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PEdaily
你可能不會相信——
一家只有4個人的公司,剛剛拿到了5500萬美元融資,估值超2億美元(約14億人民幣),身后站著大半個硅谷圈大佬。
這便是本周刷屏的AI自動生成視頻軟件——Pika,至今成立六個月,最近正式發布了第一個產品,能夠根據文字自動生成和編輯3D動畫、動漫、卡通和電影,一夜爆火。
而締造它的卻是一個僅有4位全職成員的團隊,其中創始人是一位面容姣好的95后女生郭文景(Demi Guo ),早年她是浙江第一位被哈佛本科提前錄取的天才少女,如今從斯坦福博士退學創辦了Pika。
4個人,學霸團隊,估值超10億,這算是今年AI創業熱潮最生動的一縷寫照。
成立半年,融資5500萬美元,憑借AI視頻火了
先來說說這款席卷硅谷AI圈的產品。
11月29號,Pika1.0上線,從宣傳視頻中我們得以窺見這個軟件的神奇——在視頻輸入框內輸入“馬斯克穿著太空服,3D動畫”,一個穿著太空服卡通版馬斯克便出現了,身后便是神似SpaceX的火箭,惟妙惟肖。
聰明的Pika直接讓馬斯克成為了他們軟件的“代言人”,吸引無數用戶。此外,Pika出產的產品也多種多樣,從普通的2D動畫,到實拍感的電影場景,3D動畫,其中的光影、動作流暢度甚至都不輸好萊塢動畫電影級別。
簡單來說,有了Pika,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視頻導演。
“有想法就能拍電影”“零基礎教你成視頻達人”……各種的Pika種草日記火遍海內外,Pika一夜爆火。
引發全網歡呼的還有Pika 能夠支持對于視頻實時編輯和修改。這些連AI生圖領域才剛掌握的技術,Pika 就已經擴展到AI視頻中來了。
目前,Pika 1.0已經開啟了申請試用,預約名額還在與日爆增。不過在產品問市之前,Pika就已經俘獲了大半個硅谷圈的AI大佬。
成立僅6個月,Pika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總金額5500萬美元。據《福布斯》報道,估值在2~3億美元之間,超過了10億人民幣。
而身后投資人陣容不容小覷——比如OpenAI 兩位創始成員Adam D'Angelo、Andrej Karpathy,前 Github CEO Nat Friedman,HuggingFace 創始人Clem Delange,Giphy 聯合創始人Alex Chung,YC 合伙人Daniel Gross,硅谷著名投資人Elad Gil等等,幾乎是硅谷AI行業的半壁江山。
大佬們對Pika不吝贊美之詞。Friedman表示,自己對Pika團隊使用單GPU就制作出的初期demo,印象非常深刻。Karpathy也在社交平臺上評價,“其影響令人難以置信。每個人都成為多模態夢想的導演,就像《盜夢空間》中的建筑師一樣。”
從杭州到硅谷,95后女生帶隊,團隊僅4人
很難想象,如此一款現象級產品出自一位95后女生——郭文景。
資料顯示,郭文景母親是麻省理工畢業的高材生,而父親則是信雅達科技實控人郭華強,成立于1996年的信雅達也是浙江首家在國內主板上市的軟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Pika火了之后還帶動信雅達的股票一度漲停,著實演繹了一把“父憑女貴”的戲碼。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郭文景第一次走紅。早在2015年,郭文景就曾作為浙江第一個被哈佛本科提前錄取的學生被央視報道,稱為“哈佛天才少女”。當年,郭文景所在的班級是杭州第二中學的競賽班,高一入學時,49人中只有6個女生。
從報道中,我們得以窺見她的成長經歷:高一時,郭文景獲得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浙江省賽區)一等獎,隨后兩次拿到奧林匹克數學比賽冠軍;她曾受麻省理工邀請參加比賽,獲得北美編程邀請賽第二名,超過了來自哈佛、斯坦福、卡內基梅隆的大學代表隊。
進入哈佛之后,郭文景一邊攻讀學業,還先后去了Meta AI Research、微軟、谷歌大腦、Epic Games等公司和團隊實習,拿到計算機碩士和數學本科學位,郭文景又來到斯坦福大學讀博。
機緣巧合的是,去年郭文景和幾位博士同學參加Runway的首屆AI電影節,本來他們對獲獎很有信心。但在用AI工具制作電影的過程中,她們發現Runway和Adobe Photoshop的工具并不好用,當然最后也沒有獲獎。
既然現有的工具不好用,不如自己來開發。于是今年四月,郭文景和同學Chenlin Meng一起從斯坦福退學,共同開發AI視頻工具——Pika由此誕生。

據《福布斯》報道,Pika成立后,到現在為止已經有了50萬用戶,他們每周都會制作數百萬個視頻,而且一直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進行更新迭代。
速度無疑初創公司最大的武器。短短6個月,Pika已經從一個想法變成了估值超10億人民幣的未來獨角獸。
更加不可思議的是,Pika目前團隊只有4位全職成員,郭文景擔任Pika CEO,Chenlin Meng擔任聯合創始人兼CTO.
此前,郭文景曾透露公司還有一位創始人陳思禹,他是郭文景在杭州二中的同班同學,信息學和物理雙料國家集訓隊成員,后保送北大,也是第一屆圖靈班的成員之一。
一個全員天才的創始團隊浮出水面。郭文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Pika將持續輕體量化發展,隨著用戶的暴增,明年或將團隊拓展到20人。
學霸排隊創業,AI正掀起史上最大造富潮
四個人撐起了估值10億的公司,雖然其中不乏投資人的推波助瀾,但也體現一個趨勢:高學歷群體正在AI圈掀起一股造富潮。
Pika 引發的這一幕似曾相識。今年年初,AI繪圖工具Midjourney發布了第五代V5模型,由它生成的一張“中國情侶”圖片因效果酷似真人而火爆出圈。

作為文生圖領域的“領跑者”,Midjourney由David Holz創立于2021年8月,僅擁有11名全職員工,成立至今未融過資,卻憑借著付費訂閱的商業模式,實現年營收1億美元。
可以看到,這波硅谷AI創業潮大多采取小而精方式,早期創業項目團隊的人數在3-5人,中期項目團隊的規模也控制在十幾人到幾十人之間,充分詮釋了什么叫“一兩個優秀的大腦抵得上千軍萬馬。”
規模雖小,吸金能力卻十分驚艷。《財富》雜志報道,AI產業正在掀起硅谷新一輪投資潮。在硅谷,第三季度AI企業籌集的資金已經超過了其他所有技術類別的資金總額,達到179億美元。在過去的一年,微軟、谷歌和亞馬遜已向AI初創企業投資數十億美元。
周鴻祎最近從硅谷歸來不久,他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見聞,“這次我在硅谷見了一些投資人,震撼非常大,他們對于沒有AI概念、AI功能、AI成分的公司已經不會考慮了。”
周鴻祎也見了一些創業者,“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在以AI為核心推進。可能會有一些人看不懂AI,但是所有人都不敢看不起。可以說,美國在賭人工智能這件事,整個投資體系、創業體系、大公司體系、傳統公司體系都在全面擁抱AI”。
他也指出,中國也在積極創新,鼓勵企業放手發展,華為等廠商如果能夠抓住國產AI芯片的機會,結合通用訓練框架,對我國大模型發展是一次突破性的機會。
我們把視線拉回國內,AI創業潮同樣席卷,一級市場AI大模型賽道沒有最火只有更火。
不久前,從清華實驗室走出來的智譜AI宣布今年累計獲得超25億人民幣融資,投資方囊括了社保基金中關村自主創新基金(君聯資本為基金管理人)、美團、螞蟻、阿里、騰訊、小米、金山、順為、Boss直聘、好未來、紅杉、高瓴等多家機構及包括君聯資本在內的部分老股東跟投。
無獨有偶,百川智能也宣布完成3億美元A1輪融資,阿里、騰訊再度聯手,小米也參投了本輪融資,公司躋身科技獨角獸行列,創下國內大模型初創企業最快晉升獨角獸的記錄。此外,深創投、基石資本、紅點中國、卓源資本、順為資本等知名機構也紛紛參與。
還有大模型初創公司月之暗面——由清華大學交叉信息學院、智源青年科學家楊植麟教授領銜,兩位聯合創始人周昕宇和吳育昕也均出身清華。投資界獲悉,公司已獲得紅杉、今日資本、礪思資本、真格基金等知名機構近20億元投資。
今年一級市場格外冷清,但AI融資轟轟烈烈。投資人用腳投票,幾乎所有局中人都篤信:AI就是一張通往未來的船票。
不同以往,我們看到這一波創業者皆是名校出身——正所謂“北清華,南交大”,清華系和上海交大系無疑是AI江湖中響當當的力量;與此同時,坐落于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毫不遜色。
出身于各大高校的中國AI軍團,正在浩浩蕩蕩集結,共同締造了AI江湖熱鬧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