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追逐ESG風口,家電企業如何走通?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追逐ESG風口,家電企業如何走通?

如何利用ESG幫助家電行業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呢?

文|中國家電網

近年來,雖然夾雜著部分“騙局”、“陷阱”等質疑的聲音,但ESG在中國的發展整體向好。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即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來評價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效益。根據德勤對全球商業領袖的一項調查,40%的受訪者指出ESG是競爭優勢和創造價值機會的來源。

另據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現階段企業普遍對ESG持積極態度,89.1%的企業將ESG作為當前或未來5年的戰略議題之一,62.1%的企業對ESG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給予正面的肯定。那么當前,為什么ESG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利用ESG幫助家電行業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呢?

家電行業積極實施ESG戰略

“本質上說,ESG是衡量企業非財務風險因素的一種工具。”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家電網。近年來,黑天鵝事件頻出,比如近期的“陸家嘴毒地事件”和“海氏電器、京東和李佳琦的底價之爭”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非財務因素給企業帶來的巨大風險。為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正式提出ESG的概念。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已有175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比34.32%,而中信建投證券數據顯示,早在2021年,家電行業的ESG整體信息披露率已經達到了35.62%。2023年,大部分頭部家電上市企業普遍以正式ESG報告進行數據披露。

“在實際應用中,ESG報告呈現出價值梳理、信息披露與品牌定位三大功能。”中華環保聯合會ESG專業委員會主任、首席研究員林彬表示。從國內來看,企業進行ESG信息披露的動因是多方面的。在全球化趨勢引領下,2018年,A股被納入MSCI指數,國內上市企業觸及更多國際目光,國際企業對國內供應商的ESG要求越來越嚴苛;同時,ESG理念和我國的“雙碳”戰略不謀而合,在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等因素影響下,ESG逐漸受到國家、各行各業的普遍關注。

“ESG披露是一種聲譽機制,有利于企業得到供應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它也能給企業帶來融資便捷性、利率優惠等優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評價研究中心主任王凱講到:“當這些資源進入企業后,也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財務績效。”

近年來,頭部家電企業的ESG戰略逐漸明晰。海信家電自2019年起即開始發布ESG報告;今年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已經發布第二份年度ESG報告;長虹、康佳等品牌也在今年年初發布了第一份獨立ESG報告。并且,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海信家電、四川長虹等均已設立企業ESG委員會。

在具體的戰略布局方面,美的集團于2021年制定“綠色戰略”,圍繞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制造、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服務六大支柱,推動行業綠色變革。ESG矩陣從三個層面劃分26個關鍵議題,包含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物流、綠色采購、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等各個方面。為推動集團“綠色戰略”的實施,2022 年美的首次發行了4.5億美元綠色債券。到2022年,美的已經擁有1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參與國家、行業等綠色標準制定110項。

海爾智家在2022年制定了ESG策略體系,確立了以可持續治理生態、綠色低碳、多元共融發展、責任采購、智慧創新、社會公平發展為主題的六大ESG核心,并以此為策略體系制定了未來1-3年的目標和行動方向,其中包括國內制造環節、Candy和FPA品牌的明確降碳目標。

據公司規劃,自2019年起,海爾已開啟第六個戰略階段——生態品牌戰略,即從全球大家電行業的領導者轉型為物聯網時代高端品牌、場景品牌、生態品牌的全球引領者。2022 年,海爾智家共獲得18個綠色低碳家電認證,其中海爾冰箱獲得首個“中國綠色產品認證”。

海信方面的ESG議題矩陣包括29項,從“誠、智、凈、韌、美”五個方面,分別完善治理體系、創造有愛生活、奔赴低碳未來、助力員工發展、共建互惠生態。基于此,海信建立了“企業最高管理者、安全環境委員會、各級HSE管理代表、各級安全環保部門”的四層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從環境目標制定、運行與控制、績效評價、內部審核等方面建立起了嚴格的環境保障體系。截至2022年,海信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個,獲得省級“綠色工廠”榮譽2個。

此外,四川長虹進行合規、風控、內部控制“三位一體”化建設,設立了首席合規官,要求“管業務必須管合規”。華帝股份、九陽股份、老板電器等行業頭部家電品牌也均于近兩年完善了ESG策略,并發布了獨立的ESG報告。

“整體來講家電行業的ESG發展是不錯的,尤其在E(Environmental)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很多企業通過創新綠色節能家電、廢舊家電回收、廢棄物管理,將ESG和品牌業務進行了有效融合,也將ESG理念貫徹到整個生產鏈條中。”王凱講到。

踐行以碳排目標為引領的切實ESG行動

“踐行ESG理念要落實在行動中、落地到場景里。”在2023年《財富》ESG峰會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馬曉龍說到。在國內ESG發展過程中,不乏有企業管理層空喊口號的現象。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紅針對國內ESG工作面臨的諸多挑戰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明確指出要防范“漂綠”行為。

在制造業的ESG實際落實中,碳排放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頭部家電企業紛紛展開工廠碳盤查,來準確了解自身碳排放情況并規劃明確的碳排放策略。

海爾智家在2022年的ESG報告中提出了2023年的排放目標,計劃從研發降碳、原材料減碳、生產減碳、包裝和運輸減碳、產品回收等各個方面減少碳排放。其中包括每萬元產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3%、能耗下降3%、水耗下降3%、有害廢棄物處理量減少3%等等,并且FPA方面目標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

美的集團將碳中和實現路徑劃分為四個階段,自2021年起每10年為一個周期。在最近十年中,美的以“摸清家底、制定標準、復盤落實、嚴格考核、確保目標”為要求,制定了綠色發展“四步走”策略。其中,2023-2025年,要實現根據區域達峰要求,做到提前達峰;2025-2030年,將加大綠色制造能力的建設,并探索碳中和實施方案。

博西家電自2020年起,全球范圍內所有工廠、研發中心和辦公室均已連續三年實現“碳中和”,當前博西家電的每一臺家電產品在研發和制造環節中已經做到“零”CO2排放。松下電器則提出環境長期愿景“Panasonic GREEN IMPACT”,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全集團活動的CO2排放實質為零,到2050年實現約3億噸以上的減排貢獻影響。

“這個數據我們不只講一講,而是切切實實的踐行,這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松下空調器總經理金海龍在2023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針對品牌的減碳目標說到:“所有目標最后都要反應到每一臺產品上,所有的指標都要落到經營團隊的KPI當中。”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海爾智家、海信家電的環保資金投入分別為54128萬元、2175.39 萬元,美的集團在節能減排項目中投入超過1億元,松下電器2022年度環保總投資大于5100萬元。

除關注自身ESG規劃建設外,頭部家電公司也開始關注其供應商的相關數據。2022年,海爾智家對占采購額前80%的200余家直接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進行了雙碳相關調研。同年,松下對4000余家供應商完成CSR(社會責任)自主檢查。自2017年起,博西集團即開始定期監控有排放污染風險的供應商。

林彬表示,近年來,電器及其上下游行業所面臨的環保合規、綠色轉型等方面的壓力均有所增加。“相關企業需要更加重視通過科技創新、流程優化來提升家電行業在資源消耗、氣候變化、環境情況披露、全生命周期等方面的表現。”

國內ESG環境有待進一步發展

從全球ESG形勢來看,當前,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和《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對ESG信息披露的內容和范圍有強制性的規定和監管。港交所也在今年4月刊發文件,強調了ESG報告披露的強制性。從國家層面來看,2022年國資委發布的《提高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業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力爭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今年下半年,國資委再發文件落實上述要求。

但整體而言,目前A股上市公司暫時沒有統一的標準和ESG信息披露的強制要求。“僅有上交所對科創50板塊有相對強制性的信息披露,其他板塊還處在倡導的階段”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國內的ESG信息披露存在避重就輕、缺少實際性數據,甚至還存在前后數據不一致等真實性問題。

“中國尚處于ESG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自愿披露模式下,缺乏規范格式、指標體系與操作步驟等具體指引。而ESG報告作為ESG評價的關鍵基礎信息,不充分披露降低了企業ESG相關議題討論的可靠性與可比性,也給ESG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林彬講到:“ESG在過去常被認為是上市公司的專屬,而實際上,中小企業對成本和風險更為敏感,ESG有助于幫助企業增強穩健屬性。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從編制定性的ESG數據開始,重點披露ESG投入而不是產出,盡快融入大企業ESG供應鏈體系中。”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則認為,“目前來看,應該先邁出信息披露這一步,然后再去探討如何進行信息真實性、有效性的監管。”

從融資的角度,今年6月份,銀保監會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中指出,銀行業保險機構應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即銀行、保險機構在授信或者投資時,需要對授信或者被投對象進行ESG盡職調查。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是否可以通過ESG來找到投資,目前沒有定論。”另有基金投資人告訴中國家電網,當前在從募資端來看,海外的LP更認同ESG相關信息,但短時間內ESG在國內還難發展成為主要的投資量化標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ESG評級機構遍地開花。王凱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形容現階段全球的ESG評級生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600家以上評級機構,我們測算了國內評級機構結果的相關系數,其中大部分低于0.46,也就是不同機構的評級結果差異很大。”王凱認為,這種差異有利有弊,不利在于,給投資方的決策參考帶來了不確定性;有利在于,更多機構評級為利益相關方釋放了大量參考信息。且短時間內各機構的評價體系很難做到統一。

對于ESG未來的發展,多位業內人展望了人工智能的應用。林彬表示:“ESG生態體系建設強調公開、透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難題,助力準確、可靠、高精度的ESG基礎設施建設。”王凱則表示,人工智能在企業的ESG實踐方面,能夠精準測算目標數值、精準捕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在信息外露方面,能夠快速做企業信息的集成,快速進行ESG報告初稿的編寫。

隨著近年來家電行業的變化,責任營銷、責任采購等更多議題被納入到ESG戰略之中。“當前我們的企業在ESG方面做了很多,但是說的還不夠,希望將來企業在做好實踐的同時,也講好故事,讓不同利益相關方看到、了解到。”王凱說。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海爾

4.8k
  • 海爾智家:擬10億元-2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 時評 | 《海爾兄弟》30年:經典的全民文化資產

美的集團

5.2k
  • 美的集團與海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美的人形機器人樣機首度曝光,帶飛股價

海信

3.6k
  • 海信回應裁員風波:均為不實猜測,屬正常的組織調整
  • 海信家電迎來“80后”女掌門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追逐ESG風口,家電企業如何走通?

如何利用ESG幫助家電行業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呢?

文|中國家電網

近年來,雖然夾雜著部分“騙局”、“陷阱”等質疑的聲音,但ESG在中國的發展整體向好。

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即從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維度來評價企業經營的可持續性與對社會價值效益。根據德勤對全球商業領袖的一項調查,40%的受訪者指出ESG是競爭優勢和創造價值機會的來源。

另據中華環保聯合會的數據顯示,現階段企業普遍對ESG持積極態度,89.1%的企業將ESG作為當前或未來5年的戰略議題之一,62.1%的企業對ESG給企業帶來的影響給予正面的肯定。那么當前,為什么ESG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利用ESG幫助家電行業走上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呢?

家電行業積極實施ESG戰略

“本質上說,ESG是衡量企業非財務風險因素的一種工具。”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家電網。近年來,黑天鵝事件頻出,比如近期的“陸家嘴毒地事件”和“海氏電器、京東和李佳琦的底價之爭”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非財務因素給企業帶來的巨大風險。為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首次正式提出ESG的概念。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已有175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ESG相關報告,占比34.32%,而中信建投證券數據顯示,早在2021年,家電行業的ESG整體信息披露率已經達到了35.62%。2023年,大部分頭部家電上市企業普遍以正式ESG報告進行數據披露。

“在實際應用中,ESG報告呈現出價值梳理、信息披露與品牌定位三大功能。”中華環保聯合會ESG專業委員會主任、首席研究員林彬表示。從國內來看,企業進行ESG信息披露的動因是多方面的。在全球化趨勢引領下,2018年,A股被納入MSCI指數,國內上市企業觸及更多國際目光,國際企業對國內供應商的ESG要求越來越嚴苛;同時,ESG理念和我國的“雙碳”戰略不謀而合,在能源危機、氣候危機等因素影響下,ESG逐漸受到國家、各行各業的普遍關注。

“ESG披露是一種聲譽機制,有利于企業得到供應商和消費者的認可,同時它也能給企業帶來融資便捷性、利率優惠等優勢。”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ESG研究院評價研究中心主任王凱講到:“當這些資源進入企業后,也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財務績效。”

近年來,頭部家電企業的ESG戰略逐漸明晰。海信家電自2019年起即開始發布ESG報告;今年美的集團、海爾智家已經發布第二份年度ESG報告;長虹、康佳等品牌也在今年年初發布了第一份獨立ESG報告。并且,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海信家電、四川長虹等均已設立企業ESG委員會。

在具體的戰略布局方面,美的集團于2021年制定“綠色戰略”,圍繞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制造、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服務六大支柱,推動行業綠色變革。ESG矩陣從三個層面劃分26個關鍵議題,包含應對氣候變化、綠色物流、綠色采購、綠色倉儲、綠色包裝等各個方面。為推動集團“綠色戰略”的實施,2022 年美的首次發行了4.5億美元綠色債券。到2022年,美的已經擁有14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參與國家、行業等綠色標準制定110項。

海爾智家在2022年制定了ESG策略體系,確立了以可持續治理生態、綠色低碳、多元共融發展、責任采購、智慧創新、社會公平發展為主題的六大ESG核心,并以此為策略體系制定了未來1-3年的目標和行動方向,其中包括國內制造環節、Candy和FPA品牌的明確降碳目標。

據公司規劃,自2019年起,海爾已開啟第六個戰略階段——生態品牌戰略,即從全球大家電行業的領導者轉型為物聯網時代高端品牌、場景品牌、生態品牌的全球引領者。2022 年,海爾智家共獲得18個綠色低碳家電認證,其中海爾冰箱獲得首個“中國綠色產品認證”。

海信方面的ESG議題矩陣包括29項,從“誠、智、凈、韌、美”五個方面,分別完善治理體系、創造有愛生活、奔赴低碳未來、助力員工發展、共建互惠生態。基于此,海信建立了“企業最高管理者、安全環境委員會、各級HSE管理代表、各級安全環保部門”的四層安全環境管理體系。從環境目標制定、運行與控制、績效評價、內部審核等方面建立起了嚴格的環境保障體系。截至2022年,海信已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4個,獲得省級“綠色工廠”榮譽2個。

此外,四川長虹進行合規、風控、內部控制“三位一體”化建設,設立了首席合規官,要求“管業務必須管合規”。華帝股份、九陽股份、老板電器等行業頭部家電品牌也均于近兩年完善了ESG策略,并發布了獨立的ESG報告。

“整體來講家電行業的ESG發展是不錯的,尤其在E(Environmental)方面投入了很大精力,很多企業通過創新綠色節能家電、廢舊家電回收、廢棄物管理,將ESG和品牌業務進行了有效融合,也將ESG理念貫徹到整個生產鏈條中。”王凱講到。

踐行以碳排目標為引領的切實ESG行動

“踐行ESG理念要落實在行動中、落地到場景里。”在2023年《財富》ESG峰會上,海信網絡科技公司總裁馬曉龍說到。在國內ESG發展過程中,不乏有企業管理層空喊口號的現象。在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紅針對國內ESG工作面臨的諸多挑戰提出了幾點建議,其中明確指出要防范“漂綠”行為。

在制造業的ESG實際落實中,碳排放無疑是最受關注的話題。近年來,頭部家電企業紛紛展開工廠碳盤查,來準確了解自身碳排放情況并規劃明確的碳排放策略。

海爾智家在2022年的ESG報告中提出了2023年的排放目標,計劃從研發降碳、原材料減碳、生產減碳、包裝和運輸減碳、產品回收等各個方面減少碳排放。其中包括每萬元產值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3%、能耗下降3%、水耗下降3%、有害廢棄物處理量減少3%等等,并且FPA方面目標到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

美的集團將碳中和實現路徑劃分為四個階段,自2021年起每10年為一個周期。在最近十年中,美的以“摸清家底、制定標準、復盤落實、嚴格考核、確保目標”為要求,制定了綠色發展“四步走”策略。其中,2023-2025年,要實現根據區域達峰要求,做到提前達峰;2025-2030年,將加大綠色制造能力的建設,并探索碳中和實施方案。

博西家電自2020年起,全球范圍內所有工廠、研發中心和辦公室均已連續三年實現“碳中和”,當前博西家電的每一臺家電產品在研發和制造環節中已經做到“零”CO2排放。松下電器則提出環境長期愿景“Panasonic GREEN IMPACT”,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全集團活動的CO2排放實質為零,到2050年實現約3億噸以上的減排貢獻影響。

“這個數據我們不只講一講,而是切切實實的踐行,這是對社會的一種責任。”松下空調器總經理金海龍在2023中國空調行業高峰論壇上針對品牌的減碳目標說到:“所有目標最后都要反應到每一臺產品上,所有的指標都要落到經營團隊的KPI當中。”

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海爾智家、海信家電的環保資金投入分別為54128萬元、2175.39 萬元,美的集團在節能減排項目中投入超過1億元,松下電器2022年度環保總投資大于5100萬元。

除關注自身ESG規劃建設外,頭部家電公司也開始關注其供應商的相關數據。2022年,海爾智家對占采購額前80%的200余家直接供應商和二級供應商進行了雙碳相關調研。同年,松下對4000余家供應商完成CSR(社會責任)自主檢查。自2017年起,博西集團即開始定期監控有排放污染風險的供應商。

林彬表示,近年來,電器及其上下游行業所面臨的環保合規、綠色轉型等方面的壓力均有所增加。“相關企業需要更加重視通過科技創新、流程優化來提升家電行業在資源消耗、氣候變化、環境情況披露、全生命周期等方面的表現。”

國內ESG環境有待進一步發展

從全球ESG形勢來看,當前,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和《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準則》對ESG信息披露的內容和范圍有強制性的規定和監管。港交所也在今年4月刊發文件,強調了ESG報告披露的強制性。從國家層面來看,2022年國資委發布的《提高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質量工作方案》要求中央企業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力爭到2023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披露“全覆蓋”。今年下半年,國資委再發文件落實上述要求。

但整體而言,目前A股上市公司暫時沒有統一的標準和ESG信息披露的強制要求。“僅有上交所對科創50板塊有相對強制性的信息披露,其他板塊還處在倡導的階段”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業內人士透露,當前國內的ESG信息披露存在避重就輕、缺少實際性數據,甚至還存在前后數據不一致等真實性問題。

“中國尚處于ESG發展的初級階段,在自愿披露模式下,缺乏規范格式、指標體系與操作步驟等具體指引。而ESG報告作為ESG評價的關鍵基礎信息,不充分披露降低了企業ESG相關議題討論的可靠性與可比性,也給ESG發展帶來一定挑戰。”

林彬講到:“ESG在過去常被認為是上市公司的專屬,而實際上,中小企業對成本和風險更為敏感,ESG有助于幫助企業增強穩健屬性。建議中小企業可以從編制定性的ESG數據開始,重點披露ESG投入而不是產出,盡快融入大企業ESG供應鏈體系中。”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則認為,“目前來看,應該先邁出信息披露這一步,然后再去探討如何進行信息真實性、有效性的監管。”

從融資的角度,今年6月份,銀保監會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指引》中指出,銀行業保險機構應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管理流程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即銀行、保險機構在授信或者投資時,需要對授信或者被投對象進行ESG盡職調查。評安國蘊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是否可以通過ESG來找到投資,目前沒有定論。”另有基金投資人告訴中國家電網,當前在從募資端來看,海外的LP更認同ESG相關信息,但短時間內ESG在國內還難發展成為主要的投資量化標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當前ESG評級機構遍地開花。王凱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形容現階段全球的ESG評級生態。“據不完全統計,全球已有600家以上評級機構,我們測算了國內評級機構結果的相關系數,其中大部分低于0.46,也就是不同機構的評級結果差異很大。”王凱認為,這種差異有利有弊,不利在于,給投資方的決策參考帶來了不確定性;有利在于,更多機構評級為利益相關方釋放了大量參考信息。且短時間內各機構的評價體系很難做到統一。

對于ESG未來的發展,多位業內人展望了人工智能的應用。林彬表示:“ESG生態體系建設強調公開、透明,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有助于解決信息不對稱難題,助力準確、可靠、高精度的ESG基礎設施建設。”王凱則表示,人工智能在企業的ESG實踐方面,能夠精準測算目標數值、精準捕捉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在信息外露方面,能夠快速做企業信息的集成,快速進行ESG報告初稿的編寫。

隨著近年來家電行業的變化,責任營銷、責任采購等更多議題被納入到ESG戰略之中。“當前我們的企業在ESG方面做了很多,但是說的還不夠,希望將來企業在做好實踐的同時,也講好故事,讓不同利益相關方看到、了解到。”王凱說。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台前县| 尉氏县| 莱西市| 喜德县| 灵石县| 义乌市| 锡林郭勒盟| 平乡县| 宝应县| 康定县| 武城县| 奉节县| 滨州市| 黄浦区| 孝昌县| 抚州市| 嘉鱼县| 保德县| 淳化县| 巴东县| 莱芜市| 漯河市| 龙游县| 昌吉市| 宝兴县| 临沭县| 镇安县| 韶关市| 上虞市| 红河县| 永康市| 灵宝市| 临邑县| 仲巴县| 林甸县| 安阳县| 盐边县| 深泽县| 如东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