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儀美尚
近日,國產護膚品牌林清軒新上架了一款香水,75ml售價1702元。數日后,詞條#1700元的林清軒香水下架#沖上熱搜,讓更多消費者關注到這款售價對標大牌的香水。
圖片截自微博
看起來,整個事件是一場因林清軒產品定價這一“內部問題”引發的爭議,但品牌創始人孫來春連續數日在其朋友圈發文稱,這其實是又一次“山茶花之爭”。某咨詢公司聯合創始人也在視頻中表示:“這很可能是一場有組織有預謀的網絡攻擊,一場洋品牌對國貨品牌崛起的打壓。”
林清軒引發的“戰火”,再次燒向了香奈兒。
01 林清軒推高定香水,22.7元/ml定價高于香奈兒5號
據悉,此次引起爭議的產品為林清軒旗下高定香水“沉迷山茶花”,規格75ml,原價1702元。因價格過高被網友質疑到下架后,林清軒對其進行了降價處理。目前,在品牌官方旗艦店內,該產品售價1498元,比原價降低了204元。已售出3件。
此前有媒體報道,在林清軒官方商城小程序中,同款沉迷山茶花“限時搶”價格為851元,但如今品牌小程序上已無法查詢到該產品相關信息。
圖片截自林清軒官方旗艦店
儀美尚梳理發現,網友們對沉迷山茶花的爭議點,主要在于定價。該產品原價合22.7元/ml,降價后折算下來為近20元/ml。相較之下,香奈兒五號在品牌官方旗艦店售價100ml/1690元,折合16.9元/ml,低于林清軒香水售價;愛馬仕官方旗艦店內售價最高的一款香水100ml/2460元,24.6元/ml的價格,也僅略高于林清軒的沉迷山茶花。
在此產品之外,消費者還發現,定位于“山茶花抗老修護專家”的林清軒,近年來產品定價其實一路水漲船高,比如30ml的精華油售價699元,已超過不少國貨。目前,該款產品顯示已售4萬+。
但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林清軒當前似乎“還不足以推出高奢香水”。此外,“沉迷山茶花”包裝相對簡單,經查詢也并未請大牌明星代言。“整體看起來沒有什么需要花大錢的地方。”有網友如是表示。
在這起事件中,另一爭議點還在于,該產品是否有意“碰瓷”香奈兒。
雖然名為“沉迷山茶花”,但根據產品詳情頁,該香水前調、中調、后調均無山茶花相關元素,也有網友表示“山茶花根本沒有香味”。基于此,網友戲言林清軒“句句不提香奈兒,句句都是香奈兒”。
深陷負面輿論,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在朋友圈解釋稱,“(沉迷山茶花)只是一款為林清軒成立20周年限量版的紀念香水,一共做了不到3000瓶,主要用于給一些高端顧客作為紀念禮贈。”
同時,他也認為,這是一場對手有預謀發起的“山茶花之爭”,其發文稱,“……花費大量的公關費來打擊,這得多有錢的高奢品牌才會有這個反應……這位對手請您放心,林清軒的專業是專注‘紅山茶花護膚品’……(沉迷山茶花)是比你的5號香水(定價)高了,讓你不開心了,也讓你破費公關費了。”
02 兩次正面“叫板”,賺了流量,“丟”了口碑?
實際上,這已是林清軒與香奈兒第二次“綁定”在一起。早在2022年初,香奈兒宣布將發布“紅山茶”系列新品,孫來春就曾發文指責香奈兒“不正當競爭”,稱后者不僅挖走多位林清軒一線員工,且主動殺入“紅山茶護膚賽道”,“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宣戰。”
彼時,該話題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但香奈兒并未就此回應,并在“炮轟”中如期發布了“紅山茶”新品。
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但林清軒的的市場知名度也因此大幅提升,在一片爭論中,有網友表示“第一次聽說這個牌子”、“那我也來試試林清軒這個國貨吧”。
近兩年來,林清軒在自己擅長的護膚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根據品牌公開數據,在今年雙十一“開門紅”期間(10月31日—11月3日),林清軒天貓官方旗艦店成交額破億,同比增長75%。其“王牌單品”山茶花抗老精華油GMV也達3000萬;其于今年10月新推出的一款山茶花抗皺面霜,沖上天貓類目榜第一,風頭正盛的珀萊雅和歐萊雅也一度屈居其下。
圖片截自林清軒官方微博
對于林清軒兩次公開“叫板”對手的行為,業內人士態度不一。
“林清軒如果在一個市場階段里,只追求一個目標,我覺得是有一定概率成功的。但如果什么都想要,目前的實力尚且達不到,那這個前進的過程可能就不是太好看。”某資深業內人士說到。
在他看來,無論是推出高價香水,還是屢屢“對戰”香奈兒,根本還是因為林清軒“既要又要”。他直言,“目前來看,品牌口碑和‘擦邊球’流量,沒有嫁接成功的案例。”
該業內人士認為,林清軒的根本問題是“怎么樣看待自己的消費群體”,“現在調侃1700元一瓶香水的,并不是這個價格帶真正的消費者,那么問題就是,林清軒有沒有處于這個價格帶的實際用戶?
某國產品牌創始人也持有相同觀點,他認為,林清軒此番或有三個問題沒有考慮清楚:第一、品牌定位是否支持這樣價位段的產品;第二,在這個全新的品類認知上,品牌是否已經具備開發出高端產品的能力;第三,這個產品是否可以作為一種語言,將品牌完整傳達給消費者。
但他也直言,“在大環境不友好的當下,對于品牌的動作和決策,我們應該更寬容一點。”
03 “品牌價值,決定定價邊界”
拋開國貨與外資品牌的“輿論戰”,僅從事件本身來看,林清軒推出“高價香水”,似乎與當下國貨產品走向高端的趨勢相吻合。
根據儀美尚報道,近年來,不少國貨都在“肆無忌憚地漲價”,部分品牌成交均價同比上漲超40%。(推薦閱讀:國貨美妝,趁火“打劫”?)在此前李佳琦事件中,花西子也曾因眉筆價格79元的定價陷入爭議。
在一片“吐槽”中,有不少網友認為,林清軒、花西子都有定價自由,“不然怎么知道自己能做到多高的價格”。
上述品牌創始人表示,“品牌團隊的出發點,一定是想驗證自己的一些推斷和洞察,也許最后驗證效果并不是特別好,但是這樣的初心應該是被大家理解的。”在他看來,林清軒此舉或許正是其拉高客單價、沖擊高端做的一次新嘗試。
誠然,品牌有定價自由,但是這自由是否有“邊界”?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品牌價值決定了定價邊界。“這是一種身份體驗,就是當用戶花高價購買了你的產品,他是否愿意在公開場合使用,或者是當做禮物送出去,這實際上反應了用戶對品牌價值的認可度。”
那么,什么樣的美妝品牌才能提升品牌價值,從而無限逼近這個“定價自由”的邊界?
首先,在選定的賽道深耕是前提,“跨品類是個很難的事情,在某個領域深耕才是正確的選擇。”該業內人士認為,如珀萊雅深耕護膚,再以彩棠打入彩妝賽道,這已被市場證明是合理且正確的做法;
其次,品牌的創造力、敘事能力等,都是加分項。如今的品牌都在講故事,比如花西子在講“東方彩妝”的故事;瞄準了“中國文化”的觀夏,從上海老洋房、中國古代茶文化等各個方面汲取靈感,賦予品牌不一樣的形象。“很多產品具有社交屬性,這些看似不相干的附加元素,都能增加品牌格調,從而讓用戶更為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