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經社B2B與跨境電商部 六月
編輯|云馬
12月12日消息,東南亞電商Lazada近日從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又獲得了6.34 億美元的資本。
自2016年收購以來,阿里已對Lazada進行多次注資,截至目前,累計注資金額已超74億美元。近年來,阿里多次押注東南亞市場意欲何為?1
Alternatives.pe數據顯示,Lazada從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又獲得了6.34億美元的資本。據悉,這筆資金是在阿里巴巴繼續評估和調整其戰略之際提供的。
據網經社跨境電商臺(CBEC.100EC.CN)獲悉,回顧阿里向Lazada注資過程,Lazada成立于2012年,后在2016年時被阿里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其控股權,后者由此成為阿里在東南亞市場的主打電商平臺。收購后,阿里巴巴曾在2017年、2018年分別向Lazada注資10億美元和20億美元。
2022年,阿里分三次向Lazada注資共計16億美元,包括2022年5月的3.7825億美元、2022年8月的9.125億美元、2022年12月的3.425億美元。2023年4月,阿里向Lazada注資3.529億美元;2023年7月,阿里向Lazada注資8.45億美元今年,阿里向Lazada注資總額已超18億美元。截至目前,阿里歷年向Lazada累計注資金額已超74億美元。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天使投資人、知名互聯網專家郭濤表示,阿里巴巴集團再次向東南亞電商Lazada注資6.34億美元,顯示出該公司對東南亞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調整。Lazada作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電商平臺之一,在該地區擁有強大的市場份額和用戶基礎。通過繼續投資Lazada,阿里巴巴希望進一步鞏固其在該地區的地位,并擴大其在該市場的影響力。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與劍表示,PT Tokopedia、Shopee、Bukalapak和Lazada等眾多的跨境電商平臺同臺競技,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進入一個白熱化的競爭格局。Lazada要在東南亞市場占據絕對地位,離不開大規模的持續投入。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新東方工貿有限公司CEO朱秋城表示,資金加碼,競爭力加大。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跨境電商進入市場,Lazada在東南亞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加上東南亞經濟增長放緩和通貨膨脹等不利因素,它所面臨的挑戰也在不斷加大。因此,Lazada可以利用母公司提供的資金來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擴大全球電商布局,擴張和增長仍為目前首要任務
三季度財報顯示,阿里來自國際商業零售業務的營收為189.78億元,同比增長73%。本季度,阿里海外零售收入創歷史新高。這 增 主要是由速賣通、Lazada、Trendyol等主要零售平臺強勁表現,帶動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零售業務整體訂單同比增長約28%。
在海外業務上,阿里早有布局。從最早的阿里國際站到如今的阿里電商布局早已擴張到全球,目前在阿里生態體系中,除了阿里國際站、全球速賣通、天貓國際、淘寶全球購等自建跨境業務外,阿里還通過投資、收購如Lazada、Trendyol、Daraz、考拉海購等海外電商業務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全球電商版圖。
作為阿里旗下的海外本地電商平臺,Lazada在業績上被寄予了厚望。朱秋城表示,2023年,Lazada頻頻發力電商業務,在買家端和賣家端都做出了努力。此外,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市場持續增量背景下,持續投資是明智選擇。
郭濤表示,這次注資也反映出阿里巴巴對東南亞市場的潛力和增長前景的認可。阿里巴巴希望通過加大對Lazada的投資,抓住這一機遇,進一步擴大其在東南亞市場的份額。通過加大對Lazada的投資,阿里巴巴可以進一步擴大其在全球電商領域的布局,實現多元化發展的目標。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投資Lazada后,還可以利用Lazada的本地化經驗和資源,完善自身的電商生態。這包括在東南亞地區建立更廣泛的物流網絡、推廣支付寶等支付工具、以及拓展云計算等業務。無論是作為阿里的一部分,還是作為一個獨立運作甚至未來會獨立上市的業務集團,阿里海外業務目前的首要任務依然是擴張和增長,盈利相對將處于次要位置。
此外,不同于字節跳動、拼多多等新入局者,阿里布局跨境電商已有十多年。但無論是海外電商平臺還是國內電商平臺,都給阿里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穩固市場份額依舊是最大的難題。隨著全球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阿里巴巴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和競爭態勢進行相應的戰略調整,以實現全球化戰略布局。通過布局海外市場,阿里巴巴可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其在全球電商市場的領導地位。
王與劍表示,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面臨著諸如物流基礎設施參差不 等問題,在倉儲和供應鏈等方面實行本土化運營,同時充分授權當地管理層以融入市場,建立當地法律實體通常需要大量的投資,作為阿里巴巴全球化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Lazada任重道遠。
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破千億美元,巨頭涌入競爭異常激烈
近年來國內電商市場趨于飽和,越來越多的電商平臺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機會。東南亞,因其龐大的人口紅利和較高的互聯網滲透率,成為電商掘金下一片沃土。以東南亞11國(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菲律賓等)數據為例,合計人口接近中國一半。2020年,東南亞11國的GDP 總量共計為30039.53億美元。
據eMarketer預測,2023年東南亞的電商銷售總額將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并且未來幾年,該市場還將繼續高速增長。此外,在市場研究機構Insider Intelligence發布的2023年全球電商市場增長率排行榜中,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均擠入前十,增長率在14.4%—24.1%左右。
王與劍表示,東南亞市場人口紅利顯著,東南亞六國人口眾多,大量年輕人活躍于互聯網平臺,為電商產業提供了巨量的消費人群,成為跨境出口電商平臺增量發展的沃土。
朱秋城表示,2024年東南亞新興市場是最大趨勢,東南亞電商市場正在快速發展,發展潛力驚人,所以加大入局東南亞是正確選擇。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聯英跨境CEO湯九兩表示,東南亞電商市場是中國供應鏈發展的延續,市場機會很大,從兩個角度來說,都有機會。第一是中國成熟品牌的市場擴張,東南亞6億人口,密集度高,華人文化和產品接受度高,品牌宣傳機會很大,從市場推廣角度來看很不錯。第二是產業帶轉移帶來的本土新晉品牌的機會,因為工廠轉移和人口紅利,再加上貿易政策的機會,還是很好的,但同樣存在政策和安全問題的風險。
前有Shopee保持著東南亞巨頭的優勢地位,后有本地電商崛起,以及更多跨境賣家的涌入,Lazada在東南亞仍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Lazada面臨著來自Shopee、Zalora、Zilingo、TikTok、Tokopedia、Bukalapak等企業多方面的競爭,要想脫穎而出,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并非易事。
東南亞地區的消費者需求和文化差異較大,阿里巴巴需要根據當地市場的特點進行定制化經營。此外,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對阿里巴巴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產生影響,郭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