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鮑師傅“出海”了——但又沒完全出。
12月初,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出倫敦新開張的“鮑師傅“門店照片。圖片顯示,倫敦鮑師傅的門頭、商標、店員服裝與中國市場的鮑師傅門店高度相似;而其官方網站和正版鮑師傅官網從外觀到首頁品牌介紹基本一致。

在網友針對倫敦“鮑師傅”是真是假、好不好吃的一波討論后,12月10日,鮑師傅糕點發布了一份關于遭遇海外侵權門店的聲明,其中指出,“鮑師傅目前僅在國內經營直營門店,沒有在海外開設或籌備中的門店,也沒有授權任何第三方代表鮑師傅在海外經營。”
《深圳商報》引述鮑師傅方面表示,目前針對英國倫敦“鮑師傅”侵權取證已經基本完成。“我們之前已經在海外注冊了鮑師傅商標。此次英國倫敦的山寨版‘鮑師傅’侵權證據非常清晰。目前,取證已經基本完成。鮑師傅將拿起法律武器,以合法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保障消費者利益。”

不僅僅是鮑師傅,瑞幸咖啡也正身陷海外商標搶注危機中。
2022年1月,瑞幸咖啡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表示,有網友爆料稱在泰國發現瑞幸咖啡門店;8月9日,這個品牌進一步發布辟謠聲明稱未曾在泰國開店,并表示山寨門店“向左看小鹿”logo和直接使用luckincoffee名稱的做法對瑞幸品牌造成嚴重傷害,已訴諸法律手段。
這一案件至今沒有明確結論。2023年12月初一度傳出了“瑞幸敗訴”的消息,但該信息至今未得到瑞幸官方證實。
茶飲品牌“茶顏悅色”也有過類似的遭遇。早在2019年,海外網報道長沙知名茶飲連鎖品牌“茶顏悅色”被留學生在韓國搶先注冊商標。當年4月8日,茶顏悅色通過官方微博發了一則聲明表示:“對方此行為合法,我們無權干涉。很抱歉此前在商標保護上做得不夠,造成遺憾。”

事實上,商標保護難題的關鍵在于商標權的地域性。
對于起家于中國的連鎖品牌來說,在海外市場的商標保護的難度比較大。
“每個國家的商標制度都是獨立的。外加很多國家是先申請原則(少數國家例外),誰先申請,誰就能獲得保護。”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楊鴻對界面新聞分析道。
如果要在海外市場進行商標保護則頗為困難。
楊鴻稱,通常只有少數例外情形能“未注冊也要求保護”,最主要是兩種:一是馳名商標,它的條件較嚴格。“但以上例外有個共同的前提:一般要在當地有使用,且這個時間點要比注冊商標的時間點更早。而現在的情況是,很多國內公司還沒過去經營,沒產生影響力,人家就已經先申請了。”他對界面新聞說。
“影響力”的判定有一定操作空間,而商標被判定為馳名的法律要求很高。
根據2021年1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馳名商標保護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0)”,主張商標馳名的當事人需要提供市場份額、商標實際使用年限、宣傳規模、市場聲譽等證據材料,以證明商標有足夠的影響力。楊鴻表示,馳名商標判定最基本的原則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里,“各國具體立法標準會有區別,但大原則是一致的。”
而當涉及海外侵權時,品牌需要在當地的司法框架內解決爭端,這為品牌維權帶來一定的難度。例如瑞幸在泰國被山寨,原則上就需要根據泰國商標和競爭法律、在泰國法院解決,而泰國擁有自己的司法權和解釋空間。
目前,在海外商標保護只有一個最“笨”的辦法,就是將這個商標在全球所有國家都進行申請。“但這種做法成本太高,只有部分奢侈品品牌在全球兩百個國家做了商標注冊。”上海碩力知識產權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郭桂峰曾指出。
于是,在這樣的灰色地帶,“商標搶注”成為了一門生意,職業搶注人是搶注中國商標的“主力軍”。
所謂職業搶注人,即專門針對有可能獲得高額收益的商標進行搶注,并以向在先使用人索賠或與商標買賣平臺、商標代理機構等機構協作等手段獲益之人。例如,新加坡“莜面村”“煌上煌”商標,便是由職業搶注人Du Xiulan搶注。

實際上,20多年前,中國品牌就經歷了一波海外搶注高峰。
據國家工商局統計,2005年,中國約有16%的企業的商標在國外被搶注。這一波搶注集中在中國老字號上,例如“王致和”“洽洽”“老干媽”等商標被德國歐凱公司搶注,紹興“女兒紅”、“英雄”金筆、龍井茶在日本被搶注,“大寶”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被搶注……另外還有“大白兔”“狗不理”“五糧液”“紅塔山”等等中國品牌在海外被注冊。
最近的變化在于,相對于老字號,被山寨的更多是新型本土消費品牌。另外,相比信息渠道相對封閉的2000年初,當下社交媒體的興盛為國內企業知曉海外搶注動向提供了便利——這或許也構成近年來品牌“海外打假”事件層出不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企業商標被搶注的情況在好轉。從2017年起,中華商標協會定期披露該協會313家會員企業在全球196個國家和地區的商標監測情況。而據其發布的《中華商標協會會員企業商標國際搶注預警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2年,在海外疑似被搶注商標的會員企業占比分別為33.5%、18.5%、18.5%、16%、14%和7%,呈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