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見習記者 | 高菁
11月20日,中創新航(03931.HK)2023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在常州召開,與會者包括該公司的股東、客戶、供應鏈伙伴等。
中創新航董事長劉靜瑜在大會上發表演講稱,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的降本空間依舊很大。
鑫欏資訊最新數據顯示,11月20日,磷酸鐵鋰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45元/Wh,三元方形動力電芯均價為0.535元/Wh,已均較年初下降超四成。
鋰電池采用的裝配模式通常為電芯-模組-電池包,電芯為組成電池包的最小單元。三元方形電芯和磷酸鐵鋰方形電芯為目前鋰電池的兩種主要技術路線。
在劉靜瑜看來,動力電池的價格仍舊可以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繼續壓低,降本不是價格戰,“而是企業的一種能力,應以此為榮。”
中創新航執行董事戴穎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動力電池的關注度提升,大量資本涌入,會造成階段性的產能過剩。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能夠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降本,將電池價格壓低,對產業上下游的發展都有利。”
他還指出,從碳酸鋰價格的持續動蕩態勢可以看出,動力電池行業還處在發展初期,未到健康成熟的狀態,未來十年仍將是行業的黃金十年,動力電池市場最終會呈現出少數頭部企業服務市場的格局。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11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跌至14.9萬元/噸,正式跌破15萬元,這是兩年內現貨報價首次跌破這一關口。
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10月,中國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前五名占據了國內近九成的市場份額。其中,中創新航以9.67%的市場份額排在第三位,僅次于寧德時代(300750.SZ)和比亞迪(002594.SZ)。
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長安汽車、廣汽集團都透露了在汽車電池方面的最新進展,由此掀起了一陣車企入局電池的討論熱潮。此前,已有蔚來、東風嵐圖等汽車企業開啟了電池自研之路。
對此,中創新航高級副總裁謝秋表示,對此并不擔憂,“這只是車企處于產能安全考慮做出的兜底動作,只會自建一部分,不會完全封閉。”
在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創新航與匯豐銀行、招商永隆銀行、澳門國際銀行等六家中外資銀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中創新航表示,此次境外首發銀團貸款落地簽約,將為其未來的海外業務發展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中創新航已確定在葡萄牙建設零碳電池工廠,預計2025年底投產,一期年產能達15 GWh。戴穎透露,該項目主要面向歐洲客戶,目前還處于建設前期。
據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統計,今年1-9月,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車量為22.5 GWh,市占率4.6%,位列全球第六。
其中,9月中創新航動力電池裝車量為3.6 GWh,市占率達5.3%,首次進入全球前四。
11月21日,中創新航葡萄牙產業基地負責人鄭翔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未來葡萄牙基地的產能將進一步擴張,與此同時,中創新航也會追隨客戶的步伐繼續開展海外布局。