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華誼兄弟王中磊:三十而立,做行業革新的先行者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華誼兄弟王中磊:三十而立,做行業革新的先行者

三十而立,新心向陽。

文|娛樂資本論

刊前語

娛樂資本論自2014年創立至今,即將走過十年。十年間,我們曾陪伴文娛行業一路高歌,共享繁盛;也曾身處疫情寒冬,依然咬定青山,砥礪前行。2023年,文娛行業全面復蘇,娛樂資本論也在年初加入上海報業集團界面財聯社新媒體矩陣,迎來全新征程。十年既是淬煉,又是新生,我們特推出此本【拾光·新生】——娛樂資本論十周年特刊,邀請業內大咖與我們共同講述文娛行業的拾光沉浮與未來新生。

作者|尖椒

2023年,電影行業加速復蘇,分眾化趨勢、短視頻沖擊、工業化進步成為電影行業關注的主題。2023年,也是華誼選擇“斷臂”的一年。未來兩年內,華誼將更加聚焦于影視主業,讓企業走回運營正軌,保證內容和收益的穩定性。

在觀眾代際變化、媒介形態變革的當下,華誼仍然保持著不竭的創作生命力,以對現實題材的持續關注和原創IP持久的生命力繼續為市場輸送好內容。

讓經典IP歷久彌新的同時,“年輕化”成為此次對話中王中磊經常提到的關鍵詞,華誼不僅要擁抱年輕的受眾,與田羽生導演合作全新的“分手”系列,也想要吸納年輕的創作者,與手上有優質劇本的新導演達成合作,扶持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

作為電影行業三十年起伏的親歷者,華誼一直走在行業變革的最前端。王中磊認為,過去十年,中國電影的票房水位已達預期,而未來十年,中國電影的目標仍然是構建完善的產業鏈,讓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積蓄力量、排除障礙,華誼迎接新生

2024年,是華誼的而立之年。在這個關鍵節點到來之前,王中磊重新思考華誼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聚焦影視主業、讓企業回歸運營正軌作為主要目標。作為親歷影視行業多次起伏與變革的先行者,華誼如今面臨的問題與抉擇,也成為當下電影行業面臨挑戰的一個縮影。

娛樂資本論:您怎么概括華誼兄弟的2023年? 王中磊:對我來說,華誼的2023年主要還是圍繞兩件事。第一個是創作,市場在經歷了過去三年后已經開始恢復,我們在影視內容端方面還是下了很大精力。第二個是解決華誼面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行業都會面臨的,只是華誼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我們最早上市,經歷了20年左右的市場化、產業化,感受過這個行業的紅利期,也起到過抬頭兵的作用。我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做完了歐美電影產業100年的事,有很多優秀的東西留下來,也積淀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具體來說,我們還是要讓企業走回運營的正軌,在符合企業未來規劃的同時,去除原來做的很多非影視行業的一些投資。直接點來說,可能要做一些“斷臂”的事情,縮減一定的市場規模,保證正常的運營流動性、內容穩定性和收益穩定性。

目前的問題有主動和被動兩個原因。從2018年開始,行業經歷了比較大的政策調整,包括后來又有疫情影響。到了2023年,我們需要去適應新的變化。其次是國際金融形式、資本形式的改變,這些都是被動原因,但都要接受。主動的部分,回顧這幾年企業的戰略和決策,有一些問題考慮得不夠成熟?;谶@些情況,華誼在未來兩到三年都會更關注主業。2023年是華誼積蓄力量、排除障礙的一年。明年是華誼成立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對于一家創業的影視企業來說,走過三十年很不容易,希望明年華誼可以成為一家更加成熟的企業。

娛樂資本論:過去疫情三年對華誼最大的影響和改變是什么?

王中磊:首先我覺得中國電影公司的生命力都是挺頑強的,還能存活下來。其次我覺得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有一個時間思考,比如2023年我們要做什么。這個事情比拍電影還難,需要不斷地去解決問題。所以2023年對華誼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可能我們還沒有如愿做到那么輕盈,但我們也做了很多成功的推進。2024年是而立之年,希望華誼兄弟可以煥然一新。

電影分眾時代,華誼的變與不變

《前任4》上映后,王中磊發現電影分眾化趨勢愈發明顯,引發他對創作端變革的思考:既要與短視頻做出區隔,又要更新敘事方式,符合當下觀眾的觀影習慣變化。但不變的是,華誼始終關注現實題材、對創作保持著赤誠之心。

談及行業一直關注的電影工業化,王中磊認為,破局之法在于學生時代的科普教育,為電影工業儲備科學技術人才。他也希望未來科幻類型片的工業化發展可以反哺中小成本電影,共同助力電影科技進步。

娛樂資本論:您覺得跟十年前相比,電影受眾的喜好有什么變化嗎?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創作端?王中磊:影視部分還是有規律可循,消費群體相對來說有比較集中的年齡段。現在是以五年為一代,所以喜好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除了年齡、文化背景這方面,更多媒體和社交手段的產生對電影也會有影響。比如我們現在創作時會碰到一個問題,在如今短視頻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前電影劇情片講故事的方式需要發生變化,符合受眾觀影習慣的同時又要做好與短視頻的區隔。唯一不變的還是創作的真誠感,盡管你了解觀眾的變化趨勢,但如果僅僅跟隨趨勢很難成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引領性。

過去幾年電影行業積累了大量影片,在今年有所爆發。有些電影在今年放映,反而積蓄了巨大的力量。比如《孤注一擲》,如果前兩年放,社會話題度反而沒有這么高。所以我覺得電影還是得有一定的時效性。第二個變化是電影觀眾的分眾化趨勢很明顯。以前電影產量和類型比較少,所以大家都在看一種電影,現在會有喜歡看科幻、喜劇、動作片的不同觀眾。如果跨越了不同的類型,電影的票房會比較好。娛樂資本論:您剛才提到短視頻,尤其是當下短視頻帶來觀眾觀看模式和消費心理的變化,針對這種變化,華誼應該要做哪些調整和升級?王中磊:我覺得進電影院的觀眾和收看短視頻內容為主的觀眾其實是兩類人群。重合的部分是通過短視頻了解時事、有閱讀消費習慣的人群,這類人群看電影的時候代入感比較強。但另一類人群,電影再去迎合,他們也沒有這個時間和消費習慣。華誼有豐富的行業資源,一方面需要去拍頭部的影片,不管是科幻片、戰爭片還是動作片,華誼都有責任要去做。另一方面華誼也需要拍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類影片我覺得包羅萬象,不見得都是苦的,也可以是喜劇題材、愛情題材。比如我們明年初要發的一部電影《屋頂足球》,是現實題材,但又很魔幻,它講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又特別陽光。第三個我覺得還是要關注未來科技與電影的結合。就像錢塘江大潮一樣,你知道潮水一定要來,來之前是很平靜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到,但是創作端、市場端都會因此發生變化,這是我會比較關注的事情。

娛樂資本論:談到科學技術,您覺得中國電影工業化在過去十年最大的突破是什么?王中磊:工業化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之前各種電影節和論壇上經常談到。前段時間我們作為影視行業代表與全國政協副主席交流,他談到科技這個概念如果沒有在學生時代普及的話,之后的科技運用也會很難。在影視行業,其實我們大多數從業者不是科學家或科技人士,但國外有很多人本身是跨界在做電影,他們往往會跑出來一兩個在科技和影視創作中領先的人。比如盧卡斯在電影工業革命后找到了一種拍科幻片的方式,后來又有工業光魔開始做特效。另外他們大量研究宇宙論,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科普教育,對這方面有興趣。但目前中國電影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我個人覺得還是自發帶動的,比如郭帆導演拍的《流浪地球》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案例。

就我和行業其它幾位老板的交流看來,目前工業化程度高的電影制作還沒有解決時間性的問題,一部電影還是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雖然大家對外都說要用科技提高工業化水平,但其實目前電影工業化部分的含量沒有那么大。一些特殊類型是需要的,但是其它類型更多還是在劇本創作的打磨上。

特殊類型的電影比如科幻電影,這部分硬仗已經有年輕的導演開始打了,我覺得非常好。他們一旦解決了電影工業化的問題,其實可以反哺到我剛剛說的另一種類型,一些小成本的電影,這是一種降維打擊。比如我們今年正在籌劃的《犀牛狂奔在鼓樓大街的夜晚》,里面有大量的特效,但又是一個很小巧的故事,成本不能過高,如果可以反哺到這種類型上,可能對整體的電影科技發展都有幫助。

娛樂資本論:那華誼在這個階段選擇的路徑是哪一條呢?王中磊:我覺得這兩條路都要走。硬仗的部分可能比較適合郭帆這樣的獨立制片公司,我們會參與這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路,中小成本的項目華誼也會有一定數量的儲備。

娛樂資本論:對華誼來說,在硬科技的部分,最需要解決的關鍵點是什么?王中磊:關鍵點是需要有科學家一樣的人才。其實不光是影視行業,很多大企業在研發方面的資金都不是很多,這個其實是有問題的。在和全國政協副主席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出,希望能協調一些國家類的科研機構或者設立實驗室,給影視行業一些幫助。特別是去創作和拍攝一些偏低齡的電影,這對于科普會有很大的幫助,也會對之后科技發展與提高有所幫助。

娛樂資本論:《前任》《非誠勿擾》系列IP都超過十年,在您看來,這些IP能長時間保持活力的秘訣是什么?王中磊:我覺得還是情感鏈接到位。比如《前任》系列其實是一個有感而發的作品,創作團隊當時年齡大概不到30歲,正好處在情感從熱烈轉向成熟的轉折期。第一部電影獲得成功之后,我們就準備做成系列。背后的創作者也在成長,我們用十年時間拍成四部電影,更像是一個記錄的載體。到了《前任4》的時候我們發現和之前《前任1》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分眾化。很多到這個歲數的人能理解孟云在婚姻面前的躊躇,但是一些年輕觀眾還不能理解。

《非誠勿擾》是因為時間比較久了,距離第一部已經16年,它是因為經典而存在。一部電影中經典的人物形象、對話、情節和音樂會讓你記住這部電影。我們一直希望拍第三部,但是很難讓年輕觀眾去看葛大爺談戀愛。所以這次《非誠勿擾3》是小剛導演一次致敬經典的大膽實驗,它不是愛情片,但是它展示了一種未來的生活,當科技已經融入生活之后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愛這個詞。

最近我們也開始跟田羽生做一個新的分手系列。第一部叫做《分手清單》,是更年輕化的系列,我們還是想講好年輕人的故事,這是我們在愛情系列電影上的一些嘗試。

娛樂資本論:《分手》系列與之前《前任》系列的區別在哪?王中磊:前任系列還屬于英年早婚的階段,因為是記錄式的,他們現在還很難有新的選題。而分手系列我們希望更加年輕化一點,從女性角度去呈現現代年輕人的情感觀。在表現手法上也與前任系列做出區隔。在前任系列電影中,生活狀態是隱在背后的,好像這幫人每天都只在談戀愛,因為我們想純粹地呈現愛情這件事。而分手系列我們希望現實色彩多一點,包羅更多的東西。

擁抱創新,做行業革新的先行者

華誼一直是電影行業革新的領軍者。今年行業熱議的分線發行,華誼再次走在行業前列,嘗試跑出適合當下市場的發行模式。展望行業未來發展,王中磊認為,電影產業鏈發展仍然是未來十年的目標。

娛樂資本論:您在年初的內部信中說華誼要擁抱創新、以變應變。您覺得華誼在2023年最大的創新是什么?王中磊:我覺得是年輕化,這個很重要。不光是題材上的年輕化,也要擁抱年輕的創作人員。回顧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都是和年輕人合作,雖然他們現在成了大師,但我們是從他們的年輕時段開始合作,所以我現在特別想跟新涌現出來的年輕導演合作。

娛樂資本論:有什么機制可以保證華誼尋找或挖掘到年輕的導演呢?王中磊:我希望年輕導演可以帶著劇本敲我的門,先是劇本打動我,我再去扶持。而不是我找一群年輕導演,給你們每人一個題目,你們去寫劇本。當年的陸川、田羽生、程耳、管虎,他們其實都是拿了一個劇本給我,說特想拍這個。當然也有一些年輕導演來找我,但是沒拍成功,我覺得很可惜,并不代表他不行。有時候我覺得這方面我也不夠主動,對于失敗了的年輕導演,其實可以二次關懷。往往有時候他們也會羞怯,會覺得沒有幫老板掙到錢,或者是拍得不夠好。所以我覺得未來跟這些年輕導演的合作,最好是你看好他,就扶持他兩三部,不斷地去拍。

娛樂資本論:您在今年的金雞論壇上提到華誼的下一部大片會分線發行,分線發行對未來電影市場會有哪些改變?王中磊:分線發行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在疫情前,大家就一直在聊這個事。首先它是成熟市場存在的一種發行方式,是電影院和內容供應端進行鏈接的一種最好的方式?,F在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放映市場,我們的電影院和銀幕數都是全球第一,但是我們每一年排播的電影才三百多部。相對應的,美國市場每年可以放映500部,香港只有100多塊銀幕,但每年可以放映近500部。分線發行可以讓更多觀眾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但實行難度也很大。每一次變革都要經歷一個很難理解和接受的過程,我認為現在發行方和放映的電影院都不知道該如何做。以往統一發行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哪一部電影想看指數高,就多排片。到重要檔期時,排片費高一點,影院躺著掙錢。但現在電影院的空座率太高了,因為現在電影院影片的雷同性,大家競爭的都是地理位置、服務這些硬件,而不是競爭軟件,所以電影院之間應該有所區隔。

現在電影都是一個月的密鑰,有人聽到某部電影的時候已經下了,因為在同一檔期可能另一部電影占了40%排片,它只占3%,但是分線發行后,它可能會有放映空間,可以一輪、二輪、三輪放映,不同輪次放映的時候大家的分賬比例和電影票價也可能發生變化。分線發行另外一個好處是供應側更加豐富。像頭部電影公司,每年出品四五部電影,不是我們不想拍多,是拍多了沒有放映空間,每年只有那么幾個檔期。分線發行也能讓電影創作多元化,讓放映端的影院有所區隔,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比如對于四五十歲的觀眾,電影院沒有他們想看的電影類型,因為基本都是面向20-40歲觀眾的電影。在他們時間寬裕的上午時段,電影院也可以提供多元的服務。

娛樂資本論:華誼也有自己的院線,分線發行對院線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王中磊:主要還是管理上需要精細化,因為院線需要去和片方談判。另外,目前院線一半多規模都不大,其中還有一大半是各地國有發行放映公司改名為院線,這部分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分線發行最大的動蕩可能是院線的并購,形成強有力的幾條院線跟片方談合作。分線發行的時候,發行公司需要面對四五十條院線去談判,這個不太現實。

電影行業每一次大的改革都是由一些頭部、有影響力的電影帶動的。比如中國電影分賬比例的調整目前還停留在《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期的43:57,而且43%是最高點,只有中大型的電影片方可以拿到43%。我也希望分線發行能有一部特別大的影片能與院線談判,跑出來一種新的方式?,F在小的文藝片分線放映只是為了爭取一些放映空間,還沒有到真正的分線發行。

娛樂資本論:您還記得十年前您對電影行業的預期嗎?現在回看,您覺得當時哪些預期是合理的,哪些預期可能跟現實不太符?王中磊:我記得十年前電影產量比較低,票房數字也不是特別高,兩三億就快拿票房冠軍了,我當時對電影市場有較高的預期,單一市場也能出現票房高的電影。現在我們的票房冠軍就是四五十億,這一點是達到預期的。

另外沒有達到預期的是產業鏈的部分,我們到現在還是過度依賴于影院回收。除了影院端的高速發展、優秀影片的票房價值、整體市場的規模,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產業鏈跟價值化沒有被體現。基本上現在的電影都還是85%依賴票房,靠影院回收來做整個的財務報表。

產業鏈發展是未來十年我的新預期,不跑出來中國電影沒有發展。雖然華誼先跑,做線下樂園和文旅的結合,也造成我們阻力非常大。但不嘗試怎么往下做呢?另外IP衍生品,首先IP不夠強大,因為普及人群不夠多,IP的延續性也不夠強,IP和其他東西連結的這條產業鏈光靠電影公司的人來做成也是很難的事。未來電影產業鏈跑出來,才能讓電影這個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華誼兄弟

3.6k
  • 華誼兄弟(300027.SZ):公司擬轉讓英雄互娛7418萬股股票,轉讓價格3.36億元
  • 華誼兄弟:擬轉讓英雄互娛股權,預計取得利潤約9100萬元

发布评论

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娱乐资本论
界面财经号
IP属地:北京
“娱乐资本论”是国内唯一一个由财经记者和文娱记者共同运营的微信公众号,由新京报财经记者郑道森和文娱记者吴立湘共同运营。“娱乐资本论”主打文化产业的资本秘辛,跟娱乐圈的人聊资本,跟投资界的人谈八卦,觥筹交错之间,贩卖一点信息不对称,为传媒圈朋友打造的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下載界面新聞

華誼兄弟王中磊:三十而立,做行業革新的先行者

三十而立,新心向陽。

文|娛樂資本論

刊前語

娛樂資本論自2014年創立至今,即將走過十年。十年間,我們曾陪伴文娛行業一路高歌,共享繁盛;也曾身處疫情寒冬,依然咬定青山,砥礪前行。2023年,文娛行業全面復蘇,娛樂資本論也在年初加入上海報業集團界面財聯社新媒體矩陣,迎來全新征程。十年既是淬煉,又是新生,我們特推出此本【拾光·新生】——娛樂資本論十周年特刊,邀請業內大咖與我們共同講述文娛行業的拾光沉浮與未來新生。

作者|尖椒

2023年,電影行業加速復蘇,分眾化趨勢、短視頻沖擊、工業化進步成為電影行業關注的主題。2023年,也是華誼選擇“斷臂”的一年。未來兩年內,華誼將更加聚焦于影視主業,讓企業走回運營正軌,保證內容和收益的穩定性。

在觀眾代際變化、媒介形態變革的當下,華誼仍然保持著不竭的創作生命力,以對現實題材的持續關注和原創IP持久的生命力繼續為市場輸送好內容。

讓經典IP歷久彌新的同時,“年輕化”成為此次對話中王中磊經常提到的關鍵詞,華誼不僅要擁抱年輕的受眾,與田羽生導演合作全新的“分手”系列,也想要吸納年輕的創作者,與手上有優質劇本的新導演達成合作,扶持電影行業的新生力量。

作為電影行業三十年起伏的親歷者,華誼一直走在行業變革的最前端。王中磊認為,過去十年,中國電影的票房水位已達預期,而未來十年,中國電影的目標仍然是構建完善的產業鏈,讓行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積蓄力量、排除障礙,華誼迎接新生

2024年,是華誼的而立之年。在這個關鍵節點到來之前,王中磊重新思考華誼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聚焦影視主業、讓企業回歸運營正軌作為主要目標。作為親歷影視行業多次起伏與變革的先行者,華誼如今面臨的問題與抉擇,也成為當下電影行業面臨挑戰的一個縮影。

娛樂資本論:您怎么概括華誼兄弟的2023年? 王中磊:對我來說,華誼的2023年主要還是圍繞兩件事。第一個是創作,市場在經歷了過去三年后已經開始恢復,我們在影視內容端方面還是下了很大精力。第二個是解決華誼面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行業都會面臨的,只是華誼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企業。我們最早上市,經歷了20年左右的市場化、產業化,感受過這個行業的紅利期,也起到過抬頭兵的作用。我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做完了歐美電影產業100年的事,有很多優秀的東西留下來,也積淀了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具體來說,我們還是要讓企業走回運營的正軌,在符合企業未來規劃的同時,去除原來做的很多非影視行業的一些投資。直接點來說,可能要做一些“斷臂”的事情,縮減一定的市場規模,保證正常的運營流動性、內容穩定性和收益穩定性。

目前的問題有主動和被動兩個原因。從2018年開始,行業經歷了比較大的政策調整,包括后來又有疫情影響。到了2023年,我們需要去適應新的變化。其次是國際金融形式、資本形式的改變,這些都是被動原因,但都要接受。主動的部分,回顧這幾年企業的戰略和決策,有一些問題考慮得不夠成熟?;谶@些情況,華誼在未來兩到三年都會更關注主業。2023年是華誼積蓄力量、排除障礙的一年。明年是華誼成立三十周年,三十而立。對于一家創業的影視企業來說,走過三十年很不容易,希望明年華誼可以成為一家更加成熟的企業。

娛樂資本論:過去疫情三年對華誼最大的影響和改變是什么?

王中磊:首先我覺得中國電影公司的生命力都是挺頑強的,還能存活下來。其次我覺得對我來說,更多的是有一個時間思考,比如2023年我們要做什么。這個事情比拍電影還難,需要不斷地去解決問題。所以2023年對華誼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可能我們還沒有如愿做到那么輕盈,但我們也做了很多成功的推進。2024年是而立之年,希望華誼兄弟可以煥然一新。

電影分眾時代,華誼的變與不變

《前任4》上映后,王中磊發現電影分眾化趨勢愈發明顯,引發他對創作端變革的思考:既要與短視頻做出區隔,又要更新敘事方式,符合當下觀眾的觀影習慣變化。但不變的是,華誼始終關注現實題材、對創作保持著赤誠之心。

談及行業一直關注的電影工業化,王中磊認為,破局之法在于學生時代的科普教育,為電影工業儲備科學技術人才。他也希望未來科幻類型片的工業化發展可以反哺中小成本電影,共同助力電影科技進步。

娛樂資本論:您覺得跟十年前相比,電影受眾的喜好有什么變化嗎?這些變化如何影響創作端?王中磊:影視部分還是有規律可循,消費群體相對來說有比較集中的年齡段?,F在是以五年為一代,所以喜好的變化還是很大的。除了年齡、文化背景這方面,更多媒體和社交手段的產生對電影也會有影響。比如我們現在創作時會碰到一個問題,在如今短視頻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前電影劇情片講故事的方式需要發生變化,符合受眾觀影習慣的同時又要做好與短視頻的區隔。唯一不變的還是創作的真誠感,盡管你了解觀眾的變化趨勢,但如果僅僅跟隨趨勢很難成功,還是需要有一定的先進性和引領性。

過去幾年電影行業積累了大量影片,在今年有所爆發。有些電影在今年放映,反而積蓄了巨大的力量。比如《孤注一擲》,如果前兩年放,社會話題度反而沒有這么高。所以我覺得電影還是得有一定的時效性。第二個變化是電影觀眾的分眾化趨勢很明顯。以前電影產量和類型比較少,所以大家都在看一種電影,現在會有喜歡看科幻、喜劇、動作片的不同觀眾。如果跨越了不同的類型,電影的票房會比較好。娛樂資本論:您剛才提到短視頻,尤其是當下短視頻帶來觀眾觀看模式和消費心理的變化,針對這種變化,華誼應該要做哪些調整和升級?王中磊:我覺得進電影院的觀眾和收看短視頻內容為主的觀眾其實是兩類人群。重合的部分是通過短視頻了解時事、有閱讀消費習慣的人群,這類人群看電影的時候代入感比較強。但另一類人群,電影再去迎合,他們也沒有這個時間和消費習慣。華誼有豐富的行業資源,一方面需要去拍頭部的影片,不管是科幻片、戰爭片還是動作片,華誼都有責任要去做。另一方面華誼也需要拍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這類影片我覺得包羅萬象,不見得都是苦的,也可以是喜劇題材、愛情題材。比如我們明年初要發的一部電影《屋頂足球》,是現實題材,但又很魔幻,它講普通人的故事,但是又特別陽光。第三個我覺得還是要關注未來科技與電影的結合。就像錢塘江大潮一樣,你知道潮水一定要來,來之前是很平靜的,你不知道它什么時候到,但是創作端、市場端都會因此發生變化,這是我會比較關注的事情。

娛樂資本論:談到科學技術,您覺得中國電影工業化在過去十年最大的突破是什么?王中磊:工業化這個話題很有意思,之前各種電影節和論壇上經常談到。前段時間我們作為影視行業代表與全國政協副主席交流,他談到科技這個概念如果沒有在學生時代普及的話,之后的科技運用也會很難。在影視行業,其實我們大多數從業者不是科學家或科技人士,但國外有很多人本身是跨界在做電影,他們往往會跑出來一兩個在科技和影視創作中領先的人。比如盧卡斯在電影工業革命后找到了一種拍科幻片的方式,后來又有工業光魔開始做特效。另外他們大量研究宇宙論,因為他們從小就受到科普教育,對這方面有興趣。但目前中國電影在科技方面的發展,我個人覺得還是自發帶動的,比如郭帆導演拍的《流浪地球》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案例。

就我和行業其它幾位老板的交流看來,目前工業化程度高的電影制作還沒有解決時間性的問題,一部電影還是需要兩三年的時間。雖然大家對外都說要用科技提高工業化水平,但其實目前電影工業化部分的含量沒有那么大。一些特殊類型是需要的,但是其它類型更多還是在劇本創作的打磨上。

特殊類型的電影比如科幻電影,這部分硬仗已經有年輕的導演開始打了,我覺得非常好。他們一旦解決了電影工業化的問題,其實可以反哺到我剛剛說的另一種類型,一些小成本的電影,這是一種降維打擊。比如我們今年正在籌劃的《犀牛狂奔在鼓樓大街的夜晚》,里面有大量的特效,但又是一個很小巧的故事,成本不能過高,如果可以反哺到這種類型上,可能對整體的電影科技發展都有幫助。

娛樂資本論:那華誼在這個階段選擇的路徑是哪一條呢?王中磊:我覺得這兩條路都要走。硬仗的部分可能比較適合郭帆這樣的獨立制片公司,我們會參與這部分,但是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路,中小成本的項目華誼也會有一定數量的儲備。

娛樂資本論:對華誼來說,在硬科技的部分,最需要解決的關鍵點是什么?王中磊:關鍵點是需要有科學家一樣的人才。其實不光是影視行業,很多大企業在研發方面的資金都不是很多,這個其實是有問題的。在和全國政協副主席交流的過程中,我們也提出,希望能協調一些國家類的科研機構或者設立實驗室,給影視行業一些幫助。特別是去創作和拍攝一些偏低齡的電影,這對于科普會有很大的幫助,也會對之后科技發展與提高有所幫助。

娛樂資本論:《前任》《非誠勿擾》系列IP都超過十年,在您看來,這些IP能長時間保持活力的秘訣是什么?王中磊:我覺得還是情感鏈接到位。比如《前任》系列其實是一個有感而發的作品,創作團隊當時年齡大概不到30歲,正好處在情感從熱烈轉向成熟的轉折期。第一部電影獲得成功之后,我們就準備做成系列。背后的創作者也在成長,我們用十年時間拍成四部電影,更像是一個記錄的載體。到了《前任4》的時候我們發現和之前《前任1》有一個很大的區別,就是分眾化。很多到這個歲數的人能理解孟云在婚姻面前的躊躇,但是一些年輕觀眾還不能理解。

《非誠勿擾》是因為時間比較久了,距離第一部已經16年,它是因為經典而存在。一部電影中經典的人物形象、對話、情節和音樂會讓你記住這部電影。我們一直希望拍第三部,但是很難讓年輕觀眾去看葛大爺談戀愛。所以這次《非誠勿擾3》是小剛導演一次致敬經典的大膽實驗,它不是愛情片,但是它展示了一種未來的生活,當科技已經融入生活之后我們該如何去面對愛這個詞。

最近我們也開始跟田羽生做一個新的分手系列。第一部叫做《分手清單》,是更年輕化的系列,我們還是想講好年輕人的故事,這是我們在愛情系列電影上的一些嘗試。

娛樂資本論:《分手》系列與之前《前任》系列的區別在哪?王中磊:前任系列還屬于英年早婚的階段,因為是記錄式的,他們現在還很難有新的選題。而分手系列我們希望更加年輕化一點,從女性角度去呈現現代年輕人的情感觀。在表現手法上也與前任系列做出區隔。在前任系列電影中,生活狀態是隱在背后的,好像這幫人每天都只在談戀愛,因為我們想純粹地呈現愛情這件事。而分手系列我們希望現實色彩多一點,包羅更多的東西。

擁抱創新,做行業革新的先行者

華誼一直是電影行業革新的領軍者。今年行業熱議的分線發行,華誼再次走在行業前列,嘗試跑出適合當下市場的發行模式。展望行業未來發展,王中磊認為,電影產業鏈發展仍然是未來十年的目標。

娛樂資本論:您在年初的內部信中說華誼要擁抱創新、以變應變。您覺得華誼在2023年最大的創新是什么?王中磊:我覺得是年輕化,這個很重要。不光是題材上的年輕化,也要擁抱年輕的創作人員?;仡櫸疫M入這個行業的時候,其實都是和年輕人合作,雖然他們現在成了大師,但我們是從他們的年輕時段開始合作,所以我現在特別想跟新涌現出來的年輕導演合作。

娛樂資本論:有什么機制可以保證華誼尋找或挖掘到年輕的導演呢?王中磊:我希望年輕導演可以帶著劇本敲我的門,先是劇本打動我,我再去扶持。而不是我找一群年輕導演,給你們每人一個題目,你們去寫劇本。當年的陸川、田羽生、程耳、管虎,他們其實都是拿了一個劇本給我,說特想拍這個。當然也有一些年輕導演來找我,但是沒拍成功,我覺得很可惜,并不代表他不行。有時候我覺得這方面我也不夠主動,對于失敗了的年輕導演,其實可以二次關懷。往往有時候他們也會羞怯,會覺得沒有幫老板掙到錢,或者是拍得不夠好。所以我覺得未來跟這些年輕導演的合作,最好是你看好他,就扶持他兩三部,不斷地去拍。

娛樂資本論:您在今年的金雞論壇上提到華誼的下一部大片會分線發行,分線發行對未來電影市場會有哪些改變?王中磊:分線發行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在疫情前,大家就一直在聊這個事。首先它是成熟市場存在的一種發行方式,是電影院和內容供應端進行鏈接的一種最好的方式。現在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放映市場,我們的電影院和銀幕數都是全球第一,但是我們每一年排播的電影才三百多部。相對應的,美國市場每年可以放映500部,香港只有100多塊銀幕,但每年可以放映近500部。分線發行可以讓更多觀眾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但實行難度也很大。每一次變革都要經歷一個很難理解和接受的過程,我認為現在發行方和放映的電影院都不知道該如何做。以往統一發行是一個很簡單的事,哪一部電影想看指數高,就多排片。到重要檔期時,排片費高一點,影院躺著掙錢。但現在電影院的空座率太高了,因為現在電影院影片的雷同性,大家競爭的都是地理位置、服務這些硬件,而不是競爭軟件,所以電影院之間應該有所區隔。

現在電影都是一個月的密鑰,有人聽到某部電影的時候已經下了,因為在同一檔期可能另一部電影占了40%排片,它只占3%,但是分線發行后,它可能會有放映空間,可以一輪、二輪、三輪放映,不同輪次放映的時候大家的分賬比例和電影票價也可能發生變化。分線發行另外一個好處是供應側更加豐富。像頭部電影公司,每年出品四五部電影,不是我們不想拍多,是拍多了沒有放映空間,每年只有那么幾個檔期。分線發行也能讓電影創作多元化,讓放映端的影院有所區隔,滿足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比如對于四五十歲的觀眾,電影院沒有他們想看的電影類型,因為基本都是面向20-40歲觀眾的電影。在他們時間寬裕的上午時段,電影院也可以提供多元的服務。

娛樂資本論:華誼也有自己的院線,分線發行對院線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王中磊:主要還是管理上需要精細化,因為院線需要去和片方談判。另外,目前院線一半多規模都不大,其中還有一大半是各地國有發行放映公司改名為院線,這部分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分線發行最大的動蕩可能是院線的并購,形成強有力的幾條院線跟片方談合作。分線發行的時候,發行公司需要面對四五十條院線去談判,這個不太現實。

電影行業每一次大的改革都是由一些頭部、有影響力的電影帶動的。比如中國電影分賬比例的調整目前還停留在《滿城盡帶黃金甲》時期的43:57,而且43%是最高點,只有中大型的電影片方可以拿到43%。我也希望分線發行能有一部特別大的影片能與院線談判,跑出來一種新的方式。現在小的文藝片分線放映只是為了爭取一些放映空間,還沒有到真正的分線發行。

娛樂資本論:您還記得十年前您對電影行業的預期嗎?現在回看,您覺得當時哪些預期是合理的,哪些預期可能跟現實不太符?王中磊:我記得十年前電影產量比較低,票房數字也不是特別高,兩三億就快拿票房冠軍了,我當時對電影市場有較高的預期,單一市場也能出現票房高的電影。現在我們的票房冠軍就是四五十億,這一點是達到預期的。

另外沒有達到預期的是產業鏈的部分,我們到現在還是過度依賴于影院回收。除了影院端的高速發展、優秀影片的票房價值、整體市場的規模,電影作為一個產業,產業鏈跟價值化沒有被體現。基本上現在的電影都還是85%依賴票房,靠影院回收來做整個的財務報表。

產業鏈發展是未來十年我的新預期,不跑出來中國電影沒有發展。雖然華誼先跑,做線下樂園和文旅的結合,也造成我們阻力非常大。但不嘗試怎么往下做呢?另外IP衍生品,首先IP不夠強大,因為普及人群不夠多,IP的延續性也不夠強,IP和其他東西連結的這條產業鏈光靠電影公司的人來做成也是很難的事。未來電影產業鏈跑出來,才能讓電影這個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金华市| 洛川县| 青阳县| 永安市| 仲巴县| 尤溪县| 通江县| 湖北省| 金秀| 宿州市| 怀来县| 井陉县| 肇庆市| 东辽县| 邵武市| 炎陵县| 青川县| 平罗县| 榕江县| 嘉兴市| 百色市| 舞钢市| 莱州市| 安宁市| 秭归县| 凤庆县| 改则县| 龙川县| 桦甸市| 绥宁县| 博罗县| 韶山市| 定安县| 武功县| 金乡县| 改则县| 林口县| 固原市| 乐昌市| 北票市|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