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莊鍵
玻璃期貨價格刷新去年4月以來新高。
截至12月4日收盤,鄭州商品交易所(下稱鄭商所)玻璃期貨主力合約報1887元/噸,上漲2%,創下19個月來新高。玻璃期貨自11月以來持續上漲,目前累計漲幅約15%。
鄭商所玻璃期貨合約的交易品種為平板玻璃,目前的主力品種為明年1月交割的玻璃期貨。2021年7月,玻璃期貨主力合約曾突破3000元/噸,此后震蕩下行。
華融融達期貨分析師王雅謙告訴界面新聞,此輪玻璃期貨價格強勢運行,主要受地產政策利好影響,國家層面穩地產政策密集發布,降首付、城市部分區域放開限購等政策預期帶動,監管層對房地產行業的潛在風險予以高度關注,推動金融機構加大對房企的信貸支持,市場預期好轉。
11月末以來,交通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浙商銀行等金融機構陸續召開房地產企業代表座談會,釋放支持房企融資的信號。
王雅謙分析稱,近期純堿價格強勢上行,導致玻璃生產成本增加,同樣是玻璃期貨走強的原因之一。純堿是浮法玻璃生產過程中重要的原材料,浮法玻璃是目前國內平板玻璃的主流工藝。
根據隆眾資訊的統計,受到供應端提量不及預期、需求端表現提升等因素影響,11月,國內純堿市場價格止跌反彈,升至2600元/噸以上。
玻璃現貨價格則在近期呈現下降走勢。隆眾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11月國內浮法玻璃現貨均價為2007元/噸,較10月下跌3.68%。
隆眾資訊浮法玻璃分析師苗云萍認為,浮法玻璃市場現處于年底趕工階段,以剛需支撐為主,中下游庫存普遍維持低位,導致11月現貨市場價格呈現下行趨勢。
她補充稱,12月初雖有部分企業發布漲價通知,但多以刺激出貨為主,市場價格或難以形成持續上漲。
王雅謙認為,受到成本、供需關系和政策因素的影響,近期玻璃期貨市場波動較為劇烈,短期來看,期貨盤面或仍將維持寬幅震蕩。
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戴一帆則告訴界面新聞,未來一至兩個季度,在建和待竣工的地產面積不會發生大幅度下滑,地產竣工對玻璃需求的支撐將得以延續,因此下一階段玻璃期貨還將維持強勢。
戴一帆稱,建議繼續關注官方對于保交樓完成進度以及未來房地產政策的展望。
今年上半年,受到下游需求和成本高企雙重擠壓,信義玻璃(00868.HK)、旗濱集團(601636.SH)、耀皮玻璃(600819.SH)等多家主營浮法玻璃的上市企業盈利能力呈現下滑。
信義玻璃上半年凈利潤為21.4億港元(約合19.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滑35%。其解釋稱,由于國內建筑市場的浮法玻璃需求承壓,使浮法玻璃產品平均售價維持低水平,同時能源及原材料整體平均成本因供應短缺繼續上升。
旗濱集團上半年凈利潤為8.8億元,也較去年同期下滑11%。旗濱集團同樣將利潤收窄歸結于建筑玻璃市場需求持續放緩和原燃料價格上漲等因素。
耀皮玻璃甚至在上半年出現了虧損,虧損額為9919萬元。其虧損主要由于房地產行業需求仍舊偏弱,浮法玻璃銷量下降,庫存持續累積,且平均銷售價格低于上年同期。
三季度,旗濱集團和耀皮玻璃業績出現回暖,信義玻璃未披露三季度業績。其中,旗濱集團三季度凈利潤5.9億元,同比增長251%;耀皮玻璃扭虧為盈,凈利潤822萬元。
旗濱集團解釋稱,房地產政策在該季度不斷調整優化,推動玻璃行業市場需求端的好轉,其玻璃產銷、庫存情況均保持了較好水平,價格同比有所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