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豹財經社 王亞駿
2023年的最后一個大型車展,卷了近一年的新能源車企們依舊不敢放松。
廣州車展的展館之內,從新勢力到傳統車企均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的展臺爭奪更多客流,拿到更多銷售線索。
在展館之外,新能源車企們卷價格、卷產品、卷技術、卷流量。
隨著廣州車展的落幕,2023年也將行至終點。面對明年更激烈的競爭環境,新能源車企們還卷得動嗎?
“一天要拿到20個手機號”
車展上,參展車企們使出混身解數“搶人”。
一位游客在17號展館詢問保安“鴻蒙智行在哪里?”還沒等保安回答,一位鴻蒙智行的工作人員主動上前,表示可以帶著他去位于19號展館的展臺。“帶過去之后,要用手機拍下來,證明這位游客是自己帶過來的,一天的KPI是30個人”。

除了引流人員外,鴻蒙智行還安排了工作人員搜集有購車意向的消費者的電話。一位跑到小鵬展臺旁邊收集電話的鴻蒙智行工作人員告訴雪豹財經社,“每個人一天要拿到20個手機號”。
長城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歐拉則組織了約25位女士排成一列,前面兩人舉著“來歐拉展臺送禮品”的牌子,繞著所在展館走過一圈。之后,她們各自分散到場館找游客注冊小程序。
搜集銷售線索KPI最高的品牌可能是百度與吉利合作推出的極越。一位極越工作人員表示,一天要拉200人注冊小程序,但車展開幕5天以來,“每天只能完成100多個”。
一位經銷商的銷售人員表示,他這次來廣州車展,一半是為了賣車,一半是為了拓展銷售線索。在車展的前5天,他已經賣出了兩輛新能源汽車,而在平時,一個月也就能賣出五六輛。
與上述品牌相比,蔚小理顯得不夠活躍。
小鵬汽車負責收集銷售線索的幾位工作人員聚集在自家展臺旁,蔚來只有一組的工作人員在推廣“掃碼送馬克杯”,理想則并沒有安排工作人員在展臺之外引流或收集銷售線索。
不過,MPV新車型為理想和小鵬吸引來了足夠多的關注度。一位小鵬的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這次展臺的人流量“回到了疫情之前”。一位理想的工作人員稱,周六那天(廣州車展第一個觀眾日),理想展臺的人流多到“邁不開步子”。

一位車企員工向雪豹財經社表示,與往屆廣州車展相比,勞斯萊斯展臺前的人少了許多,“很容易就能拍到沒有觀眾遮擋的展車”。而比亞迪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車仰望的展臺,游客蜂擁而至,他找了很久的角度,才拍到完整的展車照片。
今年的廣州車展共有首發車型59款,較上一屆的20余款首發數量有明顯提升。
光大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本次廣州車展的新車型集中于2023年第四季度、2024年第一季度期間上市,并于2024年上半年實現穩定交付,看好2024年新車型驅動下的新能源持續爬坡前景。
“現在不卷,以后搶回來更難”
廣州車展開幕的第一天,哈弗品牌總經理趙永坡直言,如果非要用一個字形容2023年的話,就是卷。卷品牌、卷技術、卷輿論、卷用戶、卷話題、卷價格、卷現在、卷未來。
展館之內的流量爭奪戰,是展館外的更廣闊世界里車圈競賽的一個縮影。
被戲稱“撞款”的問界和理想,在銷售環節短兵相接。9月份,新款問界M7上市后,不到兩個月便攬下8.6萬個大定訂單。部分理想門店為了搶客戶,提出可報銷新款問界M7定金,問界部分門店也表示可報銷理想L7、理想L8的定金。
一位問界銷售告訴雪豹財經社,“從9月中旬到國慶結束期間,報銷理想定金的情況出現最多。”
比亞迪銷售張方(化名)從今年4月起就感受到了價格戰的升級,就連同一品牌的不同門店之間也開始“內卷”。
張方告訴雪豹財經社,過去,比亞迪不同門店之間卷的是專業度和服務,今年拼的則是優惠和折扣力度。“只要價格給的夠低,客戶甚至不太在乎銷售是否專業,服務是否熱情。”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廠家會安排人員來門店暗訪,“在官降之外,門店額外給出的優惠是不能讓暗訪的人知道的”。作為應對,張方會先了解每一位到店客戶的個人信息,確保對方不是暗訪人員。
“如果按照廠家給的指導價和優惠來賣車,我們很難賣得動。”張方說。
2023年漸近終局,除了如何完成今年的KPI,在一家新能源車企擔任銷售主管的林威(化名)更焦慮的是,“明年該怎么辦”。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9月,汽車行業利潤率4.9%,低于工業企業平均利潤率(5.62%)。2022年,整個汽車行業利潤率為5.7%。
林威的判斷是,明年的競爭激烈已成定局。“現在行業已經步入淘汰賽,尾部車企正逐漸被出清。但這也意味,仍留在牌桌上的車企都具備一定的競爭力。”他告訴雪豹財經社。
留下的對手越來越強,但蛋糕變大的速度越來越慢了。光大證券在一份研報中預測,2024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增速或將回落,市場競爭和價格戰或進一步加劇。
林威認為,就算明年設定的增長目標和今年一樣,“完成的難度肯定也比今年更大”。
在這場爭奪未來生存空間的價格戰中,即使是頭部玩家,也難言高枕無憂。“今天大家有很多焦慮,都沒掙到錢,而且賠的也很多。”在2023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咖薈·汽車夜話上,長城董事長魏建軍表示。
零跑汽車CEO朱江明曾在與雪豹財經社的對話中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可能會達到40%,“如果掉隊的話就很危險了”。
林威能感受到,“大家都在期待賣新能源車能賺錢的那一天”。為了活到那一天,必須在流血搶占市場份額和活下去之間小心翼翼地走下去。
“現在不卷,把市場丟了,以后想搶回來會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