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慧東
作為功率半導體行業的新進者,皇庭國際(000056.SZ)近日股價飛漲,并因此遭到監管質疑。這家原本主營地產和物業管理的上市公司,為何被資金熱炒?切入功率半導體行業又勝算幾何?
提及“預計2023年公司在功率芯片這個細分市場將實現2億元的芯片銷售收入”,皇庭國際股價在11月7日至11月15日連續7個交易日內均實現漲停,股價由3元/股左右直接翻倍。11月21日,該股曾在早盤觸及漲停,但隨即漲幅收窄,截至收盤報5.35元/股。11月22日,該股早盤低開6.45%,盤中一度跌停,截至發稿,跌逾8%。
11月20日晚間,皇庭國際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不存在違反信息披露公平性原則的情形,不存在誤導性陳述,不存在配合市場炒作、“蹭熱點”的行為。
回函顯示,皇庭國際功率芯片業務的主體為子公司德興市意發功率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意發功率”)。意發功率成立于2018年,主要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設計、制造及銷售,現有產品包括FRD、SBD 等功率器件。
業績方面,意發功率2019-2022年的凈利潤均處于虧損,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仍虧損達1641.30萬元。
此外,意發功率前五大銷售客戶合計銷售額0.65億元,合計占比47.39%。其中,第一大客戶嘉興斯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金額占比達到24.67%,銷售產品為FRD(恢復功率二極管)。
上述回函顯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意發功率在職員工179人,其中研究生學歷5名、本科學歷29 名,外聘技術專家1名。意發功率總資產3.49億元,凈資產1.77億元。其中,公司已累計對意發功率投入資金7,000萬元(其中增資款5000萬元,借款2000萬元)。
皇庭國際還在回函中坦言了公司面臨的資金壓力,截至今年9月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1.8億元(其中,未受限貨幣資金為1.02億元),公司因到期或涉訴等原因尚未償還債務的余額為35.64億元,雖然公司在推動出售部分資產償還到期債務及解決涉訴事宜,若公司出售資產事項未能如期推進和達成,可能導致公司存在無法償還到期債務的風險,造成公司資金短缺,存在后續能否對功率半導體業務進一步提供資金支持的風險。
對于原本主營地產和物業管理的皇庭國際,此次高調切入功率半導體市場并因此遭到熱炒,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接受界面新聞記者采訪表示并不看好。
張孝榮認為,功率半導體的市場是個專業市場,近兩年增長較快,市場反應熱烈,成為投資熱點。但從市場規模來看,沒有想象的那么大。有的公司跨界切入自己沒有基礎的熱點性新業務,很難獲得預期業績,其目的主要是蹭熱度,引發市場關注,增加炒作題材,以便于實現股價“操作”。
張孝榮表示,一方面,從財務數據可以看出,皇庭國際資金力量有限,一旦資金不足,后續資源跟不上,這個業務很容易沉沒。從業績方面來看,意發功率近年虧損程度逐年擴大。這說明公司在功率半導體業務方面還面臨著一定的困難。這個業務的營收平衡難度較大。
一名西安本地券商高層告訴界面新聞記者,多數跨界切入熱點概念并遭到炒作的公司,“是因為大股東在銀行質押的股份馬上要到期被平倉,這才利用各種手段緊急炒作股票,能撐幾天是幾天。”
近年來,皇庭國際主營業務虧損加劇,2020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虧損合計已達32億元。
皇庭國際控股股東也已滿倉質押。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第一大股東皇庭控股持有的1.91億股滿倉質押,其中1.85億股已被凍結。此外,今年3月,公司第一大股東一致行動人皇庭投資所持5.73%公司股份被司法拍賣,成交價2.5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