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11月30日,新華基金發布多份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公告顯示,基金經理欒超于11月28日卸任原管理的6只產品,涉及新華鑫益、新華優選成長、新華泛資源優勢、新華科技創新主題、新華鑫動力、新華景氣行業,離任原因為個人原因。
資料顯示,欒超歷任中郵創業基金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2017年4月加入新華基金,在新華基金前后管理了9只基金。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欒超在管基金總規模為44.09億元,而新華基金非貨規模約為330億元。
此番離任的6只基金中,新華鑫益、新華優選成長、新華泛資源優勢3只基金分別取得了166.25%、111.41%、90.69%的任職回報,欒超分別于2017年5月、2018年1月、2018年5月任職上述3只基金基金經理。剩下3只中的新華科技創新主題、新華鑫動力均虧損了超35%。
此外,工銀瑞信基金于11月25日發布公告稱,王筱苓因個人原因卸任全部在管4只基金,包括工銀大盤藍、工銀消費服務、工銀新藍籌、工銀靈動價值籌。公告顯示,王筱苓不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
王筱苓2005年8月加入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于投資管理部、固定收益部、權益投資部、專戶投資部。2007年開始擔任基金經理,先后共管理12只基金。
此番離任的4只基金中,工銀大藍籌、工銀消費服務、工銀新藍籌分別取得了243.53%、168.97%、116.60的任職回報,年化回報分別為11.90%、11.75%、9.74%。今年7月,王筱苓卸任了工銀現代服務業、工銀聚焦30,任職回報為96.90%、79.95%,年化回報均超10%。
根據公告,工銀瑞信基金已為王筱苓卸任的4只基金增聘了基金經理。其中,繼任者林夢此前管理的工銀新生代消費取得了60.95%的任職回報,年化回報為9.30%;盛震山于于2020年6月開始管理工銀瑞信添瑞、工銀瑞信添金,任職期分別取得了22.90%、23.33%的回報。此外,繼任者還有工銀瑞信知名基金經理陳小鷺。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年內離任基金經理數達295名。2020年至2022年,歷年基金經理離任數分別為252名、320名、323名。從目前情況看,今年的基金經理離任情況或與前兩年接近。
基金經理是基金的掌舵者,影響基金業績走向,關乎投資者的投資收益。一般來說,基金公司增聘的基金經理大多業績表現優秀。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基金經理離任后,對于持有人來說需要關注兩點:第一,基金經理離任原因;第二,研究新任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和投資策略,以對照自身投資需求與目標,從而判斷是否繼續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