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23年11月22日,美國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漲0.53%報35273.03點,標普500指數漲0.41%報4556.62點,納指漲0.46%報14265.86點。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收漲0.60%,報3798.82點。瑞士基因編輯公司CRISPRTHERAPEUTICSAG收漲4.32%,因美納(ILLUMINA)漲1.87%,吉利德科學、莫德納(MODERNA)收漲超1.30%,暉致、生物基因/渤健、安進、生物基因/渤健、再生元制藥等個股跟漲。阿斯利康收跌1.04%,西雅圖制藥(SEAGEN)收跌0.51%,福泰制藥收跌0.44%。
截至2023年11月23日10:18,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上漲0.81%,最新價報1元,盤中成交額已達552.62萬元。
從資金凈流入方面來看,納指生物科技ETF近11天獲得連續資金凈流入,最高單日獲得1552.10萬元凈流入,合計“吸金”9458.37萬元,日均凈流入達859.85萬元。
圖片來源:Wind,截至2023年11月23日
消息面上,當地時間2023年11月16日,英國藥品與保健品管理局(MHRA)官網宣布,批準美國藥企福泰制藥(VertexPharmaceuticals)與瑞士基因編輯公司(CRISPRTherapeutics)合作開發的CRISPR基因編輯治療藥物Casgevy,旨在治療12歲及以上患者的鐮狀細胞病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癥。英國也因此成為世界首個對基于CRISPR基因編輯療法給予監管批準的國家。
近日,全球首款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在英國獲批上市,用于治療鐮狀細胞病(SCD)和輸血依賴性β地中海貧血(TDT)。基因編輯技術的突破,有望帶動產業未來增長。據統計,2021年至2022年,全球基因編輯行業市場規模由48.11億美元增長至54.12億美元,2022年同比增速為12.49%。預計到2030年,全球基因編輯市場規模將達到360.61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2.3%。
納指生物科技ETF(513290),場外聯接(A類:017894;C類:017895;匯添富納斯達克生物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美元現匯:017951;匯添富納斯達克生物科技ETF發起式聯接(QDII)美元現鈔:017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