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王勇
鋰價仍在持續下跌,期貨價格創下新低。
截至11月27日收盤,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7%跌停,報收11.665萬元/噸,擊穿12萬元關口,上市以來跌幅超過50%,續創上市以來新低。
現貨方面,11月27日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下跌2000元/噸,跌至13.8萬元/噸。期現貨價差為2.135萬元/噸。
11月下旬以來,碳酸鋰現貨和期貨均在下跌。上周,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2401整體跌幅為10.1%;現貨端,據上海鋼聯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均價上周整體跌幅達6.04%。
“供給過剩和下游電池需求不足是碳酸鋰價格主要下跌因素。非洲礦的提前進口增量和進口澳礦價格下調,則加快了現貨碳酸鋰價格的下跌速度。”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鋰業分析師鄭曉強在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華福證券指出,今年三季度,澳洲鋰礦產量環比增加,但因價格問題,銷量環比小幅下降。隨后,澳礦累庫和放棄挺價,導致10月澳洲德黑蘭港鋰礦出口環比增加60%,預計11月開始,澳礦進口持續增加。
“采用完全一體化的鋰云母礦,當前碳酸鋰生產成本在7-8萬元/噸左右。如果是外采鋰云母的加工企業,目前成本已倒掛,且海外鋰云母礦品位較低,生產廢渣較難處理,企業代加工怕污染產線,性價比較低。”鄭曉強表示。
碳酸鋰為主要鋰鹽產品之一,上游原材料為鋰礦,包括鋰云母礦、鋰輝石礦等。電池級碳酸鋰是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主要用于磷酸鐵鋰、鈷酸鋰以及部分三元鋰類的正極材料。
“但還沒有到產能出清的階段。”鄭曉強表示,由于鋰鹽廠在2022年碳酸鋰價格高位時積累了一部分原始資本,目前外購礦石料價格的下降也減輕了鋰鹽廠家的生產成本,且非洲大部分礦山都采用M+1的付款方式,所以整體鋰鹽廠家的資金風險仍較低。
他預計,2024年二季度,大部分非洲礦投入市場獲得逐步消化后,碳酸鋰供需才能恢復平衡。
富寶資訊稱,當前現貨商每天的報價石沉大海,成交寥寥,出貨的熱情持續被打壓,即使價格一降再降,仍無法滿足下游的心理價格下跌速度,導致次日更低的報價。
從期貨市場表現看,市場對明年的碳酸鋰價格走勢并不樂觀,但多空雙方博弈仍在繼續。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從經持倉量看,方正中期、國泰君安期貨、華泰期貨三家為空頭的前三席;國投安信期貨、徽商期貨、東方財富期貨為多頭的前三席。
上周,國泰君安、恒力期貨、光大期貨在碳酸鋰上盈利居前,分別盈利1.85億元、12667.13萬元、9595.63萬元。
富寶資訊稱,其客戶反饋,鹽湖鋰鹽廠有放貨的打算,現貨供應持續寬松。同時,預計2024年全球礦山和鹽湖集中放量,和新能源汽車增速放緩,給了空頭巨大的信心。
該機構表示,主力對碳酸鋰期貨合約LC2401和LC2407輪番進攻,當LC2401向下遇阻后,就打壓LC2407,遠月貼水擴大,從而形成恐慌的氛圍。
隨著期貨交割日逐漸來臨,廣期所也展開了模擬交割,并計劃于近期公布質檢機構、開放交割業務。
此外,廣期所決定對碳酸鋰期貨實施交易限額。根據通知,自11月28日交易時起,非期貨公司會員或者客戶在碳酸鋰期貨各合約上單日開倉量不得超過1萬手。套期保值交易、做市交易的單日開倉數量不受上述標準限制。
鄭曉強表示,“開倉量限制主要是針對量化操作,量化的過度參與會加大市場的波動,對反映真實的供需產生擾動影響。”
針對未來鋰鹽市場預期,東方證券指出,當前下游材料廠及電芯廣的長協足以覆蓋其大部分原料采購需求,零單采購需求環比回落,同時隨著價格不斷下探,下游買漲不買跌的心理,使得需求弱預期持續兌現。
此外,下游采買清淡,導致上游持貨商被動累庫,供應環比增加、需求預期轉弱,悲觀預期下,部分鋰鹽廠或于近期加快出貨節奏,這或加劇現貨市場的悲觀情緒。
該機構認為,中長期看,基本面指引仍是偏空,鋰價難言見底。后續大概率需要通過價格下跌擠出高成本的邊際產能,以實現市場的平衡修復。
富寶資訊同時指出,多頭也并非沒有機會。當價格足夠低時,供應端擾動消息往往頻出,再加上當前低迷的成交,新產能投產是否能按計劃進行,也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