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方卓然
2023年12月8日,2023滴水湖新興金融大會在臨港中心開幕。開幕式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股權投資集聚區”正式啟動。
據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金融貿易處處長孫筱和介紹,集聚區啟動后,新片區將以服務實體經濟、賦能科技創新、前沿產業為導向,堅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風向標,打造基金譜系,兼顧孕育期、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發展階段,同時細化、優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環節政策,吸引更多投資機構落戶上海、在臨港新片區長期發展。
當天,《臨港新興金融助推金融強國的愿景與行動》方案對外發布。
去年8月,臨港新片區曾面向全球首發新興金融行動方案。一方面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一方面也是順應臨港新片區發展建設新階段,行動方案明確臨港新片區在上海金融業“十四五”布局中,與陸家嘴金融城、外灘金融帶形成差異化格局。
“新興金融是臨港新片區面向未來打造產業新功能,構建金融服務新生態的重要舉措。”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臨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國華說,經過深入研究,臨港新片區力爭到2025年將滴水湖金融灣打造為新興金融集聚新高地。
根據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的要求和新片區的戰略定位,此次發布的方案在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人才金融、數字金融、跨境金融、數據金融、離岸金融、航運金融八大方面,形成了“5+3”新興金融行動。
其中,在科技金融方面,臨港新片區將設立科創投資基金,鼓勵“投早投小投科技”,優化引導基金管理服務模式,支持科創企業上市做大做強,加快科技保險創新引領區建設,提升科技金融能級。
今年6月,上海金融租賃服務集成電路產業實驗室在臨港新片區成立,該實驗室將創新試點“金融租賃SPV(特殊目的的載體)集成電路設備租賃業務”,推進金融先行先試,發展新興金融業態。
在跨境金融方面,此次發布的方案提出,臨港新片區將推動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落地,加快臨港新片區國際再保險功能區的進展。
今年8月,上海再保險交易中心正式揭牌,已有15家再保險中心和3家保險基金公司已經落地獲批,再保國際板保險合約在11月簽署,打造我國保險制度型開放的示范倉口。
袁國華強調:“我們也將繼續推進跨境貿易的投資高水平政策,豐富資產跨境轉讓業態,持續深化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試點,開展探索適應跨境貿易投資發展的稅收政策。”
在離岸金融方面,臨港新片區將支持“跨境通”平臺建設,提升離岸貿易真實性的審核能力,支持銀行提升離岸業務展業水平,發揮FTN賬戶作用,參照國際慣例提升離岸金融試點,支持自貿債和離岸債的發行。
此外,方案還明確,臨港新片區將發揮融資擔保機制作用,加強貸款貼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傾斜,支持中小企業上鏈成鏈;深化科技企業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貸款試點;打造融資租賃產業高地,發展以飛機、船舶為特色的融資租賃業務,豐富航運企業融資金融渠道,鼓勵市場主體參與航運市場交易,推動航運衍生品的市場發展。
據了解,目前,臨港新片區滴水湖金融灣首發項目已進入全速建設期,完成結構封頂52萬方,地標建筑“榮耀之環”鋼結構架起,城市天際線初具形態,將于2024年全面交付使用。目前已有太平洋保險、工商銀行等8家頭部機構簽約定制辦公樓宇。
滴水湖金融灣二期項目總建筑量 150 萬方(含地下74萬方),12個地塊已全面開工,現場塔吊林立,力爭2025年整體竣工交付。
上海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表示,未來,臨港新片區將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加快打造現代金融機構和市場體系,將滴水湖金融灣打造成為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與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打響“中國的滴水湖、世界的金融灣”品牌,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及臨港新片區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