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oNews 程書書
編輯 | 李信馬
千播大戰的又一個親歷者悄悄謝幕。
12月5日,騰訊NOW直播官網公告,由于業務調整,NOW直播將于2023年12月26日11時00分停止運營。
根據公告,NOW直播的具體關停措施,包括即日停止新用戶注冊、網頁端停止運營,12月11日下線平臺NOW紅包活動及NOW直播活躍任務活動,以及12月26日用戶將無法繼續使用NOW直播產品服務等。
公告還稱,針對用戶賬戶內余額,將提供資產遷移方案或退款方案。平臺用戶付費購買且未消耗完畢的虛擬貨幣(即金幣)可以退款。至于不想退款,仍想繼續保留賬號的用戶,可以一鍵轉移到虎牙。正式停運后,所有用戶將無法繼續使用NOW直播產品服務。
經歷全民直播熱潮消退后,流量范式大轉移,直播行業不斷洗牌,曾經“輝煌一時”的老牌直播平臺也逐漸退場。即使是頭部平臺也未能幸免,虎牙直播在七月份因裁員而股價下跌,斗魚直播則正在經歷“涉賭風波”,令人感慨,一個時代真的落幕了。
一、曾經的“新星”
在直播行業最為火熱的2016年,曾有一張流傳甚廣的千播大戰圖,圖中在大戰之后依舊能享受到直播帶來的巨大商業價值的無非兩類公司:一類是入局較早的獨角獸或將上市的公司;一類則是背靠上市公司。NOW直播就是第二種。
2016年上線的NOW直播,加入千播大戰的鏖戰,在直播賽道中猶如“開掛”般崛起。
騰訊為NOW直播開了哪些掛?首先,NOW直播一上線就被內嵌到了3億DAU級別的手機QQ中,獲得了一級入口的曝光權限,直播的內容也都在QQ空間、QQ看點、騰訊視頻、騰訊動漫、企鵝影業等眾多平臺分發,通過利用QQ入口,騰訊NOW直播可以快速獲取海量用戶達成規模效應。
相比一些自負盈虧、獨立運營的平臺,背靠騰訊的NOW直播在“錢”的問題上就少了太多憂愁,彼時騰訊方面負責人也表示“不著急賺錢,內容生態更重要”。不僅不著急賺錢,騰訊還舍得給NOW直播花錢,上線次年就拿出20億(包含10億元專項資金和價值10的騰訊資源)獎勵優質原創內容創作者,帶動動內容生態。
在騰訊真金白銀的扶持下,NOW直播上線不足一年時間,DAU數據就超過了映客直播、虎牙直播和花椒直播等一梯隊的競爭對手,成為2017年最肥的一匹黑馬。
而在這一年里,因為國家對直播行業監管的加強,數百家小型直播平臺倒閉,直播大戰進入后半場。無生存之憂的NOW直播也開始不斷嘗試內容方向的探索,如針對90后年輕人推出的“QQ-X計劃”;推動重磅影視IP合作,與《速度與激情8》、《爵跡》、《星際迷航》等多個知名影視IP進行了跨界合作;以及啟動過“超級網紅計劃”。
隨著短視頻的快速崛起,2018年11月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QQ分論壇上,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互動視頻產品部總經理吳奇勝代表NOW直播出席并提出了“NOW娛樂”的概念,確定了其“直播+短視頻”的雙渠道運營模式。
02、騰訊瘦身的“池魚”
時間來到2018年,曾經大大小小的200多家直播平臺,也就只剩下斗魚、虎牙為首的少數幾家,就連王思聰的熊貓直播也接連傳來欠薪、倒閉的消息。
盡管極力轉型短視頻,但在抖音快手高速發展的襯托下,NOW直播也和其他日漸式微的直播平臺一樣沒了聲息,只是一直“存活”著,直到2023年10月,NOW直播App還進行過更新。
如今迎來關停,更像是騰訊內部收縮業務的結果。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2022年年底的內部講話中稱:騰訊收縮了很多業務,很多業務該砍就砍掉,不要留戀,與公司付出的管理成本和精力相比,非核心業務鋪得太多并不劃算。
2022年,騰訊不斷收縮業務,裁撤邊緣產品線,陸續關停了包括QQ空間花藤、WiFi管家、騰訊地圖PC端、看點App、掌上WeGame、QQ堂、小鵝拼拼等多項業務。
今年,騰訊還在清退一些較邊緣的業務及游戲。例如關停了《街頭籃球》、《妖精的尾巴:魔導少年》、《無限法則》、《疾風之刃》等游戲。此外,騰訊旗下數字藏品平臺幻核APP、在線音頻平臺企鵝FM以及騰訊待辦等也都相繼發布下線公告。
壁虎斷尾以求生,企業在面臨困境時,也需要割舍掉冗余的部分以求自保。受經濟下行的壓力以及消費增長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互聯網行業正在推行“降本增效”的措施。不論是降低福利待遇、裁員,還是關停業務,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降低企業的風險,并提升其持續發展的能力。
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行業也在不斷創新迭代,曾經的風口幾年后可能就成為夕陽產業,這是時代的必然,但這些被時代碾過的沙粒,依舊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