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菁 莊鍵
寧德時代(300750.SZ)據稱考慮在港交所上市。
路透社旗下媒體國際金融評論(IFR)11月22日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寧德時代正考慮在香港上市。該公司目前已就潛在上市事宜與財務顧問進行了內部和外部討論,最早可能會在明年進行香港上市,中信建投、中金公司、高盛和瑞銀預計將成為該交易的牽頭行。
截至發稿,寧德時代未對界面新聞作出回應。
去年10月,寧德時代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創新航(03931.HK)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港股首家動力電池企業。借助赴港上市,該公司募集資金98.6億港元(約合90億元人民幣)。
“現在談論寧德時代在香港上市的募資規模還為時過早,但該公司此前計劃在瑞士發行GDR的目標規模可以作為一個參考。”IFR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
睿咨得能源副總裁付多向界面新聞表示,寧德時代考慮在香港上市是對當前監管環境和市場狀況的戰略性應對,此舉可以使其在符合監管要求的同時,更接近海外資本。
今年3月,路透社報道稱,寧德時代在瑞士發行GDR的計劃已被迫推遲,募資規模約50億-60億美元(約合357億-429億元人民幣)。GDR指全球存托憑證,是一種在全球公開發行,可在兩個以上金融市場交易的股票或債券。寧德時代并未對外明確其發行GDR的計劃。
路透社稱,上述發行計劃暫停,主要是由于國內監管部門對寧德時代募資規模的擔憂。2022年6月,寧德時代曾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在A股市場募集資金449億元。
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大規模產能落地,亟需資金支持。其目前已在海外布局了兩座電池工廠,分別位于德國和匈牙利,其中匈牙利工廠的投資額超過500億元。
寧德時代與Stellantis集團還在本周簽署戰略諒解備忘錄,探討以對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用于在歐洲合作建造一座新的電池工廠。
IFR稱,寧德時代選擇赴港上市,將使得其在中國監管機構嚴格控制國內IPO和后續發行速度和規模的背景下,獲得海外市場的資金。今年8月,順豐控股(002352.SZ)和美的集團(000333.SZ)也相繼發布了赴港二次上市的計劃。
付多對界面新聞稱,赴港上市反映了寧德時代保持全球鋰離子電池行業前沿地位的雄心,這一舉措能否成功將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監管批準、市場情緒和全球經濟狀況。
“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商,寧德時代在資本市場的新動向,無疑會對整個行業產生重要影響。其在香港上市的成功與否,不僅會影響寧德時代自身的發展軌跡,也將成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決策的重要參考。”付多說。
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寧德時代以36.9%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營收同比增長40.1%,達到2946億元,同期凈利潤達311億元,同比增長77.05%,已超過去年全年的307億元。
截至11月22日收盤,寧德時代股價下跌2%,報收于177元,市值為7786億元,股價較2021年的最高點下滑超一半。寧德時代已于本月啟動股份回購計劃,將斥資20億-30億元回購股份,后續將用于實施股權激勵計劃或員工持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