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中財經
又一傳奇落幕。
當地時間周二(11月28日),伯克希爾-哈撒韋在其子公司美國商業資訊網站上發布聲明,投資天才、沃倫·巴菲特的得力助手查理·芒格在加州一家醫院平靜去世,享年99歲。
上周二突然安排遺囑的巴菲特,于這周二送別了自己一生摯友。對于芒格的離世,巴菲特在聲明中表示,“如果沒有查理·芒格的靈感、智慧和參與,伯克希爾-哈撒韋就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地位。”
除了在伯克希爾擔任“股神”巴菲特的副手,芒格還在日報期刊公司(Daily Journal Corp)和開市客的董事會中任職。根據福布斯的數據,截至11月28日,芒格的身家為26億美元。
在生前最后一次訪談中,曾被投資圈多位人物譽為“人生導師”的芒格,沒有給年輕人留下建議,“我不想再成為年輕人的精神導師,世界充滿著欺騙和瘋狂,年輕人生活會很困難。”
“My sword I leave to him who can wear it.”
晚年的芒格時常引用下面這句出自《天路歷程》中真理劍客的話,來結束他的演講,“我的劍留給能夠揮舞它的人”。芒格的人生經歷和投資哲學已經定格,芒格的“劍”,誰都有機會握起,而誰又能揮舞起來呢?
01、一段跨越世紀的投資傳奇
如果投資圈也有最佳搭檔的評選,芒格和巴菲特這對神仙組合,是當之無愧黃金搭檔。
芒格在去世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訪時,還在為他的老友巴菲特進行辯護。
本月初,一家非營利性調查媒體在一篇文章中提出質疑,稱“巴菲特個人股票賬戶與伯克希爾存在相近時間交易同一只股票”。
這篇文章中聲稱,他們從“泄露的美國國稅局數據”中扒出了巴菲特的個人交易記錄,顯示他在2000至2019年期間報告了至少4.66億美元的個人賬戶股票出售。巴菲特一直強調,他的個人投資組合與公司的持股分開。但數據顯示,“他可能說謊了。”
對此,芒格在11月16日播出的一次電視采訪中為老友進行了辯護,激動之下甚至爆了粗口。“我深信沒有絲毫的可能性,沃倫·巴菲特會做出極其惡劣的事情來為自己賺錢。他更關心伯克希爾的發展,而不是自己的財富。他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捐贈出去了,甚至已經不再擁有這些錢了。”
惺惺相惜的兩人在投資界,也是傳奇的存在,芒格和巴菲特的名字如雷貫耳。他們不僅因為各自卓越的投資智慧和成功的投資經驗而成為全球投資者心中的巨星,更因為他們的默契配合和長期合作而成為了一對黃金搭檔。他們的成功故事不僅令人矚目,更給人以深刻的啟示。
《巴菲特幕后智囊:查理·芒格傳》一書中,對芒格的評價有很多,其中“巴菲特的成功密不可分”、“能和巴菲特分享價值觀和目標”、被美國《財富》雜志譽為“巴菲特化身”的芒格……這些評價,直觀將芒格與巴菲特緊密聯系在一起。他們的合作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人們常常將他們視為一個整體——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就是他們共同創造的神話。
這對傳奇搭檔,盡管都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長大,但在兩人生命早期,相差7歲的兩人毫無交集。
他們相識于60多年前的1959年。彼時,芒格因父親離世,從洛杉磯趕回了老家奧馬哈,此時在家鄉奧馬哈打理一家私人投資公司的巴菲特,對百萬富翁芒格早有耳聞,主動邀請芒格與自己共進晚餐。
事后巴菲特回憶他們兩人的初次見面,直言“芒格絕對是獨一無二的”,“1959年我初次見到他的時候就發現了,而且從那以后不斷發掘他身上的獨特品質。任何一個接觸過芒格的人,哪怕相處極其短暫,都會有同樣的感受。”
一見如故的兩人,在當時還沒有合伙做生意的打算。直到擁有一段財富“過山車”經歷后,芒格才意識到自己沒有必要再單打獨斗。于是,芒格在1975年清算了自己的合伙公司,將資金投入到了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
自此,這段傳奇搭檔的神話才拉開序幕。
在過去的46年里,芒格和巴菲特聯手創造了有史以來最優秀的投資紀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賬面價值以年均20.3%的復合收益率創造投資神話,如今每股股票價格達54.7萬美元。

正如巴菲特過去所言,“我的投資生涯樂趣不斷,如果沒有和芒格搭檔將會大為失色。他一路秉承自己的‘芒格主義’,為大家帶來歡樂,同時也大大地改進了我的想法。雖然多數人會給芒格冠以商人或者慈善家的頭銜,我卻認為他更像一位老師。顯然正是因為他對我們的教導,伯克希爾才得以成為一家更有價值且受人尊敬的公司。”
02、芒格與投資
在全球投資編年史中,芒格絕對是其中一位眾所周知的神秘人物。
由于芒格的低調,他的知名度在外部一直被低估,遠沒有巴菲特的名氣大。然而,巴菲特自己卻表示,芒格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搭檔,甚至是他的老師,巴菲特很多思想觀念都深受芒格的啟發和影響。
巴菲特的兒子霍華德曾直言,“我父親只是我所知道的‘第二聰明的人’,查理·芒格才是最有智慧的。”巴菲特本人也曾多次談到芒格對他的幫助,“查理拓寬了我的眼界。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沒有查理,我會比現在貧窮得多。”
“芒格設計了今天的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是他最重要的成就。他給我的藍圖很簡單,即‘用劃算的價格投資一家優秀企業,比以便宜的價格買入一家普通企業的結果要好得多’”巴菲特曾表示,“就這樣,伯克希爾哈撒韋按照芒格的藍圖建立起來了。我的角色是總承包商,而伯克希爾哈撒韋下屬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則是分包商。”
同為一代投資傳奇,巴菲特和芒格的投資理念有相似之處,即“投資公司而非股票”,“這一點很關鍵,查理和我選擇的不是股票,我們選擇的是公司。”巴菲特說。
因此,巴菲特與芒格將投資者放置于伯克希爾的存款分配給兩種相關的所有權形式。一是投資于公司控制的企業,通常是100%的收購。伯克希爾對子公司進行資本配置,并挑選出負責日常運營決策的首席執行官。二是購買公開交易的股票以持有企業股份,但伯克希爾在管理上沒有發言權。
但同時,二者的投資理念又有不同。巴菲特早期的投資理念來自于他的老師格雷厄姆,名曰“撿煙蒂”,顧名思義就是撿別人廢棄的煙頭,往往還有抽最后一口的價值,也就是花廉價的價格買進普通的公司。但芒格不這樣認為,他覺得,“股價公道的偉大企業比股價超低的普通企業好”。
作為價值投資的代表,芒格的投資思想可以概括為,“能看懂、好公司、價便宜、下重注、長持股。”當然,芒格這種投資思想,也深刻影響了巴菲特的后半段投資生涯。
這種投資思想下投出最享譽盛名的投資案例,當屬“可口可樂”。1988年,巴菲特和芒格動用10.2億美元購買了可口可樂總股本7%的股票,并一直持有,到1998年的時候,可口可樂市值就已經超過了1500億美元,給他們帶來超過10倍的收益。
所幸,關于芒格的傳奇一生,有著許多新聞影像記載。
除了在伯克希爾公司的成就之外,芒格還擁有自己的一批追隨者。他的思想和觀點對于全球投資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主張投資者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盲目跟從市場潮流和所謂的專家意見。他認為投資者應該注重企業基本面分析,善于發現企業的潛在價值和未來增長潛力。同時,他也認為投資者應該注重風險管理,始終保持謹慎的投資態度。
芒格的投資哲學和價值觀也影響了很多人對于投資的看法和決策。他的粉絲們會在巴菲特不在場的情況下聚集在一起聆聽芒格的講話。他對于投資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的見解,使得人們對于投資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
總的來說,芒格是巴菲特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他的智慧、經驗和獨特的投資哲學為巴菲特提供了寶貴的建議和支持。正是由于他們的默契和配合,使得伯克希爾公司在投資領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03、芒格與中國
芒格生前最后一次訪談,是參與了熱門播客節目Acquired的錄制。節目中,他回顧了職業生涯以及他與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近50年的合作關系,并談論了關于投資的經驗和建議。同時,還聊到了“中國市場”。
談及是否會在中國投資,以及持什么立場?芒格表示,“我對中國的立場是,中國經濟未來20年的前景比幾乎任何其他大型經濟體都要好。中國的頭部企業更強、更好,而且估值便宜得多。”并表示,“因此,我自然愿意在投資組合中承擔一些中國風險。”
多年來,芒格一直對中國的投資機會持樂觀態度。他指出,“如果中國人具備做好投資所需的品質,如聰明、自律等,那么在中國投資會比在美國投資更容易成功。”他強調,中國有很多“低垂的果實”,一些公司擁有很深的護城河。
此外,芒格也曾多次在全球投資界“春晚”的伯克希爾年度股東大會上,就中國及投資中國公司發表觀點。2015年,他提到中國連續幾十年保持高速GDP增長,盡管中國并非完美無缺,但已取得了巨大成就。2016年,芒格談到投資比亞迪時表示,雖然伯克希爾通常不做風險投資,但比亞迪吸引了他們。
2017年,芒格建議一個中國人如果想投資美股,應考慮在中國投資,而非美國。2019年,芒格再次強調看好中國市場,認為中國有很多很好的公司,且價格相對便宜。他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
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芒格仍然表示看好中國市場。“我對中國比較樂觀,原因有很多方面。中國這么大的一個國家,能如此迅速地崛起,在歷史上絕無僅有。中國做對了很多事。我非常敬佩中國取得的成就。我看好今天的中國。”
在2022年的股東大會上,芒格再次表示看好中國市場。“中國是一個現代化的大國,中國的人口眾多,在過去30年的時間里,中國迅速躋身于現代化國家的行列。我們拿出一部分資金去中國投資,是因為與美國的投資機會相比,中國的投資機會更好,我們能以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獲得更高的公司價值。”
在今年伯克希爾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芒格用三個“愚蠢”來形容所有加劇中美關系緊張的行為。他認為,“美國應該與中國好好相處,為了共同的利益與中國進行大量自由貿易。巴菲特同意芒格的看法。”他表示,美中兩國通過合作都可以成為更好的國家,充滿競爭力,共同繁榮發展。
“很多理智的投資者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選擇自己覺得踏實的東西投資。沃倫也不例外。與沃倫相比,我對中國更有好感,我投資中國公司感到更踏實。其實,這只是我和沃倫之間很小的一個差異。”芒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