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GPLP Molly
繼炫富、吃播、翻拍之后,教你成為炒股大師、教你發財致富成為了抖音上又一備受網友追捧的視頻題材。
只不過,與看多了吃播可能會管不住嘴相比,看多了“如何學會炒股”可能會管不住錢,而更有甚者可能會損失慘重。
事實上,隨著抖音的用戶越來越多,曾經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活躍的“炒股專家”慢慢轉戰抖音平臺,并“言傳身教”,分享著炒股賺錢的經驗和技巧。
然而,看似大公無私的“專家”,實則多為缺乏真正投資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個體戶”,他們通過一些理論知識吸引了一大批希望迅速致富的投機者,進而達成獲利的目的。
抖音上的“炒股專家”
“今天到底可以上車哪些板塊呀?來我直播間,下午兩點鐘,我來告訴你”“A股做短線,關鍵看尾盤30分鐘,8個竅門,次日漲跌就能心中有底”“這是我炒股20年的肺腑之言,都是實戰經驗,如果你打算炒股一輩子,請牢記9大鐵律”,在抖音上,類似的直播間或短視頻隨處可見。
在抖音搜索“炒股”,與之相關的搜索還包括“股票直播人氣第一名”“炒股新手入門教程”“炒股主播排名”“短線股票推薦每日一股”等。這些視頻的作者用極其“真誠”的話術,向網友講述如何通過炒股來賺錢,或者推薦一些理財產品,比如基金、保險、P2P等。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發布這些短視頻的博主大多都有一定的金融相關從業背景,或當過機構經理、投資顧問,或在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工作。
比如,ID為“XX財經”的博主,在個人介紹里寫道:“XX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員工、XX證券深圳投資總監,擅長趨勢交易。”“XX一姐”的自我介紹則是“研究股市近8年,對二級市場、股民心理有深入了解” 。而“X哥來了”則自稱是上海XX財務顧問有限公司員工。
在ID為“炒家X爺”直播間,自稱梁XX的主播,在個人資料介紹里寫道:“6年的機構經理,7年投資經理,獲得2016年捕獲英國脫歐黃金千點獎項”。
在觀看直播的十幾分鐘里,有超4000人來過此直播間。這些有過炒股經歷或者對炒股感興趣的網友,紛紛在評論區互動、提問。有的網友發問“昨天的中藥能聊一下嗎?”“今天能抄底光伏嗎?”
當然,也有網友直言,“講這些真的有人信?”“遍地是韭菜”“他如果真厲害,福布斯榜就有他了”。
圖/部分網友言論
正如上述網友所質疑的,這些自詡“炒股專家”的博主,大多數都只是通過模擬盤來忽悠網友。進而通過推廣一些產品來獲得收益。據悉,在一些高傭金的產品中,主播的收益甚至可以達到產品銷售額的10%以上。
直白來講,抖音上的“炒股專家”只是通過聊股票來養家,而信以為真的網友最終有可能成為“韭菜”。正如有“人間清醒”的網友所說,“如果抖音上的‘炒股專家’有90%能賺錢,那他們為什么不全職去炒股,而是要把時間浪費在在抖音開直播、錄視頻?畢竟對于炒股的人來說,時間很重要”。
在黑貓投訴上分別搜索“抖音炒股”“抖音理財”,與其相關的投訴分別有50條和617條之多。而早在2022年,就有媒體報道,不少熱衷炒股的網友,因在抖音觀看理財牛人的視頻,下載了其推薦的投資軟件后,險些被騙。
老生常談的理財騙局
事實上,現如今抖音上的這些“炒股專家”,之前可能在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上也都是專家。只是隨著抖音成為國民級App之后,這些“專家”施展技能的平臺又多了一個。
微信上與“9.9元理財”的相關內容更是屢見不鮮。理財機構以9.9元、1元,甚至0元等低價課程的形式,來吸引對投資理財感興趣但并不了解的網友,進而再以誘惑的方式售賣數千元、上萬元的理財課程。
然而,事實卻是,即便你花大價錢買了課程,也未必真的可以學會理財。換言之,根本不太可能學會理財。
在上述“炒家X爺”的直播間,主播在直播中為粉絲傳授炒股經驗的同時,也不忘教粉絲如何免費領取自己奉上的福利——“230短線精選資料”。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ID為“趨勢X察”的直播間,只不過該直播間免費領取的資料叫做“內部寵粉資料”。
事實上,通過免費課程吸引網友入群,通過提前準備的宏觀大勢、技術分析等技巧,博得沒炒過股或者剛開始接觸炒股的網友信任。之后,再售賣價格較低的理財產品或課程,并逐步引導網友下單單價更高的課程……這早已成為了互聯網理財慣用的套路。
網絡炒股和投資理財大師屢試不爽背后,是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愛上了互聯網理財、炒股。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1.5億,網民使用率15.9%。而在這一群體里,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又成為了主力軍。
有媒體得到的財商教育機構用戶數據顯示,小白班的學員多來自于三四線以下城市,以學生、寶媽、無固定工作人員為主,女性占到六成以上,51.45%的用戶為高中及以下學歷,近七成用戶為35歲以下,69.69%用戶的月收入不足5000元。
這些對投資理財、炒股、互聯網產品較為陌生的群體,無疑成為了最容易被割的“韭菜”。
寫在最后:
“建群復盤,推薦股票,帶你賺錢……”看似套路頗深,但其實,不做“韭菜”很簡單。
當這些互聯網“理財高手”“炒股專家”無私和你分享快速賺錢的方法時,我們只需要多加一層考慮,即“對方如此無私奉獻圖什么?‘日行一善’嗎?”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克制住自己想走捷徑的心理,同時牢記“天上不會掉餡餅,網絡投資需謹慎”,就可以和網絡“炒股專家”說再見。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