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看大冰書和玩大冰梗,哪個更快樂?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看大冰書和玩大冰梗,哪個更快樂?

新一輪的“冰學”,只是老梗的時尚翻新。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大冰既是一種空間刻度,也是一種時間刻度。

前段時間毛不易在山東演出,有工作人員PO出休息室圖片。空曠的房間擺滿沙發,小紅書網友銳評:“大冰來了都能坐下。”

如果沒有一點“冰學”基礎,很容易被整蒙。但你如果聽過一個更早期的版本,就能秒懂。話說有一次大冰敲門想借宿,大爺隔著門問誰啊?大冰沉著道:“站在門外的是,野生作家、主持人、民謠歌手、酒吧掌柜、油畫畫師、皮匠銀匠、手鼓藝人、黃金左臉、老背包客、法國騎士、禪宗弟子。”話還沒說完,大爺就打斷了大冰:“這么多人啊,住不下!”

新一輪的“冰學”,只是老梗的時尚翻新。在2022年大冰出版《保重》宣布封筆后(有辟謠只是“小藍書”系列封筆),冰學才真正迎來了文藝復興,多少有些可惜,細想卻有其必然性。一個內容徹底停止生長了,才更方便簡單化和符號化。等他不寫了,人們才開始“愛”上他。

2023年,眾多沒有看過大冰作品的00后參與玩梗,成為“新冰蛋子”。而曾經深愛大冰的90后,晉升為“冰學博士”。這確實說明大冰及大冰現象還有著照映時代變遷的社會學意義:當2013年的文藝青年精神領袖被改造成2023年全網玩梗的“冰學”,人們為什么要和“當年的自己”過不去?十年前那顆自己發出的子彈,就算現在正中眉心,這“死相”是不是也忒荒誕了。

冰學復興始末

冰學一直有,今年正翻紅。比如大冰老師的右臉,幾乎和月球背面一樣難以被看見。直到今天,你在玩冰學的時候發了大冰老師全臉照片,還會有人像泄露天機般“勸刪”。不過,真的沒有人把大冰認成楊爍嗎?

這一輪冰學興盛于豆瓣、微博、小紅書,主要將過去的矯情調侃改造為空間梗、自我介紹梗、文學套作梗。小紅書的空間梗用以吐槽大冰身份多,具體場景可以配圖發筆記:“一直覺得家里擠得慌,今天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書架上擺了《小孩》《我不》《你壞》這三本書。

自我介紹梗則是模仿大冰書籍的扉頁,硬糖君深感這是小紅書打卡率最高的冰學項目。剛開始它只是入侵一些IP,頭像P上《三體》里的葉文潔,介紹欄:理想主義者、精神東北人、某地下組織榮譽統帥、兒童營養學專家。

豆瓣、微博則以文學套作梗形式最多變,目前已經看到《安塞腰鼓》《填滿房間》《呼嘯山莊》《百年孤獨》。肯定是硬糖君課外閱讀量不夠,覺得教材的名篇改造成冰學后讀起來最過癮。試看“安塞腰鼓版”:

大冰一出現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身份的殘影,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面前。酒吧掌柜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手鼓藝人一樣,是飛揚的流蘇;民謠歌手一樣,是蹦跳的腳步;攝影大師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法國騎士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在黃金左臉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變化哇——大冰!

“百年孤獨版”最令人拍案叫絕,力證了馬爾克斯對大冰遙遠的致敬,也結下了大冰和諾貝爾文學獎的不解之緣。“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大冰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從冰學構成人員來看,00后以新冰蛋子為主,沒有讀過大冰的書、現在也不準備補上大冰的書、純粹只想玩梗。冰學學士、碩士讀過大冰的書,但是沒有追過線下簽售會;冰學博士實為大冰真愛粉,不僅讀過所有書籍更親自被大冰老師喊了“乖,摸摸頭”,屬于被活佛開過光的大弟子。冰學博士玩的梗大多深沉,叫人看不出是愛是黑。

總之,這一輪“冰學”復興,和大冰本人基本沒什么關系。它既不是因為大冰的最新言行而爆發,其使用文本也不出自大冰本人——相較于“45度角仰望天空”的郭敬明、有“海藻般長發”的安妮寶貝,我們很少能看到大冰的作品梗。可以說,“冰學”和大冰的關系,比“晚學”和晚晚的關系還要弱得多。

大冰的文學天分

大冰是有文學性的,至少他有商業寫作的天分。把朋友圈的傷春悲秋文體堅持寫上十年,本身就是一種傳奇。

在大冰成長為野生作家之前,硬糖君最喜歡看他在山東衛視主持的節目《陽光快車道》。他和劉敏的主持風格陽光熱情,硬糖君小時候還幻想過被大冰采訪,然后展示一段酣暢淋漓的才藝。有一期幫一家人找孩子,因為那家人太信任大冰,導致大冰臺上幾度哽咽說不出話,這也讓我覺得他是個好人。

誰知道20年后,大冰成了互聯網笑話,劉敏成了《寧安如夢》里的太后。今年3月,大冰和劉敏直播連線,兩人一起喊出“陽光快車道,歡迎你來到”時,硬糖君頓時被回憶席卷,覺得冰學一點也不好玩了。

初登文壇,大冰就在《一席》做了驚為天人的演講:走滇藏線、青藏線、川藏線斷了三根手指一根手腕的經歷,宛如貝爺探險。元素包括艷遇、流浪、民謠、旅游,擦遍文藝青年的G點。該視頻一個月內獲200萬點擊,當時普遍反應都是這小子活得真TM瀟灑。而大冰趁火打劫,2013年寫了《他們最幸福》,一周銷售破10萬冊。暢銷書這碗飯,輕松吃上。

在大冰的文學宇宙里,他可以隨時閃現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流浪,時間地點都無比具體。2013年8月1日的那場酒、2014年老兵所在消防隊在“云南省民間消防大比武中拔得頭籌等”。

在這個過程中,則要隨時隨地施展“男性魅力”。如“因為小雞雞卡在石頭縫里,才沒滾進金沙江。”哥,你的JJ韌度堪比尼龍繩啊!

幾乎大冰書里的每一個女孩都會對他念念不忘,而大冰選擇性地對她們念念不忘。“我路過了許多的城市和村莊,吃過許多漂亮女孩子煮的面,每一個姑娘都比你胸大、比你腿長,可沒有一個能煮出你那樣的面來,又燙又香的西紅柿雞蛋面,燙得人眼淚噼里啪啦往碗里掉。”

必須承認,大冰的筆下出現過一些真實要素。大冰詳盡描寫了曾經努力奮斗但處處碰壁的大鵬:為了節目效果硬著頭皮將腦袋一次次地扎進水里的狼狽模樣、拖著皮箱在演播室來回穿梭、總是雙手接盒飯、差點被鐵架子砸中的蒼白的臉。對比如今終于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的大鵬,頗令人感慨。

但大冰筆下更多的,是立不住的理想型人物。放在知乎,要加一個“含虛構元素”。《乖,摸摸頭》里的雜草敏,辭掉南方幼師的工作去山東直播,又漂到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在華語電臺當主持人。《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里的毛毛三次流浪,剛畢業就把學校分配的鐵飯碗扔了。

十年前,這種瀟灑走一回很有市場。十年后,不把考公考編的年輕人氣昏過去。而這,也正是大冰作為時間刻度的意義。那個向往詩和遠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藝理想時代早已遠去,今天的年輕人依舊熱衷編造“xx版花束般的戀愛”,但只用于玩梗、嘲笑,再沒有更多閑情顧影自憐。

今天玩梗的人更清醒、更高明、更有文學素養嗎?其實當年向往文藝青年的人、現在嘲笑文藝青年的人,都是社會的大多數,你我皆俗人,不過隨時代浪潮浮沉。倒是大冰,好歹賣了很多書,賺了很多錢。

青年雞湯文學回望

大冰之妙,不在文字,在于文字之外的演技。每到新書發售時節,他就發出和編輯battle的微信聊天記錄,永遠把書的價格打壓在39.6,不能讓讀者吃虧。金句“我是小縣城普通人家長大的孩子,我知道買不起書的滋味。”

一番據理力爭塑造了兩個清晰的形象:一個是唯利是圖的出版社,一個是大仁大義的大冰,39.6也因此成為著名冰梗。現在直播間里主播和商家battle,看到大冰都要叫一聲老師。

在關于冰學的媒體報道下,我們可以看到玩梗之外的更多讀者感想。他們當年真的在某個瞬間被大冰的書感動過,只不過時過境遷才發現那是雞精兌水。也有人至今覺得大冰書很不錯,這就很難分清是真情實感還是冰學博士了。

雞湯文學有兩種,一種是教你如何成功,另一種是告訴你不用成功也可以幸福。大冰是后者,他用越戰老兵、流浪歌手、背包客、各色文藝姑娘,編織出慷慨豪邁浪跡天涯的故事。共同特點是物質貧窮但精神充實,忠于自我又離經叛道。

被大冰的流浪故事感動,或許只是青年讀者當年在有限認知里眺望世界的窗口。而當他們發現,大冰的小屋王老吉要賣40一罐,就當頭棒喝了。(搜到樊振東在大冰小屋的圖片,難道也是枚新冰蛋子?)

被苑子豪、苑子文《愿我的世界總有你二分之一》里高考故事感動的學生們,估計也像這對兄弟一樣做過12本錯題集,只不過在考上大學后發現山的那邊還是山,人生不是在高考后就“輕松了”。

被張嘉佳的故事感動,則是情竇初開時需要共鳴和指引。被全城打雙閃感動得痛哭流涕的他們,現在多半難堪回首。不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的“燕子梗”如今也名滿江湖了,岳云鵬追車也成為舔狗名場面。

真正令人難以面對的,不是讀過大冰、劉同、張嘉佳、苑子豪、苑子文、張皓宸(更早一波人是郭敬明、饒雪漫、笛安、安妮寶貝),而是我沒法和十年前的自己共情了。十幾歲的年紀,精力旺盛情感充沛,要命地敏感,表達欲也是人生巔峰。后面可能是激素衰退了,可能是經歷豐富了,可能是大環境太累太卷了,才會嘲笑過去是矯揉造作。

讀過大冰的90后和沒讀過大冰的00后一起玩大冰梗,意味著不光是成年人,所有人都在嘲笑曾經的矯揉造作,包括正青春的人。沒有人永遠需要大冰,但總有人正需要嗎?不一定。時代的躁動已經遠去,大冰則留在那里,成為一個淺薄的、動情的青春期注腳。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看大冰書和玩大冰梗,哪個更快樂?

新一輪的“冰學”,只是老梗的時尚翻新。

文 | 娛樂硬糖 謝明宏

編輯 | 李春暉

大冰既是一種空間刻度,也是一種時間刻度。

前段時間毛不易在山東演出,有工作人員PO出休息室圖片。空曠的房間擺滿沙發,小紅書網友銳評:“大冰來了都能坐下。”

如果沒有一點“冰學”基礎,很容易被整蒙。但你如果聽過一個更早期的版本,就能秒懂。話說有一次大冰敲門想借宿,大爺隔著門問誰啊?大冰沉著道:“站在門外的是,野生作家、主持人、民謠歌手、酒吧掌柜、油畫畫師、皮匠銀匠、手鼓藝人、黃金左臉、老背包客、法國騎士、禪宗弟子。”話還沒說完,大爺就打斷了大冰:“這么多人啊,住不下!”

新一輪的“冰學”,只是老梗的時尚翻新。在2022年大冰出版《保重》宣布封筆后(有辟謠只是“小藍書”系列封筆),冰學才真正迎來了文藝復興,多少有些可惜,細想卻有其必然性。一個內容徹底停止生長了,才更方便簡單化和符號化。等他不寫了,人們才開始“愛”上他。

2023年,眾多沒有看過大冰作品的00后參與玩梗,成為“新冰蛋子”。而曾經深愛大冰的90后,晉升為“冰學博士”。這確實說明大冰及大冰現象還有著照映時代變遷的社會學意義:當2013年的文藝青年精神領袖被改造成2023年全網玩梗的“冰學”,人們為什么要和“當年的自己”過不去?十年前那顆自己發出的子彈,就算現在正中眉心,這“死相”是不是也忒荒誕了。

冰學復興始末

冰學一直有,今年正翻紅。比如大冰老師的右臉,幾乎和月球背面一樣難以被看見。直到今天,你在玩冰學的時候發了大冰老師全臉照片,還會有人像泄露天機般“勸刪”。不過,真的沒有人把大冰認成楊爍嗎?

這一輪冰學興盛于豆瓣、微博、小紅書,主要將過去的矯情調侃改造為空間梗、自我介紹梗、文學套作梗。小紅書的空間梗用以吐槽大冰身份多,具體場景可以配圖發筆記:“一直覺得家里擠得慌,今天終于找到了原因。”原來書架上擺了《小孩》《我不》《你壞》這三本書。

自我介紹梗則是模仿大冰書籍的扉頁,硬糖君深感這是小紅書打卡率最高的冰學項目。剛開始它只是入侵一些IP,頭像P上《三體》里的葉文潔,介紹欄:理想主義者、精神東北人、某地下組織榮譽統帥、兒童營養學專家。

豆瓣、微博則以文學套作梗形式最多變,目前已經看到《安塞腰鼓》《填滿房間》《呼嘯山莊》《百年孤獨》。肯定是硬糖君課外閱讀量不夠,覺得教材的名篇改造成冰學后讀起來最過癮。試看“安塞腰鼓版”:

大冰一出現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身份的殘影,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面前。酒吧掌柜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手鼓藝人一樣,是飛揚的流蘇;民謠歌手一樣,是蹦跳的腳步;攝影大師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法國騎士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在黃金左臉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變化哇——大冰!

“百年孤獨版”最令人拍案叫絕,力證了馬爾克斯對大冰遙遠的致敬,也結下了大冰和諾貝爾文學獎的不解之緣。“多年以后,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大冰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從冰學構成人員來看,00后以新冰蛋子為主,沒有讀過大冰的書、現在也不準備補上大冰的書、純粹只想玩梗。冰學學士、碩士讀過大冰的書,但是沒有追過線下簽售會;冰學博士實為大冰真愛粉,不僅讀過所有書籍更親自被大冰老師喊了“乖,摸摸頭”,屬于被活佛開過光的大弟子。冰學博士玩的梗大多深沉,叫人看不出是愛是黑。

總之,這一輪“冰學”復興,和大冰本人基本沒什么關系。它既不是因為大冰的最新言行而爆發,其使用文本也不出自大冰本人——相較于“45度角仰望天空”的郭敬明、有“海藻般長發”的安妮寶貝,我們很少能看到大冰的作品梗。可以說,“冰學”和大冰的關系,比“晚學”和晚晚的關系還要弱得多。

大冰的文學天分

大冰是有文學性的,至少他有商業寫作的天分。把朋友圈的傷春悲秋文體堅持寫上十年,本身就是一種傳奇。

在大冰成長為野生作家之前,硬糖君最喜歡看他在山東衛視主持的節目《陽光快車道》。他和劉敏的主持風格陽光熱情,硬糖君小時候還幻想過被大冰采訪,然后展示一段酣暢淋漓的才藝。有一期幫一家人找孩子,因為那家人太信任大冰,導致大冰臺上幾度哽咽說不出話,這也讓我覺得他是個好人。

誰知道20年后,大冰成了互聯網笑話,劉敏成了《寧安如夢》里的太后。今年3月,大冰和劉敏直播連線,兩人一起喊出“陽光快車道,歡迎你來到”時,硬糖君頓時被回憶席卷,覺得冰學一點也不好玩了。

初登文壇,大冰就在《一席》做了驚為天人的演講:走滇藏線、青藏線、川藏線斷了三根手指一根手腕的經歷,宛如貝爺探險。元素包括艷遇、流浪、民謠、旅游,擦遍文藝青年的G點。該視頻一個月內獲200萬點擊,當時普遍反應都是這小子活得真TM瀟灑。而大冰趁火打劫,2013年寫了《他們最幸福》,一周銷售破10萬冊。暢銷書這碗飯,輕松吃上。

在大冰的文學宇宙里,他可以隨時閃現在地球的任何角落流浪,時間地點都無比具體。2013年8月1日的那場酒、2014年老兵所在消防隊在“云南省民間消防大比武中拔得頭籌等”。

在這個過程中,則要隨時隨地施展“男性魅力”。如“因為小雞雞卡在石頭縫里,才沒滾進金沙江。”哥,你的JJ韌度堪比尼龍繩啊!

幾乎大冰書里的每一個女孩都會對他念念不忘,而大冰選擇性地對她們念念不忘。“我路過了許多的城市和村莊,吃過許多漂亮女孩子煮的面,每一個姑娘都比你胸大、比你腿長,可沒有一個能煮出你那樣的面來,又燙又香的西紅柿雞蛋面,燙得人眼淚噼里啪啦往碗里掉。”

必須承認,大冰的筆下出現過一些真實要素。大冰詳盡描寫了曾經努力奮斗但處處碰壁的大鵬:為了節目效果硬著頭皮將腦袋一次次地扎進水里的狼狽模樣、拖著皮箱在演播室來回穿梭、總是雙手接盒飯、差點被鐵架子砸中的蒼白的臉。對比如今終于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的大鵬,頗令人感慨。

但大冰筆下更多的,是立不住的理想型人物。放在知乎,要加一個“含虛構元素”。《乖,摸摸頭》里的雜草敏,辭掉南方幼師的工作去山東直播,又漂到澳大利亞的布里斯班在華語電臺當主持人。《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里的毛毛三次流浪,剛畢業就把學校分配的鐵飯碗扔了。

十年前,這種瀟灑走一回很有市場。十年后,不把考公考編的年輕人氣昏過去。而這,也正是大冰作為時間刻度的意義。那個向往詩和遠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藝理想時代早已遠去,今天的年輕人依舊熱衷編造“xx版花束般的戀愛”,但只用于玩梗、嘲笑,再沒有更多閑情顧影自憐。

今天玩梗的人更清醒、更高明、更有文學素養嗎?其實當年向往文藝青年的人、現在嘲笑文藝青年的人,都是社會的大多數,你我皆俗人,不過隨時代浪潮浮沉。倒是大冰,好歹賣了很多書,賺了很多錢。

青年雞湯文學回望

大冰之妙,不在文字,在于文字之外的演技。每到新書發售時節,他就發出和編輯battle的微信聊天記錄,永遠把書的價格打壓在39.6,不能讓讀者吃虧。金句“我是小縣城普通人家長大的孩子,我知道買不起書的滋味。”

一番據理力爭塑造了兩個清晰的形象:一個是唯利是圖的出版社,一個是大仁大義的大冰,39.6也因此成為著名冰梗。現在直播間里主播和商家battle,看到大冰都要叫一聲老師。

在關于冰學的媒體報道下,我們可以看到玩梗之外的更多讀者感想。他們當年真的在某個瞬間被大冰的書感動過,只不過時過境遷才發現那是雞精兌水。也有人至今覺得大冰書很不錯,這就很難分清是真情實感還是冰學博士了。

雞湯文學有兩種,一種是教你如何成功,另一種是告訴你不用成功也可以幸福。大冰是后者,他用越戰老兵、流浪歌手、背包客、各色文藝姑娘,編織出慷慨豪邁浪跡天涯的故事。共同特點是物質貧窮但精神充實,忠于自我又離經叛道。

被大冰的流浪故事感動,或許只是青年讀者當年在有限認知里眺望世界的窗口。而當他們發現,大冰的小屋王老吉要賣40一罐,就當頭棒喝了。(搜到樊振東在大冰小屋的圖片,難道也是枚新冰蛋子?)

被苑子豪、苑子文《愿我的世界總有你二分之一》里高考故事感動的學生們,估計也像這對兄弟一樣做過12本錯題集,只不過在考上大學后發現山的那邊還是山,人生不是在高考后就“輕松了”。

被張嘉佳的故事感動,則是情竇初開時需要共鳴和指引。被全城打雙閃感動得痛哭流涕的他們,現在多半難堪回首。不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里的“燕子梗”如今也名滿江湖了,岳云鵬追車也成為舔狗名場面。

真正令人難以面對的,不是讀過大冰、劉同、張嘉佳、苑子豪、苑子文、張皓宸(更早一波人是郭敬明、饒雪漫、笛安、安妮寶貝),而是我沒法和十年前的自己共情了。十幾歲的年紀,精力旺盛情感充沛,要命地敏感,表達欲也是人生巔峰。后面可能是激素衰退了,可能是經歷豐富了,可能是大環境太累太卷了,才會嘲笑過去是矯揉造作。

讀過大冰的90后和沒讀過大冰的00后一起玩大冰梗,意味著不光是成年人,所有人都在嘲笑曾經的矯揉造作,包括正青春的人。沒有人永遠需要大冰,但總有人正需要嗎?不一定。時代的躁動已經遠去,大冰則留在那里,成為一個淺薄的、動情的青春期注腳。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川县| 井陉县| 西乌珠穆沁旗| 突泉县| 神木县| 辉南县| 崇州市| 五寨县| 淮阳县| 简阳市| 山丹县| 灵丘县| 上栗县| 郴州市| 大埔区| 杭锦后旗| 蚌埠市| 蓝山县| 晋中市| 辉南县| 沙河市| 黄骅市| 四子王旗| 张家川| 文成县| 云和县| 沙河市| 宁波市| 台中县| 福建省| 马鞍山市| 青川县| 新营市| 高安市| 石家庄市| 镇沅| 玛纳斯县| 呼伦贝尔市| 河津市| 罗甸县| 江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