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初磊 于婉凝
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底盤,關乎縣域發展的未來。山水鄒平、百強鄒平,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走深,在全領域掀起一場“低碳革命”,探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鄒平”路徑。
近日,走進鄒平的田間、車間,實地探訪鄒平縣的植“綠”淬“金”之旅。
“老字號”裝上“科技芯”
當紡織品用上了智能材料,我們的生活將會因“黑科技”而更美好。比如,運動健身時你依賴的運動手表、心率帶等可穿戴設備,可被一件運動上衣代替。在魏橋紡織研發創意成果展廳,搭載彈性應變傳感器系列的服裝,通過與手機App鏈接,可以反饋出你的壓力指數。
不止是服裝,智能材料讓床品、毛巾等紡織品,與消費者產生了深度交互。這是魏橋紡織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一個縮影。這里,設置了紗線產品、坯布及面料產品、智能紡織成果、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科研項目成果、綠色低碳成果、特寬幅印染、嘉嘉家紡、向尚運動9個展區,各類產品集中展示了魏橋紡織板塊全產業鏈產品的研發創新成果,承載著鄒平市紡織業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擁有600萬錠紡紗生產規模,魏橋紡織是全球棉紡織當之無愧的“領頭雁”。從一根紗線到一個筒紗,30多年過去了,魏橋的紗線原料已從單一的純棉,到各類功能性、差別化的綠色新型纖維純紡和混紡紗線。如今的魏橋紡織,實現了集“紡紗、織布—印染、針織—服裝、家紡”于一體的智能制造產業鏈。從高支紗線到時尚創意紗線,可紡紗支范圍從6支到500支,每一款都彰顯著企業的精湛工藝。
魏橋紡織的發展之路,亦是科技創新、綠色智能之路。企業把科技創新作為動能轉換的核心動力,每年自行設計開發各類新產品3000多個。
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工呂治家介紹,“2022/2023中國紗線流行趨勢推薦產品名單”中,魏橋紡織就有3款產品入選,“并且還是唯一一家入選3款產品的企業?!眳沃渭艺f,其中,無捻紗線采用反向加捻包纏紗的方法生產,后續染整加工采用堿溶方式,實現水溶性聚酯長絲的溶解。與水溶性維綸(PVA)產品相比,無捻紗線可大幅降低COD排放,更加綠色低碳、節能環保。
綠色之上,魏橋紡織還加強對有抗菌功能的防護類紗線的研發。2021年,魏橋紡織與東華大學、青島大學等單位合作的“抑菌紡織品智能綠色制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批了山東省科技創新工程項目,投入研發資金3288萬元。魏橋紡織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東華大學等專業院校長期保持合作關系,創新平臺建設愈發健全。同時,積極響應國家“3060”雙碳計劃,加入中紡聯“氣候創新2030”行動,從光伏發電項目到綠色智能印染升級改造,企業始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呂治家介紹,為加快綠色智能化轉型,企業建設了綠色智能印染升級改造項目,該項目可做到全流程實時在線檢測、信息存儲、管理和分析,實現了印染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管理,提高了智能化、數字化水平。
“老字號”魏橋紡織,也是山東紡織產業的扛鼎者。中國棉紡織名城、中國糖都、中國玉米油之鄉、國家高端鋁材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這5張國家級產業名片,讓鄒平直接擁有建立現代產業體系的核心競爭力。
高能耗產業向“綠”轉身
“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熱詞。鄒平是工業大市,也是山東省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超過400家。過去電解鋁、鋼鐵等產業雖然體量很大,但能效利用率不高,制約了經濟發展。為改善主導產業結構偏重、能源資源依存度偏高的現實,近年來,鄒平深度謀劃高質量轉型發展新路徑,不斷推進節能減排,踐行綠色智造,推動電解鋁、鋼鐵等高能耗產業轉型,朝著安全、綠色、低碳、轉型方向邁進。
近日,走進位于青陽鎮的山東琳海高端裝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0萬噸鍛件項目生產車間,只見鍛造設備高效運轉,車間工人精準配合,大型鍛造特材在鍛壓生產線上有序運行。在30噸操作機和3150噸鍛壓機共同配合下,直徑600毫米的圓鋼被鍛壓成直徑420毫米的鍛造圓鋼,填補了該企業產能退出的空缺。
山東琳海高端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王亮介紹,琳海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預計2024年底全面投產,該項目采用國內外先進智能鍛壓、自動化熱處理、智能化管控等先進系統,達到年產鍛件20萬噸規模。主要生產輕量化汽車用高強鋼配件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關鍵鍛件和耐高溫、耐磨、耐蝕鍛件等高端鍛壓產品。
王亮說:“傳統鋼鐵產能退出之后,琳海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上海大學等一些科研機構和院校展開深度合作,緊緊圍繞航空航天、高鐵、鈦合金領域做精做細,實現了轉型?!?/p>
采訪獲悉,琳海年產20萬噸鍛件項目成為了企業轉型發展、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步。該項目集快鍛、精鍛、熱處理、精加工、理化檢驗于一體的完整生產加工體系,具備鍛造特材領域全球領先的生產能力,有效彌補當地高端鍛件項目深加工的空白。
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高端鍛件20萬噸,實現年產值18.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400個,項目將促進高端金屬制品加工產業集群的形成,為當地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及“后鋼鐵時代”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今年以來,面對產能轉移、經濟下行壓力,鄒平聚焦“八大品質”提升,攻堅實施九大工程30項行動,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其中,聚焦“產業動力轉換”,攻堅“工業提質提效”工程,大力培育優勢產業、擴容“四新”產業。年內建成投產大展納米新型碳納米材料、恒嘉新材料納米氫氧化鋁等項目,高能耗產業向“綠”而行,新材料產業向規?;~進。
“延鏈補鏈強鏈”經濟“煥新”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編制了2023年第二批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鄒平有17個項目成功入選。這些項目包括魏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的先進數碼像景紋織物設計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長壽花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玉米油物理精煉脫酸脫膠脫磷工藝研究、創新金屬科技有限公司的回收鋁綠色高效循環利用及熔體純凈化技術研究應用、山東裕航特種合金裝備有限公司的電子材料用高強度鋁合金生產工藝研究、山東開泰拋丸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路面機械專用通過式拋丸清理成套設備的研發等,共9家企業的17個項目。今年以來,鄒平市共計33個項目成功入選山東省技術創新項目計劃。
鄒平企業的創新力,正是縣域經濟活力的體現。今年1-10月份,鄒平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9%、到位市外資金超125億元、利用外資超1.4億美元,保持濱州第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外貿進出口保持合理增長。
鄒平實施“延鏈補鏈強鏈”行動,圍繞魏橋創業等鏈主企業,讓經濟煥新前行。
今年8月份,魏橋創業集團600kA鋁電解生產線研發應用的“鋁電解一體化銅炭復合陰極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該應用節能、降碳、延壽、環保,被業內譽為目前全球鋁電解領域一項全新的迭代技術。該核心技術成果納入山東省重大科技成果庫,入選“山東好成果”,作為具有重大突破性成果在全省推介。
鋁電解一體化銅炭復合陰極技術有多強?山東宏拓實業有限公司鋁業公司第一分公司總經理王昌介紹,項目成果在魏橋創業集團生產線應用以來,年節電1.00×108kWh,節約標準煤4.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0.0萬噸,減少固廢1300噸,每年可實現節電效益5012萬元,增產效益5315萬元,延壽效益2279萬元,其他效益713萬元,年經濟效益合計13319萬元,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項目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該技術創新程度高、難度大、復雜程度高。項目自2016年7月陸續應用于鄒平匯盛、鄒平宏正、云南宏泰和云南宏合400kA和600kA生產線,截至2023年7月底累計應用104臺。電解槽長期運行平穩、高效,技術重現性好、成熟度高。項目緊緊圍繞國家“雙碳”目標和高能耗產業政策的要求,最早于2016年開始在魏橋創業集團進入試驗階段,從最初的兩臺電解槽到10臺電解槽,逐步擴大到現在的100多臺電解槽,花費了7年時間。
王昌說:“之所以耗時7年,目的是拉長時間周期,以驗證技術的安全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取得最好的節能效果。目前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行業里面有很強的示范作用。在節能降碳的大背景下,其市場前景廣闊。”如今,這一鋁電解核心技術已在行業賽道遙遙領先。
“雙碳”背景下,鄒平市著力推動鋁加工產業向“綠色”升級。山東六豐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生產車間內,各種自動化生產設備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生產線上的輪轂從鑄造、加工、涂裝到下線均實現無人化操作,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山東六豐機械已引入全自動加工線,首條加工線在2016年導入生產,全部自動線正逐步推進。2021年,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為山東六豐機械頒發了組織及產品層面的溫室氣體核查證書,公司因此成為濱州市第一家獲得“低碳證書”的企業?!熬G色轉型、低碳環保是每個制造業企業的終身使命。為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我們率先在行業導入綠色生產認證,積極研發輕量化、節能化產品體系,致力打造綠色工廠?!鄙綎|六豐機械工業有限公司行政經理解镕杰說。
如是,重點產業的“延鏈補鏈強鏈”,讓鄒平傳統產業企業煥發出新動能。
2023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里,魏橋創業集團位列第172位,比2022年躍升了27位;2023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上,“魏橋”品牌以1157.48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第61位,較2022年提升了120.12億元;“魏橋”品牌連續第20次入選該榜單。
今天的鄒平,緊扣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擴容增新”、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推動制造業向綠色低碳高質量轉型,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貢獻縣域經濟的經驗和力量。
來源:經濟導報
原標題:鄒平:百強縣這樣植“綠”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