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擴大“蓉易貸”滲透力和服務力,助力普惠金融提質增效。11月30日,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辦,成都市金融發展促進中心、成都市融資再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承辦,成都金融業聯合會、交子金融夢工場協辦的2023年“蓉易貸”工作推進會暨2022年度“蓉易貸”頒獎大會在交子金融夢工場舉行。來自市級聯席會成員單位、區(市)縣、合作金融機構、資金池管理機構、行業協會等近兩百名代表參會。

“蓉易貸”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按照“扶小微、廣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總體思路,成都市于2020年10月在成都市范圍內推出的開放包容、持續優化、自我成長的政策性普惠信貸工程。
大會上,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程樺介紹,三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蓉易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截至目前,“蓉易貸”普惠信貸規模累計投放1065.80億元,支持中小微企業超5.28萬戶,發放無抵押貸款超16.01萬筆,為全市廣大中小微企業送去普惠金融的雨露甘霖。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程樺致辭
“蓉易貸”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推動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產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 “蓉易貸”堅持降費讓利,在破解“融資難”的同時,讓民營企業融資不再“貴”,目前“蓉易貸”貸款利率進一步下降至3.9%,低于成都市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約40個BP。已累計向11家擔保公司支付擔保費補貼1263.98萬。
一組組亮眼數據的背后,是成都政銀企攜手,凝聚起的強大“金融合力”。這三年,“蓉易貸”堅持開拓創新,市區兩級政府協同推動,銀政企三方合作共同發力,特色產品一個緊接一個,創新服務一浪高過一浪,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加速形成。市級聯席會成員單位由13個擴充至17個,銀行、保險、融資擔保、小額貸款等合作機構由最初的9家擴充至55家,“蓉易貸”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蓉易貸”通過頂層設計,積極推動成都各區(市)縣、各產業部門、各金融機構利用“蓉易貸”基礎資源和成熟機制,實現政策共享、互聯互通、充分發揮政策疊加效應,圍繞細分領域及重點產業鏈創新專項產品。市級部門立足部門職能,聚焦發力,著力解決行業發展的堵點痛點。
團市委推出的“蓉易貸?蓉青貸”、市博覽局推出的“蓉易貸?會展貸”、市人社局的“擴崗貸”、市商務局的“外貿貸”、市財政局推出的“蓉易貸?蓉采貸”、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推出的“蓉易貸?新易貸”……市級部門和部門之間,攜手共促,雙向奔赴,致力打通政策性金融產品的隔斷鴻溝,形成了互聯互通、政策共享的產品組合。
從服務實體經濟的成效來看。這三年,“蓉易貸”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落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把金融資源更多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不掉線。
圍繞產業建圈強鏈,據不完全統計,“蓉易貸”為相關圈、鏈企業投放普惠信貸超125.42億元,其中高能級鏈主企業投放達七千余萬元。圍繞科技創新領域,目前已向國家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14戶投放普惠信貸59.53億元。聚焦就業、養老等民生重點領域,持續完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聚焦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投放普惠信貸已達371.11億元。覆蓋就業崗位已超69萬個,覆蓋稅收已超124億元,更好地實現金融為民、利民、惠民、安民。
日前,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延長推行“蓉易貸”進一步完善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務體系實施意見的通知》,“蓉易貸”政策有效期已順利延長至2026年。站在新一輪的發展的起點,“蓉易貸”將堅守普惠金融的初心,精誠團結、砥礪前行。擴大白名單企業范圍、圍繞產業“建圈強鏈”計劃、專精特新企業、擬上市企業后備庫等多種資源,大力拓展白名單入庫途徑,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提升融資服務能力。致力于在每個區(市)縣建立“蓉易貸”示范性服務窗口,借鑒青羊區經驗,推廣融資助手,多措并舉幫助融資機構精準獲客;強化金融科技賦能。依托天府金融風險監測大腦,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應用,打造數字金融運用場景,助力“建圈強鏈”。圍繞8個圈28條鏈,協同高能級鏈主企業,針對細分產業鏈開發專屬產品,促進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供需精準對接;加大品牌宣傳推廣。以“蓉易貸”宣傳標識為牽引,聯合打造“蓉易貸”品牌,發揮品牌聯動效應,擴大“蓉易貸”認知度和影響力,推動“蓉易貸”品牌走進千戶萬企。
推進會上,市人社局、金牛區、青羊區、農業銀行成都分行、成都小企業擔保等“蓉易貸”合作單位分享了“蓉易貸”推廣經驗。相關市級部門、區(市)縣、合作機構均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銀政對接力度,持續做好對上協調和對內統籌工作,著力推廣“蓉易貸”,切實助力“蓉易貸”普惠信貸產品收獲新的成效。
來源:推廣
最新更新時間:12/03 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