖集團,通過一系列的運作,合計持有紹興百大29%的股份,成為了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后更名為新湖創業)。
2004年10月,“新湖系”開始介入哈高科,也即是后來的湘財證券,即湘財股份(600095.SH)。
2006年7月,G中寶 (600208.SH) (后更名為新湖中寶)發布股權轉讓的公告,“新湖系”有意受讓原第一大股東股權,后成為G中寶的實際控制人。


除上述外,滬市主板正在IPO的新湖期貨,其控股股東為興和投資,興和投資由新湖集團100%持有。公開信息顯示,新湖期貨2022年7月5日進行了預披露,2023年1月20日預披露更新,3月移板后已進入問詢環節。新湖期貨主營業務包括期貨經紀業務、期貨投資咨詢業務、資產管理業務,并通過全資子公司新湖瑞豐開展風險管理業務。2022年上半年新湖期貨的營業收入13.87億元,凈利潤4972.13萬元。
2023年10月,黃偉、李萍夫婦以185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列《2023年·胡潤百富榜》第29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