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浙商證券的“野心”:75后總裁新官上任三把火,錯過民生屬意國都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浙商證券的“野心”:75后總裁新官上任三把火,錯過民生屬意國都

此次與國都證券的并購也是錢文海履新后主持的第一項重大戰略部署。

文|時代財經 武佩璇

錯過民生證券后,浙商證券(601878.SH)有了新的目標。

12月8日晚,浙商證券宣布啟動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根據公告,浙商證券擬從5家公司手中受讓國都證券共計19.15%的股權。

同日晚,國都證券第四大股東同方股份(600100.SH)發布公告稱,擬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5.9517%國都證券股權,對應的評估價值為8.93億元。

浙商證券今年動作頻頻,1月公布定增預案,3月“爭奪”民生證券,11月新任總裁錢文海就位。與此同時,總部同在杭州的財通證券也發展迅速,二者競爭愈發激烈。這恐怕也是浙商證券急于“擴張”的原因之一。

12月11日,浙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時代財經稱,“如果與國都證券進行深度合作,可以通過發揮雙方各自優勢,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p>

今年動作頻頻

此次浙商證券擬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是今年11月證監會提出“支持頭部券商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后首例公開的券業并購案例,引人關注。

12月8日晚,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擬受讓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重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嘉鴻盛鑫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遠為投資有限公司、深圳中峻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國都證券5.2820%、4.7170%、3.7736%、3.3089%、2.0639%股份。其中重慶國際信托是國都證券第五大股東,股權轉讓后將不再持有后者股權。

浙商證券表示,本次簽署的框架協議為意向協議,本次交易尚處于初步籌劃階段,交易方案仍需進一步論證和協商。

目前,國都證券沒有控股股東,亦無實際控制人。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浙商證券將拿下國都證券19.15%的股權,超越中誠信托(持股13.33%),成為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

同日,國都證券第四大股東同方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將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所有國都證券股權共5.9517%,對應評估價值為8.93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浙商證券極有可能會從同方股份手中拿到此部分股權。

以同方股份全資子公司的轉讓價為參考計算,浙商證券此次簽署框架協議擬受讓的國都證券19.15%股權價值或將達到28.73億元。若將同方股份全資子公司轉讓的股權也一起納入囊中,浙商證券最終或將持有國都證券25%股權。

浙商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2023年是公司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將加快新一輪再融資項目啟動,全力尋找外延式并購機會,推進資本運作步伐。

如其所言,2023年浙商證券頗多動作。

先是在1月,浙商證券開始推進80億元的定增事項。但根據浙商證券10月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回復,目前定增項目尚需要上交所審核、證監會注冊后方可發行實施。

其次是3月,浙商證券與國聯證券、東吳證券一同競爭民生證券30.3%的股權,雖然最終不敵國聯證券,但也向外界顯露了自己“擴張”的野心。

不過在公司大舉向前的同時,浙商證券的管理層出現一些動蕩。

5月,浙商證券原總裁王青山——“80后”少壯派券商高管代表,因“個人原因”辭職。王青山出生于1981年,2017年任職浙商證券總裁,時年不到37歲,任職時間為5年零10個月。王青山在辭職前還受到了“朱從玖事件”的波及,一度被傳“失聯”,但截至目前并無最新動向。

總裁之位空缺半年之久后,11月9日,浙商證券宣布錢文海為公司總裁。錢文海出生于1975年,此前就職于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先后任總經理、董事長及黨委書記。

此次與國都證券的并購也是錢文海履新后主持的第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其在12月初的一次媒體采訪中就坦言,正在積極尋找戰略并購機遇,希望未來能接近或成為一流券商,“做強做優,力爭一流”。錢文海表示,在特色化發展方面,浙商證券重點強化在服務中小企業、財富、債券和協同等方面優勢。

浙商證券相關負責人12月11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這次嘗試跨區域合作,主要是希望更好地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都證券業務協同效應,共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如果與國都證券進行深度合作,可以通過發揮雙方各自優勢,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更好地服務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以實際行動助力北交所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p>

與財通證券競爭激烈

浙商證券的大本營在杭州,深耕長三角地區,與其區域競爭最大的,便是總部同樣在杭州的財通證券。

從資本實力來看,二者不相上下。截至2023年6月末,財通證券的凈資本為205.56億元,浙商證券則是195.52億元。

從2020年~2022年業績表現來看,浙商證券營業收入遠高于財通證券,且連續三年保持正增長,而財通證券營業收入近兩年均出現同比下滑;但從歸母凈利潤來看,營業收入更低的財通證券獲利更多,僅在2022年,浙商證券以16.54億元“險勝”財通證券(15.1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營業收入126.22億元,是財通證券(49.55億元)的2倍多,但歸母凈利潤僅為13.30億元,低于財通證券的15.01億元。

兩家券商2020年~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對比圖,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年報。制圖:時代財經

分業務來看,資產管理業務方面,財通證券更勝一籌。2023年前三季度,財通證券受托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凈收入11.80億元,在披露具體業務數據的45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8位;浙商證券該業務收入2.58億元,排名第22位。

而在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方面,浙商證券更具優勢,尤其是經紀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為13.23億元,財通證券為9.01億元。

作為總部同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兩大券商,浙商證券與財通證券競爭愈發激烈,但因身處同一地,此前也有“兩家可能合并,進一步提高區域占有率”的傳聞出現。對此,上海某券商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同區域內的券商合并,對各自業務的幫助較小,尤其不能補足經紀業務的區域短板。另外,如果并購同區域的券商,當地會少一張券商牌照,一般不會獲得支持?!?/p>

合并后的新氣象

浙商證券認為此次交易框架協議的簽訂有利于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都證券業務協同效應,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從二者的業務發展來看,浙商證券與國都證券若合并,將補充雙方各自在地域經營方面的劣勢。

浙商證券的總部在杭州,長三角是其大本營。從2022年年報來看,浙商證券109家營業部中,在江浙滬三地的共有76家,在京津冀華北區域則只有9家。

而國都證券的總部在北京,根據2022年年報,其共有60家分支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南、上海、山東、四川、河北、陜西等地,業務發展著重鋪排北方區域。

雖在經紀業務上有互補,但整體來看,國都證券與浙商證券的實力差距較大。

2023年上半年,國都證券實現營業收入8.32億元,其中,投資收益4.81億元,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22億元;歸母凈利潤4.28億元。

同期,浙商證券的營收達到84.56億元,歸母凈利潤9.11億元。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12.51億元。

但對于浙商證券來說,國都證券具備一大優勢——持有中歐基金20%的股權。

浙商證券參股25%的浙商基金,截至今年9月末管理規模為573.82億元,在持牌公募機構中排名第76位,而同期中歐基金的在管規模為4689.26億元,排名第21位。

12月9日,方正證券許旖珊撰寫的研報稱,國都證券參股中歐基金是其特色。

該研報指出,收購國都證券股權對浙商證券的增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間接獲取中歐基金股權,中歐基金納入有望補足公募布局短板,后續與公司特色業務財富管理、研究業務等形成協同;二是實現區域互補,國都證券區域布局以北京、河南、上海等地為主,浙商證券則深耕浙江,如果深度合作則可以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三是未來若合并,有望推動資本實力更上一臺階,2023年上半年末浙商證券凈資產262億元/排名上市券商26名,國都證券凈資產104億元,二者合并后將達到366億元/排名上市券商19名,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浙商證券的“野心”:75后總裁新官上任三把火,錯過民生屬意國都

此次與國都證券的并購也是錢文海履新后主持的第一項重大戰略部署。

文|時代財經 武佩璇

錯過民生證券后,浙商證券(601878.SH)有了新的目標。

12月8日晚,浙商證券宣布啟動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根據公告,浙商證券擬從5家公司手中受讓國都證券共計19.15%的股權。

同日晚,國都證券第四大股東同方股份(600100.SH)發布公告稱,擬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5.9517%國都證券股權,對應的評估價值為8.93億元。

浙商證券今年動作頻頻,1月公布定增預案,3月“爭奪”民生證券,11月新任總裁錢文海就位。與此同時,總部同在杭州的財通證券也發展迅速,二者競爭愈發激烈。這恐怕也是浙商證券急于“擴張”的原因之一。

12月11日,浙商證券相關負責人回應時代財經稱,“如果與國都證券進行深度合作,可以通過發揮雙方各自優勢,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p>

今年動作頻頻

此次浙商證券擬收購國都證券股權,是今年11月證監會提出“支持頭部券商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打造一流的投資銀行”后首例公開的券業并購案例,引人關注。

12月8日晚,浙商證券發布公告稱,擬受讓重慶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天津重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重慶嘉鴻盛鑫商貿有限公司、深圳市遠為投資有限公司、深圳中峻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國都證券5.2820%、4.7170%、3.7736%、3.3089%、2.0639%股份。其中重慶國際信托是國都證券第五大股東,股權轉讓后將不再持有后者股權。

浙商證券表示,本次簽署的框架協議為意向協議,本次交易尚處于初步籌劃階段,交易方案仍需進一步論證和協商。

目前,國都證券沒有控股股東,亦無實際控制人。若此次交易順利完成,浙商證券將拿下國都證券19.15%的股權,超越中誠信托(持股13.33%),成為國都證券第一大股東。

同日,國都證券第四大股東同方股份也發布公告稱,將轉讓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所有國都證券股權共5.9517%,對應評估價值為8.93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猜測,浙商證券極有可能會從同方股份手中拿到此部分股權。

以同方股份全資子公司的轉讓價為參考計算,浙商證券此次簽署框架協議擬受讓的國都證券19.15%股權價值或將達到28.73億元。若將同方股份全資子公司轉讓的股權也一起納入囊中,浙商證券最終或將持有國都證券25%股權。

浙商證券在2022年年報中提到,2023年是公司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將加快新一輪再融資項目啟動,全力尋找外延式并購機會,推進資本運作步伐。

如其所言,2023年浙商證券頗多動作。

先是在1月,浙商證券開始推進80億元的定增事項。但根據浙商證券10月27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的回復,目前定增項目尚需要上交所審核、證監會注冊后方可發行實施。

其次是3月,浙商證券與國聯證券、東吳證券一同競爭民生證券30.3%的股權,雖然最終不敵國聯證券,但也向外界顯露了自己“擴張”的野心。

不過在公司大舉向前的同時,浙商證券的管理層出現一些動蕩。

5月,浙商證券原總裁王青山——“80后”少壯派券商高管代表,因“個人原因”辭職。王青山出生于1981年,2017年任職浙商證券總裁,時年不到37歲,任職時間為5年零10個月。王青山在辭職前還受到了“朱從玖事件”的波及,一度被傳“失聯”,但截至目前并無最新動向。

總裁之位空缺半年之久后,11月9日,浙商證券宣布錢文海為公司總裁。錢文海出生于1975年,此前就職于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財務有限公司,先后任總經理、董事長及黨委書記。

此次與國都證券的并購也是錢文海履新后主持的第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其在12月初的一次媒體采訪中就坦言,正在積極尋找戰略并購機遇,希望未來能接近或成為一流券商,“做強做優,力爭一流”。錢文海表示,在特色化發展方面,浙商證券重點強化在服務中小企業、財富、債券和協同等方面優勢。

浙商證券相關負責人12月11日對時代財經表示,“這次嘗試跨區域合作,主要是希望更好地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都證券業務協同效應,共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如果與國都證券進行深度合作,可以通過發揮雙方各自優勢,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更好地服務以中小企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以實際行動助力北交所高質量發展,持續提升公司服務實體經濟、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p>

與財通證券競爭激烈

浙商證券的大本營在杭州,深耕長三角地區,與其區域競爭最大的,便是總部同樣在杭州的財通證券。

從資本實力來看,二者不相上下。截至2023年6月末,財通證券的凈資本為205.56億元,浙商證券則是195.52億元。

從2020年~2022年業績表現來看,浙商證券營業收入遠高于財通證券,且連續三年保持正增長,而財通證券營業收入近兩年均出現同比下滑;但從歸母凈利潤來看,營業收入更低的財通證券獲利更多,僅在2022年,浙商證券以16.54億元“險勝”財通證券(15.17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營業收入126.22億元,是財通證券(49.55億元)的2倍多,但歸母凈利潤僅為13.30億元,低于財通證券的15.01億元。

兩家券商2020年~2023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對比圖,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年報。制圖:時代財經

分業務來看,資產管理業務方面,財通證券更勝一籌。2023年前三季度,財通證券受托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的凈收入11.80億元,在披露具體業務數據的45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8位;浙商證券該業務收入2.58億元,排名第22位。

而在投行業務和經紀業務方面,浙商證券更具優勢,尤其是經紀業務。2023年前三季度,浙商證券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為13.23億元,財通證券為9.01億元。

作為總部同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兩大券商,浙商證券與財通證券競爭愈發激烈,但因身處同一地,此前也有“兩家可能合并,進一步提高區域占有率”的傳聞出現。對此,上海某券商人士告訴時代財經,“同區域內的券商合并,對各自業務的幫助較小,尤其不能補足經紀業務的區域短板。另外,如果并購同區域的券商,當地會少一張券商牌照,一般不會獲得支持。”

合并后的新氣象

浙商證券認為此次交易框架協議的簽訂有利于公司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源整合,發揮公司現有業務優勢與國都證券業務協同效應,提升公司的競爭力。

從二者的業務發展來看,浙商證券與國都證券若合并,將補充雙方各自在地域經營方面的劣勢。

浙商證券的總部在杭州,長三角是其大本營。從2022年年報來看,浙商證券109家營業部中,在江浙滬三地的共有76家,在京津冀華北區域則只有9家。

而國都證券的總部在北京,根據2022年年報,其共有60家分支機構,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南、上海、山東、四川、河北、陜西等地,業務發展著重鋪排北方區域。

雖在經紀業務上有互補,但整體來看,國都證券與浙商證券的實力差距較大。

2023年上半年,國都證券實現營業收入8.32億元,其中,投資收益4.81億元,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22億元;歸母凈利潤4.28億元。

同期,浙商證券的營收達到84.56億元,歸母凈利潤9.11億元。其中,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12.51億元。

但對于浙商證券來說,國都證券具備一大優勢——持有中歐基金20%的股權。

浙商證券參股25%的浙商基金,截至今年9月末管理規模為573.82億元,在持牌公募機構中排名第76位,而同期中歐基金的在管規模為4689.26億元,排名第21位。

12月9日,方正證券許旖珊撰寫的研報稱,國都證券參股中歐基金是其特色。

該研報指出,收購國都證券股權對浙商證券的增益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間接獲取中歐基金股權,中歐基金納入有望補足公募布局短板,后續與公司特色業務財富管理、研究業務等形成協同;二是實現區域互補,國都證券區域布局以北京、河南、上海等地為主,浙商證券則深耕浙江,如果深度合作則可以更好地聯結長三角、京津冀區域各項資源;三是未來若合并,有望推動資本實力更上一臺階,2023年上半年末浙商證券凈資產262億元/排名上市券商26名,國都證券凈資產104億元,二者合并后將達到366億元/排名上市券商19名,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化市| 大冶市| 万盛区| 台北市| 荣成市| 民乐县| 思茅市| 安塞县| 宜宾市| 利川市| 综艺| 扎鲁特旗| 无棣县| 洛扎县| 洛阳市| 弥勒县| 扶沟县| 观塘区| 鄂尔多斯市| 贵南县| 天台县| 青冈县| 阿拉善左旗| 钟祥市| 绵阳市| 龙陵县| 湛江市| 庆元县| 城固县| 青田县| 榕江县| 江津市| 肃宁县| 灵丘县| 清苑县| 正宁县| 宁化县| 留坝县| 和顺县| 武城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