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家電網
2023年11月23日,工信部發布公告公開征求對《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電器安全規范》等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報批稿)和《工業機械電氣設備及系統 安全要求》等9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其中涉及家電領域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分別為《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電器安全規范》(報批稿)、《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健康安全規范》(征求意見稿)和《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節能環保規范》(征求意見稿)。這標志著家電領域整合精簡強制性標準工作的進一步深化。
家電強制性標準大整合
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清潔器具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魯建國告訴中國家電網,強制性標準是我國所特有的標準性質,《產品質量法》和《標準化法》確定了其法律地位。2014年,為適應市場化需求,國標委啟動了標準整合工作,其主要目的是減少強制性標準數量,推動團體標準體系的建立。據悉,在此之前,我國家電領域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超過120項,同時還有6項強制性行業標準,而通過此次精簡,這些標準將整合為安全、健康、節能環保等3項通用性國家強制標準。
“雖然數量減少了,但強制性標準的法律地位不會變,涉及人身安全、健康安全等要素的標準必須具有強制力,今后隨著健康安全、節能環保要求的提升,類似標準數量還會增加。”魯建國表示,“強制性標準數量的減少,并不意味著標準要求降低,事實上,整合后的強制性標準所涉及項目和要求內容并未減少。”
TC46/SC7秘書長冷曉壯告訴中國家電網,未來我國在標準化領域總的趨勢是,在特殊性、關系國計民生等特別重要的領域和方向,還會保留強制性標準,而在其他領域大多數會轉向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的原則就是達不到它的要求,不準上市,不準進入市場流通,可以說它兜得是底線;而推薦性標準,越來越多在貿易過程中發生作用,貿易方要求產品達到某項標準,則必須達到,雖然國家沒有強制要求。實際上推薦性標準具有隱性的強制力,如果達不到要求,貿易往往不能達成。”
他提到,國家啟動標準精簡工作還有一層意義,原來針對同一產品,可能存在“政出多門”的情況,比如商業部、輕工部都會制定自己的行業標準,但在部委合并后,這些原來的標準體系仍舊存在,存在標準的冗余狀況,而通過精簡標準,重新劃定標準歸口,可以幫助相關行業“簡政減負”。
在家電領域,如果非強制性標準成為市場主流趨勢,相關企業對于標準的執行力度能夠到位嗎?對此魯建國認為,按照《標準化法》的要求,除強制性標準以外,其他標準企業可以選擇執行,但企業明示執行的標準就必須達到;而如果企業沒有執行標準的選擇,就應自行制定企業標準,但自行制定的企業標準也必須向相關部門備案。也因此,企業的執行標準的確可以體現出企業在產品質量上的差距。
以標準助力家電行業創新發展
作為各行業的“一定之規”,標準在現代化市場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為新時代的標準化工作提供了總的方針和指導,極大提升了標準工作的站位。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質量標準部副主任劉晶晶提到,在“綱要”中提出4大轉變,其中一個轉變就是標準化工作要由過去服務經濟產業和貿易為主,向服務社會經濟全域轉變,對于標準化工作者而言,原來大家更多聚焦于產業和貿易發展,而未來大家的工作視角還要拓展至從管理到技術創新,到后期服務運維等更廣泛的領域。
她提到,目前在整個輕工領域,有國家標準2900余項,行業標準3700余項,而在這6600余項標準中,有強制性標準450余項。而未來這450余項強制性標準,要整合成85項強制性標準,起到兜底線作用;而圍繞強制性標準,要統籌推動相應配套推薦性標準體系建設,最終形成國家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協調統一的標準化體系,推動政府性標準和市場性標準二元結構建設。
“我們發現,市場中的行業組織在推動市場性標準建設上,是具有先進優勢的,尤其是針對行業亟需的和空白領域創新成果的標準轉化,行業組織推動了很多團體標準建設,對人民美好生活和產業轉型起到了有力的標準支撐作用。”
劉晶晶提到,通過對輕工領域標準的系統梳理,他們發現在現有6600余項政府型標準里,標齡超過10年的接近一半,標準化的滯后性很難滿足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動向,尤其在一些新興領域、新興產業,政府型標準的反應是相對遲緩和滯后的,“以電動牙刷為例,我們原來有牙刷標委會,但是隨著電動牙刷的出現,這一新興產業規模迅速壯大。
在國際上有相應的電動牙刷IEC標準,但國內的標準遲遲無法推動,因為電動牙刷帶電,屬于家用電器,但刷頭等標準是由原來的牙刷標委會制定的。標委會之間不融通,不僅不能適應產業融合發展的需要,相互間還會起到掣肘作用。而未來,我們要加強綜合性、交叉性、跨產業標準建設;另外,諸如一些智能制造、綠色工廠的建設,已遠遠突破某一單一領域標委會所能涉及的工作,需要聚攏更多跨界專家和人才。”
有企業標準法規部相關人士告訴中國家電網,除了上述所提到的3項安全、健康和環保所屬通用性強制標準外,家電行業原來的強標GB4706系列應該會轉化為推薦性標準保留,“GB4706系列對應國際標準IEC60335系列,主要涉及電器安規要求和方法,而IEC60335系列是一個龐大的‘家族’。”
GB4706系列標準截圖(部分)
近年來,在家電產品所涉安規標準以外,智能化、套系化等新趨勢催化了一些新的標準需求,如產品間的互聯互通。海爾科技有限公司標準與知識產權部總監王淼提到,智能家居是一個多行業融合的領域,但目前盡管各行業都在加緊制定所屬行業內的相關標準,但不同標準組織、產業聯盟往往只是站在自身行業角度制定標準,而忽略了其他行業或產業鏈環節的利益訴求,沒有形成統一的,能夠真正滿足消費者和智能家居產業的共同需求,產業缺乏頂層設計。如何解決技術體系的不兼容,如接口、設備模型、安全機制等的兼容,如何解決不同行業屬性標準組織相關標準的碎片化,如何兼顧各行業的共同利益等等,都需要跨行業組織的共同努力。
在變革加速的市場,標準化工作改革的速度也在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