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副省長王一新涉嚴重違紀違法被查,4天前最后一次亮相
12月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王一新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簡歷顯示,王一新,男,漢族,1965年12月出生,今年58歲,湖北省英山縣人,199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歷史學學士學位,高級經濟師。王一新曾在海南、山西等地任職,2021年12月,王一新開始擔任黑龍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2022年同時成為黑龍江省委常委。12月4日,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大會,通報近期發生的安全生產事故調查和追責問責情況。現場畫面顯示,王一新出席。
【廣東】港珠澳大橋旅游試運營12月15日開通,優惠票價198元/人
據南方+消息,港珠澳大橋旅游開通進入倒計時。12月7日,港珠澳大橋統一信息發布平臺公眾號官宣,港珠澳大橋游計劃12月15日開通試運營,游客購票需預約,票價298元/人,優惠期票價198元/人。12月6日,珠海市組織相關職能部門、經營單位進行驗收,并順利通過。此前,珠海市大橋辦組織開展了多次測試演練,其中包括3次全流程全要素實景測試演練,各類設施設備及業務流程運行順暢。
【山東】招遠公檢法通告嚴打涉礦涉爆違法犯罪,最高獎勵10萬元
據煙臺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山東省招遠市公檢法三家單位聯合發布《關于嚴厲打擊涉礦涉爆違法犯罪的通告》,將重點打擊非法開采、盜采礦產資源、盜竊、非法收購或者加工礦石產品、非法制造、買賣、運輸、儲存、使用民爆物品等行為。公告明確,鼓勵任何單位或個人對發現的涉礦、涉爆違法犯罪行為進行舉報,對舉報的單位和個人實行獎勵,并嚴格予以保密。單位或個人舉報有盜采礦山資源的井硐口,經查實的,一處硐口給予2千元獎勵。凡舉報涉礦、涉爆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經調查核實后,根據案情,一般線索給予2千元至5萬元的獎勵,重大線索給予5萬元至10萬元獎勵(同一違法行為有兩名以上舉報人的,根據登記受理時間優先獎勵第一舉報人)。
【江西】武寧發現4.38億年前西域魚蹤跡,為第4個盔甲魚類新屬種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在研究江西九江武寧縣志留系清水組中的化石時,首次發現西域魚新屬種化石,并將其命名為澧溪西域魚。澧溪西域魚化石,是古生物研究人員在武寧縣澧溪鎮采集的志留紀早期地層樣品中發現的,距今約4.38億年。這是繼俊卿清水魚、刺猬安吉魚、九江江夏魚之后,古生物研究人員在武寧縣澧溪鎮志留紀早期地層中發現的第4個盔甲魚類新屬種。江西九江地區是我國志留紀早期脊椎動物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石產地。古生物研究人員在武寧縣發現的是一個多樣性較高并以盔甲魚類為主的動物群。
【陜西】公安局工作人員私信網友查個人信息?公安督察介入調查
據極目新聞報道,12月7日深夜,陜西西安閻良公安局發布通報稱,網傳該局工作人員私信某網民聲稱要查詢其個人信息,針對此情況,該局督察部門已開展調查。據網友發布的網帖顯示,一名女士私信她表示可以查詢到她的個人信息,聊天記錄中這名私信的女士還表示可以查到開房記錄。有網友指出,這名被指威脅網友的女士疑似陜西公職人員,因其微博中曬出了疑似警號的銘牌、肩章等物品。12月7日深夜,西安市閻良區公安局通報稱,“12月7日,網傳我局工作人員私信某網民聲稱要查詢其個人信息。針對此情況,我局督察部門已開展調查,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是違法犯罪行為,如有發現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感謝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監督。”
【江蘇】千余件文物史料入藏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12月8日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2023年新征文物史料新聞發布會,包括日本上海派遣軍報道部、華中方面軍特務部木村中佐的《從軍日志》,侵華日軍《野炮兵第十二聯隊本部戰斗詳報》(部分)等在內的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紀念館。今年,紀念館新征集文物史料1103件(套)。紀念館建館38年來,藏品總量達19.3萬件(套)。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紀念館館長周峰表示,下一步紀念館將繼續加強藏品蘊含的史觀傳播,進一步加強文物史料的專門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并通過展覽等多種形式,讓文物藏品走出庫房,走向公眾,用藏品講述正確的歷史觀。
【云南】加強對頻繁開藥、超量開藥等門診共濟后異常就醫購藥監控
云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云南省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常態化監管若干措施》。其中提出,完善智能監控系統功能。加強智能監控系統建設,對醫保基金使用行為實時動態跟蹤,推動事后監管向事前提醒、事中審核轉變,實現事前提醒、事中審核、事后監管全過程智能監控。強化智能審核、智能監控、行政執法等模塊應用,實現醫保日常審核、行政檢查和執法流程可調度可追溯。及時梳理完善智能監控知識庫、規則庫,加強動態維護升級。到2025年底,基本建立規范、科學的常態化智能審核和監控體系。強化智能監控場景應用。加強對頻繁開藥、頻繁門診、診斷與患者性別年齡不符、超量開藥等門診共濟政策實施后的異常就醫購藥行為監控,鎖定并查處高風險醫保賬號和人員。深入開展國家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試點。
【北京】力爭2025年實現每個街道鄉鎮建成一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據新華社消息,北京市印發《關于完善北京市養老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和多個配套政策,積極構建完善城鄉協同、分層分類、全面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北京模式”。其中,實施意見提出,力爭2025年實現每個街道鄉鎮建成一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復制推廣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深化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供給;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和機構,深化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持續完善長期照護保障制度,深入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培育專業化養老服務隊伍。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共有常住老年人口約465萬人,占常住總人口21.3%;戶籍老年人口約414萬人,占戶籍總人口29%,已經邁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并呈現加速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