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記
中國企業全球拓展的又一個機遇窗口悄然到來。
11月上旬落幕的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超過3400家企業參展和近41萬名專業觀眾注冊報名,其中包括百余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全球總部高管,規模創新高。
熱鬧之余,其中的變化更受關注:
中國正推動合作從“數量”向“質量”的轉變,鼓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這種變化,一方面體現在中國的超大市場紅利仍在,對高科技產品、工業制成品等高質量商品的進口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海洋科技、能源環保等層面,中國企業希望尋找全球頂尖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在當地建立高端技術研發陣地,同時打開國內海外兩個市場。
再往前,10月中旬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宣布,中國將統籌推進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實施1000個小型民生援助項目。
從基建投資到民生消費領域和科技合作,這個重要轉向也透露出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民生消費領域的市場空間更大,更容易發揮民營企業的積極性,帶來更多增長空間,這在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電子消費產品領域已經顯現,而在生物醫藥、海洋科技、能源環保等更多層面的合作空間也將進一步打開。
未來中國相關領域的頭部企業,也一定是全球領先企業。
1
自2018年首屆舉辦以來,進博會都是觀察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一個窗口。
進入第六個年頭,今年的進博會,疊加備受關注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透露出中國擴大開放的更強烈信號:
不僅僅是歡迎更多外國企業前來分享中國的超大市場,還有中國企業出海尋找新的市場機遇和供應鏈合作資源。
多家連續數年參展進博會的企業表示,進博會已發展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不僅為各方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提供了重要窗口,更有利于本土企業鏈接全球優勢資源,實現“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奔赴”。
這其中,值得注意的一個現象是,越是新興產業領域,越是新銳科技企業,全球布局的愿望越強烈。
這在亮相進博會的青島企業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今年進博會,科技豪華SUV 高合HiPhi Y亮相科思創、高通和恩艾(NI)三大展臺。11月7日,高合-科思創聯合實驗室的揭牌儀式于科思創展臺舉行。
而逢時(青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攜全新升級系列磷蝦油產品亮相挪威國際磷蝦油原料生產商巨頭阿克海洋生物公司展臺。
與此同時,作為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的重要參展商,逢時科技旗下德國醫學營養品牌VIK,攜4.0全線升級產品矩陣、MPL+新生代生物磷脂導入技術與德國杜塞爾多夫發布的全新戰略規劃,亮相2023年進博會德國館。
實際上,在去年進博會上,逢時科技公司攜手全球磷蝦油產業規模第一的挪威阿克集團現場發布都樂時南極磷蝦寵物凍干糧,以“凍干不上火,磷蝦美毛護關節”為主打賣點,掀起高端寵物食品行業新一輪技術升級浪潮。
通過這些合作細節,不難看出中國企業希望在技術研發、供應鏈層面希望尋找靠譜合作伙伴的強烈需求。
比如,高合與科思創成立聯合實驗室,看重的是科思創的先進材料解決方案和技術。
而逢時科技合作的挪威阿克海洋生物公司,是全球著名海洋高科技創新上市企業、全球首家經過海洋管理委員會(MSC)認證的磷蝦油企業,也是全球首家生產的磷蝦油在中國取得”新食品原料”認證的企業,其產品從海洋到貨架100%全程可追溯。
2018年創業切入南極磷蝦油賽道的逢時科技,就率先與挪威阿克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富含海洋型磷脂的純磷蝦油引入中國市場,開創了中國磷蝦油市場的“純油”時代。經過五年成長,逢時科技銷售年復合增長率達395%,產品復購率高達40%,磷蝦油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線上第一。
“吃透”海洋寶藏,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推動藍色藥庫開發,逢時科技也成為了青島乃至全國海洋高科技領域的帶頭人。11月,由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發起的國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聯盟成立,逢時科技受邀成為聯盟成員單位,加快促進我國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技術提升,探索“政產學研金”協同創新合作的新機制和新模式,合力推進國家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2
無論是能源、糧食等大宗領域,還是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等產業層面,中國企業都希望構建一個從研發到生產到市場的全鏈條全球化體系。
以當前火熱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為例,根據企業披露的信息,今年以來中國車企跨國并購、建廠、成立研發中心、開拓銷售渠道等消息頻出,本地化趨勢愈發明顯。
比如,青島輪胎企業森麒麟今年8月宣布募集資金總額28.00億元,為森麒麟西班牙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在海洋科技領域,逢時科技在海外的深耕布局更具戰略價值,而且其全球化布局思路也更具借鑒意義。
生物量大、營養價值高,讓南極磷蝦擁有“海上金礦”的美譽,被看作是人類緩解資源危機的“未來糧食庫”。
2010年,南極磷蝦快速分離和深加工關鍵技術項目被列入國家“863計劃”。2013年,磷蝦油被國家列為新食品原料。
為了掌握更核心、更利于吸收的技術,逢時科技直接將自己的全球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開到了歐洲。
根據公開信息,逢時科技在與全球最大磷蝦油原料供應商挪威阿克公司達成合作的同時,也開始在在歐洲、新澳、亞洲布局全球研發和生產基地,打造全球化研發、全球化生產、全球化銷售、全球化運營、全球化認證的全產業鏈條。
2022年,逢時科技旗下的全球化品牌VIK在安特衛普與LAMBO建立聯合生產基地,就此開啟了中國新興科技產品,與歐洲百年老廠的品牌攜手共創。
逢時科技還在德國漢諾威布局歐洲研發中心,依托漢諾威醫學營養研究中心的本土科研實驗室,創新MPL+磷脂導入技術,開發出真正具有細胞級吸收的膳食營養補充劑。
這種在技術和研發層面的交流合作,也讓逢時科技站在了南極磷蝦油開發利用的最前沿。
據逢時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深入探索海洋磷脂Omega-3在細胞和分子層面的健康功效機理,逢時透明工廠率先生產出的56%海洋磷脂磷蝦油,生產工藝、技術水平已經全球領先,與挪威、美國同步。
逢時透明工廠生產的磷蝦油,通過了國際頂尖權威檢測機構——ORIVO質量認證,連續三年抽檢合格率達100%,遠遠超過歐美地區37%的不良品率,亞洲地區47%的不良品率,逢時科技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家中國唯一一家榮獲“3年0缺陷”質量金標準企業。
3
在當前消費格局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要想獲得持續的增長空間,必須更加依靠海外市場。
今年前三季度,海爾廚電實現了海外收入56%的有力增長。其中,在北美、澳洲市場位居行業TOP1,歐洲市場進入行業TOP3。
白電行業未來的成長關鍵在于全球化、高端化、智能化。
高端化是一個長期的品牌塑造過程,智能化則依賴新一輪技術變革,否則差異化并不明顯。
唯有全球化,承載著實實在在的增長空間。
海信憑借贊助世界杯、歐洲杯帶來的知名度,正在迅速打開更大的海外市場。
海爾智家的股價提升和未來發展,很重要的也是要看海外市場帶來的想象力。
而逢時科技創立伊始的策略就是,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步開發。
據了解,逢時科技旗下的VIK海外品牌已經進駐了德國當地的幾十家藥房,其中磷蝦油和輔酶等多種產品,已經受到當地民眾的廣泛認可。
VIK海外產品總監徐歡歡有一個觀察,從2020年在德國創牌,到聯合頂尖科研力量深耕德國本土市場,逢時用了三年時間,VIK品牌也由最初的“后浪”成長為“生力軍”。這不僅意味著消費者對逢時的認可,同時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在產品創新、科技研發上有了平等對話、優先合作的可能和底氣,在最具潛力的市場選擇最具潛力的伙伴,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延伸產業鏈條,突出特色優勢。
11月4日,ICE超級貓展馬來西亞站舉行,本次貓展匯集來自全球各地的百余只主流純種貓品種,實現人寵互動“零距離”。逢時科技旗下的南極磷蝦寵物凍干糧品牌都樂時DOLOSH作為活動贊助品牌,攜人氣產品全程參與賽事活動,吸引眾多觀眾駐足。
根據Shopee和Lazada兩個電商平臺泰國站點的統計顯示,以海洋魚類為原材料的寵物食品受到當地消費者喜愛,這為都樂時DOLOSH提供了獨特的發展機遇。
穩扎穩打,逢時科技不斷開拓全球市場,也有了更高目標。
“目前逢時科技南極磷蝦油線上市場份額全球第一,三年內全面爭先,領跑世界。”
來源:青記
原標題:青島企業出海,趕上更大機遇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