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3年沖出8個IPO,東北正在迎來醫療創投高光時刻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3年沖出8個IPO,東北正在迎來醫療創投高光時刻

東北醫藥重新崛起。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動脈網

東北,正在醫療創新領域打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刻板印象。

動脈網觀察發現,2021-2023年,東北三省有8家醫療創新企業成功上市,打破了2018-2020年三年間0的突破,這也是2000年后最好的成績。這8家企業分別是金凱生命科技、敷爾佳、依生生物、春光藥裝、何氏眼科、西點藥業、成大生物和百克生物。其中,前3家皆是在今年登陸二級市場。

(東北三省醫療企業IPO數量趨勢圖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一級市場方面,東北醫療創新企業嶄露頭角,近三年間已有17家企業拿下融資,背后投資方更是囊括了奧博資本、東軟資本、高瓴創投、和玉資本、恒瑞醫藥、金鼎資本、聯想創投、深創投、通和毓承、遠洋資本、約印醫療基金等知名機構和企業。

“東北曾擁有不錯的醫藥行業積淀,也為我國生物醫藥事業做出過卓越貢獻。”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告訴動脈網,“盡管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沉寂,但以醫療創新為代表,東北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銳企業和IPO,不斷向外界傳遞著一個更具創新、包容的形象。”

更重要的信號來自于今年下半年高層密集到東北調研和部署,新一輪東北全面振興的思路日漸明晰。其中,“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關鍵在科技創新”成為重要方向。這意味著,一個以創新為驅動力的廣闊機會即將到來。

站在新的時點上,東北會如何書寫生物醫藥重新崛起的新篇章?

投資已過山海關:VC/PE蜂擁東北尋找醫療創新項目

東北,曾被稱為“共和國長子”——作為中國的工業搖籃,東北在我國的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在醫藥工業領域,東北就誕生了哈藥集團、東北制藥、葵花藥業、吉林敖東等知名企業,它們常年上榜“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

但從90年代末國企改革開始,到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一波技術浪潮的涌現,東北未能抓住機遇實現更大的產業升級,導致東北“沉寂”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加之東北早期營商環境欠佳,“投資不過山海關”成為了人們對東北的偏見。

事情正在發生改變。上述投資經理告訴動脈網,他明顯感到近年前往東北的投資人越來越多。“我到東北出差談合作,總能遇到同行。另外,這兩年東北的營商環境也逐漸向好,企業的管理變得更加規范。在產業的發展上,專業化、集群化的思路也得到了體現,以生物醫藥為例,從北邊的哈爾濱到南邊的大連,都出現了運營較好的醫藥產業園。”

一邊是逐漸涌入的投資機構,另一邊則是東北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和工程制造積淀,這為優質醫療創新項目提供了成長“沃土”。

首先,東北擁有眾多的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這是其長期在醫療創新領域做出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黑龍江省內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牡丹江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吉林省內有吉林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醫藥學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遼寧省內有中國醫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科大學等。院校的聚集為行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和轉化項目。

以今年7月拿下千萬級Pre-A輪融資的哈爾濱企業聲諾醫療為例,該項目的聲動力療法就來自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心血管內科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物理化學專業博士后田野教授在心血管領域15年的研究成果。正是依托于聲動力療法,聲諾醫療研發出首臺創新型醫療器械——動脈斑塊聲動力智能診療系統。

再者,經過數十年沉淀,東北的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完整,產業鏈條齊備。以哈爾濱新區為例,該地就擁有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生物技術制藥、特醫食品等多個成熟的產業集群。又比如長春新區,截至今年11月已集聚各類國家級研發機構5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00家,合作生物技術領域兩院院士10余位,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醫藥科研與產業化配套。

不僅如此,在政策上東北也頻頻發力。比如黑龍江省就在去年印發了《黑龍江“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和《黑龍江省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生物經濟實現倍增式發展,成為推動黑龍江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吉林省與遼寧省也在近兩年推出了多個重磅文件。

好項目在哪里,投資人就在哪里,這是創投行業的共識。東北在政策、人才等要素上的加碼,都是為了孕育出更多更好的醫療創新項目。當好項目出現,VC/PE自然會趕著去。

從數據上看,越來越多的東北醫療創新好項目浮出水面。僅在今年,就有沈大內窺鏡、聲諾醫療、冰山松洋、宸輝醫美、吉原生物、惠升生物等獲得融資。這些企業涵蓋了生物醫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等各領域,且普遍處在早期階段。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不完全統計)

以惠升生物為例,其是一家專注糖尿病及并發癥領域的生物醫藥公司,現已擁有糖尿病及并發癥全產品管線40余款產品,涵蓋全系列二代、三代、四代胰島素及類似物產品管線,針對SGLT-2、GLP-1等靶點的創新產品,以及其它各機制降糖藥物和并發癥藥物。其中,惠升生物開發的SGLT-2抑制劑加格列凈已于2022年在中國申報上市。

又比如宸輝醫美,其采取“區域總院+分院+美容院加盟”運營模式,現已擁有十六家直營醫療美容機構和超過1000家服務中心。具體來說,區域總院的定位是當地規模、水平均領先的醫美機構,由區域總院平臺對醫生醫療服務技能、學術地位形成支撐,并在區域內形成品牌影響力,再給分院做整體技術輸出,而分院可將品牌影響力快速推開,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客戶資源和獲取市場份額。

再看沈大內窺鏡,其成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是國內較早研發、生產、銷售醫用硬性內窺鏡、微創手術器械、醫用電器產品的技術性企業,亦是國產第一套光纖式膀胱鏡、關節鏡、電切鏡研制造者,世界軟性內窺鏡一次性防護系統研發者,等等。在發展的約40年間,沈大內窺鏡的產品填補了近20項國內空白。

但以上并不是全部。多為行業人士表示,在東北,特別是長春、大連、沈陽和哈爾濱還有諸多優質項目,它們鮮少被曝光,都在默默做事。

而這些潛力企業雖尚處早期,但未來勢必會成為東北醫療創新的重要力量。

進入創新收獲期:一個個醫療IPO正在趕來

除了一級市場變得熱鬧外,東北醫療創新企業在二級市場的發展勢頭也相當迅猛。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以3年為一個時間觀察期,東北在2021-2023年的時間期里正迎來醫療IPO收獲期:8家企業成功登陸二級市場,處在歷史的高點。

(近3年東北三省上市的醫療創新企業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從項目來看,與過往東北醫藥企業更偏向原料藥、仿制藥和中成藥不同,此次上市的企業更偏向生物藥、CRO/CDMO、醫美等當下火熱的賽道。

比如位于遼寧省阜新市的金凱生科就是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領域客戶的小分子CDMO服務商。根據招股書,金凱生科的合伙伙伴囊括了拜耳、強生、諾華、賽諾菲、吉利德、阿斯利康、輝瑞、默克、GSK、禮來、武田、勃林格殷格翰等國際大型醫藥及生物制藥集團。此外,金凱生科也為巴斯夫等跨國化工集團提供從產品試驗到商業化應用所需農藥中間體的配套研發和生產服務。

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敷爾佳則身處于醫美賽道,其搭建了醫療器械類敷料和功能性護膚品組成的產品體系,以敷料和貼、膜類產品為主,也涵蓋水、精華及乳液、噴霧、凍干粉等其他形態產品。自2017年獨立運營以來,敷爾佳憑借一張“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進入了大眾消費者的視線,2022年收入超過17億,飛速成為了“醫美面膜第一股”。

地處吉林省長春市的百克生物專注在傳染病防治相關的生物醫藥研發領域,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水痘減毒活疫苗歷經四次升級換代,是國內首個去除動物源明膠的水痘疫苗,亦是全球首個有效期長達36個月的水痘疫苗,產品市場占有率多年居全國最前列。此外,百克生物還推出了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填補了國內流感減毒活疫苗的市場空白。憑借不錯的市場表現,目前百克生物的市值超250億元。

同時,在排隊等待IPO的企業有位于哈爾濱的國產手術機器人獨角獸企業思哲睿,其已經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該企業基于哈工大技術背景成果轉化,核心技術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手術機器人研發工作的科研團隊之一,目前已經研發構建了腔鏡手術機器人、經尿道柔性手術機器人、經口腔手術機器人、人工耳蝸手術機器人、脊柱內鏡手術機器人等豐富的手術機器人產品矩陣。

企業密集上市或等待上市的背后,亦與東北三省相關政府部門愈發重視企業上市工作有關。動脈網梳理發現,東北各三省皆有制定企業上市的具體計劃和目標。

例如在2019年10月,黑龍江省推出《黑龍江省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方案》,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推進企業上市的“培育、改制、輔導、申報、上市、做強”全周期工作機制,并命名為“紫丁香計劃”。2022年初,黑龍江省再次印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意見》,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

吉林省與遼寧省也都相繼出臺了鼓勵與支持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例如《吉林省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到2025年力爭新增A股上市公司翻兩番;遼寧省發布了《遼寧省企業上市倍增計劃行動方案》,目標是到2025年底遼寧省境內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20家以上。

“東北這些年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不錯成效,一批優質的企業成功IPO,成為當地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逐步構建起一個好的產業生態。”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告訴動脈網,“但與長三角地區相比,東北后備上市資源仍然比較匱乏。所以,接下來東北三省還需在儲備上市企業的總量、質量上下更多功夫。”

創新征途漫漫。盡管前路仍有諸多挑戰,但無論如何,東北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向未來不斷挺進:東北醫藥重新崛起的機會與新想象

近些年來,生物醫藥產業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視,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其中,通過“母基金招商”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成為了各地的共識。東北也不例外。

今年6月,遼寧大連出臺了《大連市政府引導母基金管理辦法》。根據《管理辦法》,大連市將設立大連市政府引導母基金,首期規模為100億元,主要投向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

而在稍早前,吉林長春市的300億母基金出資東證高新醫藥產業投資基金等三支基金;黑龍江省的龍江金控則與深創投共同發起深創投龍江產業基金,主要投資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等具有區域性優勢的領域。

除了政府推動母基金外,行業各方也在加速形成合力。11月17日,在“東三省生物醫藥上游產業創新高端論壇”上,長春新區牽頭與吉林省藥品檢驗研究院、百克生物、金賽藥業等共同發起成立“東三省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的倡議,以構建需求對接、業務關聯、市場融合、經營協同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從而加快東北三省一體化進程,提升東北區域生物醫藥整體競爭力。

可見,東北在醫療創新的支持力度上越來越大,協同性也越來越強。正是基于此,在動脈網的訪談中,多位投資人與行業人士都十分看好東北未來的發展前景,但他們也坦言,在這個過程中,東北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概括起來大致有三點。

一是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營造創新氛圍。具體而言,在醫療創新企業的培育中,要打破一些細分行業的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最大程度激發本土企業創新力。一個更活躍的創新氛圍,既有利于當地企業的發展,也能為后續招商引資帶來更多助力。

二是繼續重視高端人才的引入。醫療創新對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大,因此需在科研資助、創業貸款、職稱評定、住房補貼、配偶和子女就業入學等方面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從而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三是要圍繞優勢產業鏈,培育更多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并形成產業協同。對于當地政府和企業而言,要認清本地優勢產業和自身稟賦,找準契合前沿技術演變趨勢的產業賽道重點發力,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產業風險,亦能夠將資源整合,實現區域利益最大化。

比如以大的區域來看,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在中成藥、化學藥品制劑擁有不錯的基礎優勢,而吉林省則在疫苗和基因治療藥物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因此,東北的創新企業可以在這些優勢上卡鏈、補鏈、強鏈,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當下,我國地方醫藥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多方入局下,新的創新浪潮持續翻涌,生物醫藥產業的成長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在這個過程中,踏浪前行的醫療創新者們,勢必在東北醫藥重新崛起的故事里,留下精彩的一頁。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3年沖出8個IPO,東北正在迎來醫療創投高光時刻

東北醫藥重新崛起。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范劍磊

文|動脈網

東北,正在醫療創新領域打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刻板印象。

動脈網觀察發現,2021-2023年,東北三省有8家醫療創新企業成功上市,打破了2018-2020年三年間0的突破,這也是2000年后最好的成績。這8家企業分別是金凱生命科技、敷爾佳、依生生物、春光藥裝、何氏眼科、西點藥業、成大生物和百克生物。其中,前3家皆是在今年登陸二級市場。

(東北三省醫療企業IPO數量趨勢圖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一級市場方面,東北醫療創新企業嶄露頭角,近三年間已有17家企業拿下融資,背后投資方更是囊括了奧博資本、東軟資本、高瓴創投、和玉資本、恒瑞醫藥、金鼎資本、聯想創投、深創投、通和毓承、遠洋資本、約印醫療基金等知名機構和企業。

“東北曾擁有不錯的醫藥行業積淀,也為我國生物醫藥事業做出過卓越貢獻。”一家人民幣基金的投資經理告訴動脈網,“盡管經歷了較長一段時間的沉寂,但以醫療創新為代表,東北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銳企業和IPO,不斷向外界傳遞著一個更具創新、包容的形象。”

更重要的信號來自于今年下半年高層密集到東北調研和部署,新一輪東北全面振興的思路日漸明晰。其中,“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關鍵在科技創新”成為重要方向。這意味著,一個以創新為驅動力的廣闊機會即將到來。

站在新的時點上,東北會如何書寫生物醫藥重新崛起的新篇章?

投資已過山海關:VC/PE蜂擁東北尋找醫療創新項目

東北,曾被稱為“共和國長子”——作為中國的工業搖籃,東北在我國的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如在醫藥工業領域,東北就誕生了哈藥集團、東北制藥、葵花藥業、吉林敖東等知名企業,它們常年上榜“中國制藥工業百強榜”。

但從90年代末國企改革開始,到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一波技術浪潮的涌現,東北未能抓住機遇實現更大的產業升級,導致東北“沉寂”了相當長一段時間。加之東北早期營商環境欠佳,“投資不過山海關”成為了人們對東北的偏見。

事情正在發生改變。上述投資經理告訴動脈網,他明顯感到近年前往東北的投資人越來越多。“我到東北出差談合作,總能遇到同行。另外,這兩年東北的營商環境也逐漸向好,企業的管理變得更加規范。在產業的發展上,專業化、集群化的思路也得到了體現,以生物醫藥為例,從北邊的哈爾濱到南邊的大連,都出現了運營較好的醫藥產業園。”

一邊是逐漸涌入的投資機構,另一邊則是東北良好的生物醫藥產業和工程制造積淀,這為優質醫療創新項目提供了成長“沃土”。

首先,東北擁有眾多的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這是其長期在醫療創新領域做出成績的重要原因之一:黑龍江省內有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牡丹江醫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吉林省內有吉林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醫藥學院、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遼寧省內有中國醫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遼寧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錦州醫科大學等。院校的聚集為行業輸送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和轉化項目。

以今年7月拿下千萬級Pre-A輪融資的哈爾濱企業聲諾醫療為例,該項目的聲動力療法就來自于哈爾濱醫科大學心血管內科學博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物理化學專業博士后田野教授在心血管領域15年的研究成果。正是依托于聲動力療法,聲諾醫療研發出首臺創新型醫療器械——動脈斑塊聲動力智能診療系統。

再者,經過數十年沉淀,東北的生物醫藥產業布局完整,產業鏈條齊備。以哈爾濱新區為例,該地就擁有化學藥、生物制品、中藥、生物技術制藥、特醫食品等多個成熟的產業集群。又比如長春新區,截至今年11月已集聚各類國家級研發機構5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5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00家,合作生物技術領域兩院院士10余位,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醫藥科研與產業化配套。

不僅如此,在政策上東北也頻頻發力。比如黑龍江省就在去年印發了《黑龍江“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和《黑龍江省支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到2025年,生物經濟實現倍增式發展,成為推動黑龍江全省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吉林省與遼寧省也在近兩年推出了多個重磅文件。

好項目在哪里,投資人就在哪里,這是創投行業的共識。東北在政策、人才等要素上的加碼,都是為了孕育出更多更好的醫療創新項目。當好項目出現,VC/PE自然會趕著去。

從數據上看,越來越多的東北醫療創新好項目浮出水面。僅在今年,就有沈大內窺鏡、聲諾醫療、冰山松洋、宸輝醫美、吉原生物、惠升生物等獲得融資。這些企業涵蓋了生物醫藥、創新器械、醫療服務等各領域,且普遍處在早期階段。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不完全統計)

以惠升生物為例,其是一家專注糖尿病及并發癥領域的生物醫藥公司,現已擁有糖尿病及并發癥全產品管線40余款產品,涵蓋全系列二代、三代、四代胰島素及類似物產品管線,針對SGLT-2、GLP-1等靶點的創新產品,以及其它各機制降糖藥物和并發癥藥物。其中,惠升生物開發的SGLT-2抑制劑加格列凈已于2022年在中國申報上市。

又比如宸輝醫美,其采取“區域總院+分院+美容院加盟”運營模式,現已擁有十六家直營醫療美容機構和超過1000家服務中心。具體來說,區域總院的定位是當地規模、水平均領先的醫美機構,由區域總院平臺對醫生醫療服務技能、學術地位形成支撐,并在區域內形成品牌影響力,再給分院做整體技術輸出,而分院可將品牌影響力快速推開,在較短時間內積累客戶資源和獲取市場份額。

再看沈大內窺鏡,其成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是國內較早研發、生產、銷售醫用硬性內窺鏡、微創手術器械、醫用電器產品的技術性企業,亦是國產第一套光纖式膀胱鏡、關節鏡、電切鏡研制造者,世界軟性內窺鏡一次性防護系統研發者,等等。在發展的約40年間,沈大內窺鏡的產品填補了近20項國內空白。

但以上并不是全部。多為行業人士表示,在東北,特別是長春、大連、沈陽和哈爾濱還有諸多優質項目,它們鮮少被曝光,都在默默做事。

而這些潛力企業雖尚處早期,但未來勢必會成為東北醫療創新的重要力量。

進入創新收獲期:一個個醫療IPO正在趕來

除了一級市場變得熱鬧外,東北醫療創新企業在二級市場的發展勢頭也相當迅猛。

正如前文所述,如果以3年為一個時間觀察期,東北在2021-2023年的時間期里正迎來醫療IPO收獲期:8家企業成功登陸二級市場,處在歷史的高點。

(近3年東北三省上市的醫療創新企業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

從項目來看,與過往東北醫藥企業更偏向原料藥、仿制藥和中成藥不同,此次上市的企業更偏向生物藥、CRO/CDMO、醫美等當下火熱的賽道。

比如位于遼寧省阜新市的金凱生科就是一家面向全球生命科技領域客戶的小分子CDMO服務商。根據招股書,金凱生科的合伙伙伴囊括了拜耳、強生、諾華、賽諾菲、吉利德、阿斯利康、輝瑞、默克、GSK、禮來、武田、勃林格殷格翰等國際大型醫藥及生物制藥集團。此外,金凱生科也為巴斯夫等跨國化工集團提供從產品試驗到商業化應用所需農藥中間體的配套研發和生產服務。

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敷爾佳則身處于醫美賽道,其搭建了醫療器械類敷料和功能性護膚品組成的產品體系,以敷料和貼、膜類產品為主,也涵蓋水、精華及乳液、噴霧、凍干粉等其他形態產品。自2017年獨立運營以來,敷爾佳憑借一張“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進入了大眾消費者的視線,2022年收入超過17億,飛速成為了“醫美面膜第一股”。

地處吉林省長春市的百克生物專注在傳染病防治相關的生物醫藥研發領域,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水痘減毒活疫苗歷經四次升級換代,是國內首個去除動物源明膠的水痘疫苗,亦是全球首個有效期長達36個月的水痘疫苗,產品市場占有率多年居全國最前列。此外,百克生物還推出了鼻噴流感減毒活疫苗,填補了國內流感減毒活疫苗的市場空白。憑借不錯的市場表現,目前百克生物的市值超250億元。

同時,在排隊等待IPO的企業有位于哈爾濱的國產手術機器人獨角獸企業思哲睿,其已經通過上交所上市委會議。該企業基于哈工大技術背景成果轉化,核心技術團隊是國內最早從事手術機器人研發工作的科研團隊之一,目前已經研發構建了腔鏡手術機器人、經尿道柔性手術機器人、經口腔手術機器人、人工耳蝸手術機器人、脊柱內鏡手術機器人等豐富的手術機器人產品矩陣。

企業密集上市或等待上市的背后,亦與東北三省相關政府部門愈發重視企業上市工作有關。動脈網梳理發現,東北各三省皆有制定企業上市的具體計劃和目標。

例如在2019年10月,黑龍江省推出《黑龍江省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方案》,計劃用三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推進企業上市的“培育、改制、輔導、申報、上市、做強”全周期工作機制,并命名為“紫丁香計劃”。2022年初,黑龍江省再次印發《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意見》,以加快推進企業上市。

吉林省與遼寧省也都相繼出臺了鼓勵與支持企業上市的相關政策。例如《吉林省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就提出到2025年力爭新增A股上市公司翻兩番;遼寧省發布了《遼寧省企業上市倍增計劃行動方案》,目標是到2025年底遼寧省境內上市公司數量達到120家以上。

“東北這些年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不錯成效,一批優質的企業成功IPO,成為當地的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逐步構建起一個好的產業生態。”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資人告訴動脈網,“但與長三角地區相比,東北后備上市資源仍然比較匱乏。所以,接下來東北三省還需在儲備上市企業的總量、質量上下更多功夫。”

創新征途漫漫。盡管前路仍有諸多挑戰,但無論如何,東北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向未來不斷挺進:東北醫藥重新崛起的機會與新想象

近些年來,生物醫藥產業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視,投入力度也在加大。其中,通過“母基金招商”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成為了各地的共識。東北也不例外。

今年6月,遼寧大連出臺了《大連市政府引導母基金管理辦法》。根據《管理辦法》,大連市將設立大連市政府引導母基金,首期規模為100億元,主要投向科技創新、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產業領域。

而在稍早前,吉林長春市的300億母基金出資東證高新醫藥產業投資基金等三支基金;黑龍江省的龍江金控則與深創投共同發起深創投龍江產業基金,主要投資生物醫藥、化工、新材料等具有區域性優勢的領域。

除了政府推動母基金外,行業各方也在加速形成合力。11月17日,在“東三省生物醫藥上游產業創新高端論壇”上,長春新區牽頭與吉林省藥品檢驗研究院、百克生物、金賽藥業等共同發起成立“東三省生物醫藥產業聯盟”的倡議,以構建需求對接、業務關聯、市場融合、經營協同的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從而加快東北三省一體化進程,提升東北區域生物醫藥整體競爭力。

可見,東北在醫療創新的支持力度上越來越大,協同性也越來越強。正是基于此,在動脈網的訪談中,多位投資人與行業人士都十分看好東北未來的發展前景,但他們也坦言,在這個過程中,東北需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概括起來大致有三點。

一是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營造創新氛圍。具體而言,在醫療創新企業的培育中,要打破一些細分行業的進入壁壘、地方保護,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最大程度激發本土企業創新力。一個更活躍的創新氛圍,既有利于當地企業的發展,也能為后續招商引資帶來更多助力。

二是繼續重視高端人才的引入。醫療創新對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的需求大,因此需在科研資助、創業貸款、職稱評定、住房補貼、配偶和子女就業入學等方面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從而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三是要圍繞優勢產業鏈,培育更多龍頭企業、鏈主企業,并形成產業協同。對于當地政府和企業而言,要認清本地優勢產業和自身稟賦,找準契合前沿技術演變趨勢的產業賽道重點發力,從而一定程度上降低產業風險,亦能夠將資源整合,實現區域利益最大化。

比如以大的區域來看,黑龍江省和遼寧省在中成藥、化學藥品制劑擁有不錯的基礎優勢,而吉林省則在疫苗和基因治療藥物領域具有先發優勢。因此,東北的創新企業可以在這些優勢上卡鏈、補鏈、強鏈,獲得更快、更好的發展。

當下,我國地方醫藥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多方入局下,新的創新浪潮持續翻涌,生物醫藥產業的成長空間被進一步打開。

在這個過程中,踏浪前行的醫療創新者們,勢必在東北醫藥重新崛起的故事里,留下精彩的一頁。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佳木斯市| 上饶县| 类乌齐县| 德庆县| 江达县| 雷山县| 仙游县| 清镇市| 黄龙县| 苗栗市| 宁夏| 屏东市| 大余县| 江口县| 淄博市| 永新县| 东城区| 丰宁| 宝鸡市| 马尔康县| 临高县| 兰考县| 普陀区| 伊宁市| 百色市| 永城市| 彰武县| 青海省| 封开县| 黑山县| 疏勒县| 当阳市| 铁岭县| 廉江市| 怀远县| 陵川县| 安多县| 滁州市| 凤山市|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