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今年的鋰電行業處在結構性過剩階段,該階段將持續至明年一季度。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的利空因素年底逐漸出清,預計到2024年二季度,行業能夠明顯向好回升?!?/p>
11月28日,蜂巢能源執行副總裁王志坤在第八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的開幕式上提出上述觀點。
在王志坤看來,鋰電行業是一個中長期向上增長的綠色產業,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后,必然會有一個調整的過程。
“面對這種調整我們不應感到害怕,調整是為了迎接更大的增長周期?!睋A測,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將達到16%,到2035年,滲透率將增長至49%。今年上半年,這一數字為14%。
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王志坤稱,當前鋰電池價格的下跌主要由供求關系不平衡所致,這種不平衡將持續至明年一季度,電池價格在此期間將進一步下跌。
鑫欏資訊數據顯示,11月28日,磷酸鐵鋰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43元/Wh,三元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515元/Wh,均較年初下降超四成。
他同時表示,“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整車的庫存較去年大幅下降,鋰電池原材料的庫存也大幅下降,當新的周期出現,未來價格可能會出現新的變化?!?/p>
蜂巢能源是國內動力電池行業新貴,今年前10個月,其在中國市場的動力電池裝車量為5.8 GWh,以接近2%的市占率排名國內第七。
王志坤稱,未來,中國鋰電市場將繼續領跑全球,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的發展速度會高于中國,是值得期待的增量市場。
“由于美國市場政策的不確定性,歐洲和東南亞將會是中國企業出海的首選?!彼诓稍L時稱。蜂巢能源自2020年起已在德國布局了兩座電池工廠,位于泰國的電池模組Pack工廠也已于今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完成建設。
根據界面新聞的統計,國內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已有七家宣布了在歐洲的建廠規劃。起步較早的寧德時代(300750.SZ)和國軒高科(002074.SZ),已分別在去年和今年實現德國電池工廠的量產。在東南亞,億緯鋰能(300014.SZ)和國軒高科也先后宣布了建廠計劃。
王志坤稱,中國電池企業全球化的過程中,將面對文化、環境、行為方面的三大差異。以歐洲市場為例,文化差異包括中國和歐洲一快一慢的工作節奏;環境差異指中國和歐洲在審批上的不同,歐洲在土地、環境等方面的審批更為復雜;行為差異指設計、廠建、總包等環節在中國可以靈活并行,歐洲則追求標準化,必須按照次序逐一通過。
“企業走出去要合法合規,尊重彼此習慣文化,供應鏈應報團取暖,多一些溝通?!蓖踔纠し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