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子象
隨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即將于本周四開幕,化石燃料大國們的“負面新聞”頻發,為此次會議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蒙上陰影。
美國在敏感時刻繼續為新的化石燃料項目開綠燈。美東時間本周二,美國內政部土地管理局舉行了一次新的石油和天然氣地塊拍賣。該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當天拍賣了懷俄明州的37塊土地,面積達14164公頃,其中18塊被成功競標,為美國政府帶來了340.5萬美元收益。地塊拍賣是開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第一步。
另外,該局還將于11月30日、12月5日和12月12日拍賣新墨西哥州、俄克拉荷馬州、內華達州、北達科他州和猶他州的地塊。
對于美國新拍賣地塊,環保組織表達了批評。“地球之友”高級化石燃料項目經理吉奧(Nicole Ghio)在一份聲明中說,總統拜登沒有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必要的工作,相反繼續支持在美國擴大化石燃料的使用。
在這一關鍵時刻,有媒體發文提醒外界不要忽視美國正經歷的化石燃料狂熱。《衛報》援引美國能源署稍早前的數據稱,今年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或將創新高。更讓環保人士難以接受的是,美國政府自己的預計顯現這種狂熱或將持續到2050年。
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的資深科學家拉扎勒斯(Michael Lazarus)表示,看到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年復一年地創下紀錄,甚至要持續到2050年,這尤其令人震驚。
雖然拜登政府通過了美國第一部重要的氣候立法,制定了新的污染規則,能源排放量也在小幅度下降,但另一方面卻不斷為石油和天然氣鉆探新合同大開綠燈,這甚至令拜登黨內的一些盟友也感到擔憂。
俄勒岡州的民主黨參議員默克利(Jeff Merkley)直言,在此次會議上,美國沒有任何道德權威來領導淘汰化石燃料這一議程,“我們比其他任何國家生產更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同時拜登團隊還正為一個又一個化石燃料項目開綠燈。”
另一則關于今年主辦國的爆料引發外網關注。本周一,BBC聯合非營利調查性新聞組織“氣候報告中心”(CCR)披露文件稱,阿聯酋COP28團隊為主席賈比爾準備的文件顯示,該主辦國計劃在會議期間利用雙邊會談與多個國家推進油氣合作。
對此,賈比爾的發言人回應稱報道中的文件“不準確”,BBC使用未經證實的文件“令人失望”。
這條爆料發酵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新聞發布會上直言“簡直不敢相信”。關于此次峰會的目標,古特雷斯稱COP28必須發出明確信號:化石燃料時代已經結束,它的終結是不可避免的。
產油大國主辦本次氣候峰會,以及“能源大亨”賈比爾被任命為大會主席,這一直遭受西方政界人士的批評。賈比爾是阿聯酋國家石油公司的負責人,同時還經營著一家國有可再生能源公司,批評人士認為可能存在利益沖突。
有環保組織批評讓阿聯酋主辦這次大會,猶如在煉油廠里開會。而對最新爆料,《巴黎協定》“締造者”、哥斯達黎加外交家克里菲格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阿聯酋“被當場抓獲”。
對于阿聯酋的最新爆料,奧斯陸大學法學教授、前挪威氣候變化談判代表沃伊特((Christina Voigt)指出,在活動安排方面,締約方會議主席其實沒有固定的程序規則,另外,許多國家此前也已達成相關能源項目協議。不過,爆料中提及的信息無助于支持落實《巴黎協定》目標,而且還會破壞談判中的信任。
無論真相如何,每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對于各國政府來說,都是一場激烈的談判和博弈大會。有觀察人士指出,隨著氣候危機愈發緊急以及能源危機等拖累經濟的負面因素累積,在減排上,能源轉型進程不同的各國,尤其是大國間的互動正愈發復雜。
雖然阿聯酋在國家層面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減排措施,比如它是中東首個設定2030年和2050年減排目標的國家。但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之一,阿聯酋在化石燃料上的立場與美國等其他國家類似。阿聯酋雖然響應在全球范圍內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呼吁,但同時也表示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可再生能源尚不能完全替代化石燃料。
淘汰化石燃料已是國際上的基本共識,但在淘汰的速度和方式或標準上尚沒有達成一致。聯合國以及環保組織高呼加大減排力度、結束化石燃料污染,但是不同國家對此的理解有不同之處。南方國家強調公平發展權和歷史排放國的賠償,負有更多歷史責任的發達大國在響應聯合國號召的同時,強調應逐步淘汰,同時希望采用其他新技術手段抵消排放。
盡管科學界長期以來一致認為燃燒化石燃料是氣候危機的主要驅動因素,但直到最近才在聯合國氣候決策中達成政治共識。在2021年的COP26上,各國達成了逐步減少煤炭發電的突破性協議。在去年的COP27上,約80個國家想要推動將這一政策擴展到石油和天然氣領域,但遭到阻撓后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