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11月28日13:15,機器人ETF(159770)活躍上行。Wind數據顯示,該基金已連續7日獲資金凈流入,或逢資金布局。
數據來源:Wind,2023年11月28日
機器人ETF(159770)緊密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截至2023年11月28日13:15,指數成份股中,雷賽智能漲停,科瑞技術上漲8.07%,先惠技術上漲6.77%,大恒科技、國盛智科等個股跟漲超3%。
數據來源:Wind,2023年11月28日
該指數從滬深市場中選取系統方案商、數字化車間與生產線系統集成商、自動化設備制造商、自動化零部件商以及其它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上市公司中機器人相關證券的整體表現。
從估值層面來看,機器人ETF跟蹤的中證機器人指數最新市盈率(PE-TTM)僅33.46倍,處于近1年11.93%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1年88.07%以上的時間,處于歷史低位。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27日,該指數前十大權重股包括匯川技術、國電南瑞、科大訊飛、大華股份、先導智能等,前十大權重股合計占比約為51.28%。(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指數成份股不代表個股推薦)
圖片來源:中證指數官網,數據截至2023年11月27日
長城證券認為,機器人細分領域豐富,市場發展前景廣闊。機器人發展至今技術水平上已具備進行復雜的邏輯推理、判斷及決策的能力,能夠根據內外環境變化,實時作出決策。智能化程度提升推動機器人快速發展,產品在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已初具規模。我國機器人市場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市場規模174億美元,同比增長22.54%,2017-2022年CAGR22.1%。
信達證券研報稱,Optimus迭代迅速,人形機器人有望加速落地。機器人從“自動化”向“智能化”突破,對感知交互、獨立決策、自我優化等能力要求較高,傳感器有望受益。其中,力傳感器是機器人力控關鍵部件,六維力測量維度高,可以安裝在傳統機器人底座或者末端位置,具有精度相對較高、可靠性好等優勢,人形機器人有望打開市場空間。此外,電子皮膚等力感新技術也有望在機器人的催化下加速落地,成為未來力控傳感方案;視覺傳感也是機器人感知周邊環境的重要設備之一,3D機器視覺市場空間有望逐步打開。
如想布局的投資者,可在股票賬戶里搜索“機器人ETF”或者“159770”,也可通過天弘中證機器人ETF聯接(A類:014880;C類:014881)在支付寶、天天基金等平臺進行積極增倉與布局。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