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覽商業 響馬
編輯|薛向
今年雙11,不管是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還是抖音、快手,都有意無意爭奪“最低價”標簽,仿佛拿下“最低價”標簽,就是奪取了這場大促的勝利。
但是,從目前的平臺消費心智看,拼多多在低價上的消費心智更強一些?;蛟S,這與拼多多長期聚焦“多實惠”定位密切相關。
一個值得回味的細節是,很長一段時間里,拼多多的定位都是“多實惠+多樂趣”。2018年,黃崢接受央視財經訪問時,還特別將這一定位闡述為“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但今年5月前后,也就是拼多多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之時,拼多多將自身定位調整為“多實惠+好服務”。
顯而易見,“多實惠”是拼多多一以貫之的定位,但這個過程中,黃崢逐漸淡出,2020年7月他宣布卸任拼多多CEO,第二年3月又宣布“退休”。讓人好奇的是,黃崢“退休”近三年,做Costco、迪士尼結合體的夢想,拼多多實現了嗎?
01、Costco的性價比,拼多多做成了大部分
“論卷低價,Costco才是祖師爺!”一位網友曾如此感慨。據媒體稱,這樣的感嘆還引起零售投資者的共鳴。
有意思的是,不只是普通網友,大佬們也對Costco贊不絕口。2011年,還是金山高管的雷軍前往美國出差,在Costco探店后,回來把“性價比魔力”演繹成小米的標簽,直言Costco讓他明白了如何將高質量產品賣得更便宜。
獵豹CEO傅盛則被便宜折服,彼時,新秀麗超大號和大號行李箱在北京賣9000多元,在Costco直接低至“腳踝”,只要900塊。
作為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曾直截了當地表示,“拼多多要針對不同的人群,做不同的Costco”。
不得不說,拼多多正是運用低價策略,席卷了廣闊的下沉市場,并讓相似的產品“對接”相似的人,在聚合和拼購中,提升銷量,降低成本。經此一役,拼多多從看起來幾乎飽和的電商市場撕開了裂縫,成長為一家電商巨頭,且成功登陸美股。
只是,在上市之初,拼多多陷入了假貨風波。換言之,拼多多要做線上Costco,卻只是做到了“更便宜”,對雷軍所說“高質量產品”,需要繼續努力。為此,拼多多鐵腕打假,在用戶口碑上持續發力。
時至今日,以低價為顯性特征的性價比成為拼多多身上最搶眼的標簽。
去年12月,市場研究機構“易觀分析”發布的《中國電商平臺市場洞察》顯示,拼多多開創的一個新價值就是低價,對于價格敏感型和價格至上型人群而言,拼多多往往是其網購消費的第一站,“目前仍將該渠道作為核心或主要的購買渠道”。
順著這份洞察報告看,Costco的性價比,拼多多可以說做成了大部分,但需要說明的是,性價比不只包括低價,而是一種綜合能力,還包括產品質量、服務等。
綜合能力方面,拼多多仍需加碼。一個可供參照的對比是,在新浪旗下黑貓投訴平臺,截至11月9日的近30天里,拼多多的投訴量為2.3萬,淘寶為2.1萬。
02、迪士尼的快樂生意,拼多多還差得遠
跟隨Costco主打低價,拼多多在一定程度上落實了“多實惠”的定位,而迪士尼的快樂生意,拼多多又做得如何呢?
這得先了解下迪士尼的快樂生意,用迪士尼創始人華特·迪士尼的話來說,他的存在就是為了打造一個可以逃離現實的幸福樂園。
現實情況大致如此。迪士尼樂園里,有太多的游樂項目,比如飛越地平線、七個小矮人礦山車、雷鳴山漂流、抱抱龍沖天賽車、創極速光輪、小飛俠天空奇遇、加勒比海盜、幻想曲旋轉木馬、巴斯光年星際營救等,因為比較有吸引力,假期去大多得排隊兩小時起步。
對從事零售業務的生意人而言,迪士尼主題樂園就像一個理想的行業標桿——讓人感受快樂的同時進行消費。
為此,黃崢提出類似的策略,拼多多不僅要省,要低價,要實惠,“更是要讓購物同時是娛樂的過程”,也就是要“多樂趣”。
在樂趣方面,拼多多強調人和人的互動,突出“拼”模式,用“砍一刀”來激發消費者參與的興趣和樂趣。
正是通過此前的低價策略,疊加“砍一刀”在微信平臺產生的社交裂變,拼多多充分挖掘到了微信的用戶紅利。財經作家吳曉波曾表示,2016年淘寶獲得一個新增用戶需要166塊錢,京東是142塊錢,拼多多獲得一個用戶僅花10塊錢。
除了“拼”模式,拼多多還開發出多多果園等游戲式的玩法。據媒體報道,多多果園正式上線不到15天,用戶量達近4000萬,每天超2億人使用,累計200萬用戶收到水果,短時間吸引、留住消費者,合力做大了規模。
不可否認,讓拼多多“多樂趣”,主要是為了吸引、留住用戶,正因如此,不管是多多果園,還是其他游戲,都有“砍一刀”的影子,但最初的新鮮感消失后,用戶在不斷拉人、助力“砍一刀”的“套路”中,累積厭煩、避開、逃離的情緒,有何快樂可言?
2018年6月,面對媒體,黃崢坦承,拼多多的好玩性不夠豐富,“就好像我們想造一個迪士尼樂園,但是現在只造了一個旋轉木馬,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
沒有迪士尼主題樂園那樣豐富的游樂項目,這是拼多多的發展現實,但更重要的,或許是拼多多打造的生意,本就不是迪士尼的快樂生意,這一底層邏輯決定拼多多無法真正讓廣大用戶感覺到快樂開心。
如今,多多果園已經改頭換面,成為“免費領水果”。壹覽商業注意到,拼多多目前還有“現金大轉盤”“現金大富翁”等游戲,內核仍然是邀請好友助力,即拉新。
不再有新鮮感、參與感,難言快樂開心,“多樂趣”的定位也已經消失,從這個角度看,離迪士尼的快樂生意,拼多多還差得遠。
03、Costco、迪士尼結合體,未完成的“美夢”
對于做Costco和迪士尼的結合體,黃崢曾無限憧憬。
他對媒體描繪稱:“消費者可以一邊購買高性價比的商品,一邊感受到快樂與開心,真正實現‘多實惠,多樂趣’。
但是,電商平臺自身的牽制,尤其是行業愈演愈烈的競爭、疫情后疲軟的消費環境,不說Costco、迪士尼結合體這個“美夢”,就是“多樂趣”的定位,拼多多都顧不上,只能將更多火力聚焦到提升性價比上。
一件曾引起多方關注的事情是,今年3月,拼多多發生過“炸店”事件。這暴露出平臺上的經營爭議點,和競爭對手相比,其平臺服務仍然需要增強。
延申下來,在新上任的聯席CEO趙佳臻的掌舵下,拼多多自身的定位調整為“多實惠+好服務”,旨在用低價和服務來贏得消費者的持續青睞,這無疑是對性價比的全面聚焦。
不難看出,這也是拼多多權衡取舍的結果,源于電商行業的風云激蕩。
華特·迪士尼曾說:“我總是看向生活中樂觀的那一面,但我也明白,生活是件復雜的事。”對調整定位的拼多多來說,強調“多實惠+好服務”,全面聚焦性價比,同樣是件“復雜的事”,需要全力投入,無暇旁顧。
至于做Costco、迪士尼結合體的夢想,更像是拼多多努力過的見證。畢竟,無論是性價比,還是快樂,如何為消費者持續提供價值,才是電商平臺行穩致遠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