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色列政府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組織(哈馬斯)之間達成的4天停火協議進入第二天。雙方停止所有軍事行動,并互相釋放人質。新一輪巴以沖突持續六周之后,加沙地帶和以色列邊界暫時回歸了平靜。
以色列方面已于24日深夜接收了哈馬斯釋放的第一批13名以色列人質,被關押了49天的5歲女孩Emilia Aloni已回到了祖母的懷抱中。大批民眾在特拉維夫施耐德兒童醫學中心外,鼓掌迎接同胞的回歸。
另外,11名一同被釋放的外籍人士也回到了以色列。此前總共239名來自以色列的人員被哈馬斯扣押在加沙地帶,目前仍有215人等待釋放。第二批人質釋放流程正在進行當中。
根據協議,哈馬斯先將人質移交給紅十字會,由紅十字會陪同他們前往埃及邊境。隨后他們將被以色列軍隊使用直升機送到醫院,接受初步醫療檢查,并和家人進行電話交談。
而此前被以軍囚禁的39名巴勒斯坦人士也已被釋放。另外,以色列同意,哈馬斯每多釋放10名扣押人員,停火期可延長1天。美國總統拜登稱此為“積極的開始”。
另外,24日7點停戰開始后,加沙居民開始在加沙地帶部分地區流動,但以色列軍隊阻止了部分試圖返回加沙北部家園的巴勒斯坦人,那里是哈馬斯和以軍交火集中地區。
與此同時,聯合國擴大了向加沙地帶運送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規模。200輛卡車被派往拉法過境點,這是自10月7日以來最大的人道主義援助車隊。此外,12.9萬升燃料和4輛汽油卡車進入加沙,數十萬人獲得了食物、水、醫療用品和其他人道主義必需品援助。糧食計劃署100多輛共裝載約1300噸食物的卡車也進入了加沙地帶。
10月7日,哈馬斯宣布對以色列采取代號“阿克薩洪水”的軍事行動,并向以色列境內發射數千枚火箭彈,導致以色列境內約1200人死亡。以色列隨即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對加沙地帶哈馬斯目標發起代號“鐵劍”的行動。截至目前加沙地帶已有14854人喪生,其中三分之二為女性和兒童。
為完全叫停本輪沖突,多國政府和人質家屬等民間力量加大了對以色列政府的施壓力度。南非召開金磚國家領導人線上峰會,呼吁巴以立即停火;穆斯林國家官員組成代表團,輪流訪問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
在卡塔爾、埃及和美國的調停下,哈馬斯與以色列于本周早些時候達成首個臨時停火協議。CNN等媒體稱此為“重大外交突破”。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強調對哈馬斯的戰斗并未結束,之后將繼續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