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化妝品報 石國慶
11月1日,雅詩蘭黛發布2024財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第一財季,集團的凈銷售額為35.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57.44億元),同比下滑了10%;凈利潤為31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2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8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79億元)下跌了94%。
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雅詩蘭黛表示,主要是受到了外部不利因素持續增加的影響,包括亞洲旅游零售業增長放緩,中國大陸地區整體復蘇慢于預期帶來的阻力,以及以色列和中東其他地區的業務中斷風險。基于此,集團下調了2024財年的業績預期。
△截自雅詩蘭黛財報
01 彩妝、香水抵消部分護膚下滑
按產品類別劃分,雅詩蘭黛集團旗下共有護膚、彩妝、香水、頭發護理四大類別。從不同品類的凈銷售額來看,護膚與護發兩大品類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以護膚部門的降幅為最大,下滑了21%;彩妝和香水則迎來上漲,其中,香水增長5%,彩妝微增1%。財報顯示,彩妝和香水的增長也抵消了部分護膚部門帶來的下滑。
△截自雅詩蘭黛財報
具體來看,護膚類產品的凈銷售額為16.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9.8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1%。財報指出,這是由于亞洲旅游零售業務增速放緩、中國大陸地區品牌復蘇程度低于預期、以及渠道組合變化和政策變化帶來的阻力所影響。
受以上因素影響,集團護膚部門旗下品牌雅詩蘭黛和La Mer的凈銷售額有所下降,但得益于品牌旗下所推出的夜間修護系列產品和解決方案的有效加持,雅詩蘭黛品牌在美洲地區的凈銷售額有所增加。另外,基于集團在2023財年第三季度推出的Hyper Real系列產品的貢獻,MAC品牌在全球所有地區均實現了兩位數的銷售額增長。
彩妝方面,部門共實現10.6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80億元)的凈銷售額,微增1%,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該品類業務在美洲和亞太地區獲得高位數增長。部門旗下品牌除雅詩蘭黛之外,MAC、Too Faced、TOM FORD以及倩碧的凈銷售額也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集團香水品類凈銷售額增長了5%,為6.3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62億元)。其中,凈銷售額取得了兩位數增長的Le Labo品牌與TOM FORD品牌貢獻較為明顯。財報顯示,該品類已連續第11個季度實現了銷售額有機增長。
護發類產品和其他產品營收分別為1.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83億元)和32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34億元),其中,護發品類在在Aveda品牌的助力下也取得增長,兩者部分抵消了護膚品類的下滑。
02 除美洲地區集團其他地區均呈下滑態勢
報告顯示,除在美洲地區獲得6%的凈銷售額增長外,雅詩蘭黛集團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與亞太地區兩大區域市場的凈銷售額均在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27%和3%。
△截自雅詩蘭黛財報
具體來看,期內,美洲地區凈銷售額為1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8.42億元),同比上漲6%。財報指出,北美和拉丁美洲增長較為強勁,其中,北美在美國市場的推動下實現了近個位數的凈銷售額增長;拉丁美洲則在墨西哥和巴西的助力下,凈銷售額達到個位數增長。
歐洲、中東與非洲地區的本季度凈銷售額則為12.5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1.64億元),同比下滑27%,是三大地區下滑程度最高的區域,這部分的下滑,幾乎抵消了所有市場的增長。
雅詩蘭黛將該地區凈銷售額下滑歸因于政府和零售商與市場活動相關政策變化對全球旅游零售的持續影響。與此同時,集團還在財報中指出,盡管大區整體下滑,但在護膚、彩妝以及香水品類銷售額增長的推動下,英國和德國的凈銷售額都取得了一定增長。
本財季,亞太地區凈銷售額下滑了3%,為10.5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43億元),雅詩蘭黛認為,該地區業績下滑主要是由于中國市場整體高端美妝復蘇速度慢于預期所影響。
財報指出,在中國大陸市場,彩妝產品的凈銷售額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但護膚產品凈銷售額的下滑也抵消了香水所帶來的增長。不過,集團同時指出,得益于政策放開、旅游恢復以及實體交通恢復,集團在中國香港地區幾乎所有產品類別的凈銷售額都增長了一倍以上。另外,日本、澳大利亞等地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對于未來發展,雅詩蘭黛在財報中透露,集團正加速推進和擴展利潤恢復計劃,以提振2025和2026財年的表現,重建利潤空間。雅詩蘭黛指出,該計劃旨在加速集團利潤恢復的步伐,以及提高運營效率,強化針對本地的市場營銷靈活性。另外,作為該計劃的一部分,雅詩蘭黛將更充分地利用集團過去幾年的戰略投資(如日本制造工廠、中國創新研發中心)不斷擴展線上營銷能力。
雅詩蘭黛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Fabrizio Freda表示:“2024財年,我們將繼續聚焦推動市場增長,包括恢復美國市場增長,實現亞洲旅游零售庫存正常化,并在中國持續擴大高端美妝市場份額。”
注:文中所有貨幣換算匯率參考11月2日當天換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