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貝多財經
近日,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SH: 601128,證券簡稱“常熟銀行”)接連發布四條公告,宣布該行董事長莊廣強、行長薛文、副行長付勁辭去相關職務,并公布了新任董事長、行長及副行長的人選名單。
這意味著,常熟銀行的核心管理層迎來“大換血”。其中,莊廣強于2021年1月任該行董事長一職,至今已有約三年的時間。據媒體報道,莊廣強已調任江南農商行黨委書記,并擬任董事長。
今年以來,常熟銀行的多名董高監成員也曾發生變動。此前的2023年6月下旬,該行副行長、財務總監尹憲柱因工作調動辭任,監事長黃勇斌因年齡原因辭任,而今更是董事長、行長等均一同調整。
就常熟銀行近年來的業績表現而言,該行近三年來一直保持著營收與利潤的雙位數增長,其中歸母凈利潤的增速更是持續維持在20%以上,業績不可謂不亮眼,但資本充足率波動的陰霾也時時籠罩其身。
高管換血后,“新人”又將帶領常熟銀行走向何方?
三、高管迭代,“掌舵人”大換血
貝多財經了解到,常熟銀行原董事長莊廣強已在該行任職多年。公開信息顯示,莊廣強于2005年起任常熟銀行副行長,后調至連云港東方農村商業銀行,先后任連云港東方農商行行長、副董事長、黨委書記、董事長等職位。
2016年11月,莊廣強與常熟銀行“再續前緣”,任該行行長一職,并于2021年1月起任該行董事長。而本次辭任常熟銀行董事長、董事會戰略與三農金融服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的職務后,莊廣強將從該行徹底退出。
常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莊廣強辭任后,將調任江南農村商業銀行(簡稱“江南農商行”)擔任黨委書記一職,并擬任董事長。據貝多財經了解,江南農商行位于江蘇省常州市,目前正處于IPO輔導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接棒”擔任常熟銀行董事長一職的薛文是該行的“老將”。公開信息顯示,薛文早年曾在常熟市謝橋信用社任職,并先后擔任常熟銀行謝橋支行辦事員、謝橋支行和開發區支行行長等職務。
在調任至連云港東方農商行擔任副行長后,薛文又回歸常熟銀行,擔任該行黨委委員、副行長、財務總監,黨委副書記等職位。此次高管變動前,薛文任常熟銀行行長一職。
與莊廣強同時辭任的,還有常熟銀行原副行長付勁,辭職原因亦是“工作調整”。公開信息顯示,付勁于2017年8月被監管核準任常熟銀行副行長和首席信息官。另據媒體報道,付勁辭職后的去向為省聯社。
再看被聘任為常熟銀行行長的包劍,其從該行任陽支行的柜員做起,歷任辦事員、總經理助理等職位,變動前任常熟銀行黨委副書記。值得注意的是,包劍是一位生于1981年的“80后”,將是A股上市銀行中最年輕的行長。
據了解,常熟銀行的新任副行長則是同為“80后”、任行長助理的干晴。公告顯示,干晴曾任該行冶塘支行柜員,董事會辦公室辦事員,先后于常熟銀行謝橋支行、虞山林場支行(中心支行)、開發區支行和總行營業部任職。
常熟銀行在公告中稱,上述高管的相關任職資格均尚需取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蘇州監管分局的核準。在此之前,薛文代為履行該行董事長職責,包劍代為履行行長職責。
二、營利齊增,連續多年雙位數上升
官方資料顯示,常熟銀行改制成立于2001年11月28日,并引進國有大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交通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股了7家農村金融機構,于2016年9月30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天眼查信息顯示,常熟銀行的注冊資本為27.41億元,股東包括交通銀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常熟市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江蘇江南商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其中,交通銀行持股9.01%,為常熟銀行第一大股東。
據常熟銀行介紹,該行于2009年組建事業部制的小微貸款專營機構,目前服務貸款客戶超43萬戶。在全部貸款中,超六成的信貸資金用于支持小微企業,超七成的信貸資金投向涉農領域,近八成的信貸資金服務于實體經濟。
近年來,常熟銀行的收入和利潤均處于穩步增長態勢。2021年和2022年,該行的收入分別為76.53億元和88.0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27%和15.07%;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1.84億元和27.4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1.13%和25.39%。
2023年前三季度,常熟銀行的收入為75.20億元,同比增長12.55%;歸母凈利潤為25.18億元,同比增長20.10%。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26.06億元,同比增長12.91%;歸母凈利潤10.68億元,同比增長21.49%。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常熟銀行(含村鎮銀行)的總資產為3284.59億元,較2022年末的2879.81億元增長14.10%;凈資產245.20億元,較2022年末的225.78億元增長8.60%;存款總額2432.59億元,貸款總額為2185.10億元。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常熟銀行的凈息差為2.95%,較2022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貝多財經發現,該行2018年至2022年的凈息差分別為3.70%、3.41%、3.18%、3.06%和3.02%,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則為3.00%,持續走低。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的數據,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為1.74%,比2022年底降低17個基點,比2021年末降低34個基點。就這個維度看,雖然常熟銀行的凈息差處于下滑態勢,但仍高于平均水平。
三、資本承壓,屢發可轉債“補血”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常熟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為16.40億元,截至2022年末為15.69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75%,較2022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536.96%,較2022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整體資產質量優異。
但財政部2019年發布的《金融企業財務規則(征求意見稿)》曾提到,金融企業原則上計提損失準備不得超過國家規定最低標準的2倍,超過2倍的部分,年終全部還原成未分配利潤進行分配。
換句話說,撥備覆蓋率超過國家標準2倍以上的銀行,或存在隱藏利潤之嫌。雖然業內對此評價不一,但若該項規定正式落實,常熟銀行將面臨降低撥備覆蓋率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常熟銀行于2022年9月發行了一筆為期6年總額60億元的可轉債。此前預案顯示,常熟銀行本次獲批發行的60億可轉債,在轉股后將按照相關監管要求用于補充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
截至2023年9月30日,常熟銀行累計已有21.70萬元常銀轉債轉為A股普通股,累計轉股股數約為2.69萬股,占已發行普通股股份總額的0.001%;尚未轉股的常銀轉債金額約為60.00萬元,占發行總量的比例99.9964%。
貝多財經了解到,這并非常熟銀行首次發布可轉債方案。此前,該行曾于2018年1月公開發行了3000 萬張可轉換公司債券(下稱“常熟轉債”),發行總額30億元,自2018年7月26日起進入轉股期,轉股價格為5.76元/股。
2019年3月以來,常熟銀行的股價持續上揚,超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于常熟轉債當期轉股價格的130%,觸發了提前贖回條款,在2019年5月順利完成轉股,補充核心一級資本30億元。
但是,這并未完全緩解常熟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波動的隱憂,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從2019年的15.10%降至2021年的11.95%,一級資本充足率從12.49%降至10.2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亦從12.44%降至10.21%。
截至2022年末,常熟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上升至13.87%,較2021年末的11.95%上升1.92%;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27%和10.21%,均與2021年末基本持平。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常熟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和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24%和10.31%,均較2022年末的10.21%和10.27%稍有提升,但該行的資本充足率較2022年年末下降了0.17個百分點至13.7%。
就這個維度而言,常熟銀行仍面臨資本補充的壓力,而常熟轉債的市場表現或將成為促進該行“補血”的首要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