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青橙財經 天辰
編輯丨六子
11月初,君樂寶入股茉酸奶讓現制酸奶行業好不容易有了點熱度。11月底,新乳業轉讓一只酸奶牛45%股權,又給該行業潑一盆冷水。
相比2021年的收購價格,此次轉讓一只酸奶牛股權讓新乳業損失了2475萬元。對于轉讓原因,新乳業給出的解釋為:鑒于客觀經營環境的較大變化,公司未來更好執行以“鮮”為核心主題的五年戰略規劃,集中資源做大做強核心業務,尤其是對低溫鮮奶和低溫特色酸奶的經營聚焦,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
換句話說,還是一只酸奶牛不給力,自被收購后一直在虧損,因此新乳業需要緩解壓力。
與新乳業不同,君樂寶想要上市,所以近兩年一直在買買買,這其實也是新乳業之前用過的方式。但君樂寶主業是低溫酸奶、鮮奶和奶粉,以整個現制酸奶行業規模看,入股茉酸奶算不上是吃到大餐,頂多是道開胃菜,短期內不會有太多實質性的作用。
畢竟現制酸奶是生存在飲料和保健夾縫中的產物,主要表現在區域市場。同時,該行業普遍過高的價格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隨著新乳業轉讓一只酸奶牛股權,會成為君樂寶與茉酸奶的一面鏡子嗎?而現制酸奶到底是不是個偽命題?
01、扶不起的一只酸奶牛
新乳業日前發公告稱,擬將持有的重慶瀚虹45%股權轉讓給關聯方草根知本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草根知本”),此次轉讓對價為1.485億元。
*來源于深交所公告
重慶瀚紅是一只酸奶牛品牌生產、運營平臺,主營業務為茶飲等現制飲品的連鎖門店經營業務,擁有完整的產品供應鏈,門店超過1000家,分布于全國20多個省區域市場。
2021年,新乳業以人民幣2.31億元收購了重慶瀚虹60%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新乳業仍將持有重慶瀚虹15%股權。
在2021年收購交易中,重慶瀚虹的整體估值為3.85億元,本次交易所涉整體估值較前次交易減少5500萬元,整體估值降低了14.29%。此次轉讓股權直接讓新乳業損失了2475萬元。
新乳業表示,前述估值和交易對價的差異主要受客觀經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茶飲市場加劇競爭影響,重慶瀚虹估值存在一定程度下調所致。
多年來,新乳業的核心業務為鮮奶和低溫酸奶,早些年的表現并不起眼,甚至還虧損,后來通過多次并購扭轉了局面。在2019年上市后,又先后并購或投資了現代牧業、夏進乳業、澳牛乳業、一只酸奶牛、澳亞投資等。
對于入股一只酸奶牛,新乳業曾表示,該品牌所具有“新客群、新場景、新消費”的年輕化屬性,可賦能新乳業“三新戰略”,有利于加強其在終端渠道上的布局,拓寬私域流量入口。
按照當時簽署的《關于“一只酸奶牛”之投資合作協議》中約定,重慶瀚虹未來三年的凈利潤分別不得低于3850萬元、4235萬元、4658萬元。
而現實卻是,一只酸奶牛2022年營收為2.2億元,凈虧損992萬元;2023年前三季營收2.3億元,凈虧損416萬元。
在入股前,據新乳業2021年1月的公告顯示,一只酸奶牛2019年未經審計的營收約2.4億元,凈利潤約3500萬元;2020年營收2.2億元,凈利潤3160萬元。
新乳業方面表示,經過幾年的摸索,發現這個賽道并不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重點,所以進行了調整,未來一只酸奶牛經營的不確定性就不會影響到上市公司。
可見,入股兩年來,一只酸奶牛不僅沒有給新乳業帶來實質性進展,反而拖了后腿。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新乳業入股一只酸奶牛或許是出于拓展業務范圍和增強品牌多樣性的考慮,不過由于市場表現不佳,最終選擇出售股權,但這并不一定說明當初入股的盲目性。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戰略和業務重心,以適應市場變化和自身發展需要。
艾媒咨詢CEO張毅向青橙財經表示,新乳業之所以要轉讓一只酸奶牛的股權,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者的經營成本可能會比較高。就目前全國現制酸奶市場來說,并沒有哪家企業布局的特別好的例子,這是由于酸奶保質期非常短,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并且這類產品比較適合區域性市場,目前還沒有一家能做成全國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完成后,草根知本將成為重慶瀚虹新的第一大股東。草根知本成立于2015年7月,其母公司為南方希望實業有限公司,實際控制權在新希望集團手中,法人為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新乳業董事長席剛為草根知本董事、經理及聯合創始人。
02、茉酸奶價值幾何?
與新乳業轉讓股權不同的是,就在11月初,另一家乳企君樂寶入股了同樣身處現制酸奶行業的茉酸奶,君樂寶將持有茉酸奶30%的股份。
茉酸奶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現制酸奶連鎖企業。據窄門餐眼小程序統計,截至目前,茉酸奶擁有1624家門店。
*來源于窄門餐眼小程序
乳制品原料供應和科研支持是雙方戰略合作的重要內容。君樂寶在張家口壩上草原擁有38萬畝草場,壩上草原牧場將設立茉酸奶專有牧場。此外,依托君樂寶的研發平臺,茉酸奶未來產品的升級迭代將得到更優質的解決方案,為中國現制酸奶事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建立研發基礎。
君樂寶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魏立華表示,與茉酸奶的合作對進一步做大做強低溫酸奶具有重要意義,雙方將在原料、產品、研發、渠道等領域加強資源協同與合作,有助于君樂寶更好發揮供應鏈實力。
茉酸奶總經理顧豪指出,優質的原材料是茉酸奶品質的保證,也是消費者的首要考慮因素。此次與君樂寶的戰略合作,將全線加速茉酸奶產品向更健康、更優質的方向迭代升級,同時也為君樂寶進一步夯實低溫酸奶第一品牌貢獻力量。
實際上,與新乳業類似,君樂寶近兩年也頻頻通過并購、投資來壯大自身實力,包括皇氏集團子公司云南來思爾乳業股權及云南皇氏來思爾智能化乳業股權,西安銀橋乳業(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資產,以及上海酪神世家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
不同的是,君樂寶計劃于2025年之前在香港上市,所以一系列的資本運作無疑是為上市做努力。
君樂寶主營業務包括低溫酸奶、鮮奶、奶粉,如果說之前的大部分并購是為了補足在奶源、市場占有率方面的短板,而入股茉酸奶的作用似乎沒那么明顯。
首先,茉酸奶雖然是現制酸奶行業規模最大的,但1600余家門店能帶動君樂寶低溫酸奶多少銷量真不好說,比起動輒上成千上萬家規模的咖啡和新茶飲,整個現制酸奶行業的規模都是小打小鬧。
其次,2014年成立的茉酸奶一直不溫不火,直到今年7月初因高價出圈。當時茉酸奶上線一份問卷調查,就新品“貓山王榴蓮”系列向消費者征集價格,共有三檔價位,分別為68元、88元和108元。此舉瞬間引來了“酸奶刺客”“貴得離譜”等評論,同時,關于“茉酸奶到底是不是酸奶”的討論也很激烈。
*來源于茉酸奶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
對于遲遲不火,顧豪曾解釋稱:茉酸奶剛創立的時候還是CoCo、一點點引領的單價十幾元左右的茶飲賽道,而此后喜茶、奈雪的茶等中高端新茶飲的出現,讓消費者接受了二三十元左右的單價。同時,隨著飲品界開始差異化發展,茉酸奶才逐步興起。
說白了還是價格高少人問津,長時間來,茉酸奶產品價格始終在20-40元的區間,而7月靠“天價”出圈則被解讀為一次營銷手段。
隨著新乳業甩手一只酸奶牛,會成為君樂寶與茉酸奶的一面鏡子嗎?
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有的企業投資短期內不是完全從直接的增長收益來考慮的,而是需要對資本市場不斷地有新的概念,來支撐市場對企業未來業績的預期,那收購是很好的題材。但從長期來看,企業對資金投入一定是要考慮收益回報的,等到這個故事不需要講的時候,企業有可能就退出了,改投別的領域了。
“任何領域都會遇到行業發展和企業發展不完全對等的情況,即便在有前景的領域里也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成功。現制酸奶行業不能說沒有發展前途,但這里的玩家要看運營能力、管理能力等很多因素,誰能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回報才能引起重視。”
如此看來,茉酸奶能被君樂寶攥多久還需市場檢驗。
03、夾縫下的行業難有規模
目前,國內酸奶賽道可以分成兩大塊,一種是傳統包裝酸奶,另有一種就是以酸奶為基底,在線下門店制作并出售的現制酸奶。
現制酸奶行業又可以分為三類,炒酸奶、水果撈和酸奶奶昔。茉酸奶主打的就是酸奶奶昔,這里玩家還有Blueglass、一只酸奶牛、K22酸奶草莓、王子森林等。
仔細發現,有些玩家的成立歷史并不算晚,例如Blueglass于2012年5月就已成立,但整個現制酸奶賽道卻遠遠沒有咖啡、新茶飲那般熱鬧,這是由于整體市場規模有限導致的。
據窄門餐眼小程序統計,截至目前,茉酸奶現有門店1603家,覆蓋250座城市;一只酸奶牛現有門店985家,覆蓋166座城市;Blueglass現有門店147家,覆蓋11座城市;K22酸奶草莓現有門店67家,覆蓋23座城市;王子森林現有門店31家,覆蓋5座城市。
據共研產業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現制酸奶行業市場規模達74.4億元,同比增長59.1%。雖然在增長,但與咖啡和新茶飲的千億規模還相差甚遠。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2022年我國現制飲品賽道,新茶飲占比61.9%,咖啡占比17.8%,冰淇淋占比8.5%,酸奶屋占比2.4%,其他為9.4%。雖然市場規模小,但普遍價格并不低。茉酸奶在售系列大概分為三個價格區間,其中,真·蘇丹王榴蓮酸奶奶昔系列的價格區間在38-43元;原創牛油果系列的價格區間在29-34元;經典酸奶奶昔系列的價格區間在21-29元。
Blueglass的產品價格區間在29.9-49.9元,這個價格也讓其有了“酸奶界的愛馬仕”的稱號;王子森林的均價為16元左右;K22酸奶草莓的均價為18元;一只酸奶牛主打產品的價格在12-16元之間。
這些品牌想表達的商業邏輯大體為:高品質原料、場景營銷、高價。即大力宣傳各自的奶源品質,并在門店的空間布局上有各自的主題設計。
但總體看,現制酸奶行業受到的資本關注度并不高。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此次君樂寶入股茉酸奶,近兩年的資本動作寥寥無幾,這還包括了2021年1月5日,新乳業收購一只酸奶牛60%的股權。其他品牌方面,2021年7月,Blueglass完成超兩億元B輪融資;今年年初,王子森林完成了千萬級戰略融資。或許就是這點關注度才有了今年7月茉酸奶借高價出圈的動機。
“企業不應只為了融資而發展,而是要側重商業模式的價值。現制酸奶首先看需求,其次是物流、設備的支持,然后就是輕量化經營,本身門店面積不大可以提升坪效,再提升品質就可以做到盈利,一旦做起來自然會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賴陽表示。
江瀚則指出,現制酸奶行業雖然是小眾賽道,但競爭也很激烈,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品質,才能在市場上立足。而采用高價營銷策略來塑造高端品牌形象的方式,并不適用這個賽道所有的玩家。
在張毅看來,現制酸奶可以說是生存在飲料和保健的夾縫中,怎樣做好供應鏈才是這個賽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目前還沒看到哪家企業已找到合適的辦法,這就是行業普遍價格偏高但成本又下不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