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實習記者|李晗
歐佩克+會議召開后,多個歐佩克+國家宣布深化自愿減產。
當地時間11月30日,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下稱歐佩克)官網披露,多個歐佩克+成員國宣布額外自愿減產,減產共計220萬桶/日,以支持石油市場的穩定與平衡。
其中,沙特阿拉伯承諾將現有的100萬桶/日自愿減產延長至明年一季度末;俄羅斯則表示將出口量自愿減幅加深至50萬桶/日,包括30萬桶/日的原油和20萬桶/日的成品油。
此外,伊拉克自愿減產22.3萬桶/日,阿聯酋自愿減產16.3萬桶/日,科威特為13.5萬桶/日,哈薩克斯坦8.2萬桶/日,阿爾及利亞5.1萬桶/日,阿曼4.2萬桶/日。
歐佩克官網表示,自愿減產將從2024年1月1日開始直至3月結束。此后,為了支持市場穩定,這些自愿減產將根據市場情況逐步解除。
值得注意的是,沙特100萬桶/日的減產量延續了今年7月開始的減產措施,俄羅斯此前已采取30萬桶/日減產措施。這意味著,此次歐佩克+新增的減產量為90萬桶/日,低于先前市場預期的100萬桶/日。
受歐佩克+會議消息影響,國際石油基準布倫特原油價格昨日漲至近兩周新高,但隨后反轉下跌。
截至北京時間11月30日凌晨收盤,布倫特1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下跌0.32%,至82.83美元/桶;WTI 1月原油即期合約收盤下跌2.44%,至75.96美元/桶。
“市場的反應意味著對減產措施的效果持懷疑態度。”JP Morgan分析師Christyan Malek分析稱,但歐佩克為每個成員國制定一個新的框架來實現減產,反映了成員國之間的信任和團結程度,巴西的加入將證明歐佩克+在數量上的優勢。
歐亞集團董事總經理Raad Alkadiri同樣表示:“標榜‘自愿’的減產聲明削弱了其對市場的心理影響。如果能全面減產,這對市場的影響不應被低估。”
針對會前爭執已久的非洲國家產量配額問題,歐佩克降低了安哥拉、剛果和尼日利亞的生產基線。歐佩克在另一篇新聞稿中表示,IHS、Wood Mackenzie和Rystad Energy三家獨立資訊機構,已經完成對上述三個成員國2024年生產水平評估。其中,安哥拉產量為110萬桶/日,剛果27.7萬桶/日,尼日利亞150萬桶/日。
在咨詢機構評估前,今年6月歐佩克同意安哥拉的產量為128萬桶/日,尼日利亞的產量為138萬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安哥拉拒絕接受新的生產配額。安哥拉駐歐佩克理事Pedro會后表示,安哥拉明年1月起的日均生產原油為118萬桶。
“安哥拉的產量將高于歐佩克確定的配額,這不是說我們不聽從歐佩克+的指揮,我們提出過自己的立場,歐佩克應該考慮我們的意見。”Pedro表示。
此外,歐佩克還邀請巴西加入該組織,該國是南美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氣和天然氣的產量為460萬桶/日。巴西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西爾維拉表示,希望在明年1月加入歐佩克+組織。但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預計巴西不會參與歐佩克+的產量上限要求。
根據計劃,第37屆歐佩克和非歐佩克部長級會議將于2024年6月1日在維也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