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手游矩陣
卡普空最近公布的業績令人振奮, 據彭博社報道,日本游戲廠商 Capcom 的股價今年又上漲了 1/3,在過去十年里,卡普空的股價一路飆升,總共上漲了 1200%。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在10年前買入卡普空股票,現在你的投資將增值12倍。近幾年,各廠商對新技術和新趨勢的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但卡普空過去十年采取的幾乎都是“穩扎穩打”的策略并且重視核心業務。
什么是卡普空的核心業務?
消費心理學上有一個關鍵概念,即錯失恐懼癥(FOMO)。利用這一概念,行業想出了各種人為性的營銷手段,比如“限時促銷”和“商品有限”等。
盡管商人善于利用FOMO來操縱消費者的行為,但他們自己往往也會受到“反噬”。相關行業的從業員或高管都害怕錯過某一個趨勢與爆點。每個人都想領跑于眾人,這就容易讓他們沒有做足調研就跟著炒熱度;從NFT和元宇宙到各種新的商業模式,行業初期充斥著炒作現象。
問題在于,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一家公司忽視了其核心業務,那就麻煩了。
這可能意味著廠商會從開發中轉移關鍵資源和關注點,迫使團隊花費寶貴的時間實現某個流行詞的功能,或者根據某些幻想做出偏離粉絲和消費者的重大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追逐最新趨勢的壓力往往來自外部。畢竟甲方和投資者在接受了某些PPT中的高概念后,他們會轉身質問公司高管為何不去做那個領頭羊——這種壓力會隨之傳遞給產品經理和工作室負責人。
回到卡普空身上,無論是從業績表現,還是“炒冷飯”熱梗的出圈。都可以看到他們堅持比較傳統的商業模式,拒絕跳入各種短暫熱潮形成的漩渦中,熱衷于長遠的收入增長和發展核心IP。
卡普空能取得如此成就的秘訣并不復雜——無招勝有招。當許多競爭對手忙于各種新技術、新平臺或新市場的時候,卡普空幾乎沒有做過任何吸引商業媒體眼球的舉動,卻做了許多吸引消費者的事情。他們一直專注于粉絲喜愛的經典系列——《街頭霸王》《生化危機》等——持續打出了“系列新作”與“重制版”的組合拳,這些游戲幾乎都受到了粉絲和評論家的歡迎。
當然,“炒冷飯”也是一項技術活,不能簡單的和“埋頭做好游戲”等同。要做到這一點,不是對游戲商業模式或公司結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而是需要保持高標準,并在哪里創新、哪里堅持經典之間做出明智的決定。
卡普空也會嘗試微交易,比如授權一些街頭霸王元素來做NFT實驗,但他們不會投入大量資源到任何不成熟的東西上。
他們最近在《生化危機》游戲中添加了PSVR支持,這似乎也是一個實驗性的舉措。在VR并非主流的當下,索尼很有可能會為這個偏離公司常規策略的嘗試買單。
卡普空最近為在線團隊射擊游戲《原始襲變》加入了戰斗通行證,但即便如此,投入也很有限,沒有用上任何有價值的 IP。
山不過來我過去
與大多數其他發行商相比,卡普空堅守傳統的方法在某種程度上還比較“先進”。轉向關注當下流行詞匯的做法對許多公司來說都是非常負面的舉措,不僅在財務方面,更糟糕的是這種做法腐蝕了它們的作品價值和與消費者的關系。
卡普空近年來取得的成就中,股價或收入增長是其中一個表現,而是在此表象的背后,是博得了業內的好感度。通過把地基打好,不追逐Crypto游戲、戰斗通行證等一些概念,消費者對公司及其品牌持極為正面的看法,卡普空以一種為未來“鋪路”的模式達到業務的增長。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卡普空是一家日本公司;還有一些其他公司(如From Software和光榮)同樣堅持己見,但在過去十多年里,隨著日本本土游戲機市場的衰退和“需要制作迎合西方市場的游戲”的想法生根發芽,許多日本發行商和工作室都在緩慢地經歷著一場生存危機。
結果卻總是不盡人意。由于對“西方”受眾喜好的片面猜測而故意違背開發者的直覺和偏好,出現了一些非常平淡乏味的作品,一些偉大的IP和工作室也由此沒落。
卡普空似乎從未遭受過這種身份危機;它有信心像往常一樣制作游戲,而不需要猜測西方玩家會喜歡什么。
《生化危機》或《街頭霸王》這樣的游戲在海外是常青樹。
卡普空在管理其游戲目錄方面做得很出色,以保持質量標準和保持粉絲對品牌的關注為前提,有選擇性地更新和重新發布關鍵作品。近水樓臺先得月,《生化危機》重制作品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這種成功將再難復制。幸運的是,卡普空的游戲庫廣袤深厚,未來他們將不得不更深入地挖掘。
只要方法得當,像《恐龍危機》、《鬼武者》、早期《鬼泣》系列的早期作品、甚至更早的《烈火之蛇》RPG 系列等作品的重制或重啟,都可以很好地填補卡普空新游戲發布期間的空窗期,只是大多數舊IP都遠沒有《生化危機2》那樣的熱度,其重制版很可能也面臨如此困境。
結語
卡普空并不是所有IP都如此出眾,其他廠商同樣也有與之扳手腕的IP。但其他廠商應該看到,卡普空的開發方法沒有任何特殊之處,只是非常注重質量,對新技術和商業模式持懷疑態度,這幫助他們保持了對基本要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