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開盤,港股創新藥和CXO全線下跌。截至13:17,恒生滬深港創新藥精選50指數跌近5%,國證生物醫藥指數跌超3%。CXO領域龍頭個股藥明生物跌超23%,市場一片哀嚎。
消息面上,藥明生物在官網更新業績展望,隨著防控收入的快速下降,公司整體增長(包括防控高基數)將達不到最初目標。盡管今年營收不及預期,不過藥明生物還是表達了對公司中長期的信心。其指出,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最具挑戰,預計2024年下半年逐步回暖。
從CXO基本面來看,今年前三季度板塊受大訂單基數、全球投融資波動、匯率等影響,增速略有放緩。但投資者不必過分擔心,近期海外CPI月度數據均低于預期,美國加息節奏有望逐步放緩,投融資改善,預期有望邊際向好,以海外收入為主的相關醫藥企業有望逐步修復。
縱觀整個醫藥板塊,23年三季度,股票型公募基金重倉醫藥市值占比14.01%,環比+1.58%。市場悲觀情緒修復,醫藥持倉環比上升。當前醫藥行業估值處于過去10年中較低水平,其剛需屬性決定行業未來兼具成長性和確定性。
如想低位布局的投資者,可關注天弘國證生物醫藥ETF聯接基金(C類份額:011041,A類份額:011040);如想布局創新藥的投資者,可關注天弘恒生滬深港創新藥50指數(C類份額:014565,A類份額:014564)。所提及個股僅作展示,不作推薦。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