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2023廣州車展:汽車第一城如何轉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廣州車展:汽車第一城如何轉型?

油車龍頭的“放下姿態”,傳達出“汽車第一城”轉型的命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11月26日,第21屆廣州車展正式閉幕。

這是全面復常后的首次車展,也是今年最后一場4A級車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內,22萬平方米的空間,容納著來自全球汽車品牌的最新“獨門絕技”。在沖刺年終銷量的時間點上,價格戰的硝煙愈發濃烈。

不少“廣州研發”、“廣州制造”在此次車展上迎來首秀。如祺出行的六軸云臺自駕仿真系統迎來大批試乘者,屏幕上模擬出閱江西路景色,路面減震帶出現時座位也會相應震動。Zeekr 007和銀河E8帶火了廣東芯聚能,這家廣州半導體公司是這兩款車型的碳化硅(SiC)功率模塊供應商,實現了珠三角核心零部件向長三角的反向輸出。

日資品牌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大開攻勢:東風日產把啟辰VX6的價格調到14萬起步,想要分食網約車市場,另一邊廂廣汽埃安AION Y Plus潮野版在14.58萬元定價基礎上還有買車補貼;廣汽本田展出鉑智4X電車底盤,兩款純電概念車占據主舞臺的大部分,宣告電動化的決心。

這些油車龍頭的“放下姿態”,傳達出“汽車第一城”轉型的命題。

廣州汽車的黃金時代始于千禧年前后。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相繼成立和投產,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汽車成為廣州經濟第一支柱。

但新能源浪潮動搖了這一支柱。日系品牌在電動化方面的遲緩反應和行動,以及燃油車的龐大基礎,成為廣州汽車業“轉身”的阻力。前三季度,廣汽集團整體凈利潤大降44%

1-10月,廣州工業仍未實現回正,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下降5.4%

大象轉身

據統計,今年車展展車總數1132輛,新能源車達469輛,占比超過4成。在2021年,這一占比剛突破20%

梳理此前廣州的新能源汽車,兩條路線涇渭分明:一是瞄準高階技術的新勢力,代表者為小鵬汽車;二是脫胎于老牌車企的新能源品牌,如廣汽集團的埃安,東風日產的啟辰。

但今年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日系也開始入局新能源。廣汽豐田首款越級智電SUV鉑智4X、廣汽本田純電車型極湃2首次亮相。廣汽豐田還秀出了鉑智4X車架:原本搭載油箱的底盤改造成四橫梁架構,加載了容量66度電的雙層電池包和鋁制電池底罩。

新能源現在是大家都想搶占的蛋糕。廣汽豐田技術人員林帆告訴界面新聞,為了搭載電池包,底板改用了鋁制,加了液冷系統以控制電池溫度,四橫梁則是為了保證電池的抗壓性,“下一代凱美瑞全系是油電混合,接下來推出的SUV和轎車也是電動的。”

廣汽豐田電車車架 拍攝:張熹瓏

電動化對日系品牌來說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這意味著研發面臨完全陌生的領域。從研發角度來看,現在做電車基本是虧的,因為產能還沒過去,還是在推進的過程。林帆說。盡管如此,鉑智4X還是把售價控制在17.98萬元起,“對比自主品牌,我們希望價格保持比較均衡的狀態。”

同樣瞄準中型純電動SUV的還有東風日產,帶來了新版ARIYA艾睿雅,啟辰VX6也在現場開啟交付。東風日產銷售人員莫文迪介紹道,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布局了插混、純電、氫能源三體動力技術路線。

今年6月,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高國林曾宣布,東風日產計劃在未來加速導入電驅化車型,日產品牌在2026年前將推出7款電驅化車型;啟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2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做到100%自研,逐步挑戰年銷50萬臺的目標。

只是林帆和莫文迪都會被這樣一個問題問倒——“有沒有高階智駕系統、配備了幾個激光雷達?”

“這是客人問得最多的問題。但豐田在電車領域,不是說要做得很頂尖或很高級,豐田有自己的節奏。”林帆認為這種打法不無道理,也表示智駕系統只是一個“被賣點”:“這一代電車里,還沒有自動駕駛,現在法律領域也相對空白。在中國,最可靠的還是司機。”

而莫文迪抽空參觀了部分新能源自主品牌等展位,感嘆“區別太大了”:“人家有NGP、有彩電冰箱,有按摩座椅,還有十多個音響。”

“船大難掉頭”,在新勢力面前,日系品牌有點淺嘗輒止的意味。當800V高壓SiC平臺、激光雷達、NGP8295芯片成為新勢力的標配,合資的新能源車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當日系品牌還在純電SUV初出茅廬,新勢力已經卷到了MPV,小鵬汽車在車展首日發布了小鵬X9,是全球唯一量產的前后一體式鋁壓鑄MPV。

新能源展館 拍攝:張熹瓏

事實上,東風日產在2018年就推出純電車軒逸,但不到一年就停產了。“不是市場不接受,是公司自己不想做,停產了,也不去研發。”莫文迪認為,定價過高、外觀設計保守是這些車型的通病,“我們還是走實用、中式豪華風格,思維上沒什么轉變。”

問到轉化率,莫文迪答“一言難盡”:“一個是客戶數量不多,一個是質量不高。客人愿意過來看,但是請到洽談室,很難,更別提定金或試駕了。”他自己也持觀望態度,“油車跟電車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油車不需要太多宣傳,車子擺在這兒自然有人來。但是電車不一樣,很多人對品牌的信心顯然弱于新勢力,都在問有沒有售后,續航行不行。”

開了三十多年車的黃鑫計劃把油車換成電車。“ABX,是首要考慮。”他解釋道,A即是埃安,B是比亞迪,X是小鵬。合資新能源車暫時不在考慮范圍內。

他把傳統燃油車企展館A區和新能源展館D區都逛了一圈,得出的結論是,“從純電考慮,合資品牌的純電沒有國產品牌好,新勢力的電池、電控、電機系統會好一點。合資的電車感覺就把油箱換成了電池,殼子也沒怎么變,太樸素了。”

彎道超車

搶萬元補貼,提車不花錢。廣汽埃安高調地在背景板上宣傳;最新上市、后車門垂直打開的昊鉑HT是全場的焦點。

另一側的廣汽埃安車聯網數據中心電子屏幕上顯示,埃安車輛總數超過104萬輛;Aion SAion Y是最火的車型,分別達24萬輛和11.8萬輛。

對比東風日產旗下的啟辰,或東風集團旗下的嵐圖,埃安已經打響了名號。埃安銷售人員陳靜認為,品牌的優勢主要來自兩方面:背靠國企,研發上資金支持比較充足;另一方面,生產的利潤來自量化,量越大,成本會壓得越低。因為是本土品牌,政府有補貼支持,訂單有優勢。據介紹,補貼力度最大的是售價10-15萬車型,補貼達1萬元。

埃安展位 拍攝:張熹瓏

研發優勢則體現在電池上。埃安在現場展出了彈匣電池的底盤。目前市面上,只有兩個純電車品牌有自己的純電平臺——特斯拉和埃安,其他的純電車則是用油車的底盤改造而來,沒有重新投資設計。

“油車底盤無法很好地設計電池存放位置,只能在空余的空間塞電池。我們是平鋪在底盤下面,這樣重心會更低,比重能做到50:50,開起來會更穩。”陳靜提到,埃安所有車型都采用了這種設計。

11月10日,廣汽集團宣布,擬發起設立首期規模達1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電池、車聯網、智能駕駛、汽車芯片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重要項目,意在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兼顧面向產業落地和前瞻技術賦能的供應鏈體系,同時支持傳統領域面向未來轉型升級。

提到埃安,自然繞不開巨灣技研。巨灣技研是埃安的重要供應商,埃安V Plus等車搭載了巨灣技研超快充電池。此外,巨灣技研還開拓了傳褀、合創、創維、賽力斯、東風重卡、西部智聯6家客戶。

今年10月,巨灣技研全球首家超快充電池工廠在廣州投產,巨灣技研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的極速充電電池企業。公司在車展上帶來了自主研發的超快/極快充電芯和巨灣鳳凰電池。

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研究總院副院長唐湘波向界面新聞分析道,目前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競爭高地,補能焦慮替代續航焦慮成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上升的最大難關,“通過電芯材料體系與電池系統的體系化研發,巨灣技研的超快/極快充電池,最大充電功率達480kW,最大充電速度是現有普通電池的6倍。”

“鳳凰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管整車是多少電壓,400伏也好,800伏也好,動力電池可以自己變電壓,實現超快充。如果整車是400伏平臺,電池工作時就是400伏,超快充時就變成800伏,電池改變自己的電壓,所以跟整車電壓是可以解耦的。我們叫做全電壓、不挑車型,就是這個意思。“唐湘波指出。

另一個廣州試圖彎道超車的領域是芯片。多年以來,廣州汽車零部件產業更集中于產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的內外飾等領域,這也帶來了明顯的產業鏈短板——動力總成、電池電機等供給不足,芯片方面也偏設計研發,生產加工能力欠缺。

車展現場 拍攝:張熹瓏

不過,芯聚能則實現了反輸出Zeekr007和銀河E8兩款頂流新車的背后有著共同的供應商——芯聚能半導體。芯聚能此次首秀廣州車展,為這兩款車型提供了SiC功率模塊。根據展位介紹,芯聚能的模塊功率段覆蓋100-300KW,滿足AD級車型中單電機或者雙電機的動力需求。

廣東芯聚能對外事務部和市場部負責人劉月告訴界面新聞,芯聚能SiC功率模塊已成功應用于Zeekr009Volvo XC40純電和Volvo EM90等多款汽車,“目前,芯聚能的碳化硅模塊產品已累計裝車近10萬臺,并已鎖定3家車企的多款車型,計劃于2024年中旬陸續大規模量產。”

劉月向記者提到,不同于很多半導體公司先從充電系統,例如OBCDCT入手,芯聚能一開始就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的主驅逆變器,該領域對器件模塊要求非常高;公司從2022年下旬開始批量生產。

芯聚能也是廣汽的供應商之一。“我們主要起兩方面作用,一個是保供,一個是優化成本。更宏觀一點來說,整個產業生態里,廣州也不能只有整車一個強項、長期從長三角或國外獲取核心零部件,這樣也會影響終端的應用。”劉月說。

打通汽車產業鏈已被廣州提上進程。2022年,廣州出臺20條措施支持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今年8月,廣州總規模2000億元的兩大母基金提速進入投資期,投資重點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先進制造等產業領域。

(文中林帆、莫文迪、黃鑫、陳靜為化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廣汽集團

5.2k
  • 汽車早報|蔚來李斌加強供應鏈管理 零跑去年四季度實現凈利潤轉正
  • 廣汽集團換帥完成工商變更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3廣州車展:汽車第一城如何轉型?

油車龍頭的“放下姿態”,傳達出“汽車第一城”轉型的命題。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界面新聞記者 | 張熹瓏

11月26日,第21屆廣州車展正式閉幕。

這是全面復常后的首次車展,也是今年最后一場4A級車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內,22萬平方米的空間,容納著來自全球汽車品牌的最新“獨門絕技”。在沖刺年終銷量的時間點上,價格戰的硝煙愈發濃烈。

不少“廣州研發”、“廣州制造”在此次車展上迎來首秀。如祺出行的六軸云臺自駕仿真系統迎來大批試乘者,屏幕上模擬出閱江西路景色,路面減震帶出現時座位也會相應震動。Zeekr 007和銀河E8帶火了廣東芯聚能,這家廣州半導體公司是這兩款車型的碳化硅(SiC)功率模塊供應商,實現了珠三角核心零部件向長三角的反向輸出。

日資品牌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大開攻勢:東風日產把啟辰VX6的價格調到14萬起步,想要分食網約車市場,另一邊廂廣汽埃安AION Y Plus潮野版在14.58萬元定價基礎上還有買車補貼;廣汽本田展出鉑智4X電車底盤,兩款純電概念車占據主舞臺的大部分,宣告電動化的決心。

這些油車龍頭的“放下姿態”,傳達出“汽車第一城”轉型的命題。

廣州汽車的黃金時代始于千禧年前后。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和東風日產相繼成立和投產,形成三足鼎立局面,汽車成為廣州經濟第一支柱。

但新能源浪潮動搖了這一支柱。日系品牌在電動化方面的遲緩反應和行動,以及燃油車的龐大基礎,成為廣州汽車業“轉身”的阻力。前三季度,廣汽集團整體凈利潤大降44%

1-10月,廣州工業仍未實現回正,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9%,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同比下降5.4%

大象轉身

據統計,今年車展展車總數1132輛,新能源車達469輛,占比超過4成。在2021年,這一占比剛突破20%

梳理此前廣州的新能源汽車,兩條路線涇渭分明:一是瞄準高階技術的新勢力,代表者為小鵬汽車;二是脫胎于老牌車企的新能源品牌,如廣汽集團的埃安,東風日產的啟辰。

但今年的情況又有所不同,日系也開始入局新能源。廣汽豐田首款越級智電SUV鉑智4X、廣汽本田純電車型極湃2首次亮相。廣汽豐田還秀出了鉑智4X車架:原本搭載油箱的底盤改造成四橫梁架構,加載了容量66度電的雙層電池包和鋁制電池底罩。

新能源現在是大家都想搶占的蛋糕。廣汽豐田技術人員林帆告訴界面新聞,為了搭載電池包,底板改用了鋁制,加了液冷系統以控制電池溫度,四橫梁則是為了保證電池的抗壓性,“下一代凱美瑞全系是油電混合,接下來推出的SUV和轎車也是電動的。”

廣汽豐田電車車架 拍攝:張熹瓏

電動化對日系品牌來說具有突破性的意義,這意味著研發面臨完全陌生的領域。從研發角度來看,現在做電車基本是虧的,因為產能還沒過去,還是在推進的過程。林帆說。盡管如此,鉑智4X還是把售價控制在17.98萬元起,“對比自主品牌,我們希望價格保持比較均衡的狀態。”

同樣瞄準中型純電動SUV的還有東風日產,帶來了新版ARIYA艾睿雅,啟辰VX6也在現場開啟交付。東風日產銷售人員莫文迪介紹道,東風日產技術中心布局了插混、純電、氫能源三體動力技術路線。

今年6月,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高國林曾宣布,東風日產計劃在未來加速導入電驅化車型,日產品牌在2026年前將推出7款電驅化車型;啟辰品牌每年推出至少2款全新新能源車型,做到100%自研,逐步挑戰年銷50萬臺的目標。

只是林帆和莫文迪都會被這樣一個問題問倒——“有沒有高階智駕系統、配備了幾個激光雷達?”

“這是客人問得最多的問題。但豐田在電車領域,不是說要做得很頂尖或很高級,豐田有自己的節奏。”林帆認為這種打法不無道理,也表示智駕系統只是一個“被賣點”:“這一代電車里,還沒有自動駕駛,現在法律領域也相對空白。在中國,最可靠的還是司機。”

而莫文迪抽空參觀了部分新能源自主品牌等展位,感嘆“區別太大了”:“人家有NGP、有彩電冰箱,有按摩座椅,還有十多個音響。”

“船大難掉頭”,在新勢力面前,日系品牌有點淺嘗輒止的意味。當800V高壓SiC平臺、激光雷達、NGP8295芯片成為新勢力的標配,合資的新能源車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當日系品牌還在純電SUV初出茅廬,新勢力已經卷到了MPV,小鵬汽車在車展首日發布了小鵬X9,是全球唯一量產的前后一體式鋁壓鑄MPV。

新能源展館 拍攝:張熹瓏

事實上,東風日產在2018年就推出純電車軒逸,但不到一年就停產了。“不是市場不接受,是公司自己不想做,停產了,也不去研發。”莫文迪認為,定價過高、外觀設計保守是這些車型的通病,“我們還是走實用、中式豪華風格,思維上沒什么轉變。”

問到轉化率,莫文迪答“一言難盡”:“一個是客戶數量不多,一個是質量不高。客人愿意過來看,但是請到洽談室,很難,更別提定金或試駕了。”他自己也持觀望態度,“油車跟電車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商業邏輯,油車不需要太多宣傳,車子擺在這兒自然有人來。但是電車不一樣,很多人對品牌的信心顯然弱于新勢力,都在問有沒有售后,續航行不行。”

開了三十多年車的黃鑫計劃把油車換成電車。“ABX,是首要考慮。”他解釋道,A即是埃安,B是比亞迪,X是小鵬。合資新能源車暫時不在考慮范圍內。

他把傳統燃油車企展館A區和新能源展館D區都逛了一圈,得出的結論是,“從純電考慮,合資品牌的純電沒有國產品牌好,新勢力的電池、電控、電機系統會好一點。合資的電車感覺就把油箱換成了電池,殼子也沒怎么變,太樸素了。”

彎道超車

搶萬元補貼,提車不花錢。廣汽埃安高調地在背景板上宣傳;最新上市、后車門垂直打開的昊鉑HT是全場的焦點。

另一側的廣汽埃安車聯網數據中心電子屏幕上顯示,埃安車輛總數超過104萬輛;Aion SAion Y是最火的車型,分別達24萬輛和11.8萬輛。

對比東風日產旗下的啟辰,或東風集團旗下的嵐圖,埃安已經打響了名號。埃安銷售人員陳靜認為,品牌的優勢主要來自兩方面:背靠國企,研發上資金支持比較充足;另一方面,生產的利潤來自量化,量越大,成本會壓得越低。因為是本土品牌,政府有補貼支持,訂單有優勢。據介紹,補貼力度最大的是售價10-15萬車型,補貼達1萬元。

埃安展位 拍攝:張熹瓏

研發優勢則體現在電池上。埃安在現場展出了彈匣電池的底盤。目前市面上,只有兩個純電車品牌有自己的純電平臺——特斯拉和埃安,其他的純電車則是用油車的底盤改造而來,沒有重新投資設計。

“油車底盤無法很好地設計電池存放位置,只能在空余的空間塞電池。我們是平鋪在底盤下面,這樣重心會更低,比重能做到50:50,開起來會更穩。”陳靜提到,埃安所有車型都采用了這種設計。

11月10日,廣汽集團宣布,擬發起設立首期規模達1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金,主要投向新能源電池、車聯網、智能駕駛、汽車芯片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下游重要項目,意在打造覆蓋產業鏈上下游、兼顧面向產業落地和前瞻技術賦能的供應鏈體系,同時支持傳統領域面向未來轉型升級。

提到埃安,自然繞不開巨灣技研。巨灣技研是埃安的重要供應商,埃安V Plus等車搭載了巨灣技研超快充電池。此外,巨灣技研還開拓了傳褀、合創、創維、賽力斯、東風重卡、西部智聯6家客戶。

今年10月,巨灣技研全球首家超快充電池工廠在廣州投產,巨灣技研成為目前國內唯一量產的極速充電電池企業。公司在車展上帶來了自主研發的超快/極快充電芯和巨灣鳳凰電池。

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研究總院副院長唐湘波向界面新聞分析道,目前動力電池已經成為全球汽車工業的競爭高地,補能焦慮替代續航焦慮成為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上升的最大難關,“通過電芯材料體系與電池系統的體系化研發,巨灣技研的超快/極快充電池,最大充電功率達480kW,最大充電速度是現有普通電池的6倍。”

“鳳凰電池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管整車是多少電壓,400伏也好,800伏也好,動力電池可以自己變電壓,實現超快充。如果整車是400伏平臺,電池工作時就是400伏,超快充時就變成800伏,電池改變自己的電壓,所以跟整車電壓是可以解耦的。我們叫做全電壓、不挑車型,就是這個意思。“唐湘波指出。

另一個廣州試圖彎道超車的領域是芯片。多年以來,廣州汽車零部件產業更集中于產值低、技術含量不高的內外飾等領域,這也帶來了明顯的產業鏈短板——動力總成、電池電機等供給不足,芯片方面也偏設計研發,生產加工能力欠缺。

車展現場 拍攝:張熹瓏

不過,芯聚能則實現了反輸出Zeekr007和銀河E8兩款頂流新車的背后有著共同的供應商——芯聚能半導體。芯聚能此次首秀廣州車展,為這兩款車型提供了SiC功率模塊。根據展位介紹,芯聚能的模塊功率段覆蓋100-300KW,滿足AD級車型中單電機或者雙電機的動力需求。

廣東芯聚能對外事務部和市場部負責人劉月告訴界面新聞,芯聚能SiC功率模塊已成功應用于Zeekr009Volvo XC40純電和Volvo EM90等多款汽車,“目前,芯聚能的碳化硅模塊產品已累計裝車近10萬臺,并已鎖定3家車企的多款車型,計劃于2024年中旬陸續大規模量產。”

劉月向記者提到,不同于很多半導體公司先從充電系統,例如OBCDCT入手,芯聚能一開始就瞄準了新能源汽車的主驅逆變器,該領域對器件模塊要求非常高;公司從2022年下旬開始批量生產。

芯聚能也是廣汽的供應商之一。“我們主要起兩方面作用,一個是保供,一個是優化成本。更宏觀一點來說,整個產業生態里,廣州也不能只有整車一個強項、長期從長三角或國外獲取核心零部件,這樣也會影響終端的應用。”劉月說。

打通汽車產業鏈已被廣州提上進程。2022年,廣州出臺20條措施支持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今年8月,廣州總規模2000億元的兩大母基金提速進入投資期,投資重點為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先進制造等產業領域。

(文中林帆、莫文迪、黃鑫、陳靜為化名)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襄垣县| 昔阳县| 卫辉市| 阿拉善右旗| 洪泽县| 祥云县| 会宁县| 壶关县| 荥经县| 库尔勒市| 大田县| 台山市| 吴忠市| 娱乐| 寿阳县| 梁山县| 从化市| 乐业县| 台东县| 竹北市| 霸州市| 汾阳市| 临西县| 宣化县| 山东| 墨江| 临夏县| 呼图壁县| 南华县| 万州区| 西林县| 盘山县| 永和县| 久治县| 上蔡县| 三门县| 锡林浩特市| 苗栗市| 长葛市| 理塘县| 三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