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獨角金融 張黎明
編輯 | 付影
上半年的FOF冠軍基金,年內表現優秀的基金產品——長城恒泰養老目標日期2040也遭遇清盤。
長城基金近日發布公告稱,長城恒泰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持有期基金的基金合同在10月28日終止,并且基金進入清算程序。
根據基金公告,長城恒泰養老2040成立時募集資金為0.25億元。在基金成立后運作的3年時間里,基金份額和凈資產增長較少。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長城恒泰養老2040凈資產僅為0.27億元。
1、昔日“冠軍基”清盤,“自救”另一只FOF產品
資料顯示,長城恒泰養老2040成立于2020年10月27日,基金設有三年的持有期,基金經理為蔡旻。
蔡旻是長城基金的老將,在長城基金擔任基金經理超過8年時間。2020年下半年之前,蔡旻長期管理債券基金,2020年下半年之后,蔡旻開始管理長城基金旗下的兩只養老FOF基金。
2023年2月28日,蔡旻卸任掉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持有基金,僅剩余長城恒泰養老2040基金在管理。如今伴隨著這只養老基金的清盤,蔡旻已經沒有基金產品可管。
值得一提的是,Wind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長城恒泰養老2040仍以3.73%的年內收益排在FOF基金業績首位。今年二、三季度末,該基金分別以6.27%、5.43%的年內收益位居榜首。季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基金凈值增長跑贏業績比較基準近5個百分點。
從下半年多個時間節點看,長城恒泰養老2040都可以被稱為年內“冠軍基”。據天天基金網,今年7月31日,該基金取得年內最好收益8.85%。
業績不俗,為何還是走向清盤?原來,作為發起式基金,按照約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對應日(若無對應日則順延至下一日),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兩億元的,基金合同自動終止,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決定,且不得通過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延續基金合同期限。”
據基金合同生效公告,長城恒泰養老2040在募集期間認購總金額為0.25億元,其中長城基金就認購了一千萬元,占比40.08%。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基金凈資產也僅0.27億元,距離2億元的目標仍相去甚遠。
長城基金旗下僅有的2只FOF基金都曾由蔡旻經手。今年2月28日,蔡旻卸任了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A/Y)。其同樣是以發起式的方式成立的基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凈資產為2.05億元,暫時沒有清盤風險。
然而,查閱季報發現,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此前也曾面臨清盤,但獲得了長城基金“自救”。
資料顯示,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成立于2020年6月3日。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凈資產共計1.37億元。在即將滿基金合同約定的三年之日時,今年5月29日至5月31日,長城基金連續3天共計投入5699.7萬元申購了5789.3萬份。
與此同時,5月30日至6月30日,還有一家機構投資者參與“救場”,同樣投入真金白銀申購了5789.3萬份的份額,進一步確保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免于清盤。
長城基金自掏腰包大手筆購買,使得長城恒康穩健養老一年持有在2023年6月3日當天基金凈資產高于2億元,從而基金免于清盤可以繼續運作。
基金三季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包括基金成立時認購的份額,長城基金共計持有該基金6789.29萬份,占基金總份額的32.57%。
整體來看,長城恒泰養老2040基金的清盤,以及長城金大手筆認購另外一只養老基金背后,其實反映了長城基金在FOF產品上發展較慢,管理能力較弱。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末,長城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2821.54億元,超過2800億。而公司旗下的FOF產品規模僅2.32億元,也就是長城基金旗下只有上述的2只養老FOF基金。
伴隨著長城恒泰養老2040基金的清盤,長城基金目前旗下的FOF僅剩下了唯一的一只了。
2、權益類產品業績不佳,受誰拖累?
整體而言,長城基金旗下權益產品表現并不盡如人意。
天天基金網數據顯示,股票型基金中僅有3只、混合型產品僅5只(A、C產品分開計算)近一年凈值錄得上漲。長城中國智造靈活配置混合凈值跌幅更是超過40%。
長城中國智造靈活配置混合凈值下跌很大程度和其重倉新能源密切相關。基金經理在三季報中表示其在新能源領域的配置比重較高,市場受到對未來高增長持續性和產業無序擴張影響,板塊估值在三季度跌至歷史低位,組合回撤較大。
但他仍舊對新能源未來表示樂觀:“另一個角度看,行業的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融資新政下對于供給端產能有影響,有助于規范產業有序發展。新能源在全球能源中的占比仍然不高,裝機量未來幾年仍然呈現出告訴增長態勢,結合當前估值來看,板塊已經進入性價比較高配置區間。”
而另一只跌幅較大的長城行業輪動混合,同樣因聚焦于光伏、鋰電池板塊而錄得較大跌幅。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權益產品規模相較去年有所縮水,但長城基金債券型產品、指數型產品、貨幣型產品規模同比有所增長。
根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去年三季度末,長城基金貨幣型產品規模僅1119.58億元,但今年三季度末已增長至1664.14億元。
數據來源:天天基金網
3、投資老將離職,高管變動后能否再度揚帆起航?
獨角金融梳理發現,上半年長城基金曾有明星基金經理離職。
2月11日,長城基金連發6條基金經理變更公告,任職長城基金長達12載的基金經理何以廣于2月10日離任旗下多只產品,并已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注銷手續。此前管理的產品將由公司副總經理、投資總監楊建華率領基金經理趙鳳飛、蘇俊彥、周詩博、韓林、唐然分別管理。Wind數據顯示,何以廣此前共管理著6只產品,累計管理規模超過60億元。
公開信息顯示,何以廣為清華大學核工程與核技術學士、清華大學核科學與技術連讀博士,人稱“何博”。何以廣于2011年進入長城基金,2015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離任前共管理6只產品主動權益類產品,管理基金規模合計為61.32億元。而在2020年底至2021年間,他管理的產品規模一度維持在百億級別。
對其卸任,長城基金表示,離職是出于個人原因,何以廣已在公司工作12年,是公司自主培養的優秀人才,公司尊重他在這一年紀和經歷下做出的決定。對于6只基金后續的投資運作,公司經過慎重研究,根據現有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和能力圈等情況,為每只基金選擇了合適的基金經理接替管理。接管產品的基金經理各具特點,都有較為成熟的投資框架和良好的投資業績。
9月16日,長城基金宣布車君因業務調整離任督察長一職,由今年6月加盟長城基金的祝函接任;車君則轉任公司副總經理,分管銷售方面的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車君在長城基金任職已近12年,他在2011年12月加入這家公司,歷任督察長兼監察稽核部總經理。此前,他曾在1992年短暫就職于深圳本魯克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起任職于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歷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正處級調研員等職務。
雖然督察長轉任副總經理分管銷售的情形比較少見,但有業內人士透露,這與車君資源稟賦不無關聯,他在機構方面的資源非常豐富,未來或有助于長城基金渠道能力建設下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