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IT時報記者 郝俊慧
編輯|郝俊慧 孫妍
明明只坐了單程,下車時卻被司機要求支付空返費,這算不算“霸王收費”?
不久前,“網約車被收空返費”沖上熱搜。司乘雙方都有話要說,乘客認為,我沒享受服務,為什么要支付返程費,而司機認為回程漫漫,還有各種路橋費,成本太高吃不消。
《IT時報》記者調查發現,同城遠距離訂單可能產生的空駛費,在網約車定價中其實已有所體現,司機再以此收取空返費并不合理,然而,當訂單需要跨域執行時,由于各地對網約車管理要求不一,的確有部分網約車只能空返。
該不該收空返費的背后,是對網約車政策能否更加人性化,且統一執行的呼吁。
01 爭議:誰該為空返掏錢?
對于空返費,經常出差的王全(化名)并不陌生,有時直接打車去鄰近城市出差時,往往網約車司機會提出,王全是否可以承擔回程的高速費和路橋費?通常情況下,這部分費用會作為一項司機可手動添加的費用,在App中一并收取,或者直接付給司機。雖然王全并不反感司機的要求,但對于需要報銷差旅費的他來說,這種操作并不太方便,因為屬于車費之外的支出,網約車平臺并不會對這部分費用增開發票。
四川成都的錢女士遇到的情況更為復雜,當她深夜從成都高鐵站去廣漢時,司機提出的返程費遠遠超出了必需的高速費、路橋費,而當她提出拒絕支付時,司機表示“這是行業慣例,而且這么晚很難打到車。”
《IT時報》記者對多名乘客的采訪發現,常見的空返費包含兩種費用:空駛補償費和回程路橋費,是否跨域也會對費用高低產生影響,反對者往往認為,自己不應該對未享受的服務支付費用,但司機卻也苦水漣漣:一旦回程空返,這單等于白干。
“我認為,基于路程的空返費不應該收取,因為在出租車和網約車的定價體系中,其實已經考慮了空駛成本,并做了適當補貼,但路橋費屬于不可抗拒的費用,可以由雙方協商處理。”上海鼎力律師事務所所長趙山如是認為。
02 遠程加價已明示
《IT時報》記者查閱了幾個主流網約車App發現,各家平臺幾乎都約定了遠程加價的規則。
以上海市區至江蘇省蘇州市為例,除了基礎的起步費、里程費、時長費,滴滴規定超過20公里,加收每公里0.75元的遠途費,超過35公里,遠途費提高至每公里0.9元,而且,如果周圍空車較少,平臺需要從較遠處調度車輛,同意調度的乘客需支付遠程調度費給司機。

其他出行App規定也大同小異,超出一定里程后,都會有額外遠程費的加成,出租車也不例外。記者看到,一份上海市金山區今年3月調整的價格表顯示,出租車可收取超運距加價,超過15公里部分加價50%。
“無論是出租車,還是網約車,其實都有空駛和路邊巡游的時候,這時產出等于零,甚至為負,而長途訂單可以保證司機在較長的時間段里始終處于計費階段,再加上平臺對遠途費的額外計費,綜合來看,遠程訂單的返程成本是可以被覆蓋的。”趙山認為,在同一城域內,按照目前的計價規則,以“路遠”“回程無訂單”為理由要求乘客支付空返費并沒有太多依據。
不過,也有網約車司機表示,一些長途特惠訂單原本總價就低,而且是一口價,單程已經不賺什么錢,如果回程接不到單,油費、高速費、時間成本加起來,就真的是一筆“虧本買賣”。
記者發現,相比出租車50%的加成,網約車的遠途費在里程費中占比較低,比如,滴滴普通時段費用是每公里2.4元,而遠程費是0.75元,加成約31%,而且遠途起始的計算里程點也更遠,普遍要從20公里以上開始計算。因此,從一些長途訂單來看,行駛同樣里程,出租車司機比網約車司機收入更高。
但一位網約車內部人士認為,這個定價體系有合理性,“原先傳統出租車靠巡游接單,空駛距離較長,長途訂單的空駛費是為了平衡這方面的成本,但網約車平臺通過大數據高度匹配司乘雙方需求,大大降低了空駛時長,司機成本相應也降低了。”
03 已有平臺上線“跨城費”
據了解,有不少網約車平臺已上線跨城費,這筆費用通常被認為可用來抵消回程產生的路橋費用。
享道出行在系統計價規則里明確約定,如果是跨城訂單,且終點超過起點城市邊界1公里的,會根據行駛距離收取30~80元不等的跨城費,但路橋費只能收取去程的費用,且由系統直接收取。

曹操出行在多地上線了跨城費。11月9日,廣州曹操出行開始執行跨城費的收費標準,當廣州司機到佛山、東莞、深圳3個城市目的地時,就可以加收跨城費用。跨城費用從20公里起步,最低為10元,最高為50元。南京曹操出行則于11月14日開始執行跨城費的收費標準,目的地為常州、無錫、蘇州、上海、杭州時,跨城費用從10公里起步,最低8元,最高35元。

今年9月,滴滴在嘉興區域上線了特惠跨城費,司機如果是到杭州、上海、蘇州三個城市,而且愿意接特惠訂單,里程超過15公里就會有跨城費,并且分為15-40公里、40公里以上兩個檔次,費用標準從30元到70元不等。
滴滴相關人士告訴《IT時報》記者,上線“跨城費”的城市,司機接到去往其他城市的跨城單時,系統會將“跨城費”自動加到賬單中,并全額給到司機,司機不能再向乘客收取任何返程費用。未上線跨城費的城市,司機可以在行程開始前與乘客協商返程費用,返程費用不能高于去程實際產生的高速路橋費用,若未就返程費用協商一致,司機可無責取消訂單,但不允許司機在未與乘客協商一致的情況下,以跨城費、空返費等名義收取額外費用。
無論如何,對乘客而言,空返費都應該是一筆事先在系統內約定好的費用,而不是游離于平臺外,甚至可能被半強制性要求支付。
04 網約車回程應可接單
“我送客人到XX市,回程是接不到訂單的”“跨城經營在我們這邊屬于違規,不僅平臺不給派單,如果自己接單,還很可能作為非法運營被抓”……采訪中,多地司機收取空返費的另一個真實原因逐漸浮出水面。
按照規定,網約車是屬地化管理,所謂人證、車證都由當地車管部門發放,不能異地經營。但在2022年11月30日,交通運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委聯合修正后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二條寫明,“網約車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超出許可的經營區域的,起訖點一端應當在許可的經營區域內。”
根據這條規定,如果回程的目的地是網約車被許可經營的城市,不屬于異地非法運營。但多名司機向記者反映,有的網約車平臺系統設置為,一旦監測定位網約車在非發證區域,便不再派單,司機接不到回程訂單,甚至連回程的路橋費也要自行支付。
在一些跨省交界地段,這樣的矛盾更加凸顯。盡管直線距離并不遠,但跨城后的網約車,很多時候只能空駛返回。
“政策的制定和平臺的設置需要更加人性化。”趙山認為,從根本上看,限制回程異地接單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將加劇乘客出行“打車難”,尤其是長三角等流動性大的一體化區域,更應該打破這些障礙,讓網約車平臺能夠借助自己的技術優勢,為解決打車難題提供更有效的匹配訂單,從而使司乘雙方都能獲利。
由于各地出行政策不同,目前“跨城費”還只是在部分城市試點。不過,對司機而言,這句話或許更能代表他們的心聲,“如果回程能順路載客,誰還在意有沒有跨城費?”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滴滴 享道出行 曹操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